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医院回80年-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售楼处的工作人员看到有两个小年轻进来,以为是新婚的小夫妻,马上热情的拉住两人,

    “同志,你们是不是来买房的?来来来,快坐,我给你们拿房子名册。”

    陈春和陈夏两人相互看了一眼,被工作人员的热情搞得混身不自在。

    这年头的销售人员难道不应该像供销社员工一样眼睛长在头顶上,爱理不理的吗?

    房管局的人怎么会这么热情?热情得跟骗子似的。

    陈夏弱弱地问道:“同志,你们这里怎么一个买房的都看不到呀?”

    这个工作人员给两人倒了一杯水,叹气道:

    “因为这次改革的要求是购房者必须全款购房,这一下子好几千的房价,有多少人家能拿得出?这不,几个月过去了,成交量一直上不去。”

    另一个工作人员拿着房屋名册走过来,接着说道:

    “改革总是有阻力嘛,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早几天人民日报还发文,批评现在的房价太高了,说一个普通工人要不吃不喝6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你们也是运气好,这不刚来了降价通知,可得抓紧时间买呀。”

    陈夏这下放心了,原来买房人少的原因是因为房价太高了。

    购买人少更好,意味着好房源都留着,不正好有机会拿下嘛。

 第41章 两姐弟省城买房

    陈春陈夏两姐弟也不客气,对照着地图,翻看起房屋的花名册来。

    最后挑了两处房子,一处是在之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隔壁的“庆春小区”,65平米,三楼,步行到医院只要5分钟。

    这是陈春挑选的,为将来留在省城工作做准备,这样就可以省下一笔租房费。

    陈夏看得更远,说以后她结婚了也不愁没房子。

    陈夏可是知道的,陈院士后来的丈夫是药学方面的院士,一门两院士,那真是相当牛气的家庭组合。

    因为是市中心,一环内,这套房子标注的价格是2400元,现在的优惠价是2100元。

    陈夏自己挑选的一套房则是在西湖边的“柳浪小区”,面积稍大,大约有80个平米。

    隔了一条大马路就是西湖柳浪闻莺公园,用这个时候的标准来看,地方偏了一点,不过胜在风景优美。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一看,点点头说道:

    “这小区不错,里面都是企事业单位那些小干部们居住的小区,以前我们管这种地方叫干部楼,就是地方远了点,都快到效区了。”

    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再过几十年,这个小区所在的位置,那也是妥妥的市中心。

    关键还是西湖边的小区,只要不拆迁,那房价就跟坐了火箭一样,是省城房价最贵的区域之一。

    这套房虽然面积大,因为位置关系,所以要价不高,2100元,优惠价1800元,陈夏算是捡了一个漏。

    尽管房价便宜,陈夏也不准备多买几套。

    现在的房子面积太小,等再过些年就要拆迁,到时拆迁款也不会太多,投资没啥意思。

    真正要买房还是得等到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布,这才是房价腾飞的开始。

    要屯房炒房,只要在这一年下手也为时不晚。

    如果陈夏有钱,此时应该去买西湖边那些民国时期的别墅,那才是未来的稀缺资源,到时没有几个亿根本拿不下来,而且是有价无市。

    可陈首富现在口袋里只有一万多元,别墅就别想了。

    这些别墅房源基本都在公家手里,一般人哪怕有钱也买不到,所以陈夏一开始的目标就不在这里。

    房管局的工作人员也特别高兴,一下子卖出两套房,又完成了一部分任务。

    登记户主名字时,陈夏让大姐回学校去拿了户口本及学生证,将庆春小区的房子登记在了她名下。

    自己则拿出户口本和工作证,将西湖边柳浪小区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

    陈春心情这个激动啊,还没毕业就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了,而别人辛苦工作一辈子还在为房子拼搏,这一下子就她有一种少奋斗60年的感觉。

    办理房产证明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要到当地居委会去登记,拿钥匙搞卫生之类,这些陈夏都交给了大姐。

