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他一边将买来的里脊肉片开,一边唠唠叨叨地继续科普:“看来东北菜你们也都很熟悉了,但你们知道东北菜的灵魂是什么吗?”
“东北菜的灵魂?是面吗?我喜欢吃东北的白菜猪肉饺!”晏振福的回答方向并不对,杨涵摇了摇头。
康尧跟杨涵去买菜的,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就没有参与到问答中来。
杨若伊胳膊肘撑在膝盖上,双手捧着自己被火映得红红的脸蛋儿,猜了起来:“是不是数量?不是说东北这边,大家去买菜都是一次买很多的吗?你买一根葱,别人还不要你的钱。”
“对,它们什么菜份量都很足!吃都吃不完!”晏振福附和着,“我以前叫外卖,也只有东北菜馆的小鸡炖蘑菇里面的鸡肉多,其他店的,点一个菜,里面的肉一只手数得过来!”
“你们说这个确实是东北菜的特色,但不能算是东北菜的灵魂。”杨涵笑着,他从旁边的袋子里,拿出来了也是下午买的一个小陶罐,“东北菜的灵魂是这个,东北大酱!”
东北大酱也叫盘酱(有些是豆瓣酱),如果是看电视的观众,能够从字幕和旁白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盘酱是满族人发明的,具体怎么做,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但可以说,大部分东北菜都是加了大酱来炒的,所以它口味虽然以咸为主,但也不会太咸,而且咸得特殊,咸味里透着一股浓郁的酱香味!
杨涵给孩子们介绍着东北大酱的时候,他们邀请过来吃饭的赫哲族大爷、老奶奶一起过来了。
“没错,以前东北家家户户,必备三大缸,酸菜缸、咸菜缸,然后就是这个酱缸!”赫哲族大爷背着手,颇有几分气势地接下杨涵的话茬,给这些年轻孩子们介绍起来。
而跟着过来的老奶奶可没有闲着,她不仅给杨涵他们带来了自己包的饺子,还卷着袖子,想要接替杨涵来掌厨。
“不用,奶奶,您是客人,哪有让你们过来吃饭,又要帮忙炒菜的道理!”杨涵连忙叫女儿搬来一张椅子,让老奶奶坐下来,“您就在这里帮忙看一下,我学做的这些东北菜,要是有哪里不对的,还要劳烦您指点指点呢!”
老奶奶闲不住,她坐了不到一分钟又站起来,在两个灶台边走来走去,看见杨若伊在帮忙腌肉,她也想上去帮忙。
杨若伊可没有爸爸这样厉害,她没一会儿,就被老奶奶抢了位置。而且,老奶奶瞧着这个闺女明眸皓齿的,挺讨人喜欢的,还热情地教她怎么样调做锅包肉的鸡蛋、淀粉。
“你看,这个叫挂糊,这个要滴,但滴不下来,诶,这样就好了!”老奶奶絮絮叨叨地教着。
杨若伊站在一边,乖巧地听着,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学会。
不过,她从小在父亲的茶馆招呼那些老爷爷,也是习惯了和长辈的相处,应对起来不至于手忙脚乱!
“嘻嘻,奶奶,您拿这些饺子真的是太及时了,刚才阿福哥还说想吃饺子呢!”杨若伊跟老奶奶笑道。
“喜欢就好,我就怕你们外地来的,不知道口味怎么样,怕会不喜欢!”老奶奶没把杨若伊当成电视上的大明星,她印象中的大明星还是那些在春晚出场的,操着东北口音演小品的那些演员们。
嗯,这个闺女不错!
……
多了两位豪爽的赫哲族大爷、大妈,蘑菇屋的晚上就更加热闹了。
他们虽然不是什么明星嘉宾,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表现得更加朴实、实在,而且东北人那一口能把全世界带歪的东北腔,讲起话来也跟说相声一样,好玩极了,自然饭桌上也少不了欢声笑语。
蘑菇屋的传统就是杨涵或者杨若伊唱歌,第一晚,杨若伊没什么准备,只能是爸爸来表演。
杨涵这时候也没有唱什么流行歌,也没有卖弄什么,第一首他唱了之前车上和康尧唱的、最有赫哲族人民特色的《乌苏里船歌》。
当然,唱这歌,杨涵可没有人家大爷的水平,大爷情绪上来了,喝了点小酒的他也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尽管没有什么唱功可言,杨涵还要配合他去弹吉他伴奏,但曾经在船上打过渔的大爷唱这歌特别有感情,沧桑又颇有几分沙哑的嗓音,唱起来别有一番韵味,让人甚至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首,杨涵就得拿出来一点“真东西”了!
