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7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后唐被魏朝所灭,当初效命于河东李氏的文臣武将,有的人追随李嗣源意图复辟山河社稷;也有的人跟随石敬瑭前去投奔契丹的……结果李嗣源在塞外抱憾故去,石敬瑭那个正史中的儿皇帝,就在魏帝李天衢的眼皮底下伏诛身死,追随他们的嫡系亲信如今几乎也都已死于非命。
  而安审琦则是作为归属于中原王朝的代表将领,如今得受重用,屡建战功,如今正统领这拨大多由沙陀人组成的骑军,作为先头部队一路开拨过来,当然也是盼着能多添上几桩战功。
  当初耶律阿保机满怀雄心壮志的意图南下,却撞上了先后由李克用、李存勖这对父子为首的代北沙陀军事集团……而建立后唐政权的沙陀、汉儿功臣宿将,如今虽说该归顺的也都已心甘情愿地效命于魏朝,但是也都记恨着当年契丹趁着魏朝、后唐国战期间,突然背刺发动南侵,而夺取振武、卢龙等藩镇大片疆土的往事呢……
  所以除了石敬瑭那一方没脸没皮,毫无下限可言的派系,沙陀对上契丹,也可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如今终于轮到契丹日暮西山,痛打落水狗的时候终于到了,归顺中原王朝的沙陀骑军,要将新仇旧恨算个清楚,这不必然要往死里打?
  而契丹既然也以骑兵见长,好钢当然要用在刀刃上,安审琦统领同样善于游击骑射的沙陀骑军作为先锋,先行开拨而来,一来要试探临潢府敌军的反应;二来也可以截击由西楼方面派出去意图摧毁魏军辎重的骑众,如若发现有残部败逃归来,便搂草打兔子,顺带着将其歼灭。
  这几日光景,安审琦便统领所部骑军,截杀住两拨败返北上,意图尽快撤回临潢府的契丹余众……只不过对方先前已被南面同僚部曲动用轰天雷、开花弹等火器,炸得溃不成军,总计截击歼灭五六百人,对于这一路沙陀骑军而言,也还不够塞牙缝的……
  看来再不出两日,我军便将抵至临潢府地界的契丹龙眉宫皇城。看来耶律德光……乃至他麾下那些契丹臣僚已是计穷虑尽,待我朝几路兵马会师,并开始向契丹皇城发动猛攻,那厮们又能硬撑死守得了几时?
  安审琦心中寻思着,忽然却听见前方一阵马蹄声传来……眺目望去,就见先前派出哨探,注意临潢府那边动向的五十余轻骑疾驰而来。再离得近些时,安审琦便瞧见带头的那个军校神色急匆匆的,看来探知的军情十分要紧,他遂立刻传令命后方骑阵暂时止步,旋即催马上前,便高声问道:
  “有何军情如此慌张?契丹西楼那边又有什么动静?”
  那名统领哨骑的军校疾驰过来,喘息未定,便立刻向安审琦报说不久前打探到的情报。而听他禀说罢了,安审琦面色微微一变,也不禁有些讶异的说道:
  “什么?耶律德光统领西楼契丹部众向北面转移,如今那契丹西楼皇城,看来也已是一处空城……如此说来,他这是已经放弃西楼临潢府了?”


第1394章 契丹八部,已不是铁板一块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还真就甘心撤出临潢府地界,放弃西楼龙眉宫,而让魏朝如此轻易得占领国都?
