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最狠暴君-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官家给的规划,以后打不打、打成什么样儿、什么时候结束之类的问题归皇帝和兵部,可是剩下的怎么打的问题,就全归了枢密院。
  当然,如果单纯的只是这样儿,如果单纯的只是改一改禁军和厢军的编制问题,那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官家还把整个枢密院都给拆分了——负责统筹参谋的,负责后勤的,负责装备的,还有负责监军的,负责军功的,负责训练的,负责带兵砍人的,等等相应的衙门都拆分开来,各自统管各自的一摊子破事儿。
  除去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摆在种师道面前。
  裁汰的禁军和厢军怎么办?
  众所周知,大宋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是不怎么样,同等数量的禁军未必就能干得过同等数量的猪。
  可是再不怎么样的军队,那也是正规军。尤其是被裁汰下来的,多半又是些军中的兵油子,一旦这些人在地方上闹出什么问题,最后这板子会打到谁身上?
  种师道觉得地方官肯定会倒霉,可是枢密院也绝对讨不到好儿。
  然后一想到大宋上百万的禁军和上百万的厢军要进行整编裁汰,种师道就想薅头发。再想到已经全白的头发本就所剩不多,再这么薅下去……
  种师道觉得自己穿上袈裟就能冒充秃驴了。
  总而言之,拜官家的任性所赐,如今整个大宋朝堂上的各部各衙都被各自手里那一大摊子破事儿给压得喘不过气来,无论文武都在一把把的薅头发。
  所以靖康四年的新年气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烈,反而有些压抑——谁也没心情过这个年。
  金富轼和朴成性就是在这种低气压的氛围下跟着汪吉回了汴京。
  “没什么大不了的。”
  负责忽……接待金富轼和朴成性的林国丈又一次适时出现在两人面前,并且大概的向两人解释了现在汴京城中气氛压抑的原因。
  “宽慰”了两人一番后,林国丈又笑眯眯的问道:“不知道贵使前往滦州边市一行,可有所得?”
  金富轼原本就不敢多打听汴京的情况,现在听林国丈不再提起这一茬,金富轼心里更是高兴,笑道:“却是要谢过官家厚爱,也要多谢国丈抬举。下官往滦州边市一行,所得颇多。”
  说完之后,金富轼又叹了一声,说道:“不过,下官来大宋也快有一年的时间,如今也该归去了。”
  林国丈嗯了一声,说道:“也好。只是工部所修的忠烈祠已经完工,官家不日将亲率百官往忠烈祠见礼,贵使何不多留几日?”
  ……
  皇城司的天牢,与地方官府的牢房可是大不相同。
  地方官府的牢房多半都是阴森可怖的,而皇城司的天牢却是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被戏称为“人间炼狱”的刑讯房,另一部分住人的牢房却是干净整洁,甚至每间牢房都有单独的窗户能够看到外面的天空。
  当然,皇城司的天牢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除了被打入天牢的官员之外,一般的江洋大盗都没有那个资格,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不过,倒也不是没有破例的时候。
  比如徐百祥,就能有幸得到赵桓的额外关照,以一介白丁的身份住进了皇城司的天牢,享受着单间牢房、专人看管、御医看护的特殊待遇。
  总的来说就是该受的刑罚不会少,但是想死却也死不了。简称活受罪。
  靖康三年腊月二十八傍晚,又挨过了一顿鞭刑的徐百祥刚刚被人灌下一碗参汤,御医便来给徐百祥把了脉,确认死不了之后才向等候在牢门外的何蓟点了点头。
  这是徐百祥第一次看到穿着官服的人来天牢里,而且看那模样还是冲着自己来的。
  看着全家老小一个个死在自己眼前,早就已经绝望的徐百祥勉强笑了一声,说道:“你们还有什么花样,都尽管使出来吧,反正早死早超生,爷爷不怕!”
