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高源-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莆田系医院迎来了大爆发。
  钱陆华离开了医药企业,乔正也离开了县里,听说这两人混到了一起,去别的地方开设民间医院了。
  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政策变化,很多公立医院迎来了改制。医院可以引入民间资本,改制成民办非营利性医院,也可以改制成民办营利性医院。
  至于到底走哪条路,由医院自主决定,政府核准即可。
  为了避免医院改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实施办法》中强调了“医院机构的划分要遵循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主体和主导地位。”
  只是这个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分成两种,一种是公立性质的,另外一种是民间性质。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享受财政补助。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各地兴起了卖医院的举措。走公立医院的路子,财政要承担巨大压力,走剩下两条路,财政就不会有负担了。
  至于最典型的宿迁,则是在随后几年把市内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卖完了。
  ……
  94年分税制改革后,乡镇卫生院补助下放到乡镇之后,高源他们县就开始偷偷卖乡镇卫生院了。现在有了政策的许可,怕是所有的医院都会被卖掉吧?
  但出乎高源预料的是,他们县并没有跟上这趟潮流。县中医院和县医院都坚持公立举办,甚至连之前引入的科室承包也趁着这次医疗反腐被剔除出去了,两家医院实现了纯公立。
  乡镇卫生院的财政补助,县里承担的比例也主动提了一部分上来,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只是之前已经偷偷卖掉的那些,就没有办法了,也没有收回的计划。
  现在政策放开了,张庄卫生院的牌子被拿了下来,原先暗搓搓放在旁边很多年的“沈氏骨伤科专门医院”的牌子被挂到了最上面,张庄卫生院的牌子反而放到了下面。
  两块牌子的位置,实现了调换。
  沈丛云在医院门口,看着高高悬挂的沈氏招牌,怅然出神了许久。
  而高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次南下。


第四百零七章 跟上我
  “阿波罗男子医院,不孕不育专科医院。”
  “玛利亚妇产科医院,圆您母亲梦。”
  “九龙医院,专业的医院,顶级的专家,一流的团结。”
  “协和医院……华山医院……”
  高源到达广东的时候,就发现到处都是这些莆田系医院的广告。不愧是发达城市,民营医院成立的速度都比别的地方快一些。
  “怎么都是协和,华山?”高源看到这样的名字,也忍不住皱眉。连县里,甚至乡里都有协和医院,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也没人管这帮人起名字的吗?这得造成多大的误解。
  何方在一旁说:“协和医院出名呗,这些杂牌子恨不得把每个街道都冠上协和的名字。唉,乱糟糟一片,水平不行还瞎收费。”
  高源也摇了摇头。
  “老师,这边。”何方提着高源的包裹去找出租车,他道:“这些年城市化进程很快,大城市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子,数不清的外地人农村人涌入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
  “从医疗条件上来说,城市当然比农村要强很多。可从医疗压力来说,城里比农村也要大很多。每年都涌进来这么多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增长根本跟不上。”
  “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其实反而在城里更加突出。而国家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到医疗上,所以这就是放开搞民营医院的根本原因。让市场化发挥作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闻言,高源忍不住看何方,他有些惊奇道:“你看的倒是挺透彻。”
  何方笑着道:“嗨,这不是谈过学社科的女朋友嘛。”
  “谈过?”高源还在琢磨这个词呢。
  何方赶紧岔开话题:“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城市化的程度都会逐步提高,城市人口也会越来越多的,医疗和教育都将是一个巨大的缺口。”
  “其实不止是我们医疗行业,您看看这些学校教育。外地人尤其是农村人进城打工,可他们的孩子是很难在城里读书的,借读费他们是交不起的,所以只能留在老家当留守儿童。这就是教育资源短缺造成的。”
  “咱们医疗也是一样,现在看病多难啊,多少人连挂号都挂不到,还专门有黄牛倒腾卖号子的呢。这还不是专家号,还只是普通号。你要是想排个手术,不走点关系,就更难咯。”
  “您看这遍地开花的民营医院,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只是他们的医疗水平就参差不齐了。尤其是看病贵的问题,就更管不住了。那些营利性的民营医院,他们都能自主定价,那还得了?”
