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
贵霜帝国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一支入侵的帝国。
相当于匈奴入侵我们一样。
原本在他们那里是没有贵霜帝国的。
突然出现的贵霜帝国,着实让他们无比的迷糊。
加之贵霜帝国本就是游牧民族,所以关于贵霜帝国的起源也比较模糊。
因为在他们的文献当中,他们只知道贵霜帝国来源于东方。
但这个东方到底在哪,他们也不知道。
此时。
陈凡的一则视频,却是让此前研究贵霜帝国的史学者瞬间兴奋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五章:飞将军,李广……
如果只是单独看一个国家的历史,或许有不少东西你无法证明。
比如,有没有大月氏这个国家。
但。
如果你通过其他一些国家,或许答案就很清楚了。
原本的贵霜帝国就是亚欧四大帝国之一。
他曾经的疆土横跨中亚与南亚。
在中亚与南亚这一些地方,必然会留下无数贵霜帝国的资料。
“我认为贵霜帝国就是大月氏的后裔。”
“大月氏原本处于西域,对于中亚人来说,他们来自于东方。与之同时,他们的作战方式也非常特别,有一些像匈奴。加之,他们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所以他们一出现就打败了大夏国,并且再一路向南,征服了恒河周边一系列的地区。”
“从印《诸王世纪》一书当中,其中描写对于贵霜帝国的生活描写,很多与大月氏相同。”
“我们再来看看不少贵霜帝国统治时期出土的装备,与东方汉朝所作战的武器,有不少是相同的。”
当然。
不仅仅是南亚这一边的天竺。
乌兹国。
斯坦国。
孟拉国,一些历史学者也相继发声。
而随着这一些各国历史学者不断的将他们的研究发出时。
瞬间,温志敏的微博就已经被攻击。
“温教授,来来来,过来看看这位天竹国历史学家的观点。”
“对了,还有乌兹国的,斯坦国的,孟拉国的……”
“相信你对于国外人说的都非常赞同,来来来,评价下?”
“别叫他来评价了,就这水平,还说是西大历史系教授。”
“建议西大认真考察一下这位温教授的学术水平,误人子弟可不好。”
……
这自然不是陈凡召集他们上去围殴温志敏的。
但不需要陈凡发声,一众粉丝不约而同,早就上去了。
其实他们看不爽温志敏很久了。
此前很多次对线当中,普通网友并不能占到太多的便宜。
没办法。
普通网友只是普通人,他们最多是历史爱好者,他们对于历史也没有太多的研究。
在整体水平上,是不如温志敏的。
所以很多时候,在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虽然他们看不爽温志敏,但他们也说不过温志敏。
至少在专业方面,他们是说不过的。
但现在。
在陈凡的加入之下,整个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随着一系列资料不断的爆出,温志敏不只在微博遭受到了一众网友的群嘲笑。
甚至。
他在学校,也开始有一些学子对他有了另外的看法。
“教授,我觉得西域绝对有大月氏这个国家。”
“大月氏,这里的氏读zi,与天竹国里的禺知读音非常像。”
“教授,另外,从佛教起源来看,这里也与大月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大月氏向南扩张,打到了恒河周边。所以,佛教也从那个时候,传到了我们中华。”
“是的,教授,从这推测来看,他们所走的路线。应该是从天竹再到西域,再从西域来到汉朝。”
这一些学子的出现,可是一次又一次挑战着温志敏的权威。
除此之外。
在这一些研究不断出现之后,其他国内一众历史系学者,也给予了更多的解读。
“先说有没有丝绸之路,这是有的。只是,当时可能并不是叫丝绸之路,或者没有这一个称号。丝绸之路只是陈凡老师的一个叫法,你可以不认同他取的名字,但这条贸易路线一定存在。”
“我们可以拿另一个证据,唐玄奘所走的路线,其实就与丝绸之路一模一样。他先是从长安出发,然后经过西域,再到中亚各国,然后才到南亚的天竹。为什么会走这一条路,他为什么不从云省那边前往?很简单,那是因为云省那边看起来与天竹很近,但南方那时还没有开辟,到处都是猛兽毒虫。古时的那种技术,你根本很难穿越。反倒是丝绸之路,因为从汉朝开始就已经通行,往来又有无数的商人,路不仅好走,也更为方便。”
“至于有没有张骞这个人物,暂时来说史书上是没有的,但在斯坦国史书上却记载了一位来自东方的使者。这个使者,应该就是张骞。不过,就算是没有张骞,也有其他的一位开眼看西域的人存在。要不然,此前很多年里,中华民族是很难对付西域这一些国家,更不用说对付匈奴。或者就算是能对付,很多时候他们也不会去打,更不用说深入西域去打。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西域是个什么情况。很多时候出了玉门关,那里一个鬼影都没有。”
但是,通过张骞,这让汉朝一下子认清了西域各国所存在的情况,也认识到了西域各国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最终,汉朝通过自己的武力以及战略,将西域纳入了汉朝的版图。”
如果将这一些联系起来。
那么,汉朝的很多事情你就能明白了。
……
“温教授,上线回答一下啊。”
“不想回答。”
“听说你在西大,有一半的学生都不想去上你的课。”
“谣言。”
“什么是谣言,我就是西大的学生,我就不想上你的课。”
“你叫什么名字,我的课你不要过了。”
“谁还稀罕上你的课,就算是不过,我也不上你的课。”
……
“凡哥,威武。”
“凡哥,牛逼。”
“凡哥……”
又一次直播。
刚上线,无数的字幕便不断的刷了出来。
陈凡挥了挥手,让大家不要激动,并且说道:“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一众粉丝自然是竖起中指,再次回道:“不装逼我们还是好朋友。”
装逼自然是要装逼的。
不装逼怎么活啊。
陈凡摆好了手机,接着再说:“我们继续。”
“凡哥,继续说什么,还说西域吗?”
