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各处世家土豪也都空前紧张起来,他们没有想到鸭绿江北的生女真人,竟会渡江主动清晰过来,现在也都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一时间警哨密布、探马往来,无论是泰封国官军,还是各地土豪士兵,将官士兵也尽是衣不解甲、枕弋而眠,唯恐那些剽悍生猛的女真人突然杀来。
  在此期间,经过几个月时间整顿的魏军也已有所动作……各路兵马按调令向辽西行进,目标所向,便是位于临近后世辽宁省,地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苏镇境内的木叶山生态旅游区一代……
  契丹国都所在临潢府西楼,也位于后世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地界……所以魏朝调度兵马从辽西地界进发,几乎也可以说时伸手可及。察觉到魏军已经开始向木叶山的方向靠近过来,契丹方面果然不能就此放弃本族的圣山祖地……即便是以寡敌众,也仍要尝试抵挡住魏朝的攻势。
  虽然冬季已过,眼下仍属于春寒料峭,天气凉飕飕的,木叶山一脉大川当中雾霭飘渺,树木的枝芽才刚刚重新长出……出了木叶山,便是是号称八百里瀚海而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
  魏朝已经开始派遣部队押解着车仗,陆续至木叶山麓集结,准备安营扎寨,搜山检岭,探清到底又有多少契丹人会守护他们的发源地……
  而周围的山林当中,说不上什么时候便会有骑兵突然杀出,很快便列成楔形冲锋阵势,快马加鞭,直朝着魏军车仗冲杀过去之时,那些骑士还要用契丹语恶狠狠的喊道:
  “杀!将侵犯木叶山的魏人杀尽除绝!”
  即便突然有敌骑杀出,可是训练有素的魏军将士迅速就地步阵,行动举止整齐如一,很快便已是刀枪林立、弓弩上弦……旋即便是一排利箭激射而去,狂奔过来的契丹骑阵前列登时一阵混乱,催马疾进的骑兵赶忙遮挡闪避,可是也仍不面有些人当即中箭落马。
  ……毕竟契丹眼下的军力远不及魏朝,还要兼顾国都临潢府,所以火速退守至木叶山一带的契丹将领耶律挞烈,所统领的兵马也不过两万余人……所以在魏朝各路军旅集结完毕之前,他也只能不断的派兵进行袭扰,迂回奇袭,竭尽所能毁掉敌军的辎重补给。
  可是契丹人迫于眼下形势,能够采用的手段有限,魏军当然有所防备……就等着对方主动冒头,再按部就班的尽数歼灭……
  木叶山西面扎下的一处营盘当中,诸部契丹将兵来去匆匆,也都是一副如林大敌的模样。而此处扎下的军寨营盘,都是挖土成壕、树木为栅,其中皮帐连成一片,眼下仍有士卒在忙忙碌碌到处走动着,按所部上官的号令,搬运滚木擂石,又在通往高处的地界设下荆棘鹿砦,以尽可能阻挡外来的敌军冲杀上来,进而控制住此处木叶山的整片山区。
  饶是如此,临时扎下的营盘军寨仍显得有些简陋。毕竟在木叶山中建起了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而可敦于北庙,并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也都是如今契丹族裔所信奉的祖宗先人……按说辽朝历代帝君、契丹皇族贵胄到山中祖庙祭拜,可山间若是大兴土木的兴建军寨堡垒,也就未免有些煞风景了……
  而木叶山地处于内蒙古高原,与辽西地区的交界地带,本来也算是契丹国的腹地,然而无论是如今在位的耶律德光,还是契丹一众将领,当初却没有料到汉臣卢文进复叛出走,投从魏朝,并鼓动辽西诸地的汉人军民易帜重归中原王朝,而致使他们的圣山眼下几乎完全暴露在敌军的攻势之下。
  而契丹新近涌现出来的将才耶律挞烈,此刻就坐在中帐当中,他靠着火炉,听着属下禀说军情,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眉头紧蹙着,眼中也尽是忧虑之色。
  “挞烈沙里……可恨南朝兴师动众,果然是要来侵占我契丹的圣山了……由兀铎统领的两千儿郎,本来按您的军令前去攻打行进至山麓的魏军辎重,却不料派出的远拦子却也遭受伏击,未能及时报讯示警,兀铎与两千骑军,反而被三路南朝兵马合围,也只剩下十几个人侥幸潜入山林中逃脱,其余人等,也尽数折了……”
  耶律挞烈听罢,脸上所笼罩的阴霾似乎又浓郁了几分,他也很清楚相较于契丹军旅,中原的军队对辎重补给更为依赖……可是魏军明显也推断出己方的计谋所在,反过来已吃掉了契丹派出的奇袭兵马,耶律挞烈深知看魏朝这般阵仗,那么将在木叶山下集结的军旅也只会越来越多……
  然而木叶山虽然是契丹人的祭天之所,同样被视为本民族根源的发祥地,实则山势也算不上如何高耸陡峭……难道仅凭在山上扎下的军寨死守,而以契丹人并不擅长的战争方式死抗到最后一刻?