  当魏朝诸路军旅,大概控制住位于后世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之时,耶律德光弃守西楼国都的军情传至汴京。李天衢对于这个消息也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蝮蛇螯手、壮士断腕,如果契丹的国都,反而成为将他们牵制在当地的一种束缚,那么的确是当断则断,及时止损,否则契丹尚存的军力,再因死守龙眉宫而伤亡惨重,也就更没有可能挽回颓势了……
  城是死的、人是活的,耶律德光携捺钵大帐遁入大漠,现在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契丹的国都……只不过与中原王朝相较,契丹现在这还就真成了草原上的可汗牙帐制。这也是无奈之举,总好过留在临潢府死守,却又与草原上的活靶子没什么分别。
  然而耶律德光弃守国都,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前方战线还有文书呈禀至汴京,契丹国内部,竟已出现迭剌部耶律氏以外的贵胄派来使者意图交涉,祈请免受讨伐,表态愿意脱离耶律德光,按朝前朝大唐设立安东都护府下辖治理契丹的松漠都督府规矩那般,就此臣服于中原王朝……
  按说从契丹古八部,演化成后来的迭剌、乙室、品、楮特、乌隗、涅剌、突吕不、突举的遥辇氏后八部。其中耶律阿保机一脉,便是属于迭剌部的耶律氏。
  而当年耶律阿保机意图将几年选举一次可汗于越的部落联盟制,改为世袭的封建帝王制,结果后来遭受其它部族的联名抵制。他便采纳了妻室述律平的计策,便设下鸿门宴,直接将那些部族夷离堇都给杀了。
  即便所用的手段简单粗暴又狠毒,可阿保机称帝建国之后,当初也的确能让契丹做大做强,带领着他的民族成立属于自己的国家,达到之前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其它部族才甘愿奉他为主,并且由迭剌部耶律氏世袭统治这个国家。
  然而本来按史载线正值对外大举扩张时期的契丹,如今却被魏朝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当年耶律阿保机取天梯、蒙国、别鲁三山之势于苇淀,射金龊箭立帝君基业,而大肆兴建的国都临潢府龙眉宫沦陷了;自己民族传说起源的圣山祖地,已被外地占领;本来契丹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土地,当中绝大部分也已由魏朝掌控……
  契丹各支部族都折损了大量的人口,非但曾经征服过的土地、财富、民族……却又被中原王朝夺了去,还不得不迁离故土,去受颠沛流离的苦楚……然而这时候距离阿保机设伏杀尽其它契丹部族的夷离堇,也只过去了二十年出头的光景,契丹的帝位刚传不过一代,这个国家便已由盛转衰,那么也势必会有不少契丹其它部族出身的贵胄,又会想起当初耶律阿保机为了称帝改制所做的勾当,还会把他们痛失故地、处境艰难的罪咎算到耶律德光头上……
  其中有个屈摩罗的突吕不部族首领,对于归降魏朝表现得最为积极踊跃,按契丹国制,本来他已改姓为耶律,可是如今却又改回了原名……当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便统一规划其中乙室、楮特、乌隗、涅刺都为萧姓,迭剌、品、突吕不、突举四部则都按国姓为耶律。所以说在后世看来,也让人感觉辽朝的契丹人似乎除了耶律、萧之外,就没有其它姓氏了……
  早期契丹族并无姓氏,初常以地名为姓,而唐朝时节诸如李尽忠、李邵固、孙万荣等有头有脸的人物,乃至大唐中兴名将李光弼等契丹首领,自然也都是接受过中原朝廷赐姓的……而屈摩罗按契丹的旧俗改回原名,便是在表态自己与族人,已经同迭剌部耶律氏划清了界线,当然不会接受耶律这个赐姓。
  李天衢遂当即下诏,授屈摩罗以魏朝国姓,赐名为李忠顺,契丹突吕不部族民按各属的家世,亦可以孙、阿、蒋、刘……等姓氏为汉名。如此不但是出于以后民族同化的考量,眼下契丹那边,姓耶律的、姓萧的主要还在追随他们那落魄的皇帝耶律德光,而以后改用汉姓汉名的契丹人却将越来越多……便犹如正史中辽朝为第一汉臣韩德让赐名耶律隆运,只要是心诚归顺,那么就算主体民族不同,也依然会是本国的治下臣民。
  而本名屈摩罗,如今却弃用耶律这个契丹国姓,而接受魏朝赐名的李忠顺,心态倒与当初投奔契丹的汉人臣子有些相似。本来处于敌对的立场,如今为势所迫,前来投奔当然要看人眼色……所以李忠顺也是千方百计的试图证明自己对魏朝有用,所以关于这段时期契丹国内部的一些情报,他也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毫无保留的在呈禀往魏朝帝君的奏书中写得明明白白,其中有一件事,也立刻引起了李天衢的注意。
  “耶律德光与他那母后述律平……近期时常有口角冲突,甚至彼此嫌隙越来越深,也已到了公然不和的地步?”
