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他们学了一点。”夏红军撒了个慌。
  “那……。今年春节回家,你给我煮一杯咖啡好不好?”梅丽问道。
  “你春节能探亲回来?”
  “争取吧,也不好说……我妈给我写信让我春节回家,说很想我。”梅丽淡淡说道:“文工团演出任务重,特别是春节那段时间要下连队慰问战士,有个姐妹已经四年没回家了。”
  夏红军听了心里充满了同情。
  原本是个无忧无虑快乐的姑娘,现在已经迅速蜕变成一个坚强的战士。
  “夏红军,你给我唱首歌吧?要我没听过的。”梅丽突然说道。
  “那你得给我跳个舞。”夏红军立刻讨价还价。
  “你!……。”
  原来上高中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梅丽喜欢听夏红军唱歌,每次央求他唱的时候,夏红军就让她给跳个舞。而且不准跳什么迪斯科霹雳舞,非要跳民族舞。
  “那好吧……”梅丽看了看街道过往的人比较少,就脱了军大衣让夏红军拿着,露出苗条的身材。
  嘴里哼着曲子,轻盈的跳起来。是孔雀舞
  多年以后,夏红军还回想起在清冷的月光下,在成都的街头一个姑娘翩翩起舞,犹如一个美丽的精灵为他轻歌曼舞,这镜头一直记忆犹新。
  等梅丽跳完,夏红军轻轻唱起来,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成都》
  我掉下眼泪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
  ……。。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
  ……。


第265章 《乡村教师》
  夏红军本来第二天还准备想请梅丽吃一顿火锅,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刚起床,就接到梅丽打到宾馆的电话说昨天晚上回到招待所接到团里的通知,今天就要离开成都北上到安西继续演出。
  “夏红军,你欠我一杯咖啡,一顿火锅、一首诗…。。还有…。。”梅丽在电话里数落着。
  “还有什么?”夏红军笑着问道。
  “还有…。。不说了,反正很多!”女孩回答道。
  呵?
  夏红军只好答应说会一一兑现。
  “你兑现不了的。”
  “这一辈子你对兑现不了。”
  梅丽嘴上喃喃说着,却早挂掉电话。
  夏红军他们在成都地区整整呆了七天,参加了好多活动,去了川大的校园和学生们谈论诗歌。在成都的望江公园,诗人们玩得像孩子一样,顾城和谢烨把竹藤编成花篮戴在脖子上,北岛坐在草地上让肖全拍照,舒婷给大家讲述她在美国的见闻。
  回酒店的路上,北岛在车上领着大家唱俄罗斯的老歌《三套车》,肖全等人挥舞着双手,放声歌唱。
  回去以后,顾城还兴致勃勃给肖全送了一本他的诗集《黑眼睛》,内页写了一句话:“那些花已经走远了,给肖全。”
  是的,那些花儿似乎都要走了。
  在夏红军的记忆里,这些当代著名的诗人再也没有聚首过,肖全的镜头里也没有再出现过如此多的诗人。
  还有,在十月份在深圳《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举办的“中国诗歌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诗歌活动。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天就要回燕京了,组委会专门为诗人们在酒店举办了一个舞会,请他们参加,还有川大一些诗歌爱好者里面不乏漂亮的女生。
  这年头,跳交谊舞是一件很时尚的活动,于是诗人们各个收拾打扮了一番,准备出发。
  “小夏,你不去?”
  北岛看着趴在桌子边正奋笔疾书的夏红军,笑着问道。
  “还没写完呢。”夏红军头也不回来了一句。
  “怎么?在给姑娘写情书?”北岛开玩笑道。
  夏红军摇摇头,一脸无奈。
  写妹个情书啊。
  在写小说!
  今天下午突然接到《科学文艺》出版社社长杨筱的电话,先是对他当选十大中青年诗人表示恭贺,并盛情邀请他明天来编辑部和科幻迷当面交流下。
  “小夏,这次好多读者听说你来成都,都想和你见见面呢。”杨筱电话里说道。
  这个…。。好吧。
  反正明天也没安排啥活动,晚上就坐火车走人,夏红军笑着答应了。
  “对了,小夏,你的小说准备的怎么样了?”杨筱关心的问道。
  啊?
  这段时间他主要思考怎么写好长篇小说《渴望》,毕竟没看过电视剧,只知道大致故事梗概,里面的各种人物,以及主要情节都要仔细考虑,连大纲还没弄好,又被通知来成都。写什么科幻小说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但是电话里怎么能这么说?
  上一次在《科学文艺》编辑部还当着众多科幻迷的面信誓旦旦说自己不会放弃,正在准备下一本科幻小说呢。
  而且说还有了初步构思!
  于是夏红军笑着回答基本上草稿写好,要不明天我拿过来让你提提意见?
