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清楚高价位意味着什么。
约翰逊家族想要超越亨通地产财团,就必须增持百分之二股份。
这还不是一只股票,约翰逊家族要在英伦公用和英伦通讯两只股票上同时增持百分之二股份。
别小看百分之二股份,又是百亿资金,约翰逊家族能不能拿出来,投资者心里没有底。
所以,今日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多了起来。
沈度这家伙很坏,今日举牌的两只股票仅比英伦投资控股多百分之一份额。
你说约翰逊该如何选择?
如果继续增持,如此高价位实在耗不起。
不增持吧,就差那么一点点,让人心里很不舍。
不错,沈度就是想折腾对手。
如果约翰逊家族敢玩,沈度就会陪他们玩下去。
几十亿资金放在沈度眼里不算什么,可是放在约翰逊一边可就要命了,债务越来越多,背不动了。
嘿嘿,别告诉我债多不压人。
因为举牌而消耗筹码,对沈度一方来说,这是必要的代价,只不过多挣一点钱和少赚一点钱的问题。
沈度也留了一点后手,雪度投资公司还有那么点股票。
约翰逊若继续增持股票,盘面上会有反应,若不增持的话,章文翰也会及时清理掉。
既然双方都已经亮出了牌,静态看,亨通地产财团已经控制了英伦公用、英伦通讯,进而也掌控了英伦置业。
那么,约翰逊又该如何应对呢?
至少到现在为止,约翰逊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昨日一切还在掌握之中,至少英伦通讯还是安全的,也就保证了英伦置业还在英伦投资控股控制之下。
为了安全起见,约翰逊还增持了百分之二的英伦置业股份。
站在约翰逊角度看,约翰逊家族这边都这样困难,他觉不相信亨通地产财团能在如此高价位下继续举牌。
这就是约翰逊的悲哀,他根本不了解沈度,错估了对手。
反观沈度,既然已经赚大钱了,更要将英伦置业、英伦通讯和英伦公用三家公司拿到手。
因为他更不缺钱了,也绝不可能半途而废。
筹码都是提前准备好了的,更何况他还有少量股票没有出清,为了制造利好消息也要继续举牌。
约翰逊没想到的是,如此高价位雪度投资公司一次性举牌百分之三股份,超越了百分之一份额,打了约翰逊一个措手不及。
从盘前开始,约翰逊一直在与家族商讨对策,是不是继续顽抗到底。
问题在于,到了这步田地,除了往外掏钱之外,约翰逊家族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所以,约翰逊家族那边乱了套。
这事儿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需要一番争论。
大概率讲,烧钱的行动真的很难持续下去。
南港这边开市,英伦岛大概是夜晚,一段时间以来,约翰逊家族主要成员几乎没有睡一个好觉,被沈度折腾的好惨。
不能好好休息还不算什么,关键是约翰逊家族遇到了大麻烦。
在初期,这件事情还没有引起约翰逊家族多大关注。
至少他们认为华商财团才是大麻烦。
但是,随着事态一步步发展,约翰逊家族越陷越深,陷入泥潭拔不出腿来了。
单论融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如果保住英伦系一切都还好说。
问题是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妙,这种强撑似乎没有尽头。
今天的消息面一亮相,约翰逊家族一片哀鸿。
英伦公用、英伦通讯以及英伦置业三家公司都丢了,尽管亨通地产财团超越数量不大,在英伦通讯、英伦公用这两家公司上仅多了百分之一份额。
但是,就这百分之一份额,约翰逊家族也难以扭转。
家族告诫约翰逊不要盲动,此事还需商议一下。
这件事情已经不再仅限于英伦公用三家公司的问题,约翰逊家族与华商财团至今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所以,华商财团一边还是一个变量。
最要命的事情是,怕就怕一旦弄不好,整个英伦系连同英伦投资控股也要保不住。
现在亨通地产财团差不多已经拿下这三家公司,难道华商财团看不到吗?
