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逅辏庖荒瓿绿谒玖ジ税妥约阂丫凰甑亩禄肪傩辛嘶槔瘛
袁绍这次肃边非常困难,敌人为了地盘那是真拼啊!
袁绍也是使了大力气,从建安十五年十一月打到建安十七年四月,袁绍终于算是大败异族,俘虏无数。并且强征其为兵,袁绍北方的军力也打得太虚了!
并且公孙恭在建安十六年十月死在了陈铁之子陈安之手,袁绍也不愿意去理辽东就立起公孙康之子公孙晃为辽东太守,袁绍在平定了北方战役之后,收兵回了邺城,听说曹操死了,袁绍还作文哀悼。
说实在的,袁绍的文采可真是不如幸甚至哉,歌以永志的曹操。
不过也足以看出袁绍和曹操童年的感情确实不错。袁绍也因为曹操病死还生了一场小病,从建安十七年五月回邺城,到建安十七年六月初袁绍才真正病愈。
而张杨在建安十七年正月病逝,这位也被袁绍追封为后将军,都乡侯,其子张觉袭爵并且得到一个安国将军的职位。
袁绍也接着给大家派官,陈铁作为前将军,长社侯,假节,又多了一个司隶校尉的官衔。
其他斩杀鲜卑首领的马超晋封安北将军,泾侯,赵云也升为平北将军,义宁侯。
斩杀公孙恭的陈安被封为安东将军,安喜亭侯,陈寒也被封了一个奉义都尉的官职,这也是对于陈铁家族的一种安抚吧。
袁绍这里要恢复从建安十五年到建安十七年大战的损失,估计没有个两三年时间是不能恢复到全盛状态的。
刘备抓了八万多人口,他的总兵力也得到了补充,也向着二十万接近了。
孙策平息了孙匡之死带来的影响,到了建安十七年,大家有了比较平稳的环境,也要进行接下来的发展了。
第104章 称帝
建安十七年八月的长安城,虽然说夏天还没有结束,但是在这里已经是阴云密布了,秦王府,二十六岁的秦王曹丕正在府里打转呢,好像在等待着一些什么,突然他的护卫长典满进来了。
曹丕立刻面露急切道:“可是司马仲达至矣。”
典满一抱拳:“回王上,正是仲达先生已至矣。”
曹丕大喜立刻道:“快请仲达先生。”
不一会儿,司马懿进来,司马懿今年也才刚过三十岁,也是一个帅小伙,走进来也是气宇轩昂的,煞是威风。
曹丕立刻说道:“仲达,此事老臣可有何言?”这急切的,就比见了亲爹还亲,不知道的还以为司马懿是他曹丕的亲爷爷呢。
司马懿摇摇头:“王上,属下见过钟相爷,程太傅以及子孝将军,妙才将军四人,亦与之交谈良久也。”
说着司马懿顿了一下,曹丕急得就更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他看着司马懿。
司马懿继续说道:“子孝将军,妙才将军之处对王上之事并无异议,只是对于王上之于彰公子之女,并子廉将军之子所做为颇有微词也。”曹丕听了也是一皱眉,他心情不是很爽。
司马懿说的就是曹彰之女以及曹洪之子曹馥,曹彰和曹洪对于曹操都是有救命之恩的,曹馥待遇在曹操活着的时候等同于曹操之子,甚至还要更高上几分,曹彰之女的待遇都超过了曹丕的女儿,曹丕这种小心眼能接受得了这个?显然是不能的。
于是乎,曹丕接过秦王之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了曹馥和曹彰之女的特权,把他们的地位给贬了,恢复到了原先的地位。
这事就让大家都有些接受不能了,人人自危,都感觉有些人心惶惶了。
曹操本人虽然寿命短了,但是他也活到了五十八岁,这个寿数在汉末也不小了。
官渡战败,和东征之战,这两次,曹洪和曹彰为了你亲爹而死,这两个人的后裔在你这都没捞着什么好处,别人呢?他们怎么想?我拼死拼活为曹秦效力能怎么滴?
就你亲爹之人的后代,你该收拾就收拾,其他人不更完了吗?
曹仁和夏侯渊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你必须恢复他们的地位,不然做什么都不行。
曹丕一听这事,他皱了一下眉头。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个有钱还小气的曹洪,还有一个就是曹彰这个他爹喜欢的骁勇善战的亲弟弟。
其实曹丕这里不过是一种心理病态了,但凡他爹喜欢的,他都讨厌!
