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家也不会存着那么多现金,都需要从银行融资。
约翰逊家族一方融资,能比得上华商财团四方融资吗?
为了此次收购行动,华商财团已经从汇银控股哪里融到了相当多的资金。
或许这还不够,李半城等还会继续融资。
发生在英伦系这场并购大战,始于英伦置业,一直到今天才进入深水区。
但是,在这之前又是另一种局面。
南港资本市场属于国际性的大市场,投资者身份复杂。
不管你是米国投资者还是欧洲投资者,亦或是别的什么精英,在这场乱局中疲于奔命。
也怨不得投资者,大资金套路太深,局面太乱。
一会儿是英伦置业,一会儿是英伦公用、英伦通讯,转眼间又变成英伦投资控股。
管你是南港富豪、大型投资机构,亦或是小机构,甚至是散户,有多少人背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搅得昏头涨脑?
没到最后时刻,谁也搞不懂到底那一次收购才是真的。
当初雪度投资公司举牌英伦置业,那可是百分之七份额,那么大的收购行动,不也没有消息了嘛。
亨通地产公司举牌英伦公用百分之六股份,深度投资控股举牌英伦通讯百分之八股份,数量也不小,那又如何?
谁知道最后扯了蛋!
等到英伦通讯被举牌的时候,英伦系三家公司都被举牌了,有前面两个例子摆在哪儿,竟然没有人敢进场抢筹。
真的很难辨别真假,而且与个人水平无关。
英伦投资控股属于最后上场,雪度投资公司举牌百分之二股份。
但是,投资者竟然怀疑收购行动真伪。
不错,南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确实被搞得有点懵。
英伦系四家上市公司都被举牌,想要分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有点难度。
或许有人非常肯定英伦投资控股的可能性比较大。
即便他这样想,估计心里也放不下英伦置业、英伦公用这两家公司股票。
想百分百肯定,这不可能。
嗯,非常烧脑子的事情。
想入场吧,又担心上当受骗,好多人在英伦置业、英伦公用上吃了大亏。
英伦置业歇菜了,估计英伦公用也要歇菜。
那么,雪度投资公司举牌英伦投资控股,焉知不是一个坑?
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可以赌一把,有人劝阻他不要忘了英伦置业的教训,还是观察好了在行动。
与英伦置业、英伦公用不同的是,英伦投资控股的股价从七八元价格上涨到近五六十元,如果被套住了,恐怕就不是英伦置业那般容易解套了。
不管这种论断正确与否,至少在投资者当中很有市场。
是啊,作为投资者,如果说受伤一次没有长教训,连续两次吃亏,恐怕多少也会有所警惕吧。
市场投资者有意见分歧也就罢了,连媒体也在添乱。
当初报纸文章上,每一篇评论都不一样。
有的文章倾向于雪度投资公司收购属于货真价实,值得投资者参与。
有的文章则恰好相反,认为英伦投资控股的股价涨幅巨大,雪度投资公司举牌百分之二股份,令人耐人寻味。
意思是提醒投资者,不要忘记英伦置业、英伦公用的教训。
与其投资英伦投资控股,不如参与其他两只股票。
各种评论乌七八糟,观点各不一样。
投资者看罢报纸更加懵逼,我勒个去了,到底让我选哪家?
这些评论中肯定有独立观点,可谁又能肯定,其中没有某一方授意下的杰作?
目的不言而喻,混乱人们的思维,让其做出错误的判断。
投资者有分歧,这在资本市场很正常。
这种思维混乱,恐怕是南港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混乱的一次。
英伦系四只股票都被举牌,都有可能成为收购标的物。
但是,也不能排除,最终只不过是大资金玩弄的套路。
问题是谁也不敢保证英伦系四只股票中不会出现一只黑马,爆发出惊天大行情。
即便是有,那么,哪一只股票会爆发,这又是一个烧脑子的事情。
财富的巨大诱惑力,让人无法放弃。
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毕竟,选错了股票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混乱,超级混乱,三个人在一起讨论就有三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为此发生争吵。
从股价上看,英伦投资控股的风险最大。
前期炒作太厉害了,但是,又是最后一个发布消息的上市公司。
理论上讲,这只股票又是最有希望成为大黑马的唯一目标。
财富的吸引力与恐惧交织在一起,是今天资本市场的真实写照,没有人例外,也没有人保持淡定。
好吧,这都成为过去式。
今天三家上市公司一起举牌英伦投资控股,没有人相信是放空炮。
也是,花费如此巨量资金,怎么可能是假的?
