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钱一片?”
韩义顺水推舟说:“要不这样,以后你就在这边做实验,这些硅晶片就当是我赞助你的。”
宋芸香撇了他一眼,说:“你在套路我?”
韩义尴笑说:“你想多了,我是那样的人嘛?”
“是!”
见宋芸香一脸戒备的样子,韩义带着三分蛊惑说:“这里设备齐全,科研人员也是国内一流的,还有机会接触到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学校那边呢连设备都不全,你又和谁交流?”
尽管心里意动,但宋芸香不想就这么轻易被他说服,说:“我到理工大那边去。”
韩义得意的说:“我们跟理工大是联合实验室,郑培生教授还差点是我导师呢。”
不等宋芸香继续说,韩义戴上手套取了四五片实验硅晶,说:“走走走,要不警报该响了。”
来到四楼的硅晶体实验室,看着里面一水的专业实验设备,好多还是特别定制的,宋芸香一下子就迈不开步子了,再也没提理工大。
韩义手把手教她各种设备操作方法。
宋芸香真是一位好学生,什么东西一遍而过,不用你说第二遍。到了实验环节更是如同开了挂一样,娴熟无比,就韩义这个泡在实验室大半个月的人、跟她一比就是新嫩。
做了两组实验后,韩义说:“时间也不早了,明天再来吧。”
穿着白大褂站在试验台前皱眉沉思的宋芸香、头也不回说:“你先回去。”
“什么我先回去啊。你还没办身份认证,回头保安非把你扭送到派出所不可。”
见宋芸香还在迟疑,韩义说:“走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明天再来也不迟。”
宋芸香不情不愿的跟他离开了实验大楼。
……
第二天一早韩义去房产交易中心办过户手续,下午抽空帮宋芸香做了个身份认证,还让她在一份所谓的“保密协议”上签字。
宋芸香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协议没有任何问题,她又没打算泄露什么机密,然后想想就签了。
签完字韩义拿着协议一脸诡谲笑容走了,留宋芸香在实验室纳闷了一会,随后就抛诸脑后、埋头在实验当中。
协议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签了保密协议就等于默认了她会一直留在天义实验室。一分钱不花,“忽悠”了一个智商超群的大才女来干活,韩义能不开心吗?
一直在堤防着的宋芸香,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最终还是被套路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爱谁谁去
软银的资金已经到位,但是邦纳那边又出幺蛾子了。
当天义最终决定花五倍的高昂价格购买他们产品线时,美国时间2018年5月7号上午8点,邦纳那边给出最终回复。
买产品线没问题,但是还要买他们配套产品,包括一套200万美金的磁检测系统、一套150万美金的编码器等等,总价格540万美金。
天义只要产品线就够了,这些什么磁检测系统别说买了,天义的研发部自己就能开发。
现在邦纳就是吃定他们了,想要产品线就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想要人家也无所谓,正好少一个竞争对手。
沈心把消息告诉韩义,那边嘬着牙花子说了个“买”、然后就挂断电话了。
美国时间2018年5月9号上午,以天义副总经理兼光传感器总负责人姚鑫为代表的一行人,抵达邦纳位于田纳西州的总部,在双方律师的见证下,双方正式签署了合同。
之后姚鑫等人留在美国,等着产品线上货运飞机,金陵这边却为厂址犯难。
目前有两个备选方案,第一个留在金陵,除了离公司近以外、撒好处没有;第二个在一百公里外的江都市,地方政府不仅答应帮忙解决场地问题,而且免税三年,还有各种高新科技补贴。
沈心跟区政府沟通了一番,那边迟迟没给出答复,设备再过一个礼拜就要回来了,时间不等人,没办法,只好再次打电话给韩义。
韩义听了就郁闷不已,难怪金陵作为六朝古都没有什么大型高科技企业呢,就这个傲娇的劲儿,有哪个企业愿意留下来?
