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梳洗完毕,张凌阳宣韩笑入殿,吩咐道:“昨天的事情,想来你已经知道了,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内,务必要收集好扶桑的一切信息,无论是地貌、军事部署还是扶桑国内的势力分布!”
“微臣遵旨!”
韩笑离开后不久,小福子过来了,不过手中却捧着一份厚厚的图纸。
“万岁爷,这是豫南巡抚郑永基刚刚呈送过来的洛阳规划图,请万岁爷御览!”
“打开吧!”张凌阳放下手中的奏折,命小福子将图纸在书桌上展开。
“嗯,不错!”张凌阳仔细浏览了一番,口中不住的赞道,“比上次送来的可强上不少!”
这已经是郑永基命手下修改了好些次的图纸,如果张凌阳还不满意,那郑永基就只能跳楼去了。
不住的点头,张凌阳说道:“传旨给郑永基,就按照这份图纸打造洛阳。另外,除了一些特殊建筑,新建的洛阳城内不允许出现木制建筑。
还有,令郑永基务必做好洛阳城内百姓的思想工作,保证拆迁、建造的顺利。”
其实,打心底里,张凌阳是喜欢木制建筑的。可木制建筑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张凌阳才会如此说。
还有就是,无论在各个时代,拆迁都是一个极其繁琐的工作,更何况是对一座城池的拆迁?
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大祸,所以张凌阳才会这么说。
第三百三十六章:迁都风波
说完这些,张凌阳又想起一件事情,对小福子说道:“小福子,去给商务监的小吴子传句话,让其将朕在京中的产业尽快脱手!”
现在张凌阳想要迁都洛阳的事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一旦洛阳那边开始动工,只怕想瞒都瞒不住了。
到时候,京中的各种物价特别是房产的价格必定会暴跌,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张凌阳就想着将这些产业尽快脱手,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那些在京城有产业的人家,财产必定会缩水很多,张凌阳却是管不着,因为能在京城置业的人家,又有几人是普通百姓?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京城中的那些商铺和京城附近的土地,九成以上都是权贵、大臣家置办的产业。
张凌阳一旦迁都,亏的也都是这些人,百姓真正亏不了多少,所以张凌阳才会如此做。
当然,这么快就要脱手皇室的产业,也有坑一把京城土豪的意思在内。
至于现在的皇宫,以后居住的日子只怕不长了,当一座行宫也不错,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之后,这里就会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迁都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北魏时期,孝武帝欲从平城迁都洛阳,却不敢对大臣说,只能以南征的名义兴兵南下,最后途经洛阳的时候不走了。
到这个时候,北魏的大臣才明白过来孝武帝的用意,苦苦相劝,只是孝武帝就是呆在洛阳不肯走,他们也不能将孝武帝绑回平城不是,所以最后只能答应。
明成祖朱棣也是以北巡的名义,到了北平之后也是不走了,这才将都城从金陵迁到了北平,由此可见迁都的困难有多大。
华夏历史上,迁都的例子并不多,除却以上两个之外,也就只剩下隋炀帝、武则天将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
可隋唐两代,洛阳本与长安并称为东、西二都,也就是名义上的都城,再加上长安距离洛阳很近,所以压力才没有那么大。
要不,你让武则天将都城从长安迁到北都晋阳试试,看有多少人反对?
这次,张凌阳面临的困难同样不小。
北魏孝武帝和明成祖还是一各种理由呆在新都不走,可张凌阳却直接下令打造都城,最后要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张凌阳面临的压力也确实很大。
当郑永基在洛阳大兴土木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即便是再傻的人,也都明白过来,张凌阳这是想要迁都洛阳。
否则,就是再给郑永基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干这种事情。
整个京城一时间沸腾了。
甭管是什么派什么系,也甭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在这一刻空前的团结在了一起,就是反对张凌阳迁都。
别说朝中的那些文臣武将了,就是后宫之中的嫔妃,甚至王皇后和徐太后,也同样反对迁都。
对于后宫的嫔妃来说,甭管现在的京城有多不好,也甭管洛阳有多好,他们已经在这个皇宫待习惯了,骤然听说要搬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这哪里能行?
汉人讲究安土重迁,就是放在后世,很多老人也希望落叶归根,更何况是这个时代?
