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医院回80年-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标准的7点当新闻模式。

    这次会谈结束,李兵权书记特意把陈夏叫了过去,当着众多官员的面拍了拍他的肩膀。

    “年轻人不错,为我们国家作出了贡献,再接再励,再创佳绩。”

    这番话说得绝大多数干部都是一头雾水,他们想不通一个四院的小科长来凑什么热闹?更想不通李书记为什么要特意关照鼓励他?

    只有在场少数几个干部才懂得,这药厂,这666胃泰,分明就是这位“年轻人”的私人产业。

    而这次把外商引来,也是这位“年轻人”的功劳,所以李书记当着大家的面鼓励他,也有为他站台的意思。

    当然真正的谈判,还是由越州医药公司和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来谈。

    其实能谈啥,无非就是一个价格的问题,陈夏这时候像模像样坐在谈判席上,和小姑姑刚好是“对手”。

    鲍勇真的很兴奋,原本庆丰分厂只是他的神来之笔,结果解决了医药公司亏损的囧境,现在居然连外商都引来了,他都TM为自己感到骄傲。

    春光满面的鲍经理先开了口:“陈经理,你们对这次采购有什么要求没有?”

    陈淑琴昨晚已经和陈夏商量好了,这次采购价格不要太贵,也不能太低,就按人民币5元的挡次来。

    一来这样做是给了越州地区方面面子,虽然价格压得很低也能谈下来,但容易给人一种趁火打劫的印象,“南瓜藤公司”以后是要在内地布局的,吃相不能太难看。

    第二个价格太高也不行,现在汇率太坑爹,南瓜藤自己总要保证利润的。

    “鲍经理,我是这么想的,666胃泰在内地你们的批发价是5元一粒,按照目前的汇率,相当于是33美元,也就是港币约26元了,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

    这198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是1:15,但这个仅仅是银行的挂牌价,对外贸交易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所以后来实行另外一套结算体系,汇率大概是1:27左右。

    但就是这个汇率,还是相当坑爹,黑市里起码在1:5以上,甚至最贵的时候达到了1:10。

    鲍经理点点头:“那么贵方愿意给出的价格是多少?”

    陈淑琴看了下笔记:“我们的建议是把汇率定为1:3,也就是一粒三六胃泰是16美金,或者港币125元,不知道鲍经理意下如何?”

    还能如何?上级给他的心理底线是1美元一粒,或者港币78元左右,现在香江方向自己提出了这么一个“高价”,那还能怎么滴?

    当然是答应她喽。

    比领导预期的价格提高了60,哇呀呀,这是政绩,这是他鲍勇的谈判能力呀。

    双方很快就价格达成了一致。

    至于数量上面,初步是每月采购6万枚,后面根据销量再增加,价格还是老样子,合同一年一签。

    6万枚三六胃泰就是75万港币,那一年就是最少900万港币,而且后面还可能增加。

    医药公司这边的领导们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汇报到地区,李书记和韩专员同样相当满意,大家皆大欢喜,合同正式订立。

    其实这次出口,陈夏保证自己能拿到35元人民币一枚的价格,而医药公司这边只赚到了08元人民币。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人家可是为国家赚到了900万港币外汇,这就是功劳。

 第346章 医生变成拉皮条

    合同订立后,还有相关手续要办,这个空挡期刚好香江公司可以注册好,马上可以运行。

    125元港币的采购价其实并不便宜,加上运费、关税等,预计三六胃泰在香江的零售价起码要在25元以上了。

    具体多少,陈夏全权交给了小姑姑去跟香江当地药店谈。

    第一个药是打响知名度的时候,赚不赚钱先不管,占领市场才是关键。

    陈淑琴在香江还有一大滩子事情要去处理,在越州的公事办完后就要立马赶回去了。

    双方约好过年的时候再碰面,到时是陈夏前往香江了,主要是把翡翠首饰带过去。

    如果走正规出口手续的话,税金和运费就是一大笔钱,而且容易暴露自己的跟脚,某些竞争对手的关系可是无处不在。

    陈淑琴的打算是进口一批最差最低挡的翡翠原石,然后对外声称自己解石获利。

    这样不但可以掩人耳目,还可以避免很大一笔税金。因为大陆出口不但运输环节让人头痛,税费同样让人头痛。

    送走小姑姑,庆丰分厂出口的事情还要再等等,于是陈夏又回到了急诊科去做一条老咸鱼了。

    老同学徐子炫还住在了留观室里,陈夏趁上班时间去瞄了一眼。

    当然这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同学友谊,而纯粹是想看看自己的判断正不正确,治疗方案有没有问题。