虽然郁闷,但是韩义心里还是希望留在金陵,毕竟这边靠着大学城,人才储备方面会有很多优势,于是又打电话给康必成。
康必成就有些挠头。说实话,他当然希望天义传感器厂建在金陵,与他和他叔叔都好;但是作为朋友,他也不能置天义切身利益不顾。
想了想他说:“这样,我帮你问问。”
挂断电话,康必成立马给他叔叔打电话。
金陵市工商局某办公室里。
宽大的仿红木办公桌后面,一个穿着黑西服的男人正在伏案书写,而面前的办公桌上则显得非常简洁,两盏小红旗、一红一黑两部电话、台历以及桌角厚厚一沓文件夹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口袋里电话响了、男人才抬起头来。
男人年约五旬,微胖、皮肤白皙,透过眉眼可以看出和康必成有三分相似。这个男人正是康必成的那位叔叔康波,金陵工商一把手。
拿出手机看了眼来电号码,康波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就一个女儿,早早出嫁了,一直当康必成视如己出,奈何他一心往走商途,无论怎么说都不停。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主动给我打电话?”
电话里康必成告饶了几句,之后把天义科技的事情说了一遍。
康波惊疑了一声,问:“你跟天义什么关系啊?”
康必成想了想说:“我跟他们老板是朋友,但是没有业务往来。”
说着康必成又把韩义的情况简单讲了两句,问:“不需要什么特殊关照,就是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免税政策?天义怎么说也是科技创新企业,财政跟税务上总要照顾一下吧?”
“这样啊……”
康波考虑了一下说:“税收这块省里有硬性要求,天义科技满足不了;不过市财政对科技创新倒是有很多补贴,你让天义科技申请一下,另外也包括贷款。”
说完康波问了一句,“他们总投资多少啊?”
“总投资15亿。”
“这么多啊……”
康波惊讶了一声,说:“那你让天义赶紧打个报告上来。”
叔侄俩又聊了一会才挂断电话。
……
这边电话刚结束,韩义那边也收到了消息。
税收这块没谈成,补贴项目倒是有一些,什么科技创新奖,专利奖,区市研发补助资金,高新技术认定奖等等。
就是一点,钱不多。
你像人家深城,随便一个补贴都是几百万,到了金陵就有些小气吧啦的,三十万,五十万,最高一个高新技术认定奖才100万,而人家深城是500万。还有个321人才计划,不提也罢。
韩义心里就有些不快活了。
他知道光传感器未来的前景有多大,一旦市场打开,每年起码要为地方政府创造数亿的税收。现在优惠优惠没有,场地场地自己解决,补贴连牙缝都塞不满,就这他还能留下来?
韩义不想委曲求全,爱谁谁去。
给沈心打了个电话。
“你现在立刻写申请,就一条,要求市政府为天义解决用地问题,区政府也要提供过渡生产场地;另外你把光传感器的市场前景还有预期效益都写上去,礼拜五之前没回复,咱们就到江都去。”
……
韩义不知道的是,天义的申请报告区里根本就没往上报,而是一直压着。
天义仗着自己是高新企业、跟区里一直走的很远,别说疏通关系了,平时连个招呼都不打。你不叼我,我也不叼你,有本事找上级领导去,说个难听点,区里也求不到你天义身上,你咬我啊?
至于什么利税大户跟他们有什么关系?钱又一分落不到他们口袋。
也正是这种懒政、不作为的心思,搞得天义都打算出逃了,市里到现在还不知道。
9月10号上午,天义科技申请报告转了个弯递交到了市府。
主管工业的副市长郭光明当场就拍了桌子,气愤道:“谭俊材他想干嘛啊,这么大个事居然不跟市里通气。”
会议室里有人帮着说了几句,“正常审批时间都要一个礼拜,不能因为天义是明星公司就破例嘛,要不然以后个个有样学样,区里还怎么开展工作?”
