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
陈凡也没有最佳答案。不过,陈凡会用自己的领悟回答,想了想,陈凡说道:“我觉得,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一个时代也会造就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而宋朝,占据主角的是宋词,自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宋诗了。”
“还有哪位同学有问题,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上课时间有限,陈凡也不可能一直让大家问问题。
最后,陈凡将这个问题让前面一位小女生提出。
这位小女生看起来很瘦弱,不过,她却问了一个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陈凡老师,上次您说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弃城而逃,李清照写了一首诗讽刺自己的丈夫。而她的丈夫不到两年时间就去世了,我想问一下,李清照这首《夏日绝句》写的是什么?”
“这首诗啊。”
其实这首诗写得也挺好的。
如果不是讽刺某人的话,这首诗气势也很雄壮。
没有回避,陈凡在黑板上写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一百一十七章:讲李清照,你竟然给我们讲项羽?
只是写完这一首诗,陈凡却发现,好像大伙儿对于这首诗没啥感觉。
随即一想,便明白了。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发生在秦末,按这个世界的规律,越久远的时代,史书记载越是不清晰,越是不细致。
在史料当中,大家更多的只知道刘邦打败了项羽,而项羽有什么典故,还真没有多少人知道。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个世界没有太史公司马迁。
没有太史公的话,自然没有史记。
没有史记,自然也没有项羽本纪。
当然。
也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史官写过项羽。
但这个世界的其他史官哪里有司马迁的影响力,加上这一些史官所写也比较模糊。
所以关于项羽,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
哪怕就是历史系的一众学子,他们也只认为项羽只不过是刘邦灭了的一位诸侯王而已。
事实上,刘邦不知道灭了多少诸侯王,项羽算老几?
得。
看来要讲解这一首诗,必需先说说项羽这个人。
“同学们,可能大家对于项羽这个人物有一些疑惑。那我就先花几分钟的时间,简短的讲一讲项羽。”
随即,陈凡便说道:“项羽,楚国人,姬姓,因为祖上封于项地,以项为姓,所以称项羽。项羽少年的时候读书,学剑都没有太多的成就。他的叔父就很生气,项羽就说,读书只要记得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学剑学得再好,也只能和一个人对敌,最多也就只能杀几个人。我要学的不是一人敌之术,我要学万人敌之术。项梁就很高兴,然后传授了一系列兵法给项羽。”
“有一次秦国皇帝到会稽玩,并驾大船渡浙江,项羽和项梁看到了,项羽就对项梁说,以后我要取代他。项梁就说,你不要乱说,会被灭族的。但虽然如此,项梁觉得项羽有大志,心里还是很高兴。恰好,没过几年,秦国爆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项羽觉得机会来了,就与叔父等人一起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羽联洛了一位叫恒楚的将军,但恒楚却看不起项羽。就说,你要是能够举起院中一大鼎,我就跟你去。”
“可是院中大鼎足有千斤,派三个健壮的士兵前去,也都无法举起。而这时,梁羽却撩起衣服,据起鼎足,大喝一声起,足有千斤的大鼎就被项羽给举起。而且还怕恒楚不相信,项羽又将他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连续三次。最终,恒楚答应加入项梁的部队……这个故事,我们称他为霸王举鼎。”
陈凡讲故事向来有一套。
只是一两分钟,他便吸引了一众学子。
特别是陈凡所说的“霸王举鼎”这个典故。
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当陈凡说出“霸王举鼎”四个字时,众人便已感觉脑海里生出无数的画面。
陈凡则继续讲道:
“因为项梁熟读兵法,又有项羽的帮助,他们很快就打下了秦国很多的地方。随后,项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他为楚怀王。只是项梁心高气傲,以为秦军没什么战斗力。不想,却碰到了秦国的大将章邯。章邯突袭项梁,结果项梁被杀死。楚怀王听到项梁被杀了,内心很害怕,于是就收编了项羽的部队。后来赵国又被章邯围住,并屯兵于巨鹿。于是楚怀王命令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前往救赵。”
“可惜的是,宋义来到巨鹿附近的时候却并不进攻,一连在军中休息了四十多天。对此项羽十分不满,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接着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了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
“但秦国大将章邯实力很强,而且兵马众多,就算是项羽杀了宋义,这一仗也不好打。不过项羽却不这么想,他先是让将士们饱饱的吃了一顿。然后又令将士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并破釜沉舟,破釜沉舟意思是将后退的船凿穿,将吃饭的碗块全部打烂,表示决一死战。将士们知道,这已经没有退路了。与秦军打仗,要么是自己死,要么就是他们死。就这样,项羽靠着破釜沉舟的决心,通过九次作战,以少胜多打败了秦国大将章邯,后来甚至还收服了他。并一路攻打到了秦国首都咸阳,杀了秦王子婴,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开始分封诸侯,我们的汉高祖刘邦,则被项羽封为汉王。”
故事很精彩。
特别是破釜沉舟这一战。
虽然当时离现在已有2000多年,但当陈凡说到项羽命令将士凿穿船支,砸烂碗块,没有任何退路与秦军决一死战时,大家都被这股决不后退,勇往直前的气势给震惊到了。
