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动一动洛阳铲,那也得万分的小心。
  “陈凡老师,那您这是?”
  “周教授,别急,我猜测,秦王赢政的墓可能就在这里。”
  “你确定?”
  “确定。”
  “那具体在哪呢?”
  “我要是知道具体在哪,我找你干什么。”
  “要不晚上我们看看?”
  “别看了,连续几天,这里晚上一颗星都没有。”
  “那还真是有一些麻烦。”
  “所以说,你将你的那个团队带过来,我能确定的就是,整个骊山都有可能是赢政的墓穴。”
  “整个骊山,陈凡老师,你知道骊山有多大?”
  “我知道。”
  陈凡点头:“我能跟你说的就是,骊山有多大,赢政的墓就有多大。”
  ……
  “陈凡老师,欢迎您来到我们咸阳。”
  “谢谢。”
  “陈凡老师,其实我们早就期待您来我们咸阳,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不是有机会了嘛。战国七雄里面我已经讲了其他六雄,还剩下最后一个,我怎么会不来咸阳呢。”
  “是啊,秦国打败了六国,至此一统天下,这确实是一个无比辉煌的历程。不过,这一个历程,还得陈凡老师您跟我们讲解。”
  “那我就打扰各位了。”
  咸阳。
  陈凡来到了秦国都城所在的咸阳。
  相比之西安。
  咸阳并没有西安出名。
  但在这里,他却孕育了中华第一位皇帝,简称始皇帝。
  只是可惜。
  大家对于始皇帝了解的太少太少了。
  对于赢政之前的秦国,也并不是特别了解。
  甚至。
  很多时候,不少人还将赢政当成是一个暴君。
  这是一个很让人无语的一件事。
  不过对此,陈凡也觉得正常。
  不说这个世界。
  在前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影视剧以及各类媒体,都将秦始皇当成是暴君。
  好像没有几个影视剧将秦始皇拍成是正面形象的。
  好像人们的印像当中,秦始皇就该是如此。
  正如太史公所写的史记一样,天下苦秦已久矣。
  想来。
  大众对于秦国或者是秦朝都没有太好的印像。
  加之秦二世比较昏庸无能。
  不少人更是对秦朝无感。
  但真要说。
  如果没有秦始皇,中华文明恐怕得分裂成几十个。
  至于秦始皇是不是暴君?
  如果你真正的了解秦始皇。
  那么。
  别说是暴君了。
  面对着秦始皇。
  你得喊一声,千古一帝。
  ……
  “兄弟们,大家收看央视频道。”
  “干嘛了?”
  “陈凡老师讲秦国了。”
  “我草……这个必需看。”
  虽说大家对于秦国并不是很了解。
  但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还是一样的。
  他们还是知道。
  是秦国结束了战国纷乱,天下这才统一。
  只是。
  他们越是对秦国不了解,他们也越是对秦国好奇。
  因为按他们所了解的。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一个很发达的国家。
  同时各方面资源也不怎么样。
  相比之齐国,楚国,晋国……这一些国家来说,秦国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那么秦国又靠什么一统天下呢?
  “兄弟们,我已经去了咸阳。”
  “去咸阳做什么?”
  “现场听陈凡老师讲课啊。”
  “为啥要现场,直播不是可以看吗?”