“看来,是朕有些想当然了!”面对如山的劝谏奏折,嫔妃的劝说,张凌阳这才知道压力有多大。
就好比昨晚,已经好久没有进后宫的张凌阳终于有空闲了,就去了徐婉茗的寝宫。
一开始还好,徐婉茗和张凌阳说了会儿私密话。不想上床之后,张凌阳正欲大展男人雄风,可这个时候徐婉茗突然向张凌阳说道:“皇上,臣妾已经在这里住习惯了,咱们不迁都好不?”
这一项,张凌阳再大的浴火,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在朝堂上已经被大臣们念叨的耳朵都磨出茧子了,晚上想要舒缓一下心情都不能,由此可见张凌阳心中有多郁闷。
“来人,给朕更衣,去曹妃那边!”
不顾徐婉茗的哀求,张凌阳头也不回的离开,去了曹妃的寝宫。
不想曹妃也因为迁都的事情向张凌阳吹枕边风,让张凌阳彻底没了兴致。
出了曹妃寝宫的大门,张凌阳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今晚该安歇在哪个嫔妃的寝宫了。
去王皇后的长春宫吧?昨天王皇后就因迁都之事求见过自己,去吴贤妃的寝宫吧,吴贤妃现在怀着肚子,只怕现在已经安歇,自己也不好去打扰。
一时间,张凌阳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后宫乱逛起来,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忽然,张凌阳只觉有一阵哀怨、凄凉的琴音传来,顺着琴声,张凌阳不知不觉的来到了高贵妃寝宫的门口。
“高贵妃?”看着寝宫的大门,张凌阳一时有些踌躇,心想:“也不知道现在高贵妃怎么样了?”
仔细想想,自从高贵妃的父亲高霈死后,张凌阳就再也没有见过高贵妃了,心中不禁有些感怀。
“进去看看吧!”这样想着,张凌阳踏进了高贵妃寝宫的大门。
进去一瞧,只见里面房门紧闭,有一阵幽暗的灯光不断闪烁。
轻轻推开房门,张凌阳就见一身素衣的高贵妃正坐在琴架前的凳子上,脸上呈现出哀愁的模样。
看上去,高贵妃明显憔悴了许多。
听到脚步声,高贵妃停止拨动琴弦的玉手向外张望过去,见是张凌阳的身影,高贵妃眼神中一时间呈现出思念、哀怨、幽恨、喜悦的神色,可谓是五味杂陈。
当然,高贵妃的眼神中的变化,张凌阳一一瞧在眼中,心里也是感慨万分。
见高贵妃欲起身给自己行礼,张凌阳急忙摆手示意:“免礼吧!”
“谢皇上!”高贵妃起身,有些手足无措的摸了摸脸颊上有些凌乱的发丝,轻声问道:“皇上怎么来了?”
“闲来无事,就到处逛逛,不想被爱妃的琴声吸引,就过来瞧瞧爱妃。”一边说着,张凌阳兀自在凳子上坐下。
高贵妃这才想起自己的失礼,急忙取了茶盏为张凌阳斟茶。
茶水有些苦涩,也有些凉,喝了一口,张凌阳只是轻皱下眉头,并没有其他的动作,只是盯着高贵妃的脸庞细细打量……
第三百三十七章:一个人的支持
“小福子,传旨下去,复高氏贵妃之位!”第二天回到养心殿,张凌阳对小福子说道。
“奴才遵旨!”小福子早已知道昨晚张凌阳歇息在高贵妃的寝宫,所以见此刻张凌阳复高氏贵妃之位,心中不见丝毫惊讶。
高贵妃位份被复,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后宫,其中自然又有不少茶杯、碟子被砸。
同时,如王皇后、曹妃、徐嫔等人,心中也是暗恨自己话多,要不然昨晚张凌阳就歇在她们寝宫了,哪还有高贵妃被复宠的机会?
对于后宫各嫔妃寝宫发生的事情,别说张凌阳现在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无暇关注,因为反对张凌阳迁都的奏折已经堆满了乾清宫。
“小福子,现在满朝文武,还有谁没有上书劝谏奏折的吗?”连奏折看都未看一眼,张凌阳直接向小福子询问道。
“启禀万岁爷,据奴才所知,满朝文武,除了督察院左都御史李广泰之外,剩下的大臣全都上了奏折!”
“军中呢?”张凌阳又问。
“军中也不大支持万岁爷迁都,孙定宗、马进忠两位将军也上了劝谏奏折!”