这不是演戏,是真的收购大战。
而且烈度极高!
毕竟南港资金市场上,还没有发生这种三家共同举牌一家上市公司先例。
出手就是大雷,太震撼了。
现在距离交易时间还早,现场氛围已经燃爆。
投资者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不乏有惊人之语:“这必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资本大战,未来几天英伦投资控股的股价轻松站上百元,甚至有上摸二百元的可能性。”
尼玛,这位真的很能喊,竟然预测二百元价格。
“我看约翰逊家族有点悬,三家打一家,扛不住吧。。。。。。”
“你管他能不能扛得住,我倒是希望双方拼命,老子坐等赚钱。”
“约翰逊家族也不是白给的,别忘了人家持有百分之十六股份,随便增持一下,很难追赶。”
“。。。。。。”
或许躲在某处那家伙,在偷着乐。
管你是哪一个国家的精英人物,关你是哪个投资者,不还是喝下老娘的洗脚水!
呃,不对,是老子的洗脚水。
不错,沈度原来的计划,几乎与华商财团是一样的。
第一目标就是拿下英伦投资控股,将英伦系一网打尽。
当英伦系业绩暴雷的时候,沈度的资金已经下场并完成筹码搜集。
令沈度没想到的是,在静默期出现了意外,有大资金在英伦投资控股盘面上活跃。
沈度不仅想收购英伦系,而且还想顺便赚一笔钱,当然不希望给别人抬轿。
在分析了盘中资金动机之后,沈度不得不放弃原来计划,重新布局。
沈度不打算收购英伦投资控股这家公司,而是变成单纯赚钱,抬轿者就是盘中大资金。
所以,前期沈度有配合盘中大资金的意思,也有趁机捣乱的行为。
总之,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出手相助。
没有利,那就扯后腿。
所以才有了前面眼花缭乱的各种骚操作。
今日华商财团举牌公告公诸于世,沈度看罢,果然是华商财团。
嘿嘿,三家公司同时举牌英伦投资控股,估计是受到雪度投资公司举牌的刺激。
或许他们还没有搜集到全部所需股份。
否则,就不是三家公司举牌,而是四家公司一起举牌了。
沈度当然清楚,所谓华商财团是指南港未来四大富豪,郭德生还没有露面呐。
如果没有皇甫贤达、上官武这两个搅屎棍,大概华商财团早已经吸足了筹码。
今天的结果,也正是沈度所期望的。
既要让他们吃到筹码,还不能让他们吃饱,更不能让鱼儿脱钩。
沈度是想在英伦投资控股上赚大钱的,抬轿的不干活,难道让沈度自己上去抬轿?
所以,这个尺度要把握准了,差一点都不行。
既然举牌了,老子也就放心出货了。
沈度一方投入巨大,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出货,要有一个宽泛的区间轮流套现筹码。
老规矩,亨通地产、赵曼丽率先出货,沈度最后压阵。
第296章 约翰逊吓得要死
英伦投资控股被举牌,反应最强烈者莫过于约翰逊。
看了三家公司公告,浑身一个激灵,只觉着两眼发黑,好悬没有吓尿裤子。
华商财团三家公司同时举牌,约翰逊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他若是单纯理解为三家公司属于独立存在,那才是傻逼呐。
你麻痹的,好狠啊,简直是一群狼。
约翰逊顿感一股透心凉。
本来约翰逊预估到对手来势汹汹,可也没有想到如此凶猛。
不用说,明天举牌必将超越约翰逊家族持股比例,夺取控制权。
约翰逊真的要疯了。。。。。。
度过了短暂的恐慌,冷静下来的约翰逊必须面对现实,布置强有力反击。
总之,英伦投资控股公司是决不能丢失的。
一旦丢失了英伦投资控股,约翰逊家族将失去整个英伦系。
原来约翰逊认定皇甫贤达欲图谋英伦系,现在看来大错特错。
根本不是皇甫家族,而是一帮华商在作怪!
