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老兵-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苷业绞裁囱睦删


第83章 年轻人
  建安九年到了,陈铁的嫡长子和嫡长女都大婚了,陈铁家里也算是平静了很多。
  人气少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甄道确实担心自己女儿的人家,不过她不是谢莹身份好,她不敢催促陈铁,当然这点心思,陈铁一猜就知道了,女儿结婚也是正事,这陈铁也自然上心。
  陈铁也先是放出话去了,也想给自己二女儿相看对象了,这次不是青年才俊,而是主要要将门虎子了。
  可惜,这个消息放出去也没有什么人感兴趣,陈铁这个二女儿居然没人想娶。
  这事说起来也不奇怪,一个是因为陈环是庶女,她和嫡女的身份差距太大,陈环身份不够,她身上不少的嫁妆也成了大家不敢求娶她的一个理由。
  人都爱惜名声,一旦来求娶这个丫头,被人说成贪图人家的嫁妆,这话说出去可是好说不好听的,而且人多的地方从来都是不缺长舌妇这类人的。
  这事甄道是知道的,但是陈铁不懂啊,他对此可是不明所以的。
  甄道又不能直接告诉他,这样也就没有什么人愿意上门提亲。
  而且有一些武将的儿子,少将军也不敢向这位提亲啊。陈环武艺高强,有其父之遗风。
  这事是经过验证的,之前在邺城,就听说才不到十岁,就把颜良十三岁的儿子颜强给收拾了,后来又把文丑,张郃等人的儿子几乎都收拾了个遍,没人能打过她,谁敢娶?
  说出去你做武将的还不如自己老婆厉害,这话也是好说不好听吧?这陈环就没有什么人看好了,这也让陈铁非常郁闷的。
  当然收拾这些人的儿子看见的并不多,尤其是豫州的官吏,大多都是听说过而已,而且多是以为虚言。
  这是拍陈铁马屁的,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就能打过少将军?估计是她爹出名了,这些人拍他爹的马屁吧?
  这样到了建安九年年底,陈铁这天也是没什么大事,这天陈铁闲着没事,他出去骑马了,他闲着没事随便走走。
  经过一处小山坡附近,陈铁听着有个声音传来:“尔看清乎?此乃最高明之刀法,尔观之何如?”
  不过第二个声音半天没响起,陈铁感觉奇怪,这个声音听起来很熟悉就是自己的二女儿的声音,好奇怪,她怎么来这种地方了?这一个破土坡,能有什么可玩的。
  不过等了一会儿另一个声音怎么不出现呢?
  陈铁也没什么耐心听了,他也就出来了,看着自家女儿和一个更小的男孩在那里。
  陈铁说道:“环儿,尔如何在此处?”
  陈环回头居然看见了自己老爹,她有些讪笑道:“爹爹,竟至此处也。”
  陈铁点头:“环儿,此乃何人也?”
  听着老爹这么问,陈环又来精神:“爹爹,孩儿这些时日时常练武,近日碰见此人,此人膂力颇重,是为将之好苗子。”
  说完陈环对小孩子说道:“小孩,尔乃何人也?此人乃是我爹爹,镇东将军,豫州刺史是也。”
  那个小孩看起来是有十岁左右,他听了非常激动,嘴唇动了几下说道:“陈……陈将军,小的……乃新野……人士……邓范,小的……对将军……甚是敬仰也。”(为了衬托他的口吃,之后不会再这样来了)
  这位说话也是结结巴巴,陈铁也听出来了他叫做邓范,看起来是个自己的崇拜者。
  既然女儿说他很厉害的,陈铁也就问道:“尔叫邓范?即环儿推荐于铁,尔可愿为铁之弟子也?”这陈环推荐莫不是缺个玩伴?自己也没有什么弟子,收一个又如何呢?
  这邓范一听,一脸兴奋:“小的愿为大人之弟子也,然弟子家中有寡母,不知……”
  陈铁一听还行,这家伙还是一个孝子不错嘛,陈铁点头:“此乃小事也,铁便在城内为尔之母寻一处宅子何如?”
