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沈度不成功的话,这世上也就不存在这一技术。
换言之,被光刻机制约不会发生在沈度身上。
不考虑最上游技术,往下延伸的话,沈度希望尽量多的掌握高端技术。
日国之所以错过信息时代,也恰恰是米国打压所造成的。
沈度很清楚,接下来几年,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这将是电子行业黄金时段。
一旦企业效益好了,如内存等关键门类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想收购也很难物色合适的企业。
“属下明白了,务必拿下该企业。”
约瑟夫也不过是打预防针,万一预算超支,怕不好交代。
“另一件事,并购部已经完成对湾岛企业国光电子制造的收购。其实,类似这种小型制造企业,在东南亚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很大。选择这家小企业,主要因素在于,便于完善北方制造集团上下游产业链,属于专家组指定要完成的任务。”
北方制造集团内部有一个专家组,他们对北方制造集团的整个产业链做出了规划,并下达给并购部所需要的并购明细。
国光电子制造是一家芯片制造企业,也是北方制造集团计划好的目标之一。
道理很简单,假设沈度这边有能力进行芯片设计,若没有制造企业,还是受制于人。
沈度反复强调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性,也是专家组首要完成的任务。
呵呵,一家企业就想完善整个产业链,是不是有点儿痴心妄想?
是不是痴心妄想不清楚,反正沈度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根本不考虑花多少钱。
用沈度的话说,钱的事,我来解决,剩下的事情交给你们,用钱给我砸出一个完整产业链。
“非常好,并购部要继续努力,在今明两年完成主要收购项目。”
沈度为何急不可耐?
因为现在是一个时间空档,必须尽快完成他的布局。
沈度不缺钱,缺的是制造技术、专利。
九十年代啊,多好的机会。
虽说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大爆炸才刚刚加速,距离高潮还有一段时间,此时下手,恰好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一段时间里,随着新生产线上马,紧俏的手机产品也有所改善。
从国内市场上看,爱立信产品几乎被排挤出去,北方制造集团一家独大。在低价战略下,可谓寸草不生,除非赔本赚吆喝。
即便是国际市场也没有爱立信的生存空间。
不得已之下,爱立信产品降价五百元,企图挽回市场地位。
但是,没有鸟用,产品外观、内部配置不占优势,价格还比别人高,消费者凭什么选择他们的产品?
至于计算机产品,北方制造集团也是攻势凌厉。
至少在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哪怕是北美市场,尽管北方制造集团故意限制出货数量,那也是供不应求。
如果真的敞开供应,估计也没有别人的活路。
沈度不想过早刺激美国人,温水煮青蛙,慢慢来吧。
低价格销售也是一种战略,迫使对手没有活路,不也是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嘛。
如果沈度采取高价位战略,短期内他可以赚很多钱。
同样,IBM、英特尔也会活得很舒服,这不符合沈度的长期战略。
沈度心里清楚,人工成本低廉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国人收入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增长,必须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机,达到某种目的。
如果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低成本就是核武器,让敌人没有活路。
而北方制造集团达到满产阶段,也就是释放产能的大好时机。
到那时产量全部是放出了,管你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统统都要倒下去。
高科技产业必然是高投入,一旦北方制造集团产品全力以赴投入市场,在超低价格面前,他们除了倒闭没有别的路可走。
当然,沈度这种战略别人无法复制,没有那个公司在成立之初有用不完的钱。
告我倾销吗?
北方制造公司在国外售价要比国内高得多,怎么可能是产品低价倾销?