  “老师,我看新闻上说那些民营医院给病人做手术,开刀开一半了,结果临时要人家加钱的,不给钱不缝合了。我也是开大眼了,还能有这奇葩事情。后来一打听,结果这事儿还真不少。他们都是低价骗你进去,进去之后再给你来一大堆付费的骗钱项目。”
  高源沉沉点头,心情沉重了许多,他对何方道:“你这女朋友谈的够可以,增长了不少学问。那么,她有没有说要怎么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如何防止医院乱收费?”
  何方愣了几秒之后,干笑道:“这不是……这不是还没谈到这儿,就……就分手了嘛。”
  高源无语了,给了对方一个白眼,而后就大步往前走了。
  何方提着大包小包追:“老师,您等等我,要不我试着去求复合?老师,老师……哎……老师,你别走那么快啊。”
  ……
  到了医院,高源换上白大褂,他带的那些学生已经拿着小本子等着了。高源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后转过身,背对着他们,轻轻挥了挥手,道:“跟上我,开始吧。”
  ……
  随后,高源便开启了广东和老家两地奔跑的时光。高源每年都要南下四五次,去带这些学生,也会应邀去医院里坐诊一段时间。而这些学生也会去高源的小诊所里,进行长时间的跟师学习。
  有了大城市大平台的支持,高源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不停有记者媒体来采访。慕名而来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人是穿州过省而来。
  他们这乡下小小的联合诊所每天都挤满了人,几个老家伙都忙不过来了。小汽车在门口停了一排又一排,所有人都在等着那个老人出现。
  年过70的高源,竟在垂暮之年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更忙了,成名之后他几乎没有在半夜12点之前入睡过。每次睡觉,都要到凌晨。而一大清早,他就又需要起来继续坐诊治病。
  这也惹来了温慧的不快,家里的固定电话的铃声就没有停下来过,一天到晚都在响,甚至很多时候后半夜都还在响。气的温慧直接把电话线给拔了,而高源又无奈地插回去。
  高源总是说:“人家既然在后半夜还过来找,那必然是遇上了非常危急的事情,不好拔掉电话线的。这一拔,很可能就是一条人命。”
  每次,温慧都被气的不行,她总是说:“地球没你不转了呗,你出名之前,那些危急病人怎么办?他们不过了?地球没了谁,都一样在转,谁缺你不可了?”
  高源从不与她争论,每次都是低头挨骂,诚恳认错,然后死不悔改。
  而温慧面对高源这块死不悔改的软绵绵的滚刀肉,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高源则是把锅都丢到李胜利的儿子李伟民身上,小李同志每次都是这样对付他妈的,小同志把他这个老同志都给带坏了,影响太恶劣了。
  可惜,高源的解释好像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因为温慧听完之后更想拧下高源的狗头。
  另外,李伟民也结婚了,找的是同村的一个女子,还生了孩子,孩子快到上学的年纪了。
  老李家算是有后了。
  孩子的名字也特别有意思,李伟民起的是“李继胜”,是想孩子继承他爷爷李胜利的精神,认真为人民服务。
  奶奶何雨相当不同意这个改名,非要李伟民去改,李伟民每次都答应的好好的,然后就死活不肯去。
  何雨气的没法子就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听劝”。反正她每天就这么“听劝,听劝”地叫,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听劝一点,别像他爷爷,他老子这幅死德行。
  因为高源的出名,也因为联合诊所的爆红,旁边的“沈氏骨伤专门医院”也受到了影响,跟沈丛云决裂多年的沈氏兄弟也有了跟沈丛云和好的想法。


第四百零八章 回归
  “爷爷。”
  “哎,哎。”沈丛云有点手足无措。
  “爷爷你坐啊,站起来干嘛?”