毕竟《向往的生活》吸引观众的地方,就是杨涵每一期都会唱一首新歌,现在是第一期,杨涵也想给这一季的节目定一个“基调”!
“接下来这首歌,故事来自一位东北老知青,以前也是我茶馆的常客,伊伊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以前有一个爷爷姓段……”杨涵笑着,先做了一下铺垫。
杨若伊一脸迷茫。
有吗?怎么我不记得了?
“你应该不记得了,那是你很小时候的事,段爷爷后来年纪大了,回去了北方,前些年再听到他的消息的时候,听说已经走了,也算叶落归根吧!”杨涵微笑道,“这首歌就是根据他讲的年轻时候的故事改编的!”
当然,这些话才是杨涵编的,他得给自己这首不好交代来历得歌编一个故事。
反正段老爷子是真实存在过的人,只是也确实是去世了,即便有有心人想要调查,也无从去问。
一边说着,杨涵慢慢地划动手指,拨动琴弦,琴声悠悠,好像老人望向过去的深情也落寞的眼神。
第371章 好像在眼前的北国之春(2/2)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
先不说杨涵这个吉他的伴奏如何,他一开口唱的《北国之春》,开头那仿佛能把歌词画出来的柔和、干净的歌声,就让席间本来还在笑着说着话的众人安静了下来!
撅着屁股想要夹饺子的晏振福下意识地左看看右看看,感觉有点不对,有种罪恶感从心底滋生出来。他只好又坐了回去,不敢再乱动了。
“木兰花开山岗上,
北国的春天,
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
康尧都没等听完,他就忍不住对镜头表现出了赞不绝口的表情,当然,没说话,他也舍不得打断这样一首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歌曲!
歌词真的是太美了,你瞧,每一个意象都只是短短一两个字的词,再加上一两个字的修饰语,可它们就能给听歌的人一种既视感——
高高耸立的白桦,你沿着树向上望去,那是碧蓝的天空,或许有淡淡的云彩在悠悠飘扬,也或许没有,就很干净的一片天空,而南边吹来了微微的轻风。
冬天的风可不会这么轻柔!
你再看那山岗上,花儿已经开得漫山遍野,原来,北方的春天已经来临了啊!
当然,不看歌词,你也能从杨涵那充满磁性的歌声感到音乐的美好!
是的,杨涵唱这首歌,压根就没按照原唱的调子来——主要是因为原唱是高音,他就算唱得来也唱不好。
索性,他就用自己擅长的低音来唱!
“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
不知季节已变换……”
短短两句,就能让你听得头皮发麻!
几乎每一个字都能引起你耳膜的共鸣,要换做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而且是有着低音功能不错的外放设备时候,那如同大提琴拉奏的共鸣感,足以让发烧友们听得如痴如醉!
这是什么神仙嗓音啊!
杨若伊已经算是穿越者加成、有着极高天赋的歌手了,但她的声带已经为了高音长出了短薄的形状,就算她唱低音也可以,那也不可能还能像爸爸这样唱出绝对醇厚的低音来!
女孩儿一脸崇拜地看着爸爸,脑袋还轻轻地摇晃着,不知道是陶醉中,还是在暗暗感慨:学不来,学不来……
好听可不是杨若伊她们觉得而已,坐在桌上,不知道听没听明白的老乡们都笑得嘴巴合不拢,大拇指竖着,好像要给杨涵点赞!
不过,这首歌可不是只是唱低音这么简单。
“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
这句歌词听起来,就有点像是知青下乡,住在城里的母亲还不知道季节变换,依然给孩子寄来了抵御寒冬的衣服。
当然,原版当然不是这样的,《北国之春》毕竟是直接翻译的日语歌曲,它肯定不是讲知青故事的。
但在这个世界上,这首歌可没有出来,大家都是第一次听,也感觉它一定程度上跟杨涵编的那个故事对应上了!