虽然汇银控股掐住了李半城的球球。
但是,南港不仅仅只有汇银控股一家银行,如果撇开汇银控股,华商财团从另一个渠道解决了资金问题,英伦投资控股真是唾手可得。
所以,约翰逊家族害怕了,他们要好好权衡利弊。
华商财团被人阴了,心里恼怒也是必然。
说不好听的话,这一次收购行动亏大了。
在这之前,无论是李半城亦或是其他几个,与汇银控股的关系还算不错,合作相当愉快。
李半城旗下的和黄,不也是靠汇银控股沈弼相助拿到手的嘛。
问题是到了今天这种状态,英国佬已经不从经济上看问题,看的是政治正确。
原来的四大洋行,和黄被李半城拿走了。
今天英伦系遭遇到滑铁卢,在南港地面上只剩下汇银控股和台古集团,华商势力的崛起,已经威胁到英佬在南港的地位。
站在汇银控股的角度,帮助约翰逊家族站住脚,约等于帮助自己。
形势逼人,英国佬顾不上太多,华商财团这个亏吃定了。
同样是收购行动,为何华商财团弄成今天这把模样,而亨通地产财团则大获全胜?
尽管华商财团六家公司,实力很强大。
但是,华商财团是以实业为主,合计起来市值不小,却大多是账面上的数字。
真正握在手里的钱并不是很多。
经营实业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否则企业转不动。
任何一个富豪,手里都不会有大把的现金,难道要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吗?
有实业就可以抵押,从银行获得必要的资金。
沈度与华商财团完全两个样子。
亨通地产财团成员,除了亨通地产公司属于实业,深度投资公司、雪度投资公司虽然成立不久,却都是以投资为主。
说到底是玩钱的,手里几乎没有实业。
沈度也不过是有了点钱才开始发展实业,而且还是刚刚起步。
所以,他手里全都是现金资产。
另一个区别在于,沈度收购英伦系,说到底也不过是制造题材而已。
真正目的还是玩钱。
收购英伦系三家公司只不过搂草打兔子,属于顺手的事情。
而华商财团属于纯粹收购,压根就没有想到套利这回事儿。
性质不同,华商财团若想套利,从银行贷款其实更危险。
谨慎的李半城不可能干这种事情。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个时期的李半城还没有到巅峰时期,实力差了点。
最大的区别还在于,沈度从年前就开始布局,趁着英伦系四家公司公布年报,股价因业绩暴雷而狂跌,在最低价区间完成建仓行动。
沈度这个成本极低,甚至几次盘中套利,已经覆盖了他所介入成本。
华商财团则是临时起意,在英伦投资控股创出了新低之后,感觉收购过来很划算。
不错,华商财团介入的价位并不是很高。
但是,架不住有人从中捣乱,搅混了水。
皇甫贤达、上官武再加上约翰逊,三大势力明争暗斗,华商财团想在低价位建仓,其实已经无望。
巧妙之处就在于,华商财团自认为盘中大资金是约翰逊实施反收购。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合理。
华商财团建仓英伦投资控股,约翰逊又不是傻子,总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吧?
站在华商财团的角度,约翰逊怀疑对手动机不纯,出手反制非常正常。
所以李半城们一本正经地与盘中对手周旋,股价节节攀升,也得到了合理解释。
如此看来,华商财团的失败,不仅有汇银控股插手的原因,还有沈度暗中捣乱有着莫大关系。
沈度捣乱,其实也很正常。
在英伦投资控股这件事情上,沈度与华商财团本来就是竞争者。
从一开始沈度的计划就是针对英伦投资控股。
华商财团看到了英伦系的命门所在,沈度当然也能看清楚。
如果没有华商财团从中插手,沈度收购英伦系四家上市公司,要简单的多。
而现在的结果,沈度只能拿下三家公司,英伦投资控股这家公司是不要想了。
所谓你坏我的事情,我也坏你的事情,咱俩谁也不说谁,相互扯平了。
但是,真的扯平了吗?
实际上,沈度利用了华商财团收购英伦投资控股这个大好时机,实施一场大规模套利。
不说皇甫洛雪等其他人,光是沈度自己就在英伦投资控股上套利千亿。
千亿啊,这是多大一笔财富!