所以他把这两个空有待遇人给收拾了,不然这两个对他曹丕有威胁吗?
不过为了大业,曹丕还能忍,他也就点头:“此事寡人准奏便是,钟丞相并程太傅如何?”
司马懿说道:“钟丞相对于王上之事并无多言,只言王上乾纲独断。然程太傅言曰,汉天子尚在四方之贼安敢造次,以先王之强尚存留汉天子,何况王上乎?若无汉天子,我大秦必陷入四面受敌也。”
曹丕听了啪的一声,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程仲德,老匹夫,尔不过我父所遗留之老犬也!焉敢嘲讽于寡人也!真气煞寡人也!”曹丕被气得够呛,他没注意到司马懿有些冷笑的嘴脸。
他在原地生了一会儿闷气,他说道:“如此仲达先行离去,且容寡人思之。”司马懿退下,曹丕又想了很久。
其实曹丕也知道,他现在式微了,这汉天子对他有利,可以让人不敢轻易来攻打长安。
可是曹丕也知道一个关中,他撑不了太久,这时候不称一个皇帝,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所以曹丕也就迫不及待的要称帝过把瘾了。
之后在建安十七年九月到十一月,曹丕陆续恢复了曹馥和曹彰之女的地位,并且收了曹彰之女为义女,并且封夏侯惇之子夏侯存为县侯,夏侯楙也被提拔到很高的地位。
这下子人心安静了,在建安十七年十二月曹丕再次旧事重提,这次程昱依旧不同意,搞的曹丕非常不爽。
等到了延康元年二月,曹丕再提起此事,程昱还是不同意这一切!曹丕也没有办法了,这事也就搁置了。
最后关中被发现有祥瑞,这祥瑞别管真假了,这曹丕是太渴望称帝了,他全盘接受了。
于是之后在五月份曹丕再提出称帝就没人反对了,就是程昱都被迫同意了。
这曹丕就高兴了,先让人制造舆论。说是长安有祥瑞。还有就是汉室江山该灭亡了,曹秦当兴这样的话。
这次舆论搞的差不多了,在延康元年十一月,曹丕成功把汉天子赶下台,并且在这时候称帝。
曹丕在延康元年十一月在长安称帝,废汉天子为天水公,并且做了一个受禅台,看起来还是合法演变,给天子追了一个汉献帝。
曹丕称帝,改国号为秦,改明年为黄初元年,以母亲卞氏为皇太后,追封老爹曹操为太祖武皇帝,立郭氏为皇后。
以钟繇为司徒,张既张德容为司空,陈群为尚书令,程昱为太傅,司马懿为尚书仆射。
曹仁做太尉,夏侯渊为车骑将军,张辽做了卫将军,其他文武都有封赏。
曹丕也故意恶心了一下程昱,程昱就一个太傅,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大光板!
抬举了张既就是向士族进行了妥协,这也算是平稳过渡吧。
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没有出现,关中过于萧条,没有执行的土壤在。
原来的王世子曹叡被封为齐王,曹丕不喜欢曹叡,加上郭皇后为他在延康元年生了一个儿子曹协,他就想废长立幼了。
不过曹叡的身份得到过曹操的印证,曹丕在坐稳帝位之前,他一定不敢立幼子为太子。
曹彰的女儿被封为公主,曹馥也被封为安定王,这算是安抚了宗室。
曹丕又宣布了其他三位诸侯为叛逆,大秦才是正统政权,他们有传国玉玺!
号召天下万民去讨伐三位诸侯。其实这事有点无厘头,玉玺这玩意袁术也有过,他也称帝了,可这就是正统了?听着得多滑稽呢?反正没人理他这事。
其他人反应还慢点,刘备反应最快,他离得也近。于是刘备在延康元年十二月,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刘备自称皇叔继位续大统,还是用汉为国号。
立起了九岁的长子刘禅为太子,糜氏为皇后。并且改元为章武,曹丕的黄初元年和刘备的章武元年就是同一年了。
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太傅,张松为御史大夫,法正为尚书令。还有关羽为太尉,张飞为车骑将军,黄权为卫将军!
这样大汉到了延康元年就灭亡了,比历史上早了八年。现在有两位皇帝,其他两个称帝还会远吗?