  “你们不懂,现场与直播完全是两种感觉。”
  陈凡的讲课,向来是国内最具有人气的课程。
  虽然陈凡讲的是历史课。
  虽然看起来,这种历史课比之其他显得有一些枯燥无味。
  但是。
  在陈凡这里,每一次的讲课,陈凡都能带给别人震撼。
  ……
  几天之后。
  咸阳博物馆。
  之所以选择咸阳。
  那就是秦国的都城,正是在咸阳。
  讲课的,自然是陈凡。
  “看,陈凡老师出来了。”
  “陈凡老师,太喜欢您的课了,我专门从江浙来到这里。”
  “陈凡老师,我就知道您一定会再次来咸阳的。”
  拥有着无比人气的陈凡只是一出场,现场一众观众便一阵欢呼。
  短暂与大家互动了一会,陈凡正式开讲。
  “很高兴能够再次来到咸阳,为什么说再次,可能有不少观众知道,此前我就来过咸阳。”
  “对,上官婉儿墓。”
  “呵呵,看来大家对于我很了解嘛。不过,今天不讲上官婉儿墓,也不讲唐朝,我们讲秦国。”
  有的时候陈凡对于陕省很感兴趣。
  大家可以看到。
  周,秦,汉,唐……他们都是在陕省,也就是在关中地区附近建立了新朝。
  这放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出现的现象。
  所以又有称,得关中者得天下。
  此时关中所在的地区,正是咸阳,西安,宝鸡……等一带。
  秦国所在的位置,也是在关中地区。
  “与之很多的诸侯国不一样,秦国立国的时间非常晚。同时,秦国与周天子也没有特别的关系。在商朝之时,秦人的先祖负责镇守西戎这一带。直到周天子分封诸侯,这也没有秦人的份。直到周孝王六年,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于是就被周天子分封为附庸国。”
  “大家注意,这个附庸国并不是诸侯国,他并没有自己的主权,他相当于一个小领主一样的地位。所以当时的秦人是不被周天子重视,同样也不被中原各个诸侯国重视。他们认为秦人就不是中原人,就像楚人一样,他们只认为他们是蛮夷。”
  “事实上,秦人的祖源也是来源于中原。他们是商朝赢姓东夷的西迁。只是因为他们的地盘与西戎太近,所以就像楚国一样,他们又接受了西戎文化。加之秦人在周朝成立很久之后都没有建国,一众诸侯国对其也不重视。所以,不少中原诸侯国也就认为秦人并不是中原人,或者说他不是纯粹的中原人。”
  “但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虽然中原各个诸侯国对其不重视,但中原各个诸侯国也不怎么会想到他们。所以,这也给了秦人一个更为好的发展空间。经过长达百年的经营,秦国实力渐渐变强。直到秦襄公时期,周天子迁都洛阳,秦襄公带兵护送,因拥护周天子有功,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至此,秦人这才建国。”
  “秦人建国成为诸侯国之后,也因为远在西垂,一众中原各国并没有怎么太关心秦国。所以,秦国也就将自己的重心放在讨伐西戎当中。在经过一次又一次战争当中,秦国占领了关中大部分领土,渐渐成为了西方大国。后来更在秦穆公的治理之下,秦国称霸西戎。而也就在此时,秦国在称霸西戎之后,渐渐想染指中原。但可惜,他们却碰到了实力强大的晋国,以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数次交手当中,秦国连吃败仗。”
  相对来说。
  秦国虽然在秦穆公时代称霸西戎,有人将其归为春秋五霸之一。
  但说真的。
  在春秋时期的秦国,秦国的实力并不是很强。
  打打西戎这一些少数名族或许还可以。
  但碰到中原一众实力雄厚的诸侯国,秦国就力不从心了。
  在秦穆公的时期还算好,还可以和晋国拼一拼。
  可秦穆公一死。
  基本上,不管是晋国还是楚国,秦国都拼不过。
  “就这样,在春秋时期,秦国一直想图谋中原,但奈何一方面实力不行,另一方面碰到了实力强大的晋国与楚国,秦国的霸业一直没有实现。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被强大的晋国击败了好几次。没办法,秦国只好与晋通婚结盟,这也称之为秦晋之好。”
  “当时间来到战国,晋国一分为三。此时魏国变法成功,首先崛起。魏国重用吴起为将,吴起带领5万魏武卒大败50万秦军。这一战不但使秦国的霸业覆灭,而且还让秦人一度想放弃关中,退回西戎,与西戎杂居。但好在这时魏国四面树敌,连同为一体的赵国与韩国都得罪了,秦国的压力这才算是稍稍解除。”
  这里不得不再一次说一说魏国的魏武卒。
  魏国的魏武卒为什么这么牛逼。
  就在于他们的机制。
  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一支重装部队。
  这一支部队不比普通士兵,每一位武卒都是经过精挑细选。
  用现在的话来说,每一位武卒都是特种兵。