“西域虽然精彩,不过,其实之前讲西域,只是为了引出汉朝,我想讲的是大汉。张骞做为中华第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虽然他的功劳非常大。但是,如果没有那些保家卫国的大将,汉朝就算是再强大,西域36国也无法纳入汉朝的版图。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位,在汉朝时期非常有名的大将李广。”
“李广是谁?”
“李广之前我稍稍提到过。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当中,他就提到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里的李广难封,说的是李广打了一辈子仗,为了汉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封侯。另外,这也是王昌龄诗里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龙城飞将,就是李广,也被称之为飞将军。”
之前对于李广,陈凡只是简单的进行了解释。
但说起李广,他一生都是传奇。
“飞将军,李广……啧啧,这个称呼牛逼。”
“一边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一边又是李广难封……看起来很矛盾啊,凡哥,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李广。
不少人记起来了。
不过。
陈凡这么说,大家对于李广却有一些感觉奇怪。
既然这位飞将这么牛逼,那早应该封侯拜相了。
可如果说他不牛逼,怎么会有飞将军这样的称号,怎么又会有唐朝这么多诗人写他?
对于此,陈凡却不紧不慢,开口说道:“李广,他是秦国李信的后代。他自小精通射箭,有一次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待走过去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
在汉文帝时期,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李广曾经数次随从皇帝狩猎,格杀猛兽,汉文帝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汉景帝即位后,汉朝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这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当时的梁王非常看重李广,于是就把将军印给了李广。还师后,朝廷得知李广接收了梁王的将军印,然后就没有对李广进行封赏。”
这时。
有粉丝问道:“凡哥,这里有一些不明白,为什么李广接收了梁王的将军印,朝廷不对他进行封赏,他不是立了战功吗?”
“确实是的。”
陈凡点头:“李广在七国之乱当中确实立下了赫赫有名的战功,但梁王当时与景帝是存在矛盾的。梁王很想取代景帝,于是在七国之乱的时候就想拉笼李广。可惜到底现在的皇帝是汉景帝,李广私自收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这其实表明了李广是有意站队梁王的。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李广立下了再大的功劳,也不会受到朝廷的封赏。”
这一说,众人明白了。
这是一个站队的问题。
当时的李广站错了队。
接着,陈凡继续说道:“后来李广被调任上谷太守,基本上天天与匈奴打交道。而李广这个人呢,虽然是大将,但他却与士兵同吃同住。甚至,他对于自己比之对于士兵都更为严格。比如行军的时候看到水源,他都让士兵喝完水后,他才会接着喝水。当吃饭的时候,他都让士兵吃完饭后,他才会吃饭。因为李广非常体恤士兵,所以士兵们都很喜欢跟着李广。”
“不只士兵们喜欢李广,因为李广带兵打仗非常厉害,所以很多时候当匈奴人都很怕他。在汉武帝即位之后,因为李广名气很大,汉武帝很信任李广,并派他镇守右北平太守,匈奴知道是李广镇守这里,称呼李广为飞将军,很多时候都躲着李广。几年时间里,匈奴不敢进犯。”
“只是虽然如此,李广与匈奴打了非常多的仗,功劳也有很多,也杀了不少匈奴人。但让李广非常伤心的是,一直以来,他都没有被封侯。反而,那一些比他年纪小了很多的,个个都封侯拜相。这也是王勃所说的,李广难封。甚至,到他死,李广都没有被封侯。”
这也是李广最为悲剧的事了。
他因为这事还问过一系列的人,但都给不出什么结果。
哪怕就是现在,当陈凡说到李广时,众人也情不自禁问道:“凡哥,为什么李广未被封侯。他立的功劳这么大,名气又这么广,按理应该会被封侯啊。”
“其实汉文帝就说过,李广为什么不被封侯,就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好的机会。”
“没有遇到好的机会?”
众人有一些不明白。
陈凡再一次解释说道:“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他们对于匈奴的策略,基本上是以防御为主。所以,李广抵御匈奴,更多的是打防御战。尽管这种防御做得很不错,但在军功这一块上,那就算不了什么了。他有一些像守门员,当足球射过来的时候,你守住了,那是你应该的。你要是守不住,那得骂死你。”
“但后来,汉武帝时期,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掌握到了西域一系列的情报。这让汉武帝明白了西域那边的情况,随之而后,汉武帝也就调整了原来的策略。他们从原来的防御,转变成为了进攻。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改变,当一直擅长打防守战的李广让他主动出击打匈奴时,李广便接连吃了败仗。”
这一说。
众人有一些明白了。
至此。
也正因为汉武帝调整了对于匈奴的策略。
从原来的防御变为了主动进攻,随之而后的李广迎来了一系列的败仗。
在龙城之战当中,汉武帝亲自步署,分派四路攻击匈奴。
结果这四各当中,只有一路顺利。
另外三路当中,一路无功而返,剩下的两路,也就是李广与公孙敖都大败而归。
最惨的就是李广,他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甚至他自己都被抓了。
最后还是他机灵,在被押解的途中,李广逃了出来。
但也因此,李广被废为庶人。
后来。
因为匈奴不断的进犯,汉武帝又起用了李广。
原本李广与张骞一同带兵进攻匈奴,可后来张骞竟然迟到,至使李广又差一些全军完蛋。
最为悲剧的,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