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户部今天终于不用再往外掏银子了。
待张凌阳离殿,朱开山也急忙跟着出宫而去。
不想刚走出大殿,后面的军阁阁臣周安便喊着追了上来,“朱尚书,慢一点!”
“不知周军阁寻老夫所为何事?”朱开山疑惑不解道。
“自然是要银子喽!”周安笑眯眯道,“方才陛下已经点头的事情,朱尚书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
“这个自然不会!”朱开山道,“等回去周军阁列一个单子递给老夫户部就行!”
“那就这么说定了!”周安笑着抱了下拳,转身就离开了。
不想,周安方才离开,内阁首辅郑永基就又寻了上来,对朱开山说道:“移民的事情,陛下已经交给你们户部负责,你这个户部尚书可要用心写,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另外,户部还要提前在安洲定好移民点,并在那里建造房屋,各种生活物资也不可获取,明白吗?”
“下官明白!”朱开山苦着脸回道,同时心里又有些抱怨:“怎么又要花钱呢?”
第五百六十九章:借钱给户部
战争打的时候,花银子跟流水一样。
如今这战争已经停止,怎么花起银子来还跟流水一样?
这让朱开山这个户部尚书郁闷不已。
特别是三天后,军阁阁臣周安拿着一张清单来到户部的时候,朱开山的心情就更加糟糕了。
“一千万两银子,周军阁,你们军阁没疯吧?”看着清单上的数目,朱开山惊讶的合不拢嘴巴。
“有没有疯,你仔细看过之后不就清楚了!”周安淡定的说道。
拿着清单详细的看了好几遍,朱开山才确认周安确实没疯,可他这个户部尚书却要疯了。
十万头牛羊,归还给牧民之后,一头牛羊要补贴给牧民二两银子,这就要二十万两银子了。
而其中五千头牛羊在沿途死亡,按照平均价十两银子再溢价三成十三两银子计算,这要六万五千两银子。
这么一算,但牛马一样,就要耗费了二十六万五千两银子。
剩下的,在波斯湾修建数个能容纳十万人居住的常驻军营,耗资起码要百万两白银以上。
将五万战俘从西亚运往安洲,这也要消耗十万两银子以上。
现在这些加起来,已经差不多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了。
而这些只是小头,大头是要奖赏有功将士已经给那些死亡将士的家属抚恤费用。
三十万大军,即便按照每人十两银子来说,单是奖赏这一块就高达三百万两白银了。
可能会有人说每人赏十两银子有些多了。
可真的多吗?
这都是他们拿命换来的。
而此次西征之战,三十万大军,大概有五万将士阵亡。
看起来阵亡比例很高,已经接近六分之一的比例了。
可其实欧罗巴联军那边的阵亡更高,不计算被俘将士的话,欧罗巴联军那边战亡沙场之人,不下八万。
而大周这边,五万阵亡将士,按照一人一百两银子计算,也有五百万两银子。
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千万两银子只多不少。
其实,在张凌阳继位之初,作战归来的将士们是没有这么多赏赐的。
就拿泰安元年和泰安二年,马进忠指挥的西疆之战来说,当时赏赐加上抚恤银子,一共也没超过一百万两。
主要还是随着国库收入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军阁的成立,军方在朝廷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大周将士们的待遇也随之越来越好了。
“周军阁能不能先宽限几日?”看过详细的清单,朱开山打着商量道,“现在国库的库银加在一起,也不过才这个数目。
如果都拨付给你们军阁,只怕其他的事情也不用办了。”
“那就先拨付一半,剩下的一半你们户部一个月之后再行拨付也行!”想了想,周安说道。
“只怕也不行!”朱开山摇头道,“现在户部最多拨付给军阁二百万两银子,下个月拨付三百万两银子,剩下的五百万两银子,户部会在半年之内全部付清!”
看周安脸色有些阴沉,朱开山苦笑道:“现在朝廷花钱跟流水一样,户部的库银根本就留不下来,所以还请周军阁多多体谅。”
“老夫体谅你们户部,那谁体谅那些征战沙场的将士们?