第105章 天下裂
到了曹秦的黄初元年正月,袁绍也在邺城称帝,改国号为大魏。
袁绍自然不会用曹秦或者刘汉的年号,他的年号是永兴。要是不称帝肯定是比他们矮一截,闷声发大财虽好,但是没面子的事,袁绍不会做。
袁绍立了刘氏为皇后,袁尚做了太子,次子袁熙为河间王。
追封父亲袁成为平帝,袁逢,袁隗都做了王,袁绍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不立太子,一旦他百年了,这大魏给江山谁负责呢。
袁尚今年是三十三岁,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作为太子也是最合适不过的。
沮授被封为司徒,审配被封为司空,逢纪做了尚书令,名士蒋济蒋子通作为尚书仆射,其他的刘晔,辛评,贾诩等人都作为九卿之职。
陈铁晋大司马,领司隶校尉,长社侯,假节,颜良任车骑将军,溪侯,假节,淳于琼任卫将军,徐州刺史,济阴侯,假节。文丑作为执金吾,禹侯,其他人文武也是都有各有封赏。
陈铁家的陈安今年二十八岁,他做了安东将军,新乡侯也回到了邺城,陈宁今年是二十一岁做了陈留太守,关内侯,陈寒目前是十八岁任别部司马在邺城任职,陈铁也给他起了一个叔佐的表字,邓艾目前是十七岁作为为忠义校尉。
这样,袁绍的班子也算是立定了,看起来都还算是不错。没有陈群,没人给他提九品中正制,制度的变化就不多。
陈铁从开始的铁匠,到了现在永兴元年做了大司马,目前是四十五岁,这个官职真是很大,他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
四个儿子,除了最小的陈定目前只有十二岁,还没有出仕,其他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官职。
陈定的功夫是最接近陈铁本人的,他的力量也大,不过不如陈铁和陈环。
不过他从小练武,加上也算是名门之后了,指点他的人很多,所以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未来的上限可能会更高。
最后的孙策也在这一年六月在秣陵称帝,改国号为大楚。孙策现年四十岁,也是一个男人非常不错的年纪,他也改年号为泰安元年,四个国家四个年号各不相同。
孙策追了孙坚为景帝,四弟孙匡为长沙愍王,三弟孙诩做了吴王,孙静做了邓侯。
乔氏做了皇后,十四岁的孙定做了太子,十七岁的长子孙绍做了庐江王。
顾雍做了丞相,张昭做了太傅,秦松做了御史大夫,刘巴为尚书令。其他的也都是各有封赏,一时间人心振奋。
此时的孙策麾下,老将军程普在年初病逝了,陈端也是死在这一年,这也是孙策没有马上称帝的原因所在。
两年前太史慈水土不服已经死了,让孙策心里不胜伤心。不过周瑜没有死,他在孙策帐下混得挺滋润的。
周瑜做了大司马,黄盖做了车骑将军,陆逊做了卫将军,韩当做了执金吾。
孙策和孙权不同,孙权称帝,他向着江东士族全面妥协。他扎实了政权,但是江东士族没有什么进取能力,如此孙权的政权就一点进取心都没有了。
孙策经历了弟弟的背叛,他也成熟了很多,知道治理天下就当下来说,没有士族就完全没用了。
寒门有人才,但是这人才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如士族,不能过分仰仗。
孙策的勇力比孙权强太多了,就是投降派的张昭,秦松,他们也是不会轻易劝孙策投降,看来还是有什么样的首领,就有什么样的部下,孙策强劲,部下也不错。
孙策向着士族是部分妥协,武将用的人是老将居多,士族都是有些关系的人。
比如周瑜,他是庐江士族,不过和孙策铁的厉害。陆逊是江东士族,不过是孙策的妹夫。
文人基本上孙策都用了士族,这也没有办法,治理天下离不开这些人。
这是一种不完全的妥协,不过孙策在军中无上的威望让南楚没人不服孙策。
四家诸侯都称帝了,曹丕先行称帝之后,他并没有曹操那种规划,因为称帝提振士气之后去打仗,这位称帝就是为了过瘾。
可是到了黄初元年六月,四家诸侯都称帝了,曹丕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他手里只是多了一个玉玺,这玩意有什么用?不过一个好看的大印罢了。
曹丕的周边压力立刻就大了!曹丕有些吃不动了。这个曹丕和历史上那个曹丕可真是差远了,第一个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