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月失血不止,全厂300多员工,光是补贴一个月就要近万元,另外老职工的医药费、设备的维护费、过年过节的福利费等等。
越州医药公司不但没有从药厂这里得到一分钱利润过,相反一年的补贴就达到了30万元以上。
这完全就是个坑爹厂啊。
工人们离开了,接下来就等着挨大领导们的板子了。
进到地委办公室,果然,李速记和韩专员的脸色很难看。
韩专员一拍掉子:“鲍经理,这是今年第几回来闹事了?这药厂你们到底有没有办法管理了?”
“两位领导,真冤枉呀,我们医药公司可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去年光是购买的新机器新设备就花掉了10多万元,可是他们的产品实在太差了,一直卖不出去。”
嗯,有一点他没说,后来这些设备全都便宜了陈夏和庆丰分厂。
李兵权用手指敲敲桌面:“产品质量差?卖不出去?这中间的问题在哪里?同样医药公司下属药厂,为什么庆丰药厂的业务会那么好?”
蔡副经理赶紧回答道:
“主要还是产品太单一了,他们的黄莲素片疗效一直不好,就连人民医院和二院都不愿意用,但开发新产品他们又没这个能力。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这药厂的职工实在太多了,根本就用不了300多人,起码有小半的人都是吃白饭的,还有退休工人得养活,医药费得报销,现在全靠我们医药公司养着,要不是庆丰分厂效益好,像往年我们总公司都要被拖垮了。”
这说得也是实话,这时候的国营厂几乎都是人满为患,工人又缺乏工作效率,一点创新精神都没有。
而最应该发挥关键推销工作的供销科,里面的职工都是眼高手低,差旅费报销了一大堆,产品一点都没卖出去。
当然这些人也没工作积极性,反正推销出去跟推销不出去,对他们来说收入都一样,那何必低三下四去求别人呢?还不如趁机去游山玩水。
7017k
第440章 奥美制药厂要卖
李兵权算是明白了,这药厂根本就是没救了,问题就出在他们自己身上,但他们却一点自救意识都没有。
其实他这样想也不对,有自救意识的职工还是有的。
这不,最有经验的20名老师傅不就“支援”庆丰分厂去了嘛,现在一个月工资已经是65元了。
韩专员突然想到了什么:“你们下属的庆丰分厂效益这么好,订单都排到几个月之后了,那能不能让他们把多余的订单交给越州药厂去做?”
李兵权眼睛也亮了一下。
鲍经理非常为难:
“韩专员,这个这个,应该很难,大家都知道这个庆丰分厂是挂靠企业,说白了不是国有的,说是兄弟单位其实分得很清。再说了,666胃泰是有秘方的,这秘方庆丰分厂肯定是不会交出来的。”
废话,谁肯交出去?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如果庆丰分厂也是国营厂,那么可以用行政命令让他们交出来,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可是人家分明就是民营厂,再说了,陈夏可是个刺头,哪会轻易投降?
李兵权突然开口道:“那么把越州药厂承包给陈夏,你们觉得怎么样?”
在场的人都吓了一大跳,包括韩专员,去年他还在经济整s,今年就要承包国营厂,这个步子迈得太大了。
“李速记,我觉得这个不妥,我们的国营厂怎么能让个人承包呢?”
韩丁泽的态度很明确,这样肯定不行,到地药厂是姓资还是姓社了?
一群人在办公室里发愁的时候,陈夏却是心情愉快,因为他接到香江方面的来信,说药厂的事情已经眉目了。
七八十年代,香江的实体经济还是很强的,包括服装和轻工,也有几家药厂。
陈淑琴看中的是一家叫奥美制药的中型药厂,主打产品就是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奥美制药原本的小日子过得不错,除了香江本土市场,还一直出口到东南亚的一些小国家。
可是随着各国同类型药厂越来越多,奥美的日子就难过了,去年出口更是一个0。
香江这个本土市场太小了,毕竟只是一座城,无法支撑一家中型药厂。
资本主义地区嘛,没钱赚,工厂没法全员开工,港英政府又不会给你一个月20元的补贴的,所以这厂子就一直半死不活。
加上澳美制药的老板碰到楼市股市崩盘亏惨了,就想着把药厂卖了好让自己回点血。
其实原本历史上奥美制药一直找不到买家,就半死不活撑了几年,后来随着内地市场的开放,他们的产品大量卖到内地,甚至在内地建立了新的药厂。
想想八九十年代国内的医疗环境,像越州药厂这样的药厂生产出来的中成药,怎么可能跟阿莫西林这样的抗生素相对抗呢?