    经过治疗,徐子炫已经恢复不了少,但是病程没有几个月下不来,也是很大一笔开销。

    他看到陈夏非常不好意思,趁人之危,泡人马子,关键现在还被人家给甩了,简直是没品到了极点。

    陈夏也没有多说什么,客套了几句就走了。

    还没等他穿上白大褂,院办的电话就打来了,马上要去新人民医院工地,安排职工宿舍。

    现在已经是十月底了,再过2个多月四院大部分人就要搬迁到城区,住宿可是头等大事。

    1982年可不是后世,那么多商品房摆在那儿,有钱的医生早早就在医院旁边买了房,没钱的医生也会选择去租房。

    后世坑爹的医院很少为单身狗们提供宿舍了,越是大的医院越小气。

    没福利分房也算了,连寝室都没了,小医生一个月没红包没回扣的,就拿点死工资才多少钱?

    真是付过房租,吃过饭后没剩下多少了,估计谈恋爱都要家里人赞助,别说买房了,分分钟掏光家里6个钱包。

    最惨的就是那些“规培生”,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却面临着3年规范化培训,这3年里面所在医院就发个两三千元的基本工资过日子。

    怎一个惨字了得,开个房都只能去小旅馆。

    所以说八十年代有一个什么好,就是单位的福利好,给你分房,尽管小了点,但总算能蜗居了嘛。

    而且这个时候大家一样穷,一样都要等福利分房,那丈母娘也不会整天在你耳边催你买房,不买房就不肯嫁女儿,不存在的。

    所以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压力还是比较小的,至少经济压力是如此,过年过节单位还给发点东西。

    后来的医院发个屁,一层层的医院领导就想着怎么样“节约成本”,怎么样从医生头上扣点钱。

    时代在进步,福利反而是在退步,把医院当成企业模式经营的领导不在少数,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读者昨天还看到一则新闻,一家医院全院开会,院长直接提出一个口号:“大干100天,门诊200万,病床超九成”。

    得,跟银行一样摊派任务给每一个医生,必须完成多少门诊病人,必须赚到多少业务,必须拉到多少住院病人,否则就要扣你医生钱,要你命。

    瞧瞧,好好的知识分子硬生生被逼成了拉皮条的。

    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用可不用药的,通通给你用药。可住院可不住的,通通收进住院部。

    逼疯了医生,亏死了病人,然后渔翁坐在办公室里,喝着保温杯笑而不语,人家政绩到手了。

    好了,镜头拉回到越州市人民医院工地。

    职工住宿这种大问题,当然是有总务科来安排喽,陈夏和一院的总务科长,也是他未来的副手曾培农站在工地前,滩开一张图纸,仔细研究了起来。

    四院这次总共要过来总共是460人,加之一院现在的职工一只是120人,两头加起来是580人。

    其中家在城区的原则上不再安排宿舍,未婚职工和临时工只能安排集体宿舍。

    职工小区是筒子楼,总共有5栋楼,每栋楼有70个房间,总共是350个房间,每个房间只有20平米。

    每家原则上只能分一间房,如果是双职工,家庭成员超过5个的,且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则可以多分一间房。

    陈夏想出这个主意,也是为任元非这样的家庭考虑。

    像他师父家里有三代5口人,如果全挤在一个20多平米的房间内,生活会相当不方便。

    如果是这样的住宿条件,相信会有相当一部分医生不愿去城区的新人民医院工作,毕竟四院的职工小区可是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的单元房,条件相当好的。