  何蓟呵的笑了一声,说道:“早死早超生?你怕是超生不了了,因为官家说,似你这般猪狗不要如的东西,就该让你遗臭万年。”
  说完之后,何蓟又扭头吩咐道:“带上他。”
  被狱卒拎到了天牢的院子里,徐百祥忍不住眯起眼睛,抬头看了看正在飘着雪叶的天空。
  何蓟却又转过身来,吩咐道:“先绞断他的舌头,再断了四肢,以铁钉凿入,固定成跪姿。”
  一众早已准备好的士卒和工匠们立即忙活起来。先是有皇城司的士卒上前绞断徐百祥的舌头,接着又有人用铁锤敲断了徐百祥的四脚,然后又用铁钉将之固定成跪姿。
  待皇城司的士卒退下之后,旁边的工匠们便立即围了上来,先是以固定好的徐百祥为模子倒了副模子出来,再将徐百祥装入其中固定,直到院子里的一炉铁水烧成之后,这些工匠们才喊着号子,将通红的铁水灌入包裹了徐百祥在内的模具之中。
  便听呲地一声,一股子含有毛发与皮肉烧焦的焦臭味忽的散布开来,纵然是见多了酷刑的皇城司士卒也是人人作呕,那些早有心理准备的工匠们更是不堪,一个个都跑到一旁吐了起来。
  待模具冷却下来,再打开模具,只见一副铁铸地跪像便出现在众人跟前。
  原本站在跪像前面的一众皇城司狱卒顿时忍不打了个冷颤,闪身避到一旁后不再去看那尊跪像。
  唯有何蓟呸地一声,一口吐沫直接吐到了跪像地身上。尚有余温地跪像发出呲地一声,那口吐沫便以肉眼可见地速度蒸发殆尽。
  何蓟又对跟在身后的皇城司士卒们吩咐道:“等稍微凉一些了,就赶紧送到忠烈祠去,好让他跟中行说他们去作伴。”
第257章 忠烈祠
  虽然天色已经亮了,可是太阳丝毫没有露面的意思。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天空中就扬扬洒洒的飘着雪花,如今到了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可是这天上的雪花却依旧在不停的飘着,几十步外已是一片苍茫。
  然而下了一天一夜的雪,却没能染白整个汴京城。
  天色微微放光,早就已经得到消息的汴京百姓们先后出了家门,挤在了皇城外主道两边的禁军士卒身后。主道上,已经有满朝文武大臣在此等候。
  忽然,沉闷的号解声呜呜响起,宫门也随即吱吱呀呀的打开,一队禁军鱼贯而出,分立在主道两侧,接着又是一百二十名全身戎装,骑着战马的禁军率先出了宫门,然后是一百二十名宫女分成两列,手中或挑着香炉、宫灯,或持着宝扇、玉瓶,接着又是两列身着戎装,手持长戟的净军。
  再往后,神色凝重,脸上没有一丝笑意的赵桓头顶十二旒冕冠,身穿绣着龙纹、翟纹和十二章纹的赤红龙袍,端坐在御辇上,巨大的御辇周围分布着六十名全副武装的禁军侍卫,御辇后面又跟着全副武装的一百二十名禁军,其后又是三千骑兵。
  自打赵桓登基到现在,这还是汴京城百姓第一次见到赵桓会动用如此隆重的天子仪仗来出行。
  站在百官后面各国使节之中的金富轼和朴成性也是头一次见到真正的帝王仪仗,震惊得无以言表的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继而又老老实实的低下了头,跟其他的使节一样保持着微微躬身的姿势。
  头一次站在百官之首的种师道向前一步,先是躬身抱拳行礼,接着又直起身子,高声道:“奉官家旨意!忠烈祠落成,官家亲率文武百官往祭!”
  赵桓微微点了点头,高声道:“起!”
  种师道再一次微微躬身抱拳行礼,直起身子后高声喝道:“奉诏!起~!天子出行,诸神避让!”