除了杨若伊以外,康尧和晏振福都是离开家乡,独自一个人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他们听着这句歌词,即便不是东北人,也依然感触很深。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不管是想到故乡,还是想到年纪已经很大了的母亲,情绪比较丰富、敏感的康尧老师虽然还在微笑着,但他的眼里已经泛起了淡淡的泪光。
这首歌只有这么一点吗?
当然不是,这首歌之所以被很多人称赞是如诗如画,那也是因为它歌词意象丰富,每一段都不一样,不一样的情景,不一样的情感表述,可是表达出了一样的美好,一样的内心柔软。
你听杨涵唱:
“残雪消融溪流淙淙,
独木桥自横。
嫩芽初上落叶松,
北国的春天,
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
又是一副冬去春来的美好景象,特别是那描绘的文字,就跟真的诗句一样,让人根本无法拒绝它在脑海里影像的生成。
而且,这一段,歌里面唱的就不是思念母亲的情绪了!
“虽然我们已内心相爱,
至今尚未吐真情,
分别已经五年整,
我的姑娘可安宁……”
每一段都有不同样的感受,看见杨涵还在弹着吉他,好像还要继续的样子,大家就忍住了要赞叹的冲动,耐心地听下去。
……
《向往的生活》第一期是一月份录的,跟去年一样,不过,正式播出的时间倒是比去年提前了!
毕竟去年《向往的生活》成绩那么好,魔都卫视没理由不给它更好的资源,不给它安排更加紧凑的档期!
去年的时候,观众们吐槽的最多一个可题就是夏天时候看着冬天的节目,大热天看明星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跑来跑去,别提违和感有多强了!
为了能够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这一季的《向往的生活》,三月上旬就开始播出,尽管档期很赶,但节目组的制作团队可比去年的庞大更多,也熟练很多,赶上档期应该不是可题!
第一期的节目播出后,杨涵和康尧这两位老油条把节目组套路了的剧情让观众们看得都乐坏了,弹幕上有很多叫杨涵“老狐狸”的,都压制住了叫“岳父”的势力!
当然,最让观众们激动的,还是杨涵唱的《北国之春》!
很老的曲风,很老的词风,也是很老派的唱法,跟现在流行的歌曲风格很不一样。
可是,弹幕里还是有很多年轻人表示自己是跪着听的!
“太牛了,这样的歌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还以为歌词是又引用了哪些诗词的呢!结果查了一下,没找到!”(为什么说又?因为杨涵早些时候拿出过《知否知否》这首歌给杨若伊唱,那个骂李清照写的词狗屁不通的网友至今还被网友们当成梗来玩。)
“我是带着耳机看的,耳朵酥麻酥麻得,感觉要怀孕了!”
“强烈建议杨老师把这首歌灌成唱片,我想用煲我的迈巴斯音响!”
“网上有得下载了,我弄了在车里面听,巨好听!”
音乐的美是相通的,即便是老歌,只要是经典的、传唱的作品,换个时代来听也格外有味道!
第372章 大雪天,神秘嘉宾(1/2)
《向往的生活》第二季除了每天一群大明星围坐在热乎乎的大炕上聊天唠嗑以外,还是有很多看点的,比如上山捡柴火,比如天气好的时候,到船上去简单感受一下渔民的生活。
第三期的时候最热闹,有杀猪饭吃!虽然不是在蘑菇屋举行的,但东北的杀年猪可是大事,仪式感很强,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会过去帮忙!
杨涵他们也有幸参与,过去帮忙烧开水、牵猪脚,体验了一把北方农村过年时候的盛况,也开心地吃了一顿正宗的杀猪菜!
还有更有意思的,像第七期的时候,北方寒潮袭来,忽然下起了大雪!
甚至连节目组都没有预料到,杨涵他们一觉醒来,蘑菇屋的院子里都堆满了厚厚的积雪!
还好,他们蘑菇屋地势比较高,而且有屋檐阻隔,还不至于让大雪给封了门。
“爸爸,我们的牛和羊没有事吧?”就在杨涵和康尧、昨天就来做客的一线演员厉绍元商量着扫雪的安排时候,杨若伊闻讯下来,她看着外面皑皑的积雪没有很激动,倒是忧心忡忡地担心起了蘑菇屋的那些动物“家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