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债王到资本王者-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的,仅一天时间就下跌二十多元,那些没有及时清仓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但是,六七十元的价位远远没有跌透,往下走的空间极大。
  毕竟原来十几元的股价,哪怕跌不到原来价位,下跌到二十多元也在预料之中。
  台古集团属于提前下跌,而汇银控股晚一天发布利空消息,属于补跌,今日跌幅要大得多。
  沈度需要关注的是极端情况。
  所谓极端情况,无非是高盛财团与一致行动人继续举牌汇银控股银行。
  现在可以彻底放心,基本上可以判定这场南港资本市场上最大的一次收购战,就此画上句号。
  沈度对资本太了解了,他们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逐利。
  为了面子而不惜代价,这种事情绝不会出现,至少高盛财团不会干。
  可话又说回来了,谁又能保证汇银控股一方没有抢回来控制权的冲动?
  呵呵,对此沈度一点都不怕。
  英国佬要拼命,老子也不是怕事的人。
  乔姆利家族只要敢玩,沈度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入场买股票,给他们迎头痛击。
  不就是钱嘛,老子就是不缺钱。
  手里没有股票不要紧,卖掉了再买回来,无非是麻烦一点。
  后面的事情,有章文翰盯盘,沈度也该休息了。
  新的一周,台古集团方面,琼斯兄弟同时发布公告,在市场上完成减持百分之五股份。
  从琼斯兄弟发布公告宣布减持,到完成减持计划中间只隔了一个交易日,足以说明他们在公告发布日提前行动。
  否则,在市场暴跌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卖掉百分之五股份?
  汇银控股方面则晚了一步,亚瑟家族宣布计划减持百分之五股份,乔姆利家族减持百分之五股份。
  琼斯兄弟之所以能顺利减持股份,其实是趁着消息没有发布之前,在市场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减掉一部分。
  第一次减持百分之五股份需要公告,而卖掉百分之四、百分之四点五的份额距离规定的红线还差一点,无需公告。
  等到宣布减持计划之后,稍稍卖掉一部分股票,补齐百分之五的数额在宣布成功减持也不迟。
  这是擦边球,充分利用消息不对称,趁着市场人气没有消散尽量多的卖股票。
  甚至可以预判,琼斯兄弟下一步减持百分之二股份其实也已经差不多了。
  最悲剧的无疑是高盛财团,他们举牌汇银控股百分之二股份被冻结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暴跌而无法套现。
  尼玛,百亿多资金啊,傻不傻?
  确切地说,高盛财团是被乔姆利家族和亚瑟家族给坑了。
  至于双方的协议,汇银控股的控制权都丢掉了,协议还有用吗?
  乔治心里有恨,那也是没有一点辙。
  沈度对原来股东减持行为乐见其成,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减持,亨通地产财团的控制权越发稳定。
  亨通地产财团掌控汇银控股百分之三十三的权益,在台古集团公司权益虽然没有达到绝对控股地步,却也是一般机构无法撼动的。
  至此,亨通地产财团掌控亨通地产公司、亨通置业公司、亨通通信公司、亨通公用公司以及汇银控股公司和台古集团六家上市公司。
  在南港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庞大的组合。
  此时,李半城也不过只有长实和和黄两家公司而已。
  更何况公司规模,与汇银控股公司、台古集团无法比拟。
  如果在算上亨通地产财团背后势力,皇甫家族、上官家族、伍氏家族,在南港资本市场上已经没有对手。
  剩下的事情无需沈度操心,是深度投资公司乔依娜副总裁所操心的事情。
  组建新的管理层,接管汇银控股公司和台古集团,要处理的事情多着呐。
  这一些具体管理事项,沈度是外行。
  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两只股票价位远远没有跌透,还有相当的下跌空间。
  当然,这种下跌不会一步到位。
  下跌的多了就需要又一波小小反弹,而后继续下跌,总之是成波浪形态运行。
  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两只股票暴跌,再加上亨通地产财团旗下四家公司股价也没有跌透,不可避免影响到南港资本市场。
  刚刚走出底部的恒生指数,在汇银控股等股票拖累下,形成二次探底。
  这样大好时机,沈度自不会放过。
  此次在六支股票上套现千亿资金,大部分都用来二次抄底。
  总之是跨年度行情,又不用动脑筋,用时间换钱而已。
  由于最近这段时间,沈度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公司还有许多事情还等着他拍板。
  九十年代正是科技爆发的时期,此时正是沈度布局的大好时机,怎么可能放弃这一大盛宴?