老夫最多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三个月之后,你们户部拨不出银子,那老夫就去寻陛下去!”周安‘威胁’道。
周安也是没有办法,按照以往的惯例,将士们征战归来,朝廷都会第一时间拨付给将士们赏赐和抚恤银子。
可如今户部这么做,周安根本就无法对将士们交代。
朱开山也是有自己的苦衷,所以听了周安的话之后,只能淡淡的回道:“既然如此,那周军阁还是去陛下面前说理去吧!”
张凌阳制定了一个庞大的五年计划,如今正是关键之时,各方都急需银子用,朱开山这位户部尚书更是恨不得将一两银子掰成两半花。
现在户部虽然还有一千万两银子,可这是户部用来压箱底的,哪里肯拨出去。
所以无论谁来向朱开山要银子,在新税银没有缴上来之前,朱开山是说什么都不肯拨的。
别人不行,周安这位军阁阁臣自然也不会例外。
见朱开山这么回自己,周安果真怒气冲冲的去了皇宫求见张凌阳。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张凌阳有些哭笑不得。
因为怎么说呢?
周安、朱开山这两人谁都没有办错。
西征归来的将士继续赏赐和抚恤银子,周安这没有做错,而户部确实也没有银子,无法进行拨付,这朱开山也没有做错。
将朱开山召来,张凌阳详细询问了一遍朝廷现如今的实际财政情况。
待了解之后,张凌阳说道:“朕先从内帑拨付给军阁一千万两银子,算是以户部的名义从朕这儿借出去的。
不过户部这边也要保证,这一千万两银子户部要在三年之内还清,而且,朕还要加收一百万两银子的利息。不知朱爱卿以为如何?”
国库是国库,内帑是内帑,其实早在迁都洛阳之前,皇家的内帑就没有再从国库拿过一两银子了。
张凌阳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将私人的钱财和朝廷的财政剥离开来,这样一来,自己的钱自己想怎么花,朝廷都不管着。
对于这一点,朝廷自然也是乐意之至的。
毕竟,如果皇家不拿国库的银子,这对满朝文武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就好比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昏君,都是拿着朝廷的钱,享着自己的乐,朝廷自然不待见这样的君王。
所以当年,当张凌阳提出这个建议之后,满朝文武是举双手赞同。
傻子才不赞同呢!
可是呢?
满朝文武没有料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位君王竟然这么有商业头脑,这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挣下了这么大的家底。
在张凌阳继位之初,皇家内帑就有多达千万两银子的银子,而迁都洛阳的时候,张凌阳又耍了一个小花招。
什么花招呢?
营建新都洛阳的银子都是内帑出的。
这样一来,当满朝文武和各地豪绅随着张凌阳一起迁都洛阳的时候,那得在洛阳城内购买房舍宅院居住吧。
可这价格,比营建之初要翻上了数倍。
这么一来,张凌阳就赚了个本满钵满……
第五百七十章:皇家的收益
皇家的产业,可不要太多!
除却固有的皇庄、皇店之外,皇家银行也是属于张凌阳的私人产业。
单银行这一块,每年的收益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更不要说,二十四衙门里还有一个商务监,专门从事商业活动,每年赚取的银子也有数百万两之巨。
就凭借着皇家银行和商务监,张凌阳就有着足够的底气不从国库支出一文钱的银子。
更何况,皇家的产业并不仅仅只是皇家银行和商务监呢!
就好比现在的火器司,刚开始创建的时候也是张凌阳的私人产业。
虽然后面归属到了兵部管辖,可皇家在里面还算占有很大一部分股份的。
还有很多的工矿企业,一开始为了避免朝廷的麻烦,也都是张凌阳先开始投资建设的。
如今这些工矿企业,也还都在皇家名下。
特别是那些矿产资源。
虽然随着工业化的推行,朝廷也看到了开办企业的好处,甚至三令五申的禁止私人开矿。
可张凌阳是普通人吗?皇家是普通人吗?