在华商财团举牌之前,约翰逊压根就没有想到李半城他们,一直把皇甫家族当做潜在对手。
麻痹的,错的离谱。
约翰逊脸有点热,暗自对皇甫贤达表示默哀。
捏个,谁让你最有钱来着?
而且还有皇甫千金大小姐举牌英伦置业在先,由不得我不冤枉你。
长实举牌英伦投资控股百分之五股份,新世界举牌英伦投资控股百分之五股份,恒基兆业举牌百分之五股份,三家公司举牌合计百分之十五的份额。
大概率讲,他们同一阵线,联合收购英伦投资控股。
我勒个去了,这么凶!
约翰逊心里犯合计了。
如果是各自为战,当然不会构成威胁。
若三轮从每家举牌百分之五股份来讲,对约翰逊家族不构成威胁,百分之五股份与百分之十六股份相差太大。
但是,约翰逊也不是傻子,事情要先往最坏处境想。
约翰逊意识到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不排除为了规避举牌规则。
为什么仅差百分之一份额?
或许是自己干扰所致。
否则,第一次举牌很有可能一次性超越约翰逊家族持股比例,成为英伦投资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
来者不善,对手不好应付,而且非常狡猾阴险。
这样一想,问题就太严重了。
约翰逊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向约翰逊家族汇报。
约翰逊家族对约翰逊提前预知对手恶意收购英伦投资控股,表达了赞扬,并肯定了他所做的努力。
同时,约翰逊家族表明了态度,将全力阻止对手收购行动。
在这件事情上,约翰逊无疑是有功的。
如果不是他及时发现对手的阴谋,恐怕后果非常严重。
试想,如果对手在十元之下吸纳了足够股份,这场收购与反收购战那就不好打了,约翰逊家族将非常被动。
正是由于约翰逊的极力阻挠,这才造成英伦投资控股的股价大幅上涨。
想通了其中环节,约翰逊家族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嗯,有点死里逃生的感觉。
不错,英伦投资控股现在的价格已经进入五六十元区间。
即便长实、恒基兆业与新世界属于联合行动,合计持有百分之十五股份,那又如何?
至少今天约翰逊家族还领先百分之一股份,光成本一项就够他们受的。
约翰逊家族保卫英伦投资控股的控制权决心不可动摇。
接下来的厮杀,约翰逊不会再为资金犯愁。
那么,除了增持股份,还将在英伦投资控股的价格上大做文章。
等到约翰逊搜集到足够筹码,继续推高股价。
约翰逊冷笑不已,想收购英伦投资控股,做梦去吧。
老子把股价打上天,看看你有多少钱?
不光是在价格上做文章,前段时间约翰逊也吃了不少票。
那么,及时发布增持公告,也是必然选择。
虽然一开始约翰逊及时发现了有人在英伦投资控股上做文章。
但有一点他错了,而且错的离谱,目标猜错了。
本来他怀疑盘中活动的大资金是皇甫家族,做梦也没有想到是李半诚等人。
现在一切都摆在桌面上一目了然,是李半诚这边暗中吸纳英伦投资控股。
至于皇甫洛雪旗下的雪度投资公司举牌之后,今天没有动静。
或许是巧合吧。
为什么如此巧合,有没有转移视线,掩护李半诚这边在英伦投资控股上行动的可能性?
当然,还有深度投资控股等连番举牌,目的恐怕都差不多。
这就来问题了,他们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整个英伦系几乎同时被人攻击,若让约翰逊相信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绝对不可能。
如果他们都是一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