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锦-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皱着眉发着狠,在心头暗道:我连弓箭都能握住,就不信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春卷!

    “书音小丫头,春卷不是这样包的。”从她身后伸过来两只水葱似的手指,拈过了她手中的春卷。

    静和慵懒而妩媚地笑着,那一个被方锦书蹂躏得不成形状的春卷,在她的纤纤玉指之下,几下就变得跟花一样。

    方锦书诧异的长大了嘴巴,不敢相信的看着她。静和出自归诚候府,那是真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世家贵女,她居然会包春卷?

    见她呆住,静和伸出指头点在她光洁的额头上,笑得肆意:“发什么呆,难得师太我心情好,大发慈悲地来教你。”

    方锦书回过神来,连忙请教。

    包春卷跟握弓箭完全是两码事,不能太过用力,会弄伤薄皮;不能太满,那样馅料会漏。一分一毫都要恰到好处,才能包出一个小巧精致的春卷。

    在静和手把手的教导下,方锦书也得了几个。虽然形状不够好看,好歹是完成了。

    静尘稳稳地坐在中间,眼底散发着暖暖的笑意。一边包着精致无角的春卷,一边偶尔和师姐妹们聊着过年的趣闻。热闹的除夕之夜,连一向严肃的静贞,面上的皱纹里也蕴藏着笑意。

    一个个春卷从她的手下成型,托盘里非常干净,半点残渣也无。

    夜色渐浓,蒸好的春卷、萝卜糕、素馅包子等等,如流水一般,一大盘一大盘的从厨房里端了出来,摆在众人面前的长条案上。

    不多时,在厨房中忙活多时的女尼也都解下围裙走了进来。庵中的所有女尼、太妃、公主,全都坐到了长条凳上,不分尊卑,热热闹闹。

    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在这样的方外之地才能见到了。

    不过,也只有净衣庵才是如此。同样是方外之地,京郊的大悲寺就充满了烟火气息。除夕不宵禁,此时的洛阳城正是通宵达旦的狂欢夜。大悲寺外的市集,正是人头攒动的时刻。

    权贵、官宦家的女眷、少爷们,宝马轻裘鲜衣怒马,朝着大悲寺而去。就等着子时两刻一过,就进入大殿中烧香祈福,祈求在新年里事事顺遂。

    这一夜,还有撞钟烧头香的习俗。哪家捐出的功德多,哪家就能享受烧头香的特殊待遇。

    方锦书夹了一小块萝卜糕,放在嘴里轻轻咀嚼着,思绪却飘到了上一世。那时,有定国公府的名头在,无人敢和他们争抢头香。她就随着母亲去烧过头香,母亲祈求了什么不得而知,可她的心愿,追究是一场镜花水月。

    一场热热闹闹的团圆宴吃罢,撤下几案长凳,收拾了地面,大殿又恢复了平日的庄严肃穆。

    到了子时,静尘安排静贞带着人去撞响新年的第一声钟声。自己则领着众人盘腿坐下,口中诵念佛咒,开始了祈福法会。

    方锦书眼观鼻、鼻观心的沉静下来,研习了佛经的她,比之前更能懂得其中经文的奥义。在庄严肃穆的朗朗诵经声中,悠远的钟声传来,洗涤着众人的灵魂。

    钟声每天都有,但此时此刻,却分外显得不同。

    结束了法会,已是初一的凌晨。有些老尼挨不住,已经悄悄打起来瞌睡。静尘并不斥责,只让众人散了,早早歇下。

    也许是得了佛法的洗礼,这一夜睡得短,醒来却精神抖擞。

    方锦书呼吸着山中特有的冷冽甘甜的空气,照旧晨练习武。回到院子里,这日的早饭却有些特别,是厨房特意准备的素馅饺子。

    吃过热腾腾的饺子,做完早课,静尘请出庵中更早辈分的老尼坐到上首,带着一波一波的晚辈给她们拜年。

    老尼们笑得分外慈祥,摸着后辈们的头祈福。

    然后轮到静尘等人端坐,音字辈的上前磕头拜年。方锦书夹在其中,恭恭敬敬的拜完年,得了一个在佛像面前供奉过的平安符。

    净衣庵里的春节,过得祥和、热闹。虽然没有能和家人亲朋团聚,却另有一种滋味,对只是客居于此的方锦书来说,更是如此。

    她往后的人生还长,庵中的岁月,只不过是其中一段值得追忆的时光。

===第一百三十八章 心结

    热热闹闹的过了年,到了元宵节那日。

    靖安公主命人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将院子点缀得流光溢彩。请了众太妃和静了都到她的院子里来赏灯,在小厅里支起了一口大铜炉,咕嘟咕嘟的煮着鲜香四溢的汤锅。

