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暗的原石图标在韩义的注视下,缓缓向前移动着,放在草地上的两块原石随着图标的变化,有无数或深或浅的豆色开始解析了出来,在离地10公分左右的地方漂浮着。
大概过了两分钟,整个原石图标终于变成了白色,也完成了重组。
令他奇怪的是,两块原石并不像重组手机那样出现一个完整的原石,还是两块,并且其中一块原石里的豆青色翡翠无影无踪,多了个浅浅的凹痕。
韩义想了想,应该是普通的石头并没有能量可以吸收,所以外形才没有改变。
把那块有翡的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发现外径跟之前一比没有任何不同,反倒是内径缩小了一点点,“半边天”变成了“小鸡蛋”。
这个问题暂时放一边,他开始研究起中间的“小鸡蛋”粗豆种。过了会惊奇道:“咦,怎么没反应啊?”
只见原石中间的“粗豆种”跟原来看到的样子好像没什么改变。
想到树林里光线暗淡,韩义又赶紧来到外面的水泥路上。
现在是正午时分,冬日的暖阳一瓢水般泼洒下来,折射出朵朵霞光,韩义就站在水泥路中间,托起手中的原石与眼睛平视,这下终于看出了端倪。
原本肉眼可见的晶体颗粒,现在变得细腻了很多;还有之前浑浊的颜色也淡了很多,看上去有种通透的感觉,使得边缘部位本来点缀的一点点飘绿也多了那么一丝韵味。
以韩义浅薄的翡翠知识来说,掌中这块之前的“裂隙粗豆种”,现在已经能被称之为细豆种了。
第九十三章 他有多少钱?
陈双去看了几块毛料,可惜价格太高拿不起。
在店主的挽留声中出了门,正午的阳光照耀着门前的水泥地,无数肉眼可变的灰尘在空气中漂浮着,带着一丝丝清冽的空气朝鼻腔里钻来。
从手包里翻出卫生口罩戴起来,同时还拿出一顶折叠太阳帽,捋捋咖啡色的短发把帽子戴好。
尽管已到午饭时间,但翡翠市场里依然拥挤不堪,各种嬉笑低语、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陈双四处看了看,寻找那个神秘的“富二代”。
就在这时有熟识的同行过来了,隔着老远便招呼道:“陈总还没去吃饭啊,要不要一块去?”
陈双笑了笑说:“你们先去吧,我还在等人。”
一行人走近后,其中就有昨晚那位戴眼镜的张老板,和他并排而行的则是一位30出头的青年。
青年穿着一身浅蓝色休闲西服,左耳别着一颗晶莹的耳钉,右手则在不停的把玩一部苹果8。在陈双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后,耳钉男唇角微微翘起,伸出手用一种暧昧的口吻说:“这位想必就是陈双陈总吧,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张老板侧身让过行人,上前满脸堆笑的介绍说:“这位是中海金满堂的少掌门人邱世杰。”
“邱先生您好,久仰大名!”尽管心里不喜对方色迷迷的眼神,但陈双还是伸出了手。
邱世杰捏住陈双嫩白修长的手掌,说:“一直有耳闻说陈总在鉴翡上造诣深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我见识见识的?”
“邱公子廖赞了。哪有什么造诣深厚,都是凭的运气。”说着陈双使劲抽出了手掌。
“空穴不来风,陈总就不要谦虚了。这样,今天晚上赏个脸,我请陈总吃饭。”
说是让陈双赏个脸,但邱世杰的口吻却像是给了陈双多大个面子一样。
“那个……”陈双正犹豫着怎么拒绝时,身后传来了招呼声。
“没想到陈总在这里,我还以为你已经走了呢!”
说话的人自然是韩义。
带着西装革履的孟庆生走过来后,见到店铺门口围着的一群人,他微笑着点点头,朝陈双说:“陈总有没有吃饭呢,没吃的话一块去吃点?”
陈双正暗自伤脑筋呢。这个邱世杰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人,家里家大业大,除了“金满堂”这个高档宝石品牌外,家里还经营有房产酒店,是中海有名的潜水鳄。
相比金满堂,她们“宝石坊”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她可不敢得罪他。
此时韩义的招呼真可谓是及时雨,连忙笑道:“好啊!”说着朝面前几人说:“张老板,黄经理,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邱世杰嘴动了动,最后还是没说话。
在陈双窈窕的身段上瞄了瞄,目光又转到她身旁那个青年的背影上,问:“那人什么来头啊?”