如果李半城他们知晓这样的结果,估计要吐血三升。
别忘了华商财团可是在汇银控股那边有相当一笔数量的贷款,收购行动失败,这笔买卖老亏了。
第331章 千亿财富很多吗
约翰逊家族最终做出何种抉择,沈度不知道。
倒是沈度听到章文翰说,筹码抛售完毕,松了口气。
“呵呵呵,终于结束了,可以汇总数据了。”
“是,老板请稍等。”
整理一下数据,章文翰开始汇报。
“英伦通讯已经在昨日套现完毕,总数1。5亿股,套现资金252亿元,这个数据先放在这儿。”
一点五亿股只是英伦通讯总股本的百分之十而已,也是沈度建仓最少的股票。
其实,当初建仓几家公司,筹码都差不多。
沈度跟乔依娜说过,他要将英伦通讯拿到手。
所以,沈度手里所掌握的筹码,有相当一部分用作举牌,剩下的才是现在套现数量。
如果全部套现,至少也有五百亿。
“英伦置业这只股票的总持仓量是5。88亿股,套现平均价格每股157。98元,回笼总资金为928。922亿元。英伦公用总持仓3。95亿股,套现平均价格每股163。14元,回笼资金为644。4亿元。去掉零头,三家公司合计回笼资金约1825亿元。”
看上去数字很大,其实此次建仓数量都没有超过总盘子的百分之二十。
这个比例,属于市场中一般的控盘。
所谓庄股,控盘百分之三十、四十很寻常。
英伦置业盘子最大,所以持股数量也最多。
重要的是建仓价位最低,盈利非常可观。
无论是英伦置业和英伦公用,沈度没有举牌,也就不会消耗筹码。
算上在英伦投资控股上套现1182亿元,在针对英伦系这一次行动中,沈度自己账户回笼资金总量3007亿元。
盈利多的原因,除了一次运作多只股票,价格高也是原因之一,利润空间太大。
其实炒作价格太高,危险性相当大,搞不好会砸在自己手里。
这也是沈度拼命制造题材的原因,哪怕今日都在举牌。
从这一点上看沈度绝对是个狠人,为了敛财不惜冒巨大危险。
没办法,沈度需要钱来实现他的目标。
想玩高科技,想填补缺口,不受制于人,没有资金实力全都是屁话。
这笔钱绝对不是小数目,即便是目前数千亿资金,沈度也不敢确认资金足够,有机会的话,沈度还会来一次疯狂。
还好现在是九十年代初,再过二十几年全世界狂印钞票,几千亿资金真的干不了多少事情。
算一算沈度一方举牌多少股份?
深度投资公司举牌英伦通讯百分之十二股份,持股数量是一点八亿股。
其他两只股票都是雪度投资公司和亨通地产公司共同举牌,持有英伦公用已达百分之十七股份,持股数量达三点四亿股,持有英伦置业股份已达百分之二十,持股数量是六点二亿股。
这些举牌股票若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是一笔多么庞大的资金。
所以说,为了推动股价上涨,不惜花巨资制造消息,沈度也是豁上去了。
这种大投入大产出,没有点魄力可不行。
与之相对应的是华商财团收购英伦投资控股行动,最终玩砸了。
他们从银行融资总归要偿还的,高价位吃进的股票无法套现,处理不好必将出现严重亏损。
两方比较一下,李半城他们绝没有料到汇银控股抽贷问题,所以才栽了跟斗。
沈度不同,整个行动思路慎密,排除一切隐患,他绝不会靠融资去收购公司。
唯一的意外,沈度没有想到华商财团中间插一杠子。
即便是这样,沈度也把坏事变成好事,借助华商财团大赚一笔不菲财富。
所以,成功绝不是侥幸。
沈度有着精密计算的一整套方案,若不能成功那才是怪事!
至于成本,前面几次套利所赚的钱以及零头,足以覆盖。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资本猎食行动。
无论是所动用的资金规模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