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来寻-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便匆匆点了点头,先后进了文德殿。

    :。:


………………………………

第317章 君明臣贤

    晋王萧铣造反之后,便暂时将原先议事会客的地方改作文德殿,当作正朔朝处理朝政的地方。

    此时殿上除了正朔朝的一众文武官员外,果然有一个少年,手里还押着个大汉。

    萧珍与俞孝宿先向萧铣行了大礼。

    萧铣便道:“太子与丞相都看看,那被擒之人可是任常恭?”

    “回禀陛下,确是任常恭。”

    “回父皇,正是他。”

    任常恭看着这些人端着架子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实在忍不住,便嘲讽道:“你这假皇帝管的地界虽小,假模假式的繁文缛节倒是挺齐全,怎么,过家家很好玩吗?”

    萧珍听了火冒三丈,怒叱道:“嘴巴还挺硬!”

    说着,他抬起脚便要去踹任常恭。

    却见那押着人的少年挡到前面,笑道:“殿下息怒,这等事情怎须殿下亲自动手,在下替殿下来。”

    说着,他俯下身,在任常恭脸上重重摔了两个巴掌。

    “殿下满意了吗?”

    萧珍并不觉得解气,冷笑道:“你又是个什么玩意?”

    “在下不是什么玩意,是特意来投奔陛下的。”

    投奔?

    萧珍一愣。

    这语气怎么听着怪怪的,像我们这里是什么土匪窝似的……

    萧珍还未说话,却见那少年已然转向萧铣,正了正衣冠,神情庄重地开口说话。

    “今有东京伪帝昏聩无道,残贤害善、肆虐忠良,使天下民不聊生、百姓流离思所。今幸听闻陛下布召登基,实乃拨乱反正大快人心之举。因此下臣特来投奔,愿为陛下效死!”

    萧铣反应了一会,才明白他说的‘伪帝’是指隆昌帝。不是他理解能力差,实在是他知道隆昌帝确实是正统,暂时来说自己才是造反的那个。

    但此时笔直地立在殿前的那个少年却是神情肃穆,眼中带着诚恳而狂热神情。

    这让萧铣难得的有些感动,也有些羞愧起来。

    这个少年好像是自己造反到现在,第一个诚心诚意觉得自己做的对的。

    这,实在难以让人相信。

    萧铣摸着胡子问道:“你因何来投效朕?”

    冠冕堂皇的理由,朕不信。朕要听实际的。

    “臣父忠心耿耿,却受伪帝迫害,无辜下狱,此千古奇冤不白,臣心中意愤难平。”

    萧铣道:“令尊是?”

    “臣父,林述。”

    “你便是林启?”

    只见殿中一名老者迈了两步出来,动容惊问道。

    林启转头看去,见这老者相貌清癯,眉眼间颇有些愁苦之态,身上也是穿了高官紫袍,却不是太合身,显得有些宽大。

    “学生确实是林启。”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林启?”老者问道。

    一时间,文德殿上窃窃私语不停。隐隐听到‘他便是林启’的低语声。

    林启只好苦笑不已。

    “半阙词唱哭魏老,一声喝骂醒江南。近日常闻你的大名,没想到如此年少。”老者上下打量着林启,喟然叹息了一声。

    林启道:“老先生过誉,不知先生是……”

    “老夫公冶圭。”老者应了一句,说话间又向林启走了一步,目光颇有些灼热。

    林启虽未听过这名字,但想来应又是个德高望重的大儒。

    这种事向来难不倒他,他拱了拱手,极是有礼貌地说道:“久仰久仰。”

    “这是我朝左丞相。”

    “下臣见过公冶相公。”林启连忙道。

    却见这位元朔朝的左相公冶圭虚扶了林启一把,很是有些激动地道:“不必如此行礼,若以才华相论,老夫甘为你的后辈……”

    萧铣再看林启,目光已大有不同。

    这小子看着年纪轻轻,居然是个名士!

    论身世,他是林述之后,遗泽深厚,同情他的大有人在;论名气,他几首诗词传唱大江南北,连公冶圭都要礼让三分;论才干,自己也听过他驰援相州之举……

    此子,必要收下彀中!