说完,小福子乖乖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
“呵!”张凌阳淡然一笑,又对小福子吩咐道:“去传李广泰觐见!”
“奴才遵旨!”
……
半个时辰后,李广泰来到养心殿。
看着李广泰,张凌阳淡笑道:“满朝文武都在反对朕迁都洛阳,李爱卿怎么没有表态?”
李广泰神色一屏,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是支持陛下迁都的!”
“哦?”张凌阳诧异的看了李广泰一眼,“说来听听!”
“是,陛下!”李广泰娓娓道来,“以微臣看来,现在的京城其实并不是都城的最佳位置,因为京城实在太过靠北了。”
“太过靠北?难不成就没有别的理由?”张凌阳道。
“太过靠北就是最大的弊端!”李广泰说道,“京城远在北地,根本就不利于朝廷对全国的统治。
就因为京城太过靠北,之前朝廷对江南的统治才会削弱,被当地士绅钻了空子。
如若现在还不向南迁都,臣可以笃定,数十年之后,江南依旧会脱离朝廷的实际统治。
还不止江南,湖广、川蜀等地也是如此。
再加上,京城附近的土地贫瘠,每年都要从江南、湖广等地运送大量的粮草物质,这其中消耗自不必臣细说,想必陛下心里都清楚。
单说为了维持运河的运输,朝廷每年都要在运河的修缮、维护上耗费上百万两白银……”
听完李广泰滔滔不绝的话,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又问道:“朕现在迁都的是洛阳,距离粮税重地江南、湖广的距离也都不近,朕干脆直接迁都到江宁岂不是更好?”
“其实不然!”李广泰笑了下说道,“看似迁都江南有利,可那边的风气太过奢靡,如果定都江宁,臣觉得,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这满朝文武都要被那里的靡靡风情所腐化,从而使大周没有丝毫进取之心。”
顿了顿,李广泰又道:“再说,陛下欲迁都洛阳,想来心中也觉得定都洛阳对大周的益处最大。”
见张凌阳点头承认,李广泰继续说道:“微臣也是这么觉得,定都中原腹地对全国各地的统治最为有利,可悉数中原名城,开封府的黄河乃是地上悬河,时常有水患发生,不利于定都,西面的长安原本是最佳定都的地方,可关中凋敝日久,单凭关中现在的粮草,根本就无法维持京城的日常运营。
而洛阳则不然,洛阳附近有黄河、洛水经过,土地也算肥沃,算是不错的定都地点。不过洛阳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洛阳那边的平原太过狭小。
不过单凭这一个缺点,其实影响也不算大。再说洛阳东有虎牢,西有潼关,南有嵩岳,北有黄河,一旦国内有事,朝廷可择机向东或向西迁移,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满朝文武,也就只有李爱卿一人能明白朕的苦心呐!”听了李广泰的话,张凌阳不无感慨万分。
就如同李广泰所言,地方一旦失控,大周朝廷随时可以向东亦或向西迁徙。
在张凌阳看来,天下没有千年的王朝,可身居皇帝这个位置,张凌阳自然希望以后自己的子孙能够继续统领大周。
可心中也是有几分担心的,所以为了子孙后代计,一旦定都洛阳之后西北发生了巨变,凭借黄河、函崤之固,大周已经能够统治中原各地。
而山东发生了巨变,只要紧闭虎牢,朝廷依旧能够占据关中以及巴蜀等地。
“满朝文武,明白迁都好处的不再少数,可大多出于私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之事,陛下不必感怀!”李广泰劝谏道。
这满朝文武中,李广泰远远算不上最聪明的那一个,为何李广泰能看出其中利弊,而其他大臣却视而不见呢?
说到底,还是只顾自己的私利而枉顾国家利益罢了。
“那孙定宗、马进忠等军中之人为何也要反对朕迁都?难不成也是出于私人利益?”李广泰的话,由不得张凌阳不多想多虑。
待李广泰告退之后,张凌阳思虑再三,命人将孙定宗、马进忠两人喊进宫来。
“微臣知道迁都洛阳有利于朝堂管辖四方,可陛下须知,陛下一旦迁都,那么长城沿线的防务必将十分空虚,一旦瓦剌突然南下,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孙定宗的原话,也是出于军事考虑。
如今定都北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