所以奥美的抗生素在内地销量暴涨,赚得盆满钵满,这一世因为有了陈夏和陈淑琴的参与,提前截胡了。
别的药厂或许陈夏不放心,但奥美的话他绝对放心。
因为他空间医院里,药房里同样有奥美生产的“阿莫灵”,产品质量远远好于国产阿莫西林,这说明奥美的实力,是经过时间考验,值得信赖的。
而且收购奥美制药还有一个好处。
他们是专业生产抗生素的厂家,有着丰富的经验,那么陈夏空间里各种各样后世的抗生素就有了用武之地。
到时一个个专利申请过去,再让奥美一个个生产过去,哇噻,光凭借着这些抗生素类药物,就足以让奥美制药成为巨无霸药企了。
西药说白了都有相通的地方,能生产抗生素的药厂,分出一部分技术人员来专门生产奥美拉唑问题也不大,现在专利也有了,生产工艺也摸清楚了,生产厂家这不也找到了。
这消息乐得陈夏手舞足蹈,比东方不败拿到《葵花宝典》还开心,信都来不及写了,马上发电报去香江,一个意思:
不惜一切代价,尽早拿下澳美制药。
信发出去后,陈夏越想越不放心,决定还是亲自去香江看一下,这可是个好机会。
香江这时候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好,随着撒彻尔夫人在大会堂前那摔了一跤,可把香江的楼市给摔惨了,很多人都卖掉房地产跑到国外去了。
这时期香江的房地产最多跌了70%,原来供楼的那部分人简直欲仙欲死。
所以当初陈夏让陈淑琴尽量抄底黄金地段的旺铺和住宅做储备,将来无论是炒房还是自用,都是最佳理财产品。
有陈夏这样的人在检漏,同样有很多人在亏本,像奥美制药的总经理魏云海也是如此。
因为澳美制药是家族企业,并没有上市,所以他就几乎抽干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去炒楼炒股。
跟其他人一样,开始是赚了不少钱,后来中英谈判开始楼市股市双跌,他又不死心,继续在补仓,最后就套在了这个长达4年多的大熊市里面。
加上澳美制药海外市场全丢了,股市楼市的亏钱,让他失去了预判能力,觉得香江已经完蛋了,制药厂是没有希望的,于是决定卖掉药厂全家移民。
开始他想得很好,先不说这药厂设备齐全,技术人员齐全,光是位于荃湾的工厂地皮就值不少钱,卖出去问题不大。
可是经济危机时期,谁又会来接盘呢?真有能力的人又看不上制药厂,这时候的荃湾也不是什么中心地带,工业区的地皮也就那么回事。
这时候香江的经济已经开始空心化了,大批中小企业在倒闭,有能力有眼光的都关了香江的工厂跑到深真去建厂了。
于是挂牌出售了好久的奥美制药一直都无人问津。
直到陈淑琴听到消息后,跟魏云海接触了一番,发现奥美制药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品都比较符合陈夏的要求,于是写了信到内地。
陈淑琴还在等内地的回信,可是魏云海等不及了,于是三天两头打电话催谈判。
其实这是商业谈判的大忌,哪有卖家这么心急的,这不是给人杀价的机会嘛。可是他实在顶不住了,因为他购买的许多楼房商铺每月需要按时还款,现在他没钱了。
如果被银行查封,他可真的人财两空,还会上银行黑名单。
7017k
第441章 1个亿不可能滴
陈淑琴没有等到陈夏的回信,却等到了陈夏本人亲自前来。
于是姑侄俩一起前往荃湾的奥美制药公司进行了正式的收购谈判,陈淑琴早就准备,连律师和会计师都已经叫好了,成立了一个临时的谈判小组。
奥美制药大约占地80亩,规模不算太大,最高峰的时候拥有工人大约200多人。
现在大概还留有50多人,主要是技术人员,其他工人都已经暂时遣散了,毕竟香江的人工费还是很贵的。