郭光明痛心疾首道:“那也看对象啊!你们不清楚,咱们金陵这些年高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本土公司沉迷于技术外包,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出现过一家科技领头羊公司。”
“要知道一个好的科技公司会像催化剂一样,带动整体的产业发展;咱们就拿天义来说,这个公司我始终都有关注,他们出售的ATOLED技术在全球都属于顶尖技术,这样的公司如果让他们跑了,那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会议桌最前面一个五十出头、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人,用手中的圆珠笔点了点桌上的报告,问:“别的还有吗?”
郭光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看看天义科技发布的几段视频,绝对会震撼到你们,现在很多国外大公司都想跟他们合作。”
有人笑说:“我倒是看过,视频确实蛮震撼的,就是网上很多人在说他们技术造假。”
郭光明反驳道:“技术造假这个问题早已经澄清了。何况人家上个月一个技术转让就高达9。8亿,华星光电又不是傻子,如果技术造假的话,人家可能会买吗?”
“另外他们即将上马的光传感器,同样也属于国际领先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传感器核心技术封锁。这样的企业,特殊关照一下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这下没人说话了。
戴眼镜的男人等了几秒钟,见没人再有意见,就朝郭光明说:“那好,光明同志,天义用地问题就由你去负责解决。”
“嗯!”
……
报告交上去后,天义也没干等着,正好江都招商引资局派人来了,沈心跟韩义商量之后,决定再到江都考察一番。正好那边有两家硅材料供应商,也顺便去看看。
很少露面的韩义这回决定亲自带队,6名半导体材料专家,另外还有副总经理李同文、业务总监郁巍、行政副总监楼信鸿等,共12人,于5月10号上午9点半踏上了去往江都的路……
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辟
江都市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地处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
可惜的是时间晚了两月,要不能能体会一下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感觉。
韩义一行人于中午11点半抵达江都市,相关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对江都的投资环境着重讲解了一番。
之后去招待所吃饭,出席人员有江都市商务副局长陆嘉颖、招商局局长罗珍、高新技术产业委员会主任张海新、区代表等等。
席间韩义秉持多吃多听少说的原则,都由李同文跟楼信鸿他们去应付。
饭后还安排了一些活动,比如去参观江都的一些名胜古迹什么的,被李同文婉拒了,直接去硅材料生产厂家。
两家企业分别位于邗江区、广陵区,先去了就近的邗江区工业园。
这家名为“兴科”的传感器材料厂家,成立于2005年,主要致力于生产硅材料,是国内多家大型传感器及光学产品企业的供货商,年营业额超1个亿。
不过这些都是招商局提供的资料,具体什么情况还要眼见为实。
公司董事长吴兴元听说他们来考察后,热情接待了他们。
“这是李同文李副总。”
“您好您好!”
“这是郁巍郁总监。”
“您好……”
至于韩义的身份是传感器工程师,李同文也没单独介绍他的身份。
一番寒暄后众人进了产品陈列室,吴兴元亲自担任解说员。
“这是半成品硅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光敏、磁敏、射线敏等传感器……”
“我们公司始终坚持材料的创新性,每年会拿出一部分盈余投入到了新材料的研发中,目前在有机材料……”
韩义在郁巍耳边说:“去产区看看。”
郁巍点点头,笑着上前说:“麻烦吴总带我们去产线看看。”
“行!”梳着个三七开发式的吴兴元、笑容可掬的领他们去了生产区。
……
就在韩义他们抵达江都的时候,金陵这边有人急了。
上午市府会议结束后,郭光明立刻驱车赶往轩武区区,等听到区里还在“讨论研究”时,把几个头头脑脑骂了个狗血淋头,包括区书记谭俊材都没给他好脸色。
不过谭俊材根本不怵他。虽然级别上郭光明比他高了一级,但是大家不在一条线上,而且他年龄也快到站了,根本就没有进步的空间,郭光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