    另外还给了她1000元钱,反正要买什么家具自己选,用不完就留着自己花。

    男人掏钱的时候最帅,陈春都想要抱着小弟亲一口了,两次给了她那么多钱,陈春几乎可以算是之江医大第一富婆了。

    陈夏今天就得回越州,钱赚到了,房子买好了,他还得回去治病救人兼赚钱呢。

    午饭是陈春请的,弟弟都给她买房了,再不请弟弟吃饭就说不过去了。她的心情很美丽,满脑子都是怎么样装饰自己的新房间。

    两个人举起了汽水碰了一下,陈春笑着说:

    “姐也不跟你客气了,你今天的努力,姐都会记在心里一辈子。”

    “瞧你说的,我是家中的长子,照顾姐姐是应该的,只要你过得幸福就比什么都重要,相信爸爸妈妈也乐意看到我们四兄妹快快乐乐的。

    还有,你什么时候有空回家看看,现在我们的新家是曾经资本家的房子,超大超豪华。”

    这一下把陈春说得都心动了,表示过几天周末她请一天假,一定会回家去瞧瞧。

    回家前,陈夏照例一个人去各个商场、供销售和副食品店去大采购了一番。

    什么烧鸡卤肉、黄鱼螃蟹、鸡鸭猪肉、蛋糕饼干、水果饮料、香烟白酒等等,连同月饼也没放过,买了一大堆。

    完全可以回柯镇开个副食品店了,还好放在空间里也不会变质。

    路过家电柜台,看到那些电视机直流口水,现在柯镇估计收不到什么电视台,也就放弃了。

    但照相机他下手了,海鸥4B双反相机。留下一些老照片,将来也挺有纪念意义的,就是太TM贵了,485元,一个工人老师傅一年的收入。

    连相机带胶卷,加上那么多吃的,这一下又花出去差不多800元,幸好临钢厂的小伙伴们给力,各种票证不缺,否则有钱也买不了那么多。

    办完一切事情,陈夏又踏上了返程的火车。

    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医院里卖药,这个多少都有点不合适,所以陈夏跟那些要买药的家属们说好,要买药就晚上去梅园找他。

    这样来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不让院长和老任为难,医生嘛,至少穿着白大褂的时候不应该像个商人,容易被怀疑医德。

    第二个,在家里卖药,一共卖出去多少药无人知晓,闷声发大财。

    至于有没有人来查处,谁来查?

    四院可是越州地区的卫生系统扛把子,而且这时代相关医疗制度还不完善,也没有任何一条规定禁止医生代购,不会出现电影《我不是X神》的情况。

    陈夏回到梅园时,门口已经有不少病人等着了,

    “哎,陈大夫,那救命药搞到了吗?”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陈夏点点头:

    “药是搞到了,都在包里,不过我先跟大家说好,流感这种病大多数都会自愈,不一定需要这些救命药,毕竟也不便宜。”

    陈夏虽然想赚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话要先说清楚。

    可是中国人的特点就是喜欢一哄而上,自己吓自己,不管有用没用,先把药买到手再说,总比急需了没药了好。

    陈夏见大多数人购买欲望强烈,也不劝了,只让陈秋在门口维持秩序,一个个放进来买药。一人6粒,30元。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第42章 翡翠手镯和罐子

    今天来买药的人有20位,都是现金,这一下子让陈夏又发了一笔小财。

    把人送走后关上大门,看着大哥在那边数钱,陈秋和陈冬的眼睛睁得老大老大。

    这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一次钱,那可以买多少铅笔,多少棒冰呀。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一个念头:自己家不差钱。

    陈夏看着眼前两个小财迷,笑着将一张5元递给了陈秋,

    “给,这是你今天晚上的劳务费。”