    反正去哪家医院工资都一样,留在老单位还能住上大房子,鬼才愿意去城区医院上班呢。

    但这样分摊下来,加上城区职工不住宿,职工小区也堪堪够用。

    陈夏和曾培农去查看了一下,原来属于一院的职工原则上就不动了,原来属于隔壁中学的职工宿舍楼则留给了四院,还有一些是教室改建而成。

    筒子楼里,一层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公共浴室,洗衣台全部集中在厕所这边。

    屋内没有厨房设备,烧饭只能家家户户去买煤炉了,然后堆在门口烧,这条件……

    太TM艰苦了。

    陈夏挠挠头,对曾培农说道:“曾哥,这住宿条件也太差了一点吧。”

    曾培农则一脸坏笑:“你们是享福享惯了,现在知道其他兄弟单位的艰苦了吧?你瞧我们一院的职工小区,家家都是如此,多少年都这么过来了。”

    看来老顾同志的压力很大呀,上任后得抓紧时间赚钱,新建职工小区了。

 第347章 打死不住筒子楼

    陈夏看到这样的住宿环境,心里已经凉了半截,更别说跟他的梅园比了。

    他家里现在有夫妻俩,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外婆还有陈芳,外加陈春偶尔要回来住。

    就算他有资格分两间房,加起来40个平米也不够住啊,晚上要XXOO都不能发出一丁点的声音,这个能忍?

    咋办?

    两个办法,要么每天开车大半小时,赶回梅园去住。要么就在越州城区重新买房。

    按陈夏这个性,当然是选择后者喽,毕竟这里是一个地区驻地,再怎么落后也是一座中等城市,柯镇毕竟只是一个镇。

    人往高处走嘛,城里人的生活好。

    早上有送鲜牛奶,出了新人民医院,过条马路就是最大的百货商店,再过去就是工人文化宫、电影院、儿童公园,生活相当方便。

    而且城区的学校终归要比柯镇好的,为了陈秋和陈冬考虑,也要选择一下“学区房”。

    陈秋的成绩很好,考进了柯镇高中读了高一,陈冬的成绩嘛,嗯,稳定在全班大约45名,咳咳……

    陈夏递了一根烟给曾培农:“曾哥,你在这一片熟,我想打听一下,我们医院附近有没有房子在出售的?”

    “我想想啊”,曾培农吸了一口烟,“我脑海里还真没有,这年头谁会卖房呀。回头我帮你打听打听,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

    “当然是大房子了,那种老台门不考虑,大杂院住户太多,是非就多。我要独门独院的房子,价格无所谓,就是一定要大。”

    越州城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1982年的时候,城区主要还是保留了明清建筑群为主,就是那种低矮的民房,白墙黑瓦,看起来非常有诗情画意。

    可是住在里面就不舒服了,平房嘛,很潮湿,尤其是江南的梅雨天,连内裤都是湿的,衣服都晾不干。

    夏天的时候房子被太阳晒一天又非常闷,冬天又四面透风非常冷。

    没有单独的厕所的,男的洗澡还能在院子里冲凉,女的只能买个木头大盆儿,坐在里面洗,非常不方便。

    陈夏才不会要住这样的房子,想想都要疯,一个台门里住上七八十来户人家,烦也烦死了。

    如果找不到好房子,他宁可辛苦点,每天来回两小时回柯镇去住。

    曾培农突然灵光一现,“你说要大房子,越大越好,我倒是记起来了。我们医院旁边没大房子,可是离我们这儿过两条街,有个“西园”空着,房子在房管所手上,你要是有关系可以去问问。”

    “西园?”

    陈夏对越州城区这块不是很熟悉,从来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

    “西园就在府山西南角,占地大概有个四、五亩的样子,因为里面有个非常漂亮的江南园林而闻名,传说原来是吴越国的皇家园林,后来明清时期成为了私家府弟,解放后曾经作为机关办公地点过,现在空着。”

    哟,这情况跟梅园有点类似嘛,唯一不同的是,梅园后来还给了李家后人,而西园一直在房管所手上。

    反正来都来了,陈夏决定去实地看一看,曾培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