    汤锅经过她身边养着的厨娘调理,哪怕只是素汤,味道也鲜美至极。这里的食材比彗音在院子里煮的汤锅要丰富得多,除了冬日才有的白菜、萝卜等蔬菜,还有晒得透透的笋干、提前卤制好的豆腐、雪耳菌菇等等。

    这些时日的相处下来,靖安公主和众太妃来往多了起来。毕竟都是从宫中出来的人,闲聊起来也有共同话题。

    良辰、美景两名侍女站在众女身后,手持长长的银汤勺,带着小丫鬟给众人分汤。

    靖安公主让方锦书挨着她坐着,言谈之间甚为亲昵。静和在对面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底,眉眼仍是慵懒的笑意,眼眸中的欣喜却是实打实的存在。

    静了一改之前的风格,面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举杯道:“靖安皇姑母,侄女多谢您前些日子的照顾。在这里没有别的东西,以茶代酒谢过,回京之后定上门拜谢。”

    说罢,她以手遮口,将手中茶汤一饮而尽。

    靖安公主挑了挑眉,道:“你想好了?”

    静了既然要回京,那就是打定了要还俗的主意。她作为表姑母,既然听见了,怎么着也得照拂一二。

    她点点头,道:“姑母训诫得是,我想过了,不能再这么虚度光阴下去。”

    在她生病之时,靖安公主除了遣人照顾,还专程探望了一次。在探望中,对她这等自暴自弃的行为,颇为看不上眼,出言训诫了一通。

    这时听见她这样说,靖安公主击掌道:“好!这才是我高芒公主。你年华正好,何必困于往事!回了京,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静了垂眸掩住眼中的情绪起伏,低低应了,道:“思婕谢过皇姑母的恩典。”

    靖安公主大笑起来,道:“痛快!只要你别像之前那般腻腻歪歪,在京里我还是能替你做主。”她极少做出这等承诺,若不是此时此地的特殊,她也不会关注到卫思婕这个晚辈身上。

    听见静了要还俗,其他太妃也纷纷恭喜,有的说道:“公主这样的大好年华,京中子弟定然仰慕追随。”

    还有的说:“公主回了京,可别忘记了我们。”

    “我这里有些东西,要请公主帮忙,替我带给家人。”

    静了含笑一一应下,从她的面容之上,已瞧不见之前的淡泊和倦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长袖善舞,不冷落任何人的女子。

    方锦书却在心头叹了一口气。

    在座的再没有谁,比她更懂得静了。她绝不是放下了仇恨,而是将心头恨意埋得更深。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促使她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不得而知。

    静了还俗回京,绝不只是为了重享世俗繁华。

    可方锦书翻遍了记忆,也没有找到有关她的事情。难道,她回京之后,一直那么默默无闻?这岂不是和她的目的相悖。

    小口小口的喝着汤,方锦书觉得这件事极为矛盾,又抓不住重点。索性将其抛诸脑后。

    静了是成年人,也是先帝留下的血脉,她的命运就算自己想要关心,也使不上劲。往后若有机会,回报她这片慈爱之心便是。

    待此间散了,已是月上中天。走出满院灯火,方锦书带着芳菲回到自己的房中。看着窗外满月洒下的银光,她在心中思念起家人来。

    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已经四个多月。此时的方家,父母兄姐又在做些什么?是否全家出游,正在赏玩灯会,还是在家中其乐融融地吃着元宵?