  “好啊,我一定拜读!”杨筱电话里很客气。
  得,跳什么舞啊,写小说吧…。。
  看到夏红军头也不抬奋笔疾书,北岛也不好过去看,自己一个人出了房间。
  当初夏红军在银河奖的颁奖仪式上,说自己下一步小说准备写关于地球或者关于教师的科幻小说,并没有完全确定。
  其实他指的的是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或者《乡村教师》。这两部小说在来到这时代之前他都看过,而且还看过《流浪地球》电影。
  这可算的上是中国第一部 具有好莱坞水准的科幻大片,拍的非常震撼。但内只是原著中带点燃木星那一小部分情节。 
  原著比电影更加冷酷和震撼。
  就小说的第一段,夏红军看就震惊无以言表。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有人说,当灾难降临时,美国人寻找新的地球如《星际穿越》,而中国人选择拯救地球,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解决方式。
  不过,最终夏红军选择了《乡村教师》,
  内容并不复杂:
  身居僻壤山乡村古教师李宝库已经时日无多,社会的磨难,生活的阻力,无穷无尽的且无法颠覆的让他感到绝望,但是从自己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让他始终心系村里4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并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贡献出最后一份心力与生命。
  而就这这个时候,数百光年外,一场持续两万多年,涉及整个银河的战争即将结束。
  获胜的碳基联邦为了防止敌人硅基帝国死灰复燃,决定以制造横跨数百光年的恒星空白地带来囚禁对手。
  这也代表着归属这些恒星的行星以及行星上的生命的灭亡。为了银河系中其他大多数的碳基生命,联邦的除星行动冷酷而无慈悲。唯一能逃过这场绝对毁灭的方法就是被发现的生命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文明水平并加以证明。
  临终前,李宝库拼尽最后一丝力量将牛顿三大定律定理篆刻进四个孩子的脑海中。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四位学生马上将被选为碳基联邦文明等级测试的询问样本。他更不知道,自己刚刚让学生们背下来的力学定律,最终从碳基联邦的除星行动中拯救了地球文明,以及整个太阳系。
  危机过去,四个孩子独力埋葬了恩师,然后带着老师对自己的期望走入明天的生活。大雨过后,孩子们为李老师手写的简陋墓碑已变成一块无名的破木牌。
  然而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对李宝库以及他从事的教育工作最好的祭奠。
  夏红军决定写这个。
  还有去年(1985年),中国设立了教师节。


第266章 最高的礼赞!
  这是一篇中短篇小说,篇幅不长,虽然夏红军记不不清一些细节的,但是故事的主要情节他还是记得的。
  再说,大刘的科幻小说重在“点子”和透露出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写故事的文笔倒也一般。
  而这,恰好是夏红军所擅长的。
  北岛他们在楼上跳完舞回来,夏红军已经写好,正在对某些地方的遣词造句进行修改。他看到夏红军一晚上就趴在桌子上写个不停,有点好奇,就过去想看看到底在写什么。
  原来是在写小说!
  “北岛老师,你帮我看看?”夏红军笑着把稿子递给他。
  诗人写小说很常见,北岛自己也写过小说《波动》,今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但没想到夏红军竟然写的是科幻!
  过了会,北岛看完小说一脸感慨:“小夏,我不懂科幻,但就这篇小说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让我深受感动。教师这职业实在是太伟大,想想那些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多少包括老师在内的知识分子进了牛棚……。”
  得……这话没法再聊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夏红军请了家,穿上大衣出了酒店,直奔位于人民南路的《科学文艺》杂志社。
  和《星星》杂志社热闹的场景相比,《科学文艺》杂志社显得冷冷清清,甚至有些寒酸。不到十人就挤在三间办公室里,房间里到处堆积各种文稿,显得有些凌乱。
  杨筱单独一个办公室,见到夏红军显得很热情,招呼他坐下,给他倒茶水好笑着说准备去参加诗歌节可惜没有买到门票。
  “你知道吗?诗歌节的五块钱的门票竟然炒到五十块,竟然还买不到。”杨筱啧啧说着,她着实也没想到诗迷们如此疯狂。
  “如果,科幻小说能有诗歌的一半,不,十分之一的盛况,我就满足了。”杨筱说道最后叹了口气。
  夏红军没法回答。
  科幻小说一直是很小众的,别说八十年代科幻小说处于低谷,即便到了千禧年后,在畅销小说市场上,科幻小说的占有比例非常小。那时候主流小说属于玄幻、仙侠、官场、盗墓、职场那些热门。
  即便出现了《三体》那样巨著,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科幻热,但热闹过去依旧归于沉寂。
  “好啦,不说这个,你小说带来吗?我先睹为快。”杨筱笑着问道。
  夏红军从背的书包里拿出《乡村教师》的底稿交给了杨筱。
  杨筱接过来看几年,秀眉微皱。
  这是科幻小说?
  这明明就是“寻根文学”嘛……。描写某个封闭的小山村所呈现出来的落后和愚昧,而那个老师,不就是那个动荡年代里被打成臭老九的知识分子形象嘛。
  这种小说现在一抓一大把而且写的比这还深刻。
  如果不是冲着夏红军这个名字,放到是个不知名的青年,早就把这篇小说仍在废纸篓里。
  纯粹浪费时间!
  但是她看到笔锋一转,出现了在银河系的光年尺度的两大文明的宇宙战争,马上意识到这真是一篇科幻小说。
  “双线叙事的结构的小说?”
  杨筱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个名词。
  这很有点像那本朋友从日本带回来的村上春树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通过两条叙事线共同展现同一个主题。即便两条叙事线偶然相交,也只是空间层面的物理相交,剧情上仍无内在联系。
  难道是作者想通过两条平行叙事线(星际战争和李老师临终告别),来表达“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一思辨性主题?
  对,就是这个!
  因为书中还提到了鲁迅。
  鲁迅的小说杂文杨筱看的多了,十分熟悉。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杨筱对此十分自信。
  只是……如果真是这样,这票科幻小说只能说好看,但觉得谈不上精彩。
  但是她看到中途的时候,两条叙事线“突然”相交了!
  怎么会这样!
  竟然会这样写!
  杨筱被夏红军这突然写法惊呆了!
  他的学生们(大概率是没有继续深造的可能了)最终用他教授的知识拯救了人类拯救了地球。
  在一片愚昧的黑暗中,那点点希望的火光最终照亮整个世界黑暗!
  她现在已经顾不得分析文章结构,而是被后半偏的文字所震撼。
  特别是看到那段碳基联邦的最高统治者和议员之间的对话: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听起来象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确实有过这个概念,但即使在那时也极其罕见,除了我们这些星系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