  当李天衢得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与他那个老娘,眼下仍旧握有实权的皇太后述律平于国难当头之际,这娘俩竟然也掐起架来……这对于魏朝来说,固然也是乐见其成的,不过这个消息,也并没有让李天衢感到十分意外。
  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死后,由皇次子耶律德光继承帝位,当然少不了他母后述律平的鼎力支持……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与此说是母慈子孝,实则也很容易爆发冲突……
  按正史线走下去的话,耶律德光虽然一时入住中原,改国号为辽,可是后来却因为中原各地军民组织的抗辽武装蜂起,也只得灰头土脸的班师北上,却于途中病死于杀胡林中,尸首还被制成了可供长期存放的帝羓干尸。
  而述律平得知自己亲生骨肉的死讯之后,她的反应按史载所述,却是“契丹主丧至国,述律太后不哭,曰待诸部宁壹如故,则葬汝矣”……换成后世的语境,就是做母亲的,看着自己儿子的尸体,非但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反而冷冰冰的说道我确认诸族各部都如先前那般安稳之后,回头再来埋了你……
  断腕太后本来不遗余力,也要将她的二儿子推上皇位。可是对于耶律德光的死讯,述律平却又十分的冷漠……这也是因为从一开始,她就极力劝阻她那次子不可入主中原,结果耶律德光就是不听自己老娘的劝告,非要趁着后晋作死时大举挥军南下,而闹到了母子失和的地步。
  所以对于述律平而言,当年契丹诸部夷离堇阻挠我夫君称帝,那就不如设宴为名,安排伏兵一股脑都给杀了;大儿子耶律倍竟有改国体全盘推行汉化的打算,敢与我对着干,那就肃清你的亲信嫡系,也都给杀了;二儿子耶律德光,就是不听我这做娘的劝,所以折腾得猝死在路上,我也不会为他的死感到难过……
  与其说述律平政治手腕强硬,实则她的控制欲一直也都十分强烈,胆敢违背她的意愿,往往都没什么好果子吃……李天衢也不由寻思起来,可如今契丹正值生死存亡之秋,述律平、耶律德光这对母子又是因何事产生严重的分歧?


第1395章 观点分歧,母子冲突
  地处后世蒙古国最东面的东方省地界,茫茫草原上依然朔风凛冽……旷野间吹起的风,夹裹着初春的寒意扑面而来,现在也还没到天气完全转暖的时候。如果不在升起火炉的帐篷内取暖避寒,过一夜的时间,现在的温度差不多也仍足以冻死人。
  此处草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毡帐,一座连着一座,直蔓延到天尽头那边去,粗略估计,按人头算至少也要在十万人以上……这等规模在塞外游牧迁徙的话,当然也绝对算得上实力强横的部族。
  可是就算耶律德光拔帐而走,带领着临潢府以及附近领地的契丹族民朝着西北方向迁徙,还分成了几拨,然而总计如今他治下掌握的人口,相较于地大物博、国富兵强的魏朝而言,也实在太过寒碜了些……
  按说契丹辽朝最鼎盛的时期,举国人口已接近千万……就算在建国初期,人口数目也在百万以上。只不过这个数目,还整合了耶律阿保机收留、强掳河朔地区的汉家民户,后来被征服的渤海国民众,乃至其它归顺于契丹的部族人丁。按正史线耶律德光又从后晋石敬瑭那边获取人口稠密,农业相对更为发达的燕云十六州,人口才又进一步的突飞猛进,再经历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百年无战事,经过几代的平稳发展,以形成后来的规模。
  可是如今本来处于契丹治下的汉民,几乎都重归成为中原王朝的子民。渤海、奚族、女真、吐谷浑、乌古里、黠戛斯……等诸族各部又相继叛离,甚至就连契丹内也有部族背弃耶律德光,宁可归从于魏朝,人口数目一再缩水……如今的势力与其说是与中原王朝对立的敌国,实则也已不过算是还要与魏朝作对的部族敌酋罢了……
  不得已只能放弃曾经开垦的耕地,乃至兴安岭大片可供渔猎的深山老林。就算此处草原自然资源丰富,草原辽阔,加上附近山林间,也有熊、四不象、野猪、沙狐、旱獭、水獭、鹿、狼、豹子、黄羊……等走兽,附近水域也有在后世唤作鄂嫩河、克鲁伦河的沿岸耕地,可以种植粮食作物。可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何况如果魏朝大军再度杀至,难道还要再一路逃下去?
  眼下那些追随者耶律德光迁徙至此,支起毡帐的契丹族民,或是神情麻木、或是满面愁容……几乎都似是被愁云惨雾给笼罩住。虽说当年处于大唐松漠都督府的羁縻统治之下,也曾生计困苦,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既然曾经是统治着广袤疆域帝国的主体民族,如今却受这等颠沛流离的苦楚,这群契丹族民心情普遍自然也是低落已极。
  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