同时。
他们也对于西楚霸王有了一个更为正面的认识。
“我靠,陈凡老师讲的项羽颠覆了我的认知。”
“嗯,之前史料上虽然提到过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但当时我们只认为这只不过是项羽一时得势,反正后来他失败了。现在没想到,项羽竟然如此有勇有谋,比之汉高祖刘邦,似乎也不弱。”
“不只是不弱,我怎么看起来好像比刘邦还更猛。”
一众学子无比的兴奋。
另一边,一众历史系的讲师,领导……包括杭城大学历史系院长周鸣,他们亦是眼睛里散发着光彩。
其实他们之前对于汉朝开国之前的史料也有不少疑惑。
主要是这一些史料写得太不清晰了。
在这里面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但今天。
陈凡讲解项羽的时候,却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真要了解那个时代,项羽是其中一个关键人物。
“只是可惜,虽然楚霸王有气吞天下的雄心,但因为其分封诸侯引起了各方面的矛盾,在与各个诸侯王以及汉王刘邦的争斗当中,项羽失败了。当刘邦的部队一路追杀项羽来到乌江这个地方,这时,项羽正好看到了乌江亭长,亭长就劝说项羽可以从这里回到江东,然后东山再起。可是项羽拒绝了。事实上,项羽知道。就算是他回到江东,这也只能缓解自己失败的进程。以当时刘邦的势力,项羽回到江东也没有任何的办法。甚至反而,因为他,还有可能让无数江东父老死去。最终,项羽便说,我这个时候要是回江东,又有何面目面见江东父老。随即,项羽拔剑,自刎于乌江……”
讲到这里的时候。
一众学子再看陈凡在黑板上写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当时的大家对这一首诗还没有什么感觉。
这会儿,重新读后,众们内心却是升起无数的感慨。
与之同时。
当再想到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时,他们却是明白,为什么赵明诚会羞愧至死了。
相比项羽哪怕就是死也不肯回江东,可她的丈夫身为江宁知州,竟然弃一城老百姓逃跑。
再又被自己的妻子写诗讽刺。
舍身处地的想,这时的赵明诚,该有多么的羞愧。
要是换成自己。
恐怕直接就说,妹哟,我死了算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讲的是李煜
“关于项羽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当然,这里不是项羽的全部,还有不少他的典故,他的故事并没有说完。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宋词。刚才一位同学说,在宋朝之前,我们的词发展的如何,有没有代表性的人物?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一位叫做李煜的词人。”
“李煜是谁,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知道?”
这时。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道:“陈凡老师,您说的李煜是不是五代十国里面南唐后主李煜?”
“回答的非常好。”
陈凡点头:“是的。宋太祖赵匡胤虽然威胁后周柴氏退位,自己当了皇帝,但当时仍有好几个政权。其中南唐就是其中一个政权,甚至是最具有实力的一个政权。李煜,正是南唐政权的君主。”
“他与宋朝不少皇帝一样,都比较有艺术细胞。甚至,他比之宋朝各个皇帝的艺术细胞还要更为突出。在琴棋书画方面,均有非常高的造诣。特别是他的词,可以说,柳三变与李清照,也都是继承与发展了李煜词的风格。”
如果要说到宋词。
他不能离开柳三变,也不能离开李清照。
但要说到这两人,同样,李煜也是一个不可忽略掉的人物。
陈凡继续讲道:“当时宋太祖一举消灭多个政权,南唐君主李煜自知不敌,于是主动将自己的国号去掉唐字,自称为江南国主。可虽然如此,宋太祖仍觉得不安稳,于是就派使臣出使南唐,希望李煜进京。但李煜一怕进京之后就会被扣留,于是就给宋太祖写了一封信,表示他们南唐愿意臣服北宋,并希望宋太祖能保全他们的庙号。宋太祖一看信件,立即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即就派了兵马进攻南唐。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南唐就被打败。李煜奉表投降,宋太祖赐封李煜为违命侯。”
有学生举手:“陈凡老师,为什么宋太祖赐李煜为违命侯?”
“这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原因,此前宋太祖希望李煜进京投降,但李煜并没有遵命。而且宋太祖派兵来攻之时,李煜还坚守抵档。直到最后发现打不赢,这才投降。所以,宋太祖便赐李煜为违命侯。”
这个做法在历朝历代当中很常见。
很多的一些君王在打败某个国家的君主之后,有的就算是不杀,也会用各种方法对其羞辱。
比如在赐封爵位的地方就会用违命侯,胆小侯,逃跑侯……一类的来称呼。
稍微解释了一下,陈凡继续讲道:“也正是李煜在被宋太祖软禁之后,李煜写下了许多知名的词作。比如这一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几乎不需要任何的翻译。
完全都是字面上的意思。
陈凡只在黑板上写下这一首词时,众人就被这一首词给感染。
你想象一下。
自己的国家被灭亡了。
而自己却被他人软禁起来,这其实相当于囚禁差不多。
面对着国家破碎,所有此前拥有的一切都没有了。
这般愁,当真是无法述说,但却一直憋在心里……别是一般的滋味,恐怕没多少人能体会到。
但有关李煜的愁,却何止这一些。
“有一天,李煜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又回到了他的故土。可一觉醒来,他却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梦。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首《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对于李煜的词,陈凡并不需要怎么解释。
李煜虽然写的是亡国之词,但他的词却非常的易懂。
正如这里面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再想想现在的处境……想一想就感觉到不是一般的滋味。
他将自己比喻成为客人,已经算时给予自己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