  ……
  忠烈祠并没有建在汴京城内,反而建在了城南的一座小山上。
  倒不是赵桓不想把忠烈祠进在汴京城内,而是汴京城内现在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百姓摆个摊子都能摆到皇城根下的汴京城,已经没有足够的地方来容纳忠烈祠了。
  所以当赵桓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到达忠烈祠的时候,天色已近午时,风雪也越发地大了。
  由于赵桓乘着御辇,而御辇上又有黄罗伞,所以赵桓身上倒是没有落上多少雪。而早就已经达到忠烈祠进行戒严的禁军士卒却早已成了一个个的雪人,唯有热切、机敏的眼神,才能证明这是一个个的活人。
  在这些禁军士卒的背后,便是从靖康元年起便日夜不停赶工,直到靖康三年腊月二十八完工才将将完工的忠烈祠。
  整个忠烈祠呈现出一种沉淀的青灰色,给人的感觉便是凝重,粗犷。再走近一些,便可清楚地看到三座牌坊,一层层地由南向北排列。最外面的一座牌坊一门三孔,盖顶也是使用花岗岩雕砌而成。四根门柱脚下,蹲着四樽尽显煞气地石狮子。上方斗拱正中的位置书写着忠烈祠三个字,铁划银钩般地大字里透着一股无以言述地悲壮之气。牌坊的左右两侧却一副对联。左边书写着:百战裹尸还,宜藏兹猿鹤幽楼,麒麟高冢;右边写着:千秋灵爽在,此中有苌弘碧血,忠烈衣冠。
  继续向前,又到了第二座牌坊,如同前面第一座牌坊一般,只是牌坊正中写着英灵不朽四个字,左边上联书写的是:碧血染黄沙,取义成仁,应垂不朽;右边下联是:精英辉赫石,贪生怕死,莫到此间。
  及至到了第三座牌坊,牌坊正中却是空了出来,没有再书写什么文字横批之类的字眼,左右两侧也不再是对联,反而成了两句话。左边的是: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右边的是: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连过三座牌坊,是一座巨大无比的,通体由花岗岩雕成的宝顶歇山式石碑。除去碑心,下方的台座以及大小两层须弥座更是用掉了九千九百九十八块花岗岩和汉白玉。
  石碑南面正中,雕刻着赵桓手书的“自炎黄以降,凡为华夏捐躯的英雄志士们永垂不朽”,两侧各有一条五爪神龙蜿蜒而上,至碑顶成双龙戏珠之势。上层小须弥座四周更是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圈。
  一连穿过三座牌坊,再过了石碑,约行三百步后,便是忠烈祠大殿。殿前阶梯共有九阶,又以白玉石栏杆隔出来三条通道。整座大殿飞檐斗拱,正中的殿名处同样刻着赵桓手书的忠烈祠三个大字。
  跟最外面牌坊上的忠烈祠三个大字不同,大殿上面的忠烈祠的烈字却是少了一点。大殿外的广场上放置了四樽真人大小的铁铸跪像,后背各自刻着姓名。从左至右分别刻着中行说,贾坚,石敬塘,徐百祥。
  进到忠烈祠大殿,迎面便是一座巨大的影壁,上书“天地”二字,供桌上放置着一樽硕大地香炉。从“天地”二字的两侧开始,一个个的牌位层层叠叠着向殿后延伸,便是数也数不过来。有的上面刻着名字,更多地上面,则是连名字都没有,只有某某军某某都之类的字样。
  赵桓不敢再眨眼了。当了两辈子的皇帝,赵桓原以为自己心性足够坚硬,纵然是下令屠城筑京观也能够面不改色。可是当赵桓看到这些牌位的时候,眼眶还是止不住有些泛酸。
  赵桓先点了香插入香炉之后,文武百官便依次上前进香。袅袅升起地青烟,将整个大殿笼罩起来,越发显得神圣肃穆。
  待得繁琐地祭奠仪式完毕之后,赵桓才又率领文武百官从忠烈祠中出来。此时地忠烈祠前偌大的空地上,已经乌央央地挤满了人,唯有留下给赵桓和百官行走的地方,才由禁军用人墙隔离开来。
  赵桓瞧了一眼在场的人群,忽然高声道:“请所有人都记住!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而是每天都在上演着血与火的杀戮!邕州之事,殷鉴不远!”
  说完之后,赵桓又伸手一指身后的忠烈祠大殿,高声道:“正是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用他们的血肉,将杀戮挡在了国门之外!
  今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朕,还有我们的子子孙孙,都不应该忘记是谁让我们有了安定的生活。
  此后,凡为国捐躯者,不分文武,亦不分官职高低,皆入英烈祠供奉,使英灵得享血食。只要我大宋一日不灭,忠烈祠便香火永存!”
推书祭天
  那啥,前两个月更新不力,先是右手腱鞘囊肿,接着又被狗咬,打疫苗发烧,弟弟退伍,小舅子买房子陪看房等等一系列的事儿,所以前两个月的更新实在是有些掉链子。
  还好,这个月从1号到现在为止,还没请过假,也没断过更,每天都保证了最少两更,估计后面也应该会恢复正常更新了。
  当然,欠的更新呢,朕心里有数。
  反正是不打算了,还也还不起。
  所以还是先推几本书,祭祭天,看看效果。
  第一本:《洪荒关系户》。这货是自己找上门来求献祭的,所以朕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第二本:《我是李世民的后台》。这本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