  邓范谢恩,三人回去,确实邓范有些力气,不过没有自己当年那么大,看起来了也不错,才六岁,稍加训练也应该是不可多得的大将。
  这时候我们码农同学还是知道的事情少,他不知道这小子就是他闺女随便出去溜达找到的未来的神将。
  这位邓范就是因为和族中之人同名而更名为邓艾的那一位,他没改名呢,这陈铁自然不知道邓范就是邓艾了。
  当然了,陈铁也和自己女儿说明了,你不能轻易出城去玩,出城一定要多带护卫。
  因为这个女儿渐渐长大了,小时候还会带不少护卫出去,等到了现在,她也有点像孙策一样,更加相信自己的武艺,她不愿意带着护卫,这是一个大问题。陈铁自然给她禁足十天,让她长长记性。
  陈铁是不会写字,但是他家里书不少,邓范爱看书,这陈铁自然是支持,邓范从这一天开始除了和陈环一起练武之外,剩下的就是读书了,他也展现了他读书极强的天赋。
  现在的陈铁还不知道,他的这个弟子后来会真的成为他的女婿。
  陈环确实不好嫁,陈铁又不愿意把她随便用来联姻,加上她和邓艾感情真好,而且邓艾更名之后他也知道这是何人了。这样虽然年岁差了点,但他们还是成为了一对。
  陈铁收了一个弟子,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好在这个弟子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大事。
  当然了左近的人也愿意向他祝贺一番,希望他可以接过师傅的衣钵,成为大将军麾下第一将。
  当时大家是不信的,不过谁也不知道,这是后来一统天下的那个最重要筹码,攻城夺地,斩将刈旗中最重要的那一个。
  这一年七月,袁绍北伐乌丸人,陈铁也想去,可惜袁绍不会带他,陈铁也知道,他这个大将军麾下第一大将只能在家中看热闹了。
  袁绍打乌丸人打了一年多才彻底解决问题,好在他手下的人口多,要是历史上,曹操打败了乌丸人也不过是彰显了大汉天威罢了,他没有什么人口,三个郡,他吃不下。袁绍手下有人口,这三个郡,他消化得了。
  中原大地看似平静,刘备也在整合益州,曹操在关中打仗。
  孙策自从平定荆州之后他就想北伐,很可惜,粮草不济,南方人单兵作战能力很差,能攻打的目标又只有一个豫州,那里有陈铁,估计没便宜可占,这样北伐他也没什么可打的。
  孙策在建安九年年底又派兵去攻打交州去了,交州这里可以说是小国寡民,于是乎最大的世家士家家主士夔向孙策投降,那时候的人都认为南方多瘴气,孙策不愿意在那里多费兵力。
  于是乎孙策也就同意了,在建安十年四月,孙策接受士家的投降,同时他派出了大将吕岱为交州都督,孙策也就这样扩大了他的地盘。


第84章 四王
  时间建安十一年,大汉只有那么四家大诸侯了,正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他们之间必然还是要开战的。
  袁绍刚刚平定乌丸人,打仗的损失实在太大,反正不打仗,袁绍只要死守发展自身的实力,他们就一定不是袁绍的对手,袁绍不怕这些。
  孙策北上不行,豫州,徐州看着真是不错,可是这些地方都是易攻而难守之地,打豫州还有点好处可捞,不过占着这两块地,在被袁绍铁骑冲击之下,只要不想损失太大他还得选择吐出去。
  看起来应该打益州了,不过益州和诸葛亮说的一样,险塞,根本就难就是难以攻打嘛,孙策这里似乎是进攻无路的。
  孙策只能消停了,他要得等机会,南方诸侯都是那么回事,他们都得慢慢等机会。
  刘备也是一样,他要进一步消化益州,大将关羽在镇守汉中,孟达,管亥在镇守上庸,刘备这里的眼睛就是盯着曹操了,他有什么动静刘备一定有所反应。
  而刘备提前了两年因为生活平安了一点,他在建安十年得到了自己的长子,就是那个刘禅刘公嗣,不过刘备没有那个义子了。
  最后就是曹操了,曹操在建安十年彻底一统关中,到了建安十一年,总算是有所恢复,要是正常情况下就应该韬光养晦等着其他诸侯露出疲态的机会了,曹操甚至在关中选择河流让投降过来的蔡瑁为自己训练了五千水军。
  可是曹操发现袁绍在官渡之战之后学精了,而且北方没有水军,这大家都知道。
  人家孙策全据荆扬,长江天险在手,这还能轻易进攻吗?于是袁绍不动了。
  袁绍不动,其他人也不动,大家都默默发展曹操也就该等着灭亡了吧?
  曹操是有魄力的军事家,建安十一年曹操已经五十二岁了!
  他还有头疼病,谁知道那玩意什么时候会再次发作呢?