  耶律挞烈很清楚若是对付骑兵相对稀缺,运动战能力远不如契丹骑众的中原军队。纵然敌军声势浩大,也完全可以迂回截断对方的粮道……可是魏朝偏偏向来也很注重骑兵的编制,而且已经占据辽西全境,于各处道路要隘也必然会有所防备,那么契丹骑兵如若胆敢迂回抄后,那便是深入敌境,到时也很有可能成为丢出去打狗的肉包子,只会一去不返……
  眼下派出去的两千骑兵,便是反而被魏军的几拨骑众合围几乎全灭……偏偏木叶山又是契丹人心目中的圣山,绝非可以轻易舍弃的领地,耶律挞烈心想如若只能死守山岭高处设下的军寨,也就相当于被牢牢的拴死在此处……契丹人如果不能在草原上,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来回奔袭游走作战,那么战力恐怕还要再打上几分折扣。
  然而过了半响,耶律挞烈忽然起身,还是断然说道:
  “即便无法干扰南朝敌军在木叶山下集结,我等也只有死守而已……毕竟这里是我契丹的祖山圣地,如若畏敌退避,致使先人祖庙为外敌掌控……我还怎配说是白马奇首、青牛可敦的后裔子孙!?”


第1389章 得受重用,却是国家将亡之时
  耶律挞烈所统领的契丹部众,到底还是无法阻止魏军的兵马、车仗相继在他们的木叶山下集结,到底还是在契丹人的圣山这片区域燃起了战火。
  魏军方面由宿将夏鲁奇全权指挥,步步为营,开始调度各部兵马向木叶山高处挺进……而面对魏军将士处于优势的兵力、精良的装备,乃至强大的攻势,耶律挞烈登高倚险,仍是誓死要捍卫契丹的圣山祖地,却也只得依赖那些仓促扎下,相对简陋的军寨工事进行顽强阻击。
  毕竟彼此的处境本来就相差悬殊,而魏军又是一如既往,经过休歇整顿之后,各个斗志昂扬,为了建功立业而骁勇异常,攻坚战更是打得得心应手……首当其冲的军寨遭受冲击,抵抗了不过半日光景,余众便也只得逃向山岭间相对更险要、更难攻的营盘。
  魏军穷追猛打、紧跟不舍,直至追击至耶律挞烈围高处而建,又在通往上方的羊肠小道间,设下层层鹿砦的军寨不远处……只是立足未稳,无数枝利箭便从上方呼啸而来,魏军将士立即架盾防身,也不免还有些中箭倒落,旋即从山坡上翻滚了下去。
  耶律挞烈踏着块青石,手持钢刀,神情肃杀着俯视过去……忽然声嘶力竭的指挥号令,周围那些契丹士兵又立刻推动起滚木与石块,砸向正要攀杀上来的魏军部众。
  上边还附有无数尖锐铁钉的滚木翻滚着砸落下来,当即将一些士兵刺得肠穿肚烂,周围还有不少兵卒被落石砸得头破血流,遂也只得惨呼着向后方退去。
  攻势一时受阻,下面的将士眼见同袍又潮水般又退了回来,也赶忙上前接应其中的伤员……而夏鲁奇在一彪亲随的拥簇下走了上去,他整个人被做工精良的山文甲所覆裹,身躯雄壮得像尊铁塔,筋肉盘根错节,充满着爆炸的力量。
  不过与夏鲁奇原本的命途轨迹相较,他也并没有在四十九岁的年纪之时,因讨伐意欲建立后蜀政权的孟知祥,却因同僚投降而以寡敌众,最终落得个自刎身死的下场……现在的夏鲁奇已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为人性情倒也沉稳了许多,所以眼见上方据守的契丹部众以强弓劲弩、滚木落石仍要誓死顽抗,他也并没有急于再调遣人手冲杀上去,而是沉声念道:
  “契丹果然还是要死守他们的祖地圣山……虽然此处山坡也不算十分陡峭,但是契丹在高处据守,贸然冲杀上去,到底还是要填进去不少人命……
  且先叫弟兄们退下来进行整顿,要攻上山头,也不急于一时……毕竟征战沙场,干的虽然是搏命的行当,但是既然还有利器可以动用,又何必非要折损我军将士的性命?”
