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锦-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亦馨自然不会只听方锦书的一面之词,昨日她就有意将方锦书和芳芷主仆二人隔开。刚才她在进来的时候,也同时安排了人去问芳芷的话。

    她心思细腻,方锦书也不差。

    和芳芷的说辞,她早在到达牡丹花圃之前,就已经跟她对好,并且演练了好几次。不论是这时卫亦馨的人问起,还是将来父母相询,芳芷都只会是同一个说法。

    和一根筋的芳菲相比,芳芷要想得更多一些。但两人对方锦书,都是同样的忠心耿耿。尤其经过了这样一件事,让芳芷认识到了自家姑娘的神奇之处。便像芳菲一样,对方锦书有了一种无条件的信任,或者说是盲从。

===第四百九十一章 探病

    卫亦馨点了点头,跟齐王妃一同回到正院后,便施礼告退。方锦书病了,而她没有。上午,还有一个时辰的课,她不会因此而耽搁了。

    下了课,卫亦馨在自己院子里默默想着这整件事。

    翠竹和方锦书都提到了一个声音,而那人并没有表明态度,神秘非常。而且,从两人的描述来看,此人的本领一定非比寻常,才能在齐王府里神出鬼没。

    只是,他为何要插手管这件事?

    难道,是某一位世外高人路过,瞧见了那座阵法,便一时技痒,想要试试破除之法?这并非不可能,高芒这么大,就她知道的能人异士就有不少。

    再或者,方锦书受了这位高人的青睐,特意相助于她?否则指引她走出陷阱也就是了,为何还用方锦书身上的披肩,让翠竹去卫嘉允房中。

    这个举动,很有几分隐士高人玩世不恭的味道。

    卫亦馨百思不得其解,干脆只好不予理会。无论如何是什么情况,她这次并没有达到目的。方家,恐怕也会因此起了警惕之心。

    若她所料不差,方锦书的婚事,应该很快就会定下来。无论是太子府,还是齐王府,都不会再有机会跟方家拉入麾下。

    她拿着金剪,慢条斯理地将手中的锦缎剪成一缕一缕,看着闪耀着光泽的丝缎掉落在地上,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

    这次谋划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

    还有三年,方孰玉,终究是逃不开曹皇后的请托。

    在方家的事情上,不如以静制动,先不要过问的好。只要顺其自然,方家自然会成为齐王麾下干将。

    做得多了,只怕反而为影响到正确的轨迹,带来不一样的结局。

    卫亦馨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便决定撂开手去。她这个时候要做的补救措施,就是不能让方家因此而对齐王生了间隙。

    她吩咐晓雨,道:“你去开了库房,拣一些好东西装好礼盒,我要送给方锦书带回方家。另外,方家若有人来了,记得叫我。”

    午休之后,方家的马车在齐王府的侧门停下,递上拜帖。

    司岚笙扶着烟霞的手下了车,门口候着的婆子忙迎上来,笑道:“方家大太太,王妃正候着,快里面请。”

    这里是王府,并非普通大户人家。朝臣勋贵女眷都要在侧门下车,不能直接卸了门槛,让马车驶入到垂花门处。

    司岚笙进了门,换了一顶软轿。约莫过了两刻钟,才到了齐王妃所在的正院里。

    “臣妇,见过王妃娘娘。”司岚笙见礼。

    “快起来。”齐王妃前倾着身子,让侍女将她扶起,笑道:“难得和你有这样亲近的时候,快别多礼。”

    为了避嫌,文臣女眷都不会跟王妃这般亲近。

    司岚笙起身,笑道:“子孙不争气,让王妃见笑了。”

    “哪里哪里。”齐王既是有意笼络方家,齐王妃怎么会扯他的后腿,态度格外和蔼,道:“你们家的姑娘少爷,我早就听说过美名。”

    “原本还不敢相信,见了四姑娘才知道,大太太你果真是教导有方。”

    “娘娘过奖了。”司岚笙谦虚着,把话引入正题,道:“小孩子不懂事,就怕她给王妃您添麻烦。她那身子骨,打小就不好,没让我少操心。”

    没见到方锦书,她和齐王妃说着些场面话,心头忍不住泛起焦虑。

    齐王妃也是做母亲的人,明白她此来正是为了来探病,当下就吩咐:“带大太太去见四姑娘,好生伺候着。”