  沈丛云又赶紧坐下:“小金吧,哎呀,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
  沈丛云又看了看大孙子旁边站着的姑娘,有心想问,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严宽压了压手:“都坐吧,服务员,可以上菜了,拿瓶茅台。”
  沈丛云看了看两个儿子,而后又低下了头,没敢说话。
  饭桌上陷入了一种诡异且安静的尴尬气氛。
  等酒菜都上来之后,严仁拧开茅台,倒到分酒器里面,而后先给沈丛云倒了一小杯,他道:“爸,我们先走一杯?”
  “啊……好,好。”沈丛云局促地举起杯子,可是直到喝下去之后,他都没尝出来这是什么味道。
  严宽微微叹一下,说:“过几天就是妈的忌日了,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看看吧。这么多年都是分开去,妈看了估计不会开心。”
  沈丛云抬眼看看两个儿子,而后又低下了头。
  严仁则说:“爸,其实我们一直挺关注你的。这段时间也有不少报纸媒体来采访你,好多人都知道你‘两角爷爷’的名号。”
  “还好,还好。”沈丛云已经很不习惯在儿子面前说话了,显得拘谨又客套。
  严宽又给自己灌了一杯酒,他道:“沈家医学的牌子我已经挂到医院最上面了,爸,回来吧。”
  严仁也看沈丛云。
  小辈们也看沈丛云。
  沈丛云看两个儿子,又看看小辈们,他有些犹豫:“我……这……可是……”
  严宽道:“我们不会逼着你做你不愿意的事情,你年纪也大了,又能干多少事?你还是做你的小儿推拿,收费你自己定,我想还是两毛钱一次吧,毕竟两角爷爷的名号不能丢。”
  听完,沈丛云有些意外,可他又道:“可是我那边……我那个……”
  严宽又倒了一杯酒,说:“你不用离开联合诊所,你自己选时间,他们那边待个几天,再来我们这待几天,具体天数你自己定,我们不干涉。”
  这回,沈丛云是真的惊讶了,他看向小儿子。
  严仁也对其点头,表示这是真的。
  当初他跟两个儿子闹掰不就是因为这两点嘛,怎么现在他还没开口,他们就同意了?
  但很快,沈丛云就明白过来了。
  当初他两个儿子不想让他去联合诊所,是觉得诊所离卫生院太近了,会跟他们抢生意,他这个做老子的总不能帮外人针对自己儿子吧。他们想让沈丛云一起留在卫生院里,跟着他们挣钱。
  可现在不一样,高源成名了,联合诊所人满为患,连带着他这个“两角爷爷”也跟着走红了。多少病人穿州过省来联合诊所看病,此时的联合诊所跟他们卫生院就不再是竞争关系了。
  相反严宽和严仁还想从联合诊所这边分润一些病人过来,或者说他们想借着联合诊所来提高自己医院的收益和知名度。而最好突破的点就是沈丛云,所以这就是他们同意沈丛云两头行医的原因。
  说的更准确一点,他们现在更希望沈丛云两头行医,这样才能把他们医院跟联合诊所拉上关系,在不了解内情的外人看来,甚至会以为这两家单位其实是关系密切的一家人。
  沈家两兄弟的医院挂的是“骨伤”的招牌,而这个门类,联合诊所里面做的是很少的,所以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尖锐的竞争了,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个父子和好的饭局。
  沈丛云全想明白了。
  可真等想明白了,沈丛云心里却挺不是滋味的。一方面,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不仅没有成为子女的负担,反而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助力,这让他觉得自己至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可另一方面,当初父子决裂是因为两个儿子认为自己影响了他们的利益,现在他们来和好也是因为自己现在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利益。来也是利益,去也是利益,全然没有说到亲情,这让沈丛云不免觉得心中凄凉。
  见沈丛云始终不曾说话,严宽看向儿子,对着小金颔首示意。
  小金带旁边的女孩站起来,他道:“爷爷,刚才忘记跟您介绍了。这位是素素,我们快要结婚了。”
  沈丛云愕然抬头看着他们,反应了几秒钟之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