  并且。
  为了让这一些特种兵发挥绝对的实力,魏国还给这一些特种兵装备了最为精锐的装备。
  每一位武卒必需披三层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
  与之同时。
  一众武卒的待遇也非常好。
  一但成为武卒,那么,国家就会给武卒分配百亩土地,并免除武卒全户所有的徭役以及各种赋税。
  武卒一但获得军攻,就能获取更高的爵位。
  所以这一些魏武卒不只身强体壮,因为有种种待遇,一到战场之上便如猛虎。
  也因此。
  吴起带领他的魏武卒南征北战之间,共打了七十二场大战,胜六十四场。余下的,都是不分胜负。
  也正是因为魏武卒的强悍,所以魏国便能以5万魏武卒,打败秦国50万大军。
  “也正因为如此,搞得秦国对于魏国一度有心理阴影。与之同时,因为魏国的强大,同时魏国变法成功。以当时的地理位置,所有人都认为,秦与魏之间,要么就是秦死,要么就是魏亡。而此时,魏国实力强大,他们不但打败了秦国,而且还夺走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好在这个时候,秦献公是一位猛人,虽然他知道魏国实力很强,但一直采取对魏国强硬的态度。秦献公在位期间,他们与魏国僵持下来,互有胜负。只是终究秦国的实力被魏国消耗的太大,直到秦孝公即位。他认识到了秦国的缺陷,于是向魏国割地求和。与之同时,秦孝公准备学习魏国,发动变法。”
  战国时期,变法有很多。
  最先变法的是魏国。
  接着是楚国。
  后面则是韩国。
  以及后面的赵国,齐国。
  但这一些变法都不是很彻底。
  也正是因为不是很彻底,所以这也给这一些国家的实力提升带来了极大的制约。
  而在这其中。
  变法最为彻底的,那就是秦国。
  陈凡接着说道:“几乎在韩国启用申不害变法的同一时间,秦国也开始变法。而说到秦国变法,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位法家杰出的代表,公孙鞅,也就是商鞅。”


第三百二十九章:奋六世之余烈……
  要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在当时最受欢迎,也是最为牛逼的是哪一家?
  不是儒家。
  也不是道家。
  更不是墨家。
  而是法家。
  是的。
  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每一位代表,他们都改变了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时代。
  魏国的李悝是。
  韩国的申不害是。
  再到去了秦国建功立业的商鞅。
  当然。
  还有后面的韩非子,李斯,同样出至于法家。
  至于更前面的,管仲,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甚至连吴起,他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只不过因为吴起帅领的魏武卒太过于牛逼,很多人将他当成是兵家。
  但事实上。
  吴起却是通晓兵家,儒家,法家……集无数才学于一身的先贤。
  可以说。
  正是因为由于他们的出现,才令某些国家走向富强。
  而秦国,也因为商鞅,才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公孙鞅原本是卫国人,后来去了魏国,投奔到了魏国大臣公孙痤的门下。公孙痤年老病重时,便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说公孙鞅年轻有才学,以后可以将魏国交给公孙鞅管理。并且说,如果你不重用公孙鞅,那就应该将公孙鞅杀掉。要不然,公孙鞅被其他国家得到,对于魏国就是巨大的威胁。”
  “只是可惜,魏惠王觉得公孙痤说话太过于令人无法相信,便没有采纳公孙痤的话。再加上当时魏国非常强大,人才济济,也就没有重用公孙鞅。后来公孙痤就对公孙鞅说,你赶紧离开魏国吧,要不然魏王会杀掉你。但公孙鞅却摇头说道,既然魏王不重用他,自然也不会杀掉他。所以并没有离开魏国,直到,当公孙痤去世之后,公孙鞅仍是没有得到重用。心灰意冷之即,正好秦国的秦孝公发布招贤令,于是他便从魏国来到了秦国。”
  “公孙鞅非常佩服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所以在前往秦国的时候,公孙鞅唯一带的就是李悝的《法经》。并且,他托人找关系见到了秦王。刚开始,公孙鞅向秦孝公讲解王道,帝道,秦孝公听了直打瞌睡。后来,公孙鞅不再讲王道帝霸,而是跟秦孝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