    她转过脸来对司岚笙道:“你放心,早上我还去瞧过一回。太医说是风寒入体,好生调养当无大碍。”

    司岚笙又谢过一回,便跟着齐王妃遣出来的侍女,去了方锦书院子里。

    “书儿……”

    这才几日不见,女儿就病成这个样子,让司岚笙忍不住心头一颤。然而这是在齐王府里,她只能忍住了眼泪,省得被人见了,还当她在埋怨王府照顾不周。

    太医的医术高明,开出来的方子很对症。喝了药又好好歇了,方锦书其实已经好了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严重,其实大多是装出来的。

    她不忍欺瞒母亲,但要想离开齐王府也只能如此。

    “母亲放心,太医都说了,我没事。”方锦书软语解释。

    “怎么就没事了!”司岚笙坐在床头,拉着她的手道:“瞧瞧你这小脸,都瘦了这么一圈,连血色也没有。”

    “母亲,哪里有这么夸张。”方锦书依偎在她怀里撒着娇。

    司岚笙心疼的搂着她。自己放在心尖上疼爱呵护的女儿,到王府里来人生地不熟,又受了这样的罪,怎么能让她不揪心?

    这里是齐王府,她不便询问昨日发生了何事,便看着她问道:“书儿生了病,母亲什么都依着你。想吃什么,或者有什么别的要求?”

    她十二万分地想将她接回方家,但以她的身份,却不能主动说出这样的话。只盼着,女儿的聪慧能明白她的意思。

    方锦书怎么会不明白?

    她想了想,道:“母亲,我正想吃大姐姐蒸的水晶饺子呢,可真好吃,想着就流口水。”

    “你大姐姐可在家呢。”

    “那我们回去,好不好?”方锦书怯怯道:“可是,说好了住半个月的呢。”

    “书儿想回家了,那母亲就去跟王妃和郡主说说。”司岚笙稍稍提高了一些声音,道:“她们都是好人,不会不同意的。你生病了嘛,又不是故意的。”

    “大太太说的对,方家姐姐生了病,自然什么都要依着你。”门外响起卫亦馨清脆的声音,仆妇簇拥着她踏入房门。

    “见过端成郡主。”司岚笙转身施礼,方锦书也在床上施了半礼。

    “一早我就来见过方家姐姐,”卫亦馨笑道:“果然是见着自己母亲了,精神才好些。我也听说过方家大姑娘的才名,没想到她对厨艺也这般精通么?”

    “让郡主见笑了。”司岚笙谦虚道:“她一介女子,哪里有什么才名。厨艺女红,才是正经事。”方锦晖出嫁在即,忙碌的紧。从学堂回来,除了绣嫁衣,就是在厨房学习厨艺。

===第四百九十二章 空印案

    对她们这样的大家闺秀来讲,琴棋书画只是陶冶情操的小道。未来嫁入夫家后,女红厨艺、操持后宅、人情来往、相夫教子,这些桩桩件件才是立足之根本,才是大事。

    方锦晖在家中学习厨艺,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个借口,方锦书找的极好。

    她们的嫡亲的姐妹,关系亲密的程度,和方家略有来往的人都知道。妹妹生病了,想吃姐姐做的蒸饺,再顺理成章不过。

    而这里是齐王府,总不能让方锦晖来这里做吧,等送过来也都凉了。除了她回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么一来,就顾全了两家的颜面。

    这样说话的方锦书,很有司岚笙的风范。卫亦馨笑道:“有这么好的大姐,让我也很是羡慕。”她转头向晓雨问道:“那些东西,你都装好了吗?”

    晓雨屈膝答道:“回郡主的话,都装到马车上了。”

    “既是方家姐姐想回去了,我就不能依着自己性子,要留着姐姐。”她嘟着嘴,万分不舍道:“我让人给你装了一车的礼,你回去后可千万要记着我。在别处见着了,可不能不理我。”

    方锦书连忙道谢:“臣女怎敢收郡主的礼?您对臣女这样好,都不知该如何报答了。只要您不嫌臣女麻烦,怎么会不理会。”

    “我让给你的,那就是你的。”卫亦馨道:“晓雨,你收拾一下,将方家姐姐用过的东西也都一并放到车上去。”