    萧铣站起身来,缓缓向林启走去。

    他头上的皇冠很重,名曰‘卷云通天冠’,有二十道梁,高一尺。这让他走起路来有些艰难。

    但终于,萧铣还是缓缓走到林启面前。

    他酝酿着,缓缓伸出手,握住林启的手。

    “爱卿呐!”

    这一声呼唤,萧铣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便是刘玄德。

    于是他又将声音提高了些,以悲呛声音说道:“伪帝无道致忠臣良将蒙冤入狱,好在……朕还能有机会见到忠良之后。”

    “陛下……臣终于得见天颜,实乃三生之幸!”

    萧铣抖了抖胡子,面上激动万分:“朕今日得见爱卿,如周文王见姜尚,汉高祖见张良。愿爱卿为朕之股肱,兼利天下,共开王业,创一段君明臣贤的佳话!”

    林启面露恸容,慷慨激昂道:“陛下如此恩重,臣敢不为陛下效死乎?”

    “好!好!”萧铣大笑两声,又拍了拍林启的手背。

    任常恭看着林启的表情,隐隐感到有些眼熟起来——这小子去年也是以这幅表情在自己面前演戏的……

    萧珍却是惊得愣在那里。

    父皇是什么人自己哪会不知,最是阴戾寡恩,如何会对这林启如此器重……

    他正想说两句什么,却见殿中文武齐齐向萧铣行了一礼,公冶圭领头赞颂道:“陛下圣德远播四海,得此贤才名士投效,可喜可贺!”

    萧铣张开双臂,朗声道:“朕,别无它技,唯能用人尔。在座诸君皆为人杰,而朕能用之,故能取天下而,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吾皇圣明!”

    又是一声赞颂,大殿里弥漫着一种君明臣贤、励精图治的气氛。

    任常恭撇了撇嘴,心中极是瞧不上这些人。

    什么跟什么啊,有本事你们倒是先把京城打下来。

    却见萧铣已然缓慢而庄重地走回他的龙椅前坐下。

    “林卿有济世之才,朕要封你一个高官。”萧铣沉吟着。

    “便封个……礼部侍郎。来人,传旨下去。”

    林启很是有些吃惊。

    你们这正朔朝的官这么好当的吗?难怪人人想要从龙之功。

    “臣,叩谢天恩。”

    萧珍终于忍无可忍,急道:“父皇,任常恭还未处置呢,他明明是辽军在追,为何会被这姓林的绑了?”

    萧铣突然有些怒气,骂道:“混账!大殿之上,朕与群臣对奏,你岂敢随意插嘴!林爱卿,你来说。”

    :。:


………………………………

第318章 制衡之道

    “是。”这位正朔朝新上任的礼部侍郎便站出来,执了一礼后,侃侃而谈起来。

    “下臣被伪朝夺了兵权,便重新招蓦了五千新军,想来投效陛下……”

    他说到此处,萧铣的眉毛挑了挑。

    又有五千人?果然是绿林豪强。

    “话说昨天,下臣行军到柏坡沟附近,只见火光冲天,有嘶喊声传来,便派人过去打探,才发现是保义军正在与辽人作战,还全歼了那队辽兵……”

    文德殿上又是一阵嘀咕声。

    “下臣当时便有些动容,心道保义军果然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好汉……”

    听闻此言,萧铣脸上颇有些尴尬之色。

    殿上几个大臣也是相互看了一眼,并不做声,心道林启怕是要得罪陛下了。

    却听林启接着道:“下臣便想过去结交,并想劝一劝保义军的将领一同投效陛下。谁知这任常恭却是个冥顽不灵的,对东京伪帝竟有几分忠心。于是下臣便与他打了一仗,将他拿下。为此,下臣损失了三千人马,实在是痛心疾首,恨不能诛杀此獠。但这等顽固之人,还是由陛下亲自处置为好。”

    萧铣眨了眨眼,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又看林启极为坦诚,心中实在惊疑不定。

    “那两千辽骑,被保义军全歼啦?”

    “陛下神机妙算,竟知道辽骑数目。”林启道:“姓任的使了计谋,在柏坡沟放火,确实全歼了辽军。”

    众人再看向任常恭,便有些刮目相看起来:居然能打探出辽骑在正朔军中,还懂得佯败用计,是个将才啊!这样战果,放在前朝可以算是大功一件了。

    萧铣又向林启问道:“你以五千人之众,便击败了保义军,还生擒了主将?”

