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昏君-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浦诺夫回国的路线是从大周京城出发,向北越过长城,再经瓦剌大草原、西西伯利亚,翻过乌拉尔山,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返回到了莫斯科。
 对于洛浦诺夫带回来的这份协议,罗斯国政堂上的反应不一。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而且反对的还占据大多数。
 因为在他们看来,以一百七十万两银子的价格出售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怎么算都是亏的,罗斯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也是这么觉得。
 不过到底是自己的小舅子,亚历山大二世并没有当场为难他。
 直到傍晚时分,亚历山大二世将洛浦诺夫召入宫中,臭骂了他一顿之后才算稍微冷静下来。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竟然只买了一百七十万两白银?你是不是猪脑子?”
 对于亚历山大的喝骂,洛浦诺夫好似完全没有听进去一般,直到亚历山大二世骂的口干舌燥,停了下来,洛浦诺夫才开口解释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咱们罗斯帝国考虑!”
 “为了帝国考虑?”亚历山大二世讥讽道,“我怎么没有这么觉得?”
 洛浦诺夫道:“皇帝陛下您仔细想想?整个西西伯利亚都是空无人烟,咱们要了也没有什么价值,更是要受到瓦剌人的骚扰,还不如卖给大周呢?”
 “可你也卖的太便宜了吧?”亚历山大二世消了气,可心里还是有些不舒坦。
 洛浦诺夫却道:“看似有些便宜,其实说到底还是咱们赚了。”
 见亚历山大二世投来疑惑的目光,洛浦诺夫继续解释道:“皇帝陛下您想?现在咱们罗斯帝国最缺的是什么?”
 “是钱!”洛浦诺夫肯定道:“这几年咱们罗斯国不断的向其他国家贷款,以至于到了现在,国内的矿产资源已经被抵押出去了七七八八,现在公务人员连薪水都发不下来了。
 这个时候,哪还有人愿意给咱们罗斯帝国进行贷款?所以大周提供的这一笔钱,可以说是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再说,西西伯利亚那里有什么?如果这份协议不签订的话,大周就会派出瓦剌骑兵不断骚扰咱们的边境。
 如果放在以前,咱们只需派出小股不对就能将瓦剌人给灭了。可现在瓦剌人有大周提供的武器,火力上并输给咱们罗斯帝国。
 再加上瓦剌人的战马耐力十足,即便不敌咱们的大军,咱们也是追不上瓦剌人的。
 如果不签订这份协议,对咱们罗斯帝国来说有害无益。”
 后世的大多数人都以为,欧洲马要比蒙古马优秀许多。其实不然,论爆发力,蒙古马自然不能与欧洲马相提并论。可要说到耐力,欧洲马就望尘莫及了。
 这跟地形有关。
 瓦剌大草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了,那里养出来的马,自然不是其他马种能够比拟的。
 所以洛浦诺夫刚才才会说罗斯国根本就拿瓦剌骑兵没有办法。
 追不上你能有什么办法?
 经过洛浦诺夫的再三劝说,亚历山大二世总算是点头同意了在协议上签字盖章。
 现在整个西西伯利亚已经全部乱套了,不说罗斯国与瓦剌骑兵的优劣,现在罗斯国根本就没有钱组织大规模的兵力去围剿瓦剌骑兵。
 如果此时还不停战的话,别说东部的那三百万国土了,只怕整个西西伯利亚都将脱离罗斯国的掌控。
 再加上眼下罗斯国又与南边的奥斯曼土耳其爆发了边境冲突,一个不慎,就能够酿成大战。
 这个时候,亚历山大二世自然不希望瓦剌骑兵在西西伯利亚拖住自己,再者说也是希望能尽快获得一笔钱来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行。
 当然,亚历山大二世也要准备一笔军费,以免同奥斯曼土耳其发生战争的时候自己无钱可用。
 罗斯国南部地区,气候要比西西伯利亚温和许多,也是罗斯国的产粮重地,亚历山大二世自然看的比西西伯利亚更加重了。
 不顾大多数贵族的反对,亚历山大二世毅然决然的在停战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章,这份协议算是彻底生效了。
 几天后,亚历山大二世命洛浦诺夫再次前往大周,一是为了督促瓦剌人停止骚扰罗斯国的边境,二是为了尽快完成交割,好将那一百七十万两白银运回罗斯国。
 这个时代,一百七十万两白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便放在欧洲也同样如此……
第三百四十五章:土地收购热潮
 转眼间就到了泰安五年的秋天。
 这一年,大周国内虽然说不上风调雨顺,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
 至少,百姓们的日子比以往更加的好过了。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百姓们的日子逐渐好过,虽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一顿肉食,可不用再向以前那边,即便到了丰年,每天还吃不饱饭了。
 之所以如此,改革自然占据了主功,可那些退役老兵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小。
 作为大周最基层的官吏,这些担任这里长、村长的退役老兵在老上司明里暗里的示意下,每天不做旁的事情,就是和当地士绅大户做斗争。
 士绅之所以称之为士绅,除了家境殷实、田产无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了。
 在以前的上千年时间里,皇权不下乡,他们就是当地实际上的土皇帝。
 现在好了,这些土丘八当兵几年回来就开始抢他们的饭碗了,他们岂能愿意?