  沈度希望在这次科技浪潮中分一杯羹,前提是手中必须有钱。
  总的说来这一步还算顺利,数千亿的资产足够他挥霍。
  手里有了钱,那就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收购高科技企业。
  而沈度选择在南港落脚,其实也是有目的的。
  毕竟,现在的南港还是在英国人的管辖之下,相对来说,西方世界对南港资本限制要轻得多。
  如果沈度是大陆企业,估计有许多事情很难办。


第393章 九十年代好时机
  沈度说过,他要从资本市场上赚钱反哺实业。
  事实上,他的计划的确实现了,而且超越了原来的设想。
  之所以成功,除了他的切入点选择的好,金手指发挥作用之外,离不开鬼佬舔着脸往他怀里送钱。
  当初介入亨通地产公司,属于截胡英伦置业公司,鬼佬恼怒也在所难免。
  于是,双方成了仇家。
  从英伦系到汇银控股、台古集团,沈度与鬼佬死磕到底,越战越勇,不仅利用题材大赚特赚,连续拿下英伦系三家上市公司,还把汇银控股、台古集团这样大公司拿下。
  这样的战绩谁不惊叹!
  沈度心里清楚,这样的赚钱方式不可持续。
  其一,如今沈度再也不是小鱼小虾,已经打出名声,也不会有人眼瞎主动找上门送钱。连高盛财团都在他手底下吃瘪,更何况别人。
  其二,刚来到南港,沈度的确是不起眼的小资金。现在不一样了,已经是资本市场上的大鳄。
  无论是炒作英伦系亦或是与英资财团展开收购大战,沈度绝非单纯炒作,与普通庄股完全不一样。
  在与英伦系大战中,确实属于收购题材,股价暴涨合情合理。
  英资财团收购亨通置业公司,以至于后面反收购汇银控股、台古集团,同样属于题材作掩护,找不出一点毛病。
  作为监管部门,能说是恶意炒作吗?
  所以说,沈度赚钱方式很放肆,但心里却很有底。
  现实是,英资机构在南港的产业遭受重创,拿下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之后只剩下小鱼小虾,英资财团所谓的报复绝不会存在。
  没有人主动来找沈度麻烦,也就失去了这种赚钱方式。
  所以,沈度想赚钱,需要换一种策略。
  这种新策略就是凭借金手指慢慢赚钱。
  沈度清楚地知道,接下来一直到97年中期是一波大牛市,作为建仓完毕的他只需慢慢等待,别人抬轿自己坐等收益。
  唯一的不足之处,时间太长。
  对于习惯了赚快钱的沈度来说,不甘心也没有办法,总不能逮住一家公司就去举牌吧?
  那样的话,南港资本市场必将乱套,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感觉到威胁,亨通地产财团也将成为过街老鼠令人厌恶。
  至于去华尔街炒股,沈度压根就没有一点想法。
  少来少去的玩一把可以,短线炒作一把也可以,但绝不能大笔投入其中。
  那是人家的地盘,沈度这种大块头看上去很强大,放在华尔街眼里就是一块大肥肉,最终的结局大概连肉渣都不剩。
  论不要脸,非美佬莫属,什么手段都能用,被坑死还没地方说理。
  南港资本市场足够沈度辗转腾挪,赚钱速度一点也不慢,何必自找麻烦,老老实实呆着吧。
  自从深度投资公司成立并购部之后,这个部门一直没有闲着,满世界搜罗目标公司。
  资本市场告一段落,沈度终于腾出精力关注公司业务。
  昨日乔依娜去了内陆。
  沈度在资本市场上搂钱,乔副总比他还辛苦,摊子越来越大,事务也越来越繁杂。
  上半年内陆业务发展速度极快,工业项目基地向北延伸,现在已经到了汉口。
  此次乔依娜去河南洽谈项目,工业项目基地还将沿着铁路线北上。
  无论是手机产品还是电脑产品,成品组装都放在港北和东关,至于配套产业链则是往内陆延伸,这就要考虑运输便利,不能距离铁路线太偏。
  比如电子配件生产放在河南境内,是不是会大幅降低成本?