  曹操就可能不行了,曹操一想,他必须得搞出点事情来,不然他就在关中和司隶这一带形成困闭了。
  于是乎曹操在建安十一年八月,居然做出了一件大家都不能想清楚的事情。
  他亲手扒下了汉室最后的遮羞布,曹操在七月份逼死了荀彧和荀攸叔侄,之后又在八月曹操以安抚社稷,得配周公为名,封自己为秦王。
  并且立起曹丕曹子桓为王世子,钟繇为秦王相,程昱为秦王太傅,陈群为尚书令,立曹仁为前将军,督司隶,夏侯惇为右将军,夏侯渊为左将军,张辽为后将军,追封曹洪为颍川王,以其子曹馥为王世子袭父爵。
  既然荀彧和荀攸都会死,何况其他人呢?
  像孔融这种不听话的,也在之前就被曹操以不孝为名给干掉了!这一下曹操称王真是天下震动!
  陈铁听说都傻了!怎么弄的?曹操不是建安二十多年才称王吗?
  至少建安十三年打赤壁之战陈铁知道,在这之后很久曹操才称王吧?这次怎么建安十一年就称王了?曹操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陈铁不在曹操的状态下,他不知道曹操的无奈,他也体会不了这一切。
  不过陈铁知道,曹操一称王,这个天子就真成了地地道道的废牌了!
  曹操这张牌是臭手里了!没用,你还不能给别人,给谁都是讨伐你的另一个把柄!陈铁也知道大汉又要乱了!才太平不到一年啊!
  曹操称王了,刘备反应最快,他在成都大声斥责曹操,不孝不悌,枉为人子,残害忠良,逼迫主上,以阉宦遗丑的身份悍然称王。
  他刘备乃是大汉皇叔,理应称王。于是刘备在建安十一年十月自称汉中王,以两岁的儿子刘禅为王世子,以诸葛亮为汉中王相,许靖许文休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
  然后以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权为左将军,陈到作为后将军,他汉中王备誓与关中曹贼不两立!
  袁绍也在建安十一年年底自称为魏王,以袁尚为王世子,以沮授为魏王相,田丰为太傅,审配为尚书令,立起了陈铁为前将军,颜良为右将军,淳于琼为左将军,曲义为后将军。魏王殿下乃是五世三公之人,必要讨伐曹操这大汉奸贼。
  陈铁这就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前将军,豫州牧,假节,长社侯的职位,这么高的官职,陈铁都晕了,他现在才不到四十岁而已!
  另外投奔袁绍来的马超被袁绍封为讨逆将军,都亭侯,马岱做了破贼校尉。
  在建安十二年,孙策也在秣陵称王,孙策自称楚王,和孙权不同,楚王明显比吴王听起来高大上了很多。
  孙策是楚王,顾雍顾元叹做了楚王相,张昭做了楚王太傅,刘巴刘子初为尚书令。
  以周瑜为前将军,程普为右将军,黄忠为左将军,妹夫陆远做了后将军。
  陆远在建安十年娶了孙策的小妹,也做了孙家的女婿,比历史上大了一辈。
  (本来孙策比陆议才大了八岁,他女儿和陆议想着年纪就不合适,那个孙小妹就不一样了,她不会比陆议小那么多了。)
  这四个大诸侯都称王了,曹操也不是那么无聊之人,称王为了更加高大上一点,称王本来就能提正本方的士气。
  要就是为了提振士气,不做其他的,那就没意思了,自然曹操又有大动作。
  刘备称王曹操能怎么办?人家是刘皇叔,你能称王,那刘皇叔不能吗?
  曹操的矛头直指袁绍,他说了,大将军袁绍罔顾圣恩,悍然称王,实乃天下之叛逆也,他秦王殿下必要大起义军伐之,也号召天下伐之。
  于是在建安十二年四月,秦王曹操亲自挂帅,以大将夏侯惇为先锋,统帅大军四万,民夫五万,号称精锐二十万进攻成皋,高览飞马报急。
  袁绍这里也说了,曹贼不过一阉宦遗丑。当年陛下就给本王下血诏讨伐曹贼,今日曹贼敢来攻打魏王?那本魏王就和你曹贼势不两立了。
  于是袁绍以大将张郃为先锋,逢纪为参军,统领大军八万,民夫十万,对外号称大军四十万,来和曹操决一雌雄!
  同时魏王殿下也有密旨送到陈铁这里,让陈铁出兵攻打武关。武关这里的守将是镇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