腆着大肚子的张老板,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笑道:“是个有钱的富二代,估计是过来见识见识的。”
邱世杰面无表情的看了会,说:“走吧。”
……
这边韩义几人就在市场后面找了间特色餐馆,等菜的功夫韩义把那块“粗豆种”拿了出来,说:“要是不麻烦的话,想请陈总帮着估个价。”
几个人坐的正好是临窗位置,金黄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暗青色的桌面上,在这初冬的晌午显得格外惬意。
陈双一看就是位爱翡之人,小心的接过来,把桌面上精致的餐具推开,然后从一旁的手包里拿出放大镜、白手套开始研究了起来。
先是托在手里仔细观察了一遍石皮上的颜色、结晶体,“这是后江新厂石,从纹路上判断,应该产于河床浅水流。”
韩义没说话,但心里却非常的佩服。
他买的时候那个商家确实告诉过他,这是“坎底”产的原石,也就是这位陈总嘴里的后江。
看完石皮,下面自然是翡翠了,用单筒放大镜仔细甄别了一番,一直等菜全部上齐了陈双才放下料子。
“这是干白种的料子,里面晶体界线小于1mm,质地较粗,这样的料子只能做点挂件。”陈双考虑了一下说:“至于你说的价值嘛……如果按照开窗这面估算的话,市场价大概在6000…8000之间。”
韩义知道,原石如果不全部解开的话,永远带一个“赌”字,所以价格会有很大的水分,问道:“如果全貌呢?”
“你的意思是探底吧?这样就够做摆件了,大概能值个25000左右。”
两块料子花了8100,25000卖出去,那就是3倍,这个利润还是非常丰厚的。
韩义也不想多,这回过来能把他银行卡里的钱翻个3倍他就很开心了。
想一想,24岁的千万富翁,中国有多少?
……
吃过饭已经12点半,陈双先一步去了翡翠会场,而韩义则去了翡翠市场买了几块垃圾翡翠进行重组实验。让他郁闷的是,成品翡翠在重组过程中“咔嚓”一声碎了……
郁闷的他只能去翡翠公盘看看了。
等他到的时候,A1区通往后场的入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队,每个进入原石展览区的商人都领到了记事本跟圆珠笔,这是用来记录自己看好的原石编号。
另外还有手套、手电筒、放大镜等鉴赏工具,商人可以随意取用。
这些东西其实每个人都自备了,不过多一份备用也没事。
等进了原石区后又是另一番景象,面积高达四五千的塑胶地面上、摆满了造型各异的翡翠原石,而挑高的钢结构房梁上一盏盏镭射灯有给它们在蒙上了神圣的光芒。
随着数千商人以及游客的进入,本来巨大空旷的原石区里、瞬间好像放进了几百只鸭子般,回荡起了嗡鸣声。
不同于商人,游客只允许在红绳拉起的展览区外观赏,不可以私自进入隔离带,更不允许触摸。
这么做自然是为了防止人为破坏。这里原石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万,万一弄坏了赔不起怎么办?
这边韩义在展览区里转悠了起来。
这里每一块原石都已经开窗,露出里面或绿、或碧、或青的颜色,而在石头上则贴有中英文标签,上面写有产地、属性、价格等等。
随便瞄了眼,上面一连串的0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数了数,一块不起眼的毛料价格高达70万,单位是欧元。
再往前走,100万,150万,200万,300万的料子比比皆是,到目前为止,韩义就没碰到一块自己能买得起的原石。
和韩义一样被震惊到的孟庆生,脸上表情一直是呆滞的,他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钱人这么多,那些动不动上千万的翡翠原石,在他们嘴里就跟买个玩具一样,言谈之间轻松无比。
然后他又看了看身前年轻的背影,在心里猜测着,“他身家又有多少?”