    林启淡淡一笑,一指任常恭,道:“一年前他便是下臣的手下败将,如今也未有长进。”

    萧铣再看向林启,目光又是大有不同。

    这便是一路经略使的家教吗?如此用兵如神……

    却见任常恭怒目盯向林启,破口大骂起来:“姓林的!老子**你祖宗,你学文习武,一身兵法,却不思报国,反而投效逆王,助纣为虐,你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林启转身便是重重一脚踹在任常恭肩头,将他踹在地上。

    “败军之将,也敢大放厥词。”

    接着他把脚踩在任常恭的脸上,来回擦着脚底。

    龙椅上的正朔皇帝萧铣微眯着眼,看着自己新封的礼部侍郎这跋扈的姿态,也看着任常恭眼中择人而噬的怒气。

    他微微转过头,又看向自己的文武官员。

    右丞相俞孝宿眼观鼻,鼻观心,巍然不动。

    左丞相公冶圭看着林启,嘴里嚅嚅有声,似在背诗。

    云麾将军古铭目光游离,心思根本不在殿上……

    萧铣微微冷笑起来,沉声道:“将任常恭押下去。”

    他又向身旁的太监吩咐道:“给林侍郎寻个宅子安置。”

    “众卿家散了吧。”

    随着众人一个一个离开,文德殿很快安静下来。

    萧铣却不走,他在龙椅上坐得笔直,感觉着这份一般人感受不到的,帝王的孤寂与肃穆……

    太子萧珍却也不走,他显然有话要向萧铣说。

    “父皇……”萧珍说着,向前走了几步。

    萧铣的目光很冷,止住了继续向前的萧珍。

    萧珍只好停下脚步,道:“那林启没安好心,顶多是个投机的。”

    “朕知道。”

    “那父皇你为何还……”

    “昔年,曹操与袁绍大战,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是如何做的?”

    萧珍一愣。

    父皇如今真是不同往日了。

    竟然……开口便是用典了。

    萧铣道:“曹操听说许攸来投,连鞋都来不及穿便出门相迎,才有了后来官渡之胜。曹孟德都能做到跣足相迎,朕为何给林启封个官的气量都没有?”

    何况,我们正朔朝的官位本就是空着。

    “千金买马骨,为的是天下归心,太子记好了。治国之道,你要学得还有很多。”

    萧珍只好拱手道:“儿臣谢父皇教诲。”

    “你说说林启有何用处?”萧铣又问道。

    萧珍沉吟了一会,道:“一是能让伪朝郁郁不得志的人效仿,来投我们;二是他颇能打仗;三是,听说他在太原有些大生意,是个有钱的……”

    “你还是没明白呐。”萧铣叹道。

    “儿臣迟钝。”

    “帝王之道,唯两字,‘制衡’尔。”

    萧铣站起身,负手沉吟道:“朕引辽、夏入寇,明面占了先手,实则却是驱狼吞虎的权宜之计。唯有自己手握兵权,才是长久之计……但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如今朕空有七万大军,可若有朝一日,耶律明全要威逼朕,谁靠得住?俞孝宿?古铭?”

    “古铭此人,恐不会效死力。”萧珍沉吟着。

    “所以,朕需要有要来逼一逼他。”

    “孩儿明白了。”萧珍想了想又道:“但父皇却是封林启一个礼部……”

    “不着急。”萧铣摆了摆手,道:“朕问你,若林启势大,又有谁来制衡他?”

    萧珍皱眉沉思起来。

    良久。

    他有些不确定地开口道:“父王是想要任常恭降……”

    “知道怎么办了?”

    “儿臣,必不负重任!”萧珍拱手郑色道。

    一身龙袍的萧铣冷笑着,遥遥看向殿外。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呵呵……”

    ***********

    “俞相公,好久不见。”

    殿外,林启热情地向俞孝宿招了招手。

    “老夫与林侍郎见过?”俞孝宿故作愕然道。

    林启笑道:“连山寨上见过,那时候俞相公还是皇城司的秘谍,与西夏暗探相互勾结……唔,下官也是那时候知道陛下有问鼎天下之心。”

    俞孝宿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