    这样美好的夜里,方锦书却迟迟不能入眠。

    她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成为了一名九岁的小姑娘,方家年纪最幼的嫡女。前世做了皇后之后的冷硬心肠、和杀伐果决,正在渐渐的离自己而去。

    这让她的心头有些迷惘。

    方家的温暖亲情,包裹着自己,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浸入其中。

    到了这庵中,原本已经做好了艰苦磨砺的准备。因为静尘师太的多方照拂,得以快速的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后来,又结识了寒汝嫣、静和、静了,如期接近了靖安公主。庵中的岁月,非但没有想象中那般难熬,反而收获满满。

    前世修了几十年,才将心用硬壳武装起来,眼下竟然有缓慢软化的趋势。

    芳菲早已熟睡,发出浅浅的呼吸声。

    方锦书却在床上辗转反侧,心绪起伏不定。这些温暖,乃是她在前世渴求而不可得的。作为曹太后的一生,为自己而活的时光实在是不多。

    在闺中时,她要为定国公府争光;出嫁后,她要站稳脚跟,为了家族维持着和庆隆帝的夫妻关系;进了宫,举目皆是敌人和立场暧昧之人,逼得她殚精竭虑步步为营……

    此时回想她的前世,活得实在是太累,万事都要靠自己。若不奋力前行,后面就是万丈深渊。到了最后,她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连心肠都竖起了尖刺。

    眼下换了个身份,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关爱。这些温暖,软化着她心上的尖刺,剥落着她的硬壳。让她在满心幸福的同时,又无尽惶恐。

    曾经赖以为生的武器,难道就要这样失去了吗?

    心绪不宁之下,方锦书起身裹了一件厚实的外袍,轻轻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满月的清辉洒在院中,反射着树梢屋顶的积雪,营造出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方锦书觉得头脑瞬间清醒许多,压下了心头纷杂的念头。

    她看着眼前的月色,摇头轻笑。

    苦恼这样的问题,自己难道是太矫情吗?不过她更清楚,这样的心结若是不理个清楚,恐怕会影响到她日后的行事。

    心结这样的东西,说来玄妙,却不能忽视。上辈子她见过很多人很多事,有些人明明可以过得很好,只是因为心术不正,最后下场凄凉。

    不若,待静尘师太有了闲暇之时,找她讨教一二。师太佛法高深,或许有办法。

    方锦书刚刚想出了解决办法,就在此时,她听到远处传来“啪”地一声轻响。就好像,有人不小心踩断了干枯的树枝。声音不大,但在这静谧的夜里,听起来十分清晰。

    她心头一凛,这么晚了,众人皆已安歇,会是谁呢?

    难道,庵里进了贼?

    莫说外面大雪封了入山的道路,就说庵堂外面还有金吾卫守护,也不可能进来贼人。此时此地,怎会有毛贼光顾一个没什么油水的净衣庵。

    电光火石之间,方锦书脑中突然闪过一丝模糊的记忆。

===第一百三十九章 贼

    是了!

    在前世时,由于靖安公主到了净衣庵,自己对这里特地多了几分关注。为了博得靖安公主的好感,曾经遣人往庵里送过几次衣物米面等物。

    记得就在大雪封山之后,心腹宫女首次上山,从庵中回来禀报,净衣庵里遭了一场火灾,烧毁了多半建筑。

    幸好在静尘师太的竭力保护下,靖安公主和宫中太妃都得以保全。但那场火烧毁了庵中储备的部分过冬粮食、房舍,还烧伤了十来名女尼,另有两名老尼因炭火不够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大火之后,净衣庵的这个冬天过得非常艰难。

    那时,她正对宫中的事情焦头烂额,并未过多关注净衣庵,连火灾的起因和时间都没问过。只因着靖安公主的缘故,又着人采买了一大批粮食上山,以皇后的身份安抚了庵中众尼,之后就将此事放下。

    方锦书心头一跳,难道,今夜就是火灾那天?

    在前世时她不了解具体情况,但眼下看来,以靖安师太的谨慎,庵中不会失火。就算是走了水,也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她心口发紧,想要大叫示警,却又害怕是自己判断错误。届时惊醒了全庵中的人,却平安无事的话,又该拿什么解释?

    方锦书咬了咬下唇,返身回房,将芳菲摇醒,道:“快,穿上衣服!”

    芳菲睡意正浓,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见到是她,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忽地翻身坐地,问道:“姑娘,您怎么了?”

    “我没事,你快起来!”

    听到她的吩咐,芳菲毫不迟疑,拿过放在床头的衣物就开始穿起来。

    方锦书回到自己床边,放下之前披着的那件外袍,开始穿戴。

    片刻功夫,两人便收拾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