开什么玩笑。
目前所有产品都集中在北方制造集团名下并不是长久之计,太刺眼。
只是最近事务太多顾不上而已。
接下来沈度要对其架构进行调整,将来北方制造集团只负责制造,至于最终产品则需要分流。
类似于代工,又有所不同。
总之,沈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具备强大制造能力的电子工业支撑体系。
至于品牌,旗下商贸公司占有一席之地,也可以让上官家族、伍氏家族占有一席之地。
这样做的好处,表面上几家公司各行其是,实际上是一群狼。
旧的格局要打破,新格局需要在打碎原有势力划分的基础上才会诞生。
爱立信、摩托罗拉必须落幕。
至于IBM、英特尔等,能不能击垮他们,现在说还早。
第394章 寸草不生
汇银控股、台古集团正在步入漫长的下跌途中,再也不会有多大波澜。
涨得有多快,跌的也有多快,目前价位已经进入四十元区间。
收购题材消失,大跌序幕已经开启,无论是汇银控股银行还是台古集团洋行,下跌的趋势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变。
至于亨通置业,到今日股价已经跌到了三十元附近,依旧没有止跌迹象。
包括亨通公用公司、亨通通信公司以及亨通地产公司都差不多,继续盘跌。
虽说琼斯兄弟先一步宣布减持,在台古集团高价位区间变现一部分股份,等股价开始暴跌再想顺利减持已成奢望。
只不过与比起乔姆利家族、亚瑟家族两方幸运的多,相隔一天之后才宣布顺利减持。
至于减持价位嘛,必然低一些,谁让他们反应慢一拍。
每人减持百分之五股份,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也不过百分之十股份,想要全部减持成功遥遥无期。
即便是先行一步的琼斯兄弟,第二次减持的百分之二股份也是在一星期之后。
至于乔姆利家族和亚瑟家族,到现在还没有宣布结果。
当然,任何股票下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跌多了就会引发反弹。
反弹一定高度,又会引发套牢盘松动,如此反反复复呈现逐波下跌形态。
作为减持一方,即便四十元价位也赚大发了。
至于对方减持多少股份,什么时候减持完毕,沈度并不操心,反正汇银控股、台古集团已在掌握之中。
由汇银控股银行、台古集团下跌所拖累,引发的恒生指数变盘向下。
当然,在这之前汇银控股、台古集团等股价暴涨同样也推高了恒指。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属于意外,至少原历史上不应该出现。
沈度这个小蝴蝶翅膀胡乱一扇,虽然引发了变数,但不会改变大的趋势,恒指经过调整之后,必定会重拾升势。
更何况由皇甫贤达所领衔的海外联合资金欲催生一波大牛市的决心,不会因为这波调整也作罢。
南港股市二次探底,由于沈度手里有了大笔现金,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
有钱了必然入场抄底,继续买进廉价筹码。
“章文翰,由台古集团洋行、汇银控股银行引发的恒生指数下跌,只是短期走势,长期来看,南港股市依旧走上升通道。此次下跌正是大好机会,你要掌握好机会,把刚刚挣到手的钱花出去,换成股票和恒生指数期货。”
“不错,老板分析的非常正确。这一波下跌也不过一周时间,下一周或许会企稳,这期间我们已经在大举建仓。“
章文翰当然也看到了机会,别人抛股票,正是他们吃进的好时机。
”在年中已经建仓完毕所花费的资金,已经投入千亿多资金,此次老板再一次加仓,必将超越二千亿,真是大手笔呀。市场容量有限,如果买入太多,容易推动盘面快速上涨。”
尼玛,小小的南港资本市场,光沈度一方就投入如此庞大,不怕打爆吗?
其实,沈度有一小半资金投入到了恒生期货市场。
期指可不是只有一个品种,分短期股指期货,中长期股指期货,分散开来也不是很多嘛。
其实,想赚大钱,股指期货来钱最快。
“这事儿你看着办吧,我方属于坐轿者,不能弄出太大动静。”
既然是坐轿者,肯定不能主动推高指数,行动上就要隐蔽的多。
如果对手知道盘中潜藏一只大鳄,他们还会制造牛市吗?