  这个账还是要算的。
  沈度只是告诉乔依娜内陆发展趋势,大的环境,乔副总心里已经勾勒出蓝图。
  赚钱不如沈度,论企业管理、发展,十个沈度也不如乔副总。
  没见到乔副总,进进出出这一项运动节省下来。
  当然,存货肯定留不住。
  沈度招来了并购部约瑟夫来汇报最近的工作,
  “老板,最近并购部正在日国竞买一家破产企业三木株式会社,该企业产品是内存生产商,但规模相对较小,在NEC、东芝、日立等前几大企业压制下,生存难以维系,再加上米国的税收政策发生根本改变,导致资金链断裂。”
  不错,日国DRAM在设计和工艺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采购商对其质量,交付和价格都有高评价。
  1981年日国64K…DRAM市场份额超过米国,1987年整体DRAM份额达到80%,主要是256KDRAM。由于内存产量增加(如DRAM)和国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稳定需求,日国电子制造商扩大了份额。
  1986年,日国超过米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日国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令米国产生危机感。
  米国利用多个行业协会和跨行业组织,如SIA,SEMATECH和半导体研究公司(SRC),在日国的份额超过米国半导体之后,采取一系列战略行动,来对抗对手日国同行业。
  继而,老米宣布将对日国产品征收关税,以报复日国未能允许更多外国半导体产品进入市场以及日国半导体产品在其他国家的持续倾销。
  米国此举,无疑对依赖产品出口的日国,带来巨大打击。
  整个日国相关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尤其是抗风浪差的小企业。
  沈度一听说是生产内存的企业,立刻眼睛发亮:“生产内存的小企业?”
  “不错,是生产内存,我们所了解的情况表明,这家企业的技术一点都不落后,支持不下去的原因,在于资金遇到了麻烦,竞争压力太大所致。”
  要不都说做大做强,尤其是电子类行业,技术升级太快,烧钱太猛。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一旦市场有变,先淘汰的必定是那些资金规模小的企业。
  “那还犹豫什么,必须拿下这家企业。”
  沈度大手一挥,非常霸气。
  约瑟夫犹豫一下,而后说:“老板,我们所得到的情报,日立、NEC都有兼并该企业的念头,还有一些中型企业也有出手的意图,竞争者多了,难免造成价格超出预期。”
  原来约瑟夫担心价格,不就是钱嘛,沈度会在意吗?
  “约瑟夫,我们现在不是说钱的问题,而是拿下三木株式会社的问题,不必计较代价多少。”
  开什么玩笑,有这种机会,沈度会漏掉吗?
  钱算什么?
  相比沈度想干的事情,最不重要的就是钱了。
  沈度决定介入电子信息产业时,没有任何技术,想要按部就班追赶,谈何容易,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他之所以进入资本市场赚快钱,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充沛资金砸出一个高科技产业。
  看上去现在多花钱,其实是节约资金。
  九十年代五十亿米金看上去非常庞大的一笔钱,往后推二十年算个球!
  沈度只要项目,绝不会计较花钱多少。
  沈度这种玩法,换一个人根本不现实。
  但是,他捞钱太快,按照目前趋势,万亿资产很快就会实现。
  单论现金,他已经实现一半目标。
  如果算上他手里的企业资产,距离万亿资产非常接近。
  沈度心中很清楚,如果现在不下手布局,再过几年,即便是心里有想法也是白搭,米国佬的限制可不是开玩笑的。
  现在重中之重就是尽量多的补齐产业链,无论代价大小。
  光刻机项目已经在手,至于能不能实现湿法蚀刻技术,何时成功,没有人知道。
  但是,沈度不成功的话,这世上也就不存在这一技术。
  换言之,被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