 又加上百姓们摄于这些士绅的淫威,一开始还真没有几个人敢出来反抗。
 这些退役老兵斗的是极其辛苦。
 不过好在百姓是天底下眼睛最亮的人,一开始不敢出头帮衬这些退役老兵,并不表示他们支持这些士绅大户。
 相反,对这些士绅大户最反感的就是这些百姓了。
 经过一年时间的观察,当地百姓一看?
 嚯!
 这当了几年兵的瓜娃子和士绅老爷作对这么就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心里活泛之下,便开始陆陆续续出来支持这些退役老兵了。
 也因此,这些退役老兵一举扭转了之前自己所处的劣势。
 这些士绅一看,这可不行啊!
 要知道,他们家中这么多田产,都是租赁给当地的佃户,这才会有收益。
 可现在好了,这些泥腿子不给他们当佃户了,他们的田地就此荒芜了下来。
 这还不要紧,毕竟这些士绅也不是真的靠那些土地过日子,他们谁在县城里没有几处商铺?
 那些商铺的收益,可比田地要高上许多。
 可要紧的是,商铺开始征收商税,而田地里也开始征收土地税。
 这可不像以前按人头收税的。
 改革之后,都是按照土地数目收税的。
 他们的田地荒芜了下来,可该交的税可一点都不能少。
 这么一算下来,一年下来,他们竟然亏本了!
 是的,绝大多数士绅这一年都亏本了。
 大周征收土地税,可是按照后世农业税的收法。人均十亩一下自然最低。十亩到五十亩之间,又是一个收法,五十亩到一百亩,是另外一个收法。
 反正就是说,家里的土地越多,收的税就越重。
 如此算下来,占地越多的士绅,亏的就越厉害。
 甚至有的大户,即便家里所有土地都实现了丰收,一年的收入依旧不够交税的。
 这怎么办呢?
 自然是卖土地了。
 可百姓家里又能有几个钱?
 百姓们虽然渴望土地,可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搁谁谁都拿不出来。
 方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在豫南,巡抚郑永基为了挽回自己的圣眷,就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购买哪些士绅的土地。
 在省城开封府咸平县一个叫下洼村的小村子里,村长李二狗就将村民全都召集到了村里的祠堂。
 见人到齐,李二狗就说:“告诉乡亲们一个好消息,咱们豫南的巡抚郑永基郑大人已经与银行沟通好了,咱们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购买土地,到时候由官府作保,咱们贷上一笔钱去购买士绅的那些土地。这笔贷款呢,咱们可以分一年、三年或者五年还清。”
 “贷款是不是高利贷?”有村民提出疑问,毕竟在村民看来,银行跟钱庄一个样,那贷款跟高利贷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不是一回事!”李二狗解释道,“这个贷款呢,是由官府作保,在贷款还清之前,大家每年只需上缴五厘的利息就行。”
 “真的假的?”对于李二狗的话,村民明显不信。
 “我还会骗乡亲们不成?”李二狗急道,“乡亲们,可能你们不大知道,这个银行啊,是咱们天子开的,即便我会欺骗你们,天子会欺骗大家伙儿吗?”