谁也不傻,那样的话,猎食者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继续发动大行情了。
南港资本市场暴跌,大大小小投资者都在狂卖股票,沈度却逆势而上,狂吃筹码。
所谓人弃我取,也正是市场抛盘汹涌如潮,最有利于沈度这种大资金。
否则,就需要消耗足够的时间才会完成建仓。
记得有个撕逼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怀有恐惧之心。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反而要贪婪。
而且这种市场狂泻的情况下,对大资金建仓非常有利。
市场混乱,抛售汹涌,大资金浑水摸鱼,一手砸盘,一手吃票,速度又快价格又便宜。
一旦市场平静,相对来说市场上筹码稀少,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太多的筹码。
其实,严格说沈度是补仓。
去年底沈度的资金就开始大举入市,几个月的时间早已经完成了建仓任务。
本来沈度只想坐等股市上涨,谁知道出了意外,英资财团对他不怀好意,竟然发动一场大规模收购战。
好吧,反正南港资本市场大牛市还早。
沈度心一横,与英资财团大战一场,取得了不菲战果。
收购战刚刚结束,又有大笔资金入账,放在账面上睡大觉,岂不可惜嘛。
没想到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两只股票暴跌竟然拖累大盘,有这么好的时机捡便宜筹码,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股票筹码,沈度的资金需要在股指期货上开多仓。
这其中包括当期合约,远期合约,统统需要建仓。
当然,当期合约数量要少一些。
毕竟时间太短,上涨幅度有限,建仓需要从隔月到远期逐步加码。
这都属于技术性操作,这方面章文翰才是专家,沈度就不需要操心了。
你妹,别人都在狂抛股票,你却大笔建仓,就不怕被套牢?
靠!
沈度又不傻,多精明的人,吃亏的事情绝不会干滴!
他会被套牢?
开什么玩笑!
接下来的操作,还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沈度坐等别人抬轿,自己赚大钱。
嗯,就是时间换金钱。
股市交给章文翰操盘,沈度了解了一下北方制造集团各项工作进展,结果比较满意,股市上下干劲都很足。
这很好理解,按照北方制造集团内部运行机制,各科技项目研究组并不是仅仅拿薪水那么简单,哪一个项目组的项目有成果,进入商业操作阶段,相关人员将获得一定的分红权。
一旦推向市场,想想那些参与研究的成员有多少进账,能不让人眼红吗?
北方制造集团所设立的研究课题,都是将来最挣钱的行业,也是最热门的产品。
有视窗操作项目研究组,各类配套软件研发组,有台式计算机项目组,也有新一代手机等若干终端产品。
当然也包括集成电路等相关产品,掌握上游才是王道,芯片制造等关键门类绝不会放过。
沈度属于大手笔布局,着眼于未来全产业链。
当今世上没有人这样干,也没有这种能力,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烧钱,没有人能玩得起。
沈度是个例外,首先他超有钱,别人玩不起,他能玩得起。
重要的是,所有的项目都会在明天成为现实,绝不会做无用功。
这就是优势,别人不清楚未来哪种科技将会大行其道,沈度却一清二楚,绝不会走弯路。
也就是说,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投资新项目需要冒险,投入的钱有可能打水漂。
在沈度这里无需担心,只要能研制出来,必将是大把的财富。
这不是胡说嘛,哪有付出大笔投资不想要回报的傻瓜。
这绝非胡说,沈度有自己的目的,他不追求短期利润,而是放眼未来。
沈度有一个险恶的目的,就是在某些未来产品上实施截胡,断别人的财路。
尼玛,太坏了吧。
坏不坏沈度没有考虑,他就喜欢这样做。
当然,能不能断别人财路,那也要有那种本事。
如果研究不出新产品,或者晚于其他企业出产品,那也是白搭。
对此,沈度一点都不担心。
首先,他招募的人才几乎都是各行业最尖端人才。
没办法呀,沈度舍得花钱,付的薪水比任何企业给的都多。
有钱能使鬼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