    陈秋是个好孩子,不会乱花钱,所以给她5元陈夏很放心。

    再说了,14岁的小姑娘也该藏点私房钱了,积少成多,以后出嫁的时候也可能是笔巨款。

    至于陈冬这个小屁孩,陈夏只给了他5角的零花钱。

    就这,小男孩已经兴奋地哇哇大叫了,别的同学有个5分零花钱就不错了。他再笨也知道,5角是可以买好多零食。

    就在陈家三兄妹一个个喜笑颜开,各自满意,这时候突然河埠头那边的后院门有人在敲门。

    从这边来的人只能是坐船来的,陈夏过去打开门,就见到几个农民摇了一条船,装了好多大米过来换药。

    170斤大米换6粒救命药,农民们觉得很公平,因为从市场价来说,他们其实是少付了5元,占便宜了。

    还好今年农村人第一年丰收,农民自己家的余粮拿出来,不够再去借点,压力也不大。

    但真要他们拿出30元现金来那就要命了,粮站的稻谷价才那么点,让他们自己挑着大米去城市卖,没这胆。

    所以八十年代初农民手上是真没多少钱。

    听到农民们不断夸奖他“仁义、讲究”,陈夏的脸红得你只猴屁股一样,实在太心虚了。

    陈夏也不亏待他们,拿出一个大西瓜来,一刀拉开,每人分一块让他们自己吃。

    这时候,有两个20多岁的农民把陈夏拉到了一边,神秘兮兮地问道:

    “陈大夫,听说你收老物件?”

    这两人,一个叫余阿狗,一个叫余前明,两人是堂兄弟,都是30多岁的样子,身上的衣服也挺破烂,一脸希望地看着陈夏。

    “收啊,怎么不收,不过我只收老物件,假的我可不要。另外,如果东西太差我也不要,或者你们补差价。”

    这也是陈夏在吓唬他们的,他又不是什么古董爱好者,哪懂什么古董的价值呀?

    收些古董纯粹是想保值,等将来赚个差价,说白了还是投机倒把的一套。

    “哪能呢,骗谁也不能骗陈大夫您呐”,

    说着说着,余阿狗从怀里摸出一件用报纸包着的东西,余天明则去船里拿所谓的老物件了。

    一层一层的报纸揭开来,最里层是一块手绢,打开手绢的那一刹那,陈夏只觉得眼前一亮。

    一只晶莹剔透、翠绿欲滴的翡翠手镯出现在了他眼前。

    陈夏脑子一下子有点当机。

    哪怕他再不懂得古玩珠宝,但翡翠他是知道的。他前世的老婆、老妈都特别喜欢这种宝石,他也陪着去买过几次,但像眼前这样的高品相还真没见过。

    “这怎么像玻璃?”

    旁边一个老农民伸过头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这绿玻璃值啥钱?还不如我们的大米值钱。”

    余阿狗狠狠瞪了那个老农民一看,陈夏也一下子清醒过来了,马上也装作很小白的样子,围着这翡翠手镯打转,一边转一边嘴上还说着:

    “这不会是啤酒瓶底磨出来的吧?”

    其实他内心一直在狂吼:“这手镯老子要了,一定不能放过。”

    余阿狗马上满脸堆笑:“陈大夫真会开玩笑,这个可是我家祖传的翡翠手镯,是我奶奶那里拿来的。”

    “阿狗,你家祖宗十八代都是农民,哪来的什么宝贝?我看就是玻璃”,旁边吃瓜的农民都在起哄。

    陈夏挥挥手,“行了行了,我也不管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就是看起来挺漂亮的,刚好给我妹子戴,阿狗,这手镯你打算要多少钱?或者说换几粒药?”

    同时陈夏招招手,把陈秋叫了过来,直接把手镯给她带上去,丝毫不给余阿狗反悔的机会。

    只是戴手镯的时候他的手都在发抖,心里狂喊:“姑奶奶你小心点,别磕了碰了。”

    陈秋戴在手上,在灯光下转了几下,对这亮晶晶的手镯挺喜欢,便开开心心的跑开了。

    余天明这下放心了,便小心翼翼地说道:

    “陈大夫,你瞧这宝贝,你能不能给我换一个疗程的特效药?我娘这不是也得了流感快死了,我家粮食不多,只好拿出来换药了。”

    陈夏有心杀价,但一想反正一个农民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也只能作罢,

    “行吧,本来你这手镯应该是值不了这么多钱的,既然你是给你娘看病的,我也不还价了。”

    说完,陈夏用纸包了6粒达菲给他,又说道:

    “如果以后你还有老物件,或者这种亮晶晶的玻璃都可以送来,我也可以用钱买,你觉得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