留下技术人员,也就是魏云海有点不死心,毕竟工人好找,技术员再找就难了,从这一点讲,他也算是一个懂经营的企业主,可惜生不逢时。
当陈夏和陈淑琴的汽车驶入药厂后,发现里面冷冷清清一片,魏云海和他的两个弟弟都站在了办公楼前,欢迎陈淑琴一行。
魏云海和两个弟弟是奥美的唯三股东,因为不是上市公司,所以谈判其实相当简单,南瓜藤想要收购奥美的唯一问题只有一个:价格。
一见面,魏云海就热情的迎了上来:“陈经理,我们再见面了,呵呵,你可是让我好等啊。”
“魏经理,你这一天三个电话,当年男同学追求我的时候,都没有你这么热情啊。”
哈哈哈,几句玩笑话,让双方的气氛保持得挺友好。
陈淑琴也没有介绍陈夏,魏云海也把他看成了一个秘书,也就没有跟他打招呼。
会议室里。
魏云海这次详细介绍了奥美制药目前的资产、生产线、实验室以及有多少技术人才等。当然说到年产值和利润时,就有点不好意思了,一直在打哈哈。
陈淑琴也不以为意,他生意越差,利润越低,对她来说反而是有利的谈判条件。
陈夏则听得比较仔细,尤其是魏云海的一句话:“只要资金到位,工人随时可以招回来,马上就可以恢复生产。”
这就说明这是一家“身体健康”的企业,目前的困难挺多是没钱吃饭给饿坏了,本身没有器质性疾病,也就不需要大动干戈还要抢救一番。
双方坐定后,魏云海就开始抱怨了:
“陈经理,我这人说话直,我们厂的现状你也看到了,要不是我们三兄弟想移民出去了,这药厂是真不想卖的,毕竟当年创业不容易,所以价格方面……”
陈淑琴笑笑,“三位魏经理决定多少价格转让?”
三兄弟显然早就商量好了,魏云海伸出1个手指来,1亿港币,差不多1300万美元。
这个价格贵不贵?举个例子,香江市中心,100万港币就可以买一套千尺豪宅,现在跌了,估计还不用100万。如果是九龙荔枝角的美孚新邨6、70万就可以买一套了。
普通香江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多元,教师警察之类的工作高点,大概2000多元,哪怕是白领很少超过5000元。
在演艺界,由麦嘉和许冠杰主演的电影《最佳拍档》是1983年的票房第一,也只有2000万多点。
而彩云之南代言人林青霞主演的《我爱夜来香》票房第六,只有1300万,她的片酬都只有25万港币。
好吧,那再来看看奥美制药的报价,1亿港币,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这就相当于100套千尺豪宅的价格,而这只是一家正在亏损,连人工费都付不出的药厂。
要不是陈淑琴和陈夏这两姑侄已经有了全盘计划,否则听到这个价格都要掉头就走了。
陈淑琴不动声色,笑着说道:
“魏经理,你真是说笑了,1亿港币我何必来收购奥美制药呢,有这钱我完全可以在你旁边重新开一家药厂,到时再挖你公司辞退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照样能开工。”
魏云海兄弟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这话说得客气,其实也不乏威胁之意,可关键是人家现在有这资本。
“那陈经理觉得多少合适?”
“具体还要评估一下,现在你们药厂的欠款有2000万,这部分我可以承担,另外给你们5000万港币,总共7000万价格,我觉得已经很实惠了。”
陈淑琴在陌生人面前都是一脸生人勿近的表情,恢复了职场精英应有的气质和派头。
“哈哈,陈经理,7000万港币太少了,我们兄弟三人分分,也分不了多少呀,再说我们还要还银行房贷,不够不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