 “那到不会!”一听银行是天子开的,百姓们就不再有担忧。
 虽然不少士绅私下里都说天子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昏君,比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要残暴昏庸。
 可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明白天子是真的对他们好,要不然他们能吃得饱、穿的暖?
 经过商议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李二狗就去了咸平县城找到大周皇家银行咸平分行的贷款员,将其接到下洼村。
 当然,跟随而来的是一大箱银子。
 按照村里的人头,村民们每人贷了十两、二十两不等的贷款。
 有了这笔钱,自家就可以买上三五亩的土地,安安心心的种地了。
 其实,也有一些胆大的村民想要多贷,可银行方面却是不允许。
 一是因为风险太大,银行怕收不回投资,二自然是因为银行的钱就那么多,如果贷出去的太多,银行必定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
 在豫南省内搞了几个试点,郑永基一看不错,就开始在省内大规模推广。
 同时郑永基上书张凌阳,将这个方法禀报了上去。
 张凌阳一看,嚯!这个方法不错,当即就下旨各省开始推广。
 一时间,大周各地出现了百姓拿着银子买地的热潮。
 内地的那些士绅即便肉痛不已的卖了一些土地,可也不会全买,毕竟在他们看来,土地是他们的根基,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就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愿意卖了自己的土地。
 江南和广东、福建那边则又是另外一种景象。
 那些比较聪明、视野比较开阔的士绅,大多都将家里的土地全都卖了出去,自己则是买上几条商船,做起了海上贸易的生意。
 这个时期,只要在海上没有遇到风浪和海盗,海贸生意是稳赚不赔的。
 出一次海,至少能赚取三五倍的利润,这可比种地要强多了,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百四十六章:迁移人口
 在全国各地耕地买卖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洛浦诺夫带着亚历山大二世签字过的协议再次来到大周,正式递交了协议之后,这份协议算是正式生效了。
 张凌阳也没有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在收到协议的当天,就传旨给瓦剌可汗,命其停止对罗斯国的骚扰。
 同时,又下旨几支小股军队出发前往与罗斯国早就勘定好的边境驻扎,同时‘帮助’那里的罗斯人向罗斯国内迁移。
 西西伯利亚终年苦寒,可种植的农作物并不多,张凌阳本人其实也不大清楚严寒地区应该种植什么农作物。
 命人前往西郊的皇家学院,向那里的欧洲学者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在如西西伯利亚那样的严寒地区,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只有小麦、土豆等寥寥数种耐寒的农作物,而且与温暖湿润的地区相比,那里农作物的产量并不高。
 不过西西伯利亚那里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植被够多,可以发展规模化的养殖业。
 经过几名专家、学者的一番建议,张凌阳最终决定在西西伯利亚那边发展小规模的农业以及畜牧业。
 因为气候恶劣的原因,即便经过一番开发,西西伯利亚的人口仍旧不会太多,那里产出的粮食也供养不了太多的人,所以张凌阳也没有下旨说让第一批前往西西伯利亚驻扎的将士大规模种植农作物。
 只要够他们自己使用并略有富裕就行。
 以后等大周在那边设置了村落、城镇,自然会有人在那里搞农业和畜牧业的。
 解决完西西伯利亚的事情,张凌阳将眼光瞄向辽东地区。
 今年秋天过后,辽东方面发来奏折,言今年辽东一共开发出上百公顷的田地。虽然粮食产量还不可观,可已经能够解决了当地的温饱问题。
 收到这份奏折后,张凌阳下旨给豫南、直隶、山东三省,命三省向辽东迁移人口一万户。
 当然,既然是强行迁移,自然有足够的优惠政策。
 不止沿途各卫所向这些迁徙的百姓提供衣食住行,张凌阳还下旨免除这些百姓三年的税赋,并令辽东当地卫所给这些百姓搭建了房屋等必要设施。
 在大周,人口稠密的省份不止这北方三省,江南、湖广几省的人口同样十分稠密。
 可考虑到路途遥远,再加上南方人不耐北方苦寒的因素,张凌阳并未下旨南方几省向辽东迁移人口。
 背井离乡,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过好在下面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