如果他现在问的话,韩义会告诉他,刚够买眼前这块料子—一块产于缅甸十大名坑之一、“自壁”的料子。
自壁翡翠以出高冰为主,出紫罗兰的居多,自壁厂在外行耳中不怎么出名,但是内行人都知道这个场区的翡翠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块标价40万欧元的自壁毛料,合RMB300万出头,而他此时银行卡里正好还有350万。
就在他刚打算上前查看时,中午看到的那位耳钉男过来了。
第九十四章 一翡吃半生
在邱世杰眼里,人只分为两大类,“有用”的跟“无用”的。
有用的人泛指可以为他带来任何利益的人,比如亲人,朋友,商业伙伴等等;无用的自然就是那些没什么厉害关系的路人甲乙丙丁,不能给他带来利益的人。
对于前者,他的一贯方针就是尽量拉拢,如果拉拢不成那就视情况而定,必要的时候往死里踩;至于后者,他的原则就是、你不来惹我大家相安无事,一旦惹了,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此时韩义就被他划归为“有用”的人。
据那个张忠利说,这个年轻人出门是带保镖的。想他堂堂金满堂的少东家出门也就带了几个助理,对方来头肯定不小,要不怎么会带保镖?
走到韩义面前,邱世杰露出自认为潇洒的笑容,伸出手自报家门,“中海金满堂邱世杰。”
韩义看了看对方伸出的手,目光又在其背后几位助理身上扫过,伸出手笑说:“韩义!”
“原来是韩先生,久仰久仰。”
“哪里哪里,我就是个无名小卒。”
“韩先生真是太谦虚了,上午我一见你就觉得与众不同,忍不住想跟你结交一番的。”
“没有没有,邱先生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跟你一比韩某实在是不值一提……”
两个人在那里互相吹捧着,说出的话听得旁边随行人员一阵想吐。
孟庆生在心里忍不住赞叹道:“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能一本正经的说着这么恶心的话,怪不得人家能当老板呢!”
这边韩义脸上在笑,心里在皮笑肉不笑。
他上午就从这个邱世杰眉宇间看到了“暴戾”,这种人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反正马屁又不要钱,拍两句就拍两句,又不会少块肉。
邱世杰见他很“上道”,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鄙视。
他从韩义身上看到了“商性”,所谓商性就是商人的本性。而他在脑海里想了一番也没找到姓韩的大商人,自然把他跟陈双之流归为一类,统统都是不入流。
至于旁边的“保镖”,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连站位姿势都不懂,估计就是个武校出来的三流货色,弄来充门面的。
想到这里,邱世杰之前的笑容也减弱了几分,扭头朝地上的自壁毛料看了眼,说:“自壁料全是噱头,顶着个高冰种的名头,出的全是无水无色的空炮弹。”
韩义顺势接道:“噢,邱先生有什么好推荐吗?”
邱世杰自负一笑说:“买嘛当然是买‘打木砍’料了,水与底都不错,而且出产的翡翠原石个头较小,一般只有1…2公斤,5公斤以上的很少。”
韩义倒是听过打木砍这个名字,不过转了一圈也没找到,问:“邱先生知道这边哪有打木砍料吗?”
“喏~”邱世杰转身一指西北角,不耐烦道:“小料都封箱了,打包竞标。”
韩义邀请道:“邱先生要不要一块过去看看?”
本来邱世杰是抱着结交一番目的过来的,见对方也“不过如此”,心下有点索然无味,敷衍道:“不用了,你自己去看吧。”说完也不再搭理他,自顾自离开。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韩义走出几步后扭头朝那个邱世杰看了眼,射灯下对方正在和几位助手在研究毛料,嘴角不由往上勾了勾,带着一抹嗤笑走远。
……
韩义在展览区转悠了两个小时就出来了。
封箱料相比地上的大料也便宜不到哪去,标价最少都是100万欧元起步,跟他心理预期差的太远。而且这还只是标价,到时候开标的时候最少要翻一倍。
200万欧元,按现在7。8的汇率就是1500多万RMB,实在是有心无力。
不过来的时候这些都已经估算到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此时已经是下午4:40了,西斜的太阳被恢宏的门廊柱遮挡了,在前方广场上投下一个W型的阴影;远空碧绿色的森林和蔚蓝色的天空连成一线,蒸腾出一丝氤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