  而夏鲁奇所说的利器,则正是与魏朝舟师常备的军械制式有些类似,相对又更为便于携带组装,通过旋轴利用离心力抛射出炮弹、石块的轻型抛石机……就算契丹人在高处据守,投掷滚木擂石,从下方射出的弓箭虽然难以企及,但是能够在山岭间架起的抛石机若是形成一定规模,而且都向高处的军寨瞄准过去,届时炮弹齐发,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各队魏朝军士,如同工蚁般忙碌一番,被架起的数十台抛石机很快便运作起来,旋轴旋转个不停,炮弹连绵如雨,便直朝着山坡高处抛射了过去……稍顷的功夫,便是烈焰焚天,远远的望去,就见红彤彤的一片,又有大片的浓烟滚滚升起,隐隐的还有撕心裂肺的惨嚎声传入耳中……
  本来据守军寨的契丹部众顷刻溃乱,便如没头苍蝇也似的到处乱窜……只打算离猛火越远越好,就算还有将官试图喝令指挥稳定住军心,可是惨叫声到处彻地连天的响起,谁还顾得上谨守阵势?
  耶律挞烈惊怒的瞪大了双眼,却被几名亲随心腹连拖带拽着向后面退去……他眼睁睁看着,火油随着瓦罐的碎裂一遇明火,顿时又升腾起一团团火海,无数士兵在很快便被点燃,他们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声四下奔走。一旦再撞上身边的同袍,火势很快便蔓延了过去……
  那些惨嚎的士兵在地上来回打滚,激烈挣扎着,试图扑熄身上燃烧的火焰,然而经猛火油燃起的火势格外猛烈,又岂是能轻易扑熄的?几乎所有身上着火的契丹将兵,还没挣扎几下,浑身抽搐的动作渐渐平息下来,整个身子扭曲成各种形状凝固住,直至彻底化作一团焦炭。
  耶律挞烈也很清楚,就算他打算死守木叶山到最后一刻,可现在看来也不过是要驱使麾下将官兵卒枉然送死罢了……魏军施发过来的火器炮弹,在初春时节的山林中蔓延的极快。遭受盛满了猛火油的炮弹集中打击,又何止是血肉之躯,只怕就连顽石钢铁都足以融化。哪怕掘地三尺,就算有藏身之处,只怕也要被活生生的烤死、熏死……这还谈何死守阵线?
  然而木叶山高地一旦失守,而只得向山下退去。恐怕也过不了多久,便会撞上包抄合围过来的魏朝军旅……耶律挞烈在一众亲卫的拥簇下,狼狈得奔逃出十余里地的距离,也已被滚滚热浪烘得口干舌燥,浑身汗流浃背。
  后方火光烟雾腾天,仍有焦臭的味道一阵阵飘来……而耶律挞烈突然听见激荡的喊杀声骤然自左侧的山脚处响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彪魏军便如猛虎出林一般了冲杀出来!
  木叶山……到底还是守不住了……
  耶律挞烈脸上的悲痛之色已是溢于言表,如今契丹社稷风雨飘摇,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他尝试力挽危局,可是如今时局实在是太过被动,即便耶律挞烈文武兼备,亦是国家栋梁之才,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明知这场仗不会有多大的把握,却不得不来力抗死守,如此束手束脚,也根本无法展现出他的才能……
  而让耶律挞烈更为不甘心的是,他的这个民族,遇到耶律阿保机那等雄主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终于建立起一个帝国,得以从崛起称雄于北地……耶律挞烈当初也是满怀抱负,矢志要辅佐帝君治理好这个国家,不单单是契丹族,届时还要让汉儿、渤海、奚人、室韦、党项……等各个族裔安居乐业,让他们认同这个国家的统治,这片江山社稷也当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
  然而契丹自建国伊始,直到现在也才不过二三十年的光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也只能算是昙花一现。由盛转衰,这也未免太快了,到底还是要由中原王朝主宰这片土地……耶律挞烈无法接受自己终于出仕为官,得受重用之时,契丹这便已经面临亡国之危了……自己民族的祖地圣山,即将落入敌手,那么距离南朝大军杀至临潢府,覆灭契丹所建立的国祚社稷,只怕也是为时不远了……
  想到这里,耶律挞烈已然按捺不住,他扬起手中佩刀,满面决然悲壮之色,便声嘶力竭的高声吼道:
  “儿郎们,举起你们的兵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