    方锦书再次在床上施了半礼。

    “好了,我在这里,你总是这么拘礼。”卫亦馨道:“你慢慢收拾着,母妃那里自有我去说,你还病着,就不必去请安告辞了。”

    卫亦馨走后,司岚笙才松了一口气,让烟霞替方锦书穿衣梳妆。原先齐王府上派来伺候方锦书的小侍女也在跟前,按晓雨的吩咐,收拾着一应方锦书的贴身物件。

    因在病中,烟霞只将她的头发简单的束在一起,里里外外地裹了个厚实。

    春雨从外面进来,她眼下虽然没有在方锦书跟前伺候的资格,但她知道方锦书想要听到的是什么。她屈膝道:“禀太太姑娘,芳芷起身正在收拾,她喝了药好了许多。”

    方锦书点点头,道:“我这里有人,你就跟着芳芷。”芳芷跟着她受了这一场惊吓,她当然要照顾好她。

    正在收拾,齐王妃遣了侍女,拿来一个锦匣,道:“王妃知道四姑娘要走,心头颇为过意不去。这匣子珍珠,就给四姑娘拿去玩。”

    烟霞接了过来打开,一匣子的氤氲宝光,莹润如玉的珍珠颗颗饱满光华,大小匀称。虽然不是品相贵重的东珠、南珠,但这么多大小一致的珍珠也很难得,最适合给姑娘家做头面。

    方锦书连忙谢了,司岚笙道:“王妃实在太有心了。”

    她转头跟方锦书说道:“书儿,你先收拾着,好了就让烟霞扶你先上马车。我去跟王妃道别致谢,很快就来。”

    齐王妃既然有心示好,她也不能无礼。

    回到方家时,方锦晖还没有从学堂下学回家。司岚笙又是好一番叮嘱,方锦书便回到了翠微院里歇下。

    芳菲迎上来,满眼都是担忧的神情。

    自打昨日春雨回来说姑娘生病了之后,她这一颗心便提着放不下。这会瞧见方锦书裹着伤的手,苍白的面色,眼眶一红就要掉下泪来。

    她蹲身见礼:“姑娘,您可回来了。”

    上前扶着方锦书,在床上躺下,问道:“姑娘想吃什么,婢子去让厨房做。”

    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方锦书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看见房内被芳菲按她的习惯,收拾得周到妥帖,笑道:“这会没什么胃口,我先睡一会。待大姐姐回来了,就叫我。”

    “对了,芳馨如今叫芳芷了,你跟大家都说一声,别叫错了。”方锦书叮嘱道:“她也生了病,你多照顾着些。”

    太医开的方子里,有安神助眠的作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方锦书困倦的很,回家后又心头安稳,刚躺下不久就进入了梦乡。

    芳菲替她盖好了被子,放下幔帐,轻手轻脚的出了里间。

    方锦书从齐王府里回来的消息,关心她的人就都知道了。她生了这场病,自然也瞒不过众人。

    靖安公主遣人给她送来了滋补的花胶、燕窝等药材;静和让唐嬷嬷来探了一次病,从净衣庵里给她捎来一句让她安心养病的话;卫思婕让人送来一个小巧玲珑的手炉。

    褚末在家里左思右想,恨不得立刻飞到她身边。但两家亲事未定,他也不能贸然登门,再怎么不耐,也只得安心等方锦书病好。

    他眼眶处的淤青已经好了许多,但仔细看还是十分明显。正好,他也好好养伤。希望在两家相约去大悲寺进香还愿的时候,他都够在她面前,呈现出最好的一面。

    方锦书一向没将他的相貌放在眼底,这个时候,褚末有些不自信起了。

    高楼等人知道方锦书回了家,也都纷纷放下心来。虽然不知道她究竟遇到什么事情,但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否则,她不会那样严阵以待。

    接下来的日子,方锦书安心养病。朝堂上,却是爆发了一件大案。

    天下钱粮,均归户部结算。在每年的秋收之后,各道之下的州府地方,都会派人至户部汇报收支账目。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完全相符后,方能结算,且需要盖上原地方的官印才算完成。

    但在审核过程中,因为路上会遇到运输、天气、霉变等种种原因,兼之路途遥远,总会有种种损耗。而这种损耗具体多少,地方上的官员也没有办法能事先预支,只有到了户部,在申报前进行清点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

    所以,从州府地方派至京中的官员,都事先备有一份先盖过官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