所以久而久之,在矿产行业中,绝大多数都被朝廷直接控制,剩下的一小部分,自然就成了张凌阳的私人产业。
不仅如此,张凌阳还在藩国也做了同样的布局。
就好比在三皇子赵旭的封地缅甸,缅甸的一应财政收入,除却上缴给大周朝廷一小部分之外,剩下的自然是缅甸藩国自己留用。
不过张凌阳却指定了,缅甸最大的三个翡翠矿区,是属于三皇子赵旭的私人产业,又三皇子的生母曹贵妃直接派人前去管理。
在二皇子赵晗的封地婆罗洲,张凌阳指定给赵晗的私人产业是橡胶产业和几处矿产资源。
毕竟现在橡胶这块的作用还不是太大,只有等内燃机诞生以后,橡胶的作用才会被重视起来。
所以,张凌阳必须给赵晗一定的收入来源。
在四皇子的封地吕宋,张凌阳指定给四皇子的私人产业是铜矿和金矿。
至于曾经的太子,如今大安王赵昊,张凌阳指定给他的私人产业则是安洲的铁矿。
并且,张凌阳还下了一道祖训,那就是所有赏赐下去的产业,任何子孙后代均不得变卖。
这样一来,无论以后的局势如何变化,诸位皇子以及他们的子孙,起码不用为银子的事情发愁的。
当然,即便皇子们想要变卖他们手中的产业,那首先也要有这个胆子才行。
另外,其他人也得有这个胆子收购,并且还要有充足的资金收购才行!
而张凌阳做的这些举动,朝廷居然都一口应承下来了。
拿内阁首辅郑永基的话来说:“陛下确实有一定的私心,可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如此一来,皇家的财政和朝廷的财政就算是泾渭分明了。
以后无论是哪一位继承皇位,都不能再想开口向国库要钱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大周百姓,都是有好处的。”
历朝历代的皇帝,无论是圣主还是昏君,在银子用度上通常都是公私不分,甚至一度还将国库的钱视作自己的私人银库,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如今好了,这项制度只要一经定下,以后皇帝们再想从国库拿银子,根本就成了没影的事了。
如果还有哪位大臣敢开这个口子,为天子支取国库的银子,那就是奸臣,那就是佞臣!
就是一向性格比较秉直的左都御史李广泰,对这件事情也是大力支持。
只要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制度只要落实下来,对朝廷的好处有多大。
当然,这也不是说,朝廷以后不再向皇家提供银子了。
银子还是要给的,只是这数量上吗?
皇子领的是俸银,一年下来也不到一千两银子。
就是皇帝本人,经过张凌阳和六部九卿的讨价还价,最后决定每个月向皇帝本人支出三万两白银,就算是朝廷给皇帝发的薪水吧!
一个月三万两白银,一年就是三十六万两白银了。
如果换做是泰安初年那会儿,足够皇宫里的一应开销了。
可这会儿已经不是泰安初年那会儿了。
那会儿朝廷一年的税赋不过四五百万两银子,所以无论是皇家还是下面的黎民百姓,生活都很拮据。
可这会儿呢?
这会儿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三万万两白银了。
而皇家的开销,也随着国势的增强与日俱增。
现在,皇宫里每个月的开销都要超过十万两白银。
吃食上都是些珍馐,皇妃们的穿着也都一个比一个的华丽,首饰、寝宫里的摆件,一件比一件名贵,花出去的银子自然而然也就多了起来。
不过好在,张凌阳虽然没有什么经商头脑,可毕竟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上,自然也就知道很多赚钱的行当。
要不然,后宫这些花银子如流水的嫔妃们,张凌阳还真养不起。
对于嫔妃们如今花银子如流水一般,张凌阳也并未苛责什么。
都是自己的女人,而张凌阳现在本身又不却那点银子,要是在这一点上还苛责什么,那也太小家子气了。
现在皇家经营的所有行当,没个月给张凌阳带来的纯利润超过两百万两白银,所以自己的女人们,每个月耗费这么点银子,也就不算什么了。
没有人做过详细的统计,不过据内阁首辅郑永基和户部尚书朱开山两人私底下讨论,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现如今,天子内帑的存银已经超过一万万两白银了。
是不是很惊人?
是不是很意外?
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原本,张凌阳刚刚上位那会儿,内帑就有三千万两白银的家底。
而皇家银行一年带给张凌阳的纯收益,就不下五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