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红军发现,海子的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但是一旦接触到诗就变得正常许多,这是夏红军愿意看到的。
没想到海子诗稿乱放,会让柳慧芳看到。
于是夏红军介绍就是住在我家的朋友写的,笔名叫海子,政法大学教师,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
“这首诗写真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么温暖和浪漫!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你的朋友一定是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命的人!”
这个。。。。。。
夏红军真不好回答。
正在这时候院子大门开了,听到脚步声,海子最后走了进来。
“柳总,他就是这首诗的作者,海子。”夏红军笑着介绍。
啊?是他写的?!
柳慧芳一脸吃惊看着海子。
胡子拉碴、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脸色苍白中带着忧郁,简直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海子是个性格比较孤僻的人,听夏红军对方是香江来的老板,只是笑了笑,就拿回自己的诗稿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门“砰”一声关上。
“你的朋友好像精神不太好。”柳慧芳悄声说道。
夏红军点点头,叹了口气,本来他不想多说,突然想到柳慧芳也是香江过来的,还是一个大老板,就试探的问香江青山医院医疗水平怎么样。
“青山医院?那可是诊治心里和精神问题的专科医院,我有个朋友那里当主任,你问这个干嘛?”柳慧芳有点吃惊,不过她很聪明立刻联想到什么。
“是不是为刚才你那个朋友?”
“是啊。。。。。。”夏红军听她朋友在青山医院,也就不隐瞒把海子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柳慧芳听了很是同情,这个能写出这么美好诗句的年轻人,竟然要卧轨自杀!
“这样吧,我帮你问问我朋友。”柳慧芳热情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一个东西。
大哥大?!
夏红军看个硕大的移动电话,有点惊讶。
来到这时代,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哥大!
真像个砖头。
柳慧芳看他夏红军盯着自己手里的大哥大,以为没见过,就笑着说道:“夏红军,这是移动电话,我们叫大哥大,有了他打电话很方便的。”
“我知道,这玩意真像个砖头,估计用来打架或者砸核桃挺顺手。”夏红军随口笑道。
我晕。。。。。
这价值一万港币的大哥大你竟然说用来打架砸核桃?
不过嘛。。。。。
看不出来,说话挺幽默嘛。
柳慧芳朝夏红军笑了笑,拨了个号码,电话很快接通,用叽里咕噜用粤语聊起来。
过了好一会柳慧芳才挂掉电话,笑着对夏红军说道:“我朋友说了,如果你朋友愿意来香江治疗,他会亲自给他诊断。”
“谢谢,谢谢。”夏红军大喜。
能让主任医生治疗那当然是好事。
夏红军请柳慧芳吃饭,但被对方客气拒绝。
“我还有事,下次好吗?我有可能在这一带买房,到时候我们就是邻居,我可要经常来串门哦。”、
这个。。。。。好吧。
最后,柳慧芳又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还告诉她朋友叫陈家俊,然后才告辞离开,夏红军把她送到门口。
这女人。。。。。。挺有意思的。
交个朋友还不错,当然也只能是朋友。
有了这个好消息,夏红军到胡同口的小卖部,用公用电话给西川打了个电话,告诉刚才发生的事情,西川听了也很高兴,说等海子的父母来了以后尽快商量决定。
三天之后海子的父母赶到燕京,夏红军和西川去接站。海子的父母五十岁左右,老实憨厚的样子。海子的母亲眼睛红红的,看来哭过不少回,对夏红军和西川不停感谢。
海子的父亲是个沉默的汉子,在回后海的路上听到西川说出让海子去香江治病的想法,沉默了一会也点头答应。
回到四合院,海子的母亲看到海子憔悴的样子,眼眶又红了,海子是个很孝顺的人,看到母亲这样也忍不住落泪,母子两抱头痛哭看到夏红军心里也难受。
最后还是海子的父亲拉开他们娘们俩,一家三口到海子的住的房间,过了好半天才出来说,海子答应去香江治疗。
事情已经决定,就要着手准备去香江的事情。
但那时候香江还没有回归,没有什么港澳通行证,去香江必须办护照,好在海子是过去看病,单位知道这事也很支持,积极帮忙。
在这年代有单位就好办事,何况西川和海子的单位都比较牛。
办签证需要时间,海子就带父母在燕京城游玩,晚上就住在四合院。他说自己在燕京上学工作了这么多年,父母都没来过这次要尽孝心。
海子这边的事情暂时有了着落,骆一禾也已经出院在家休息。夏红军就考虑自己是否该返回定西,毕竟回来二十多天,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
实在不行,房子留给海子家人住,自己先回去?临走前把钥匙交给西川就行。
当然,这件事要找西川说清楚,包括自己要垫付的费用,于是这天中午吃完饭,夏红军就到了一趟西城区的北京分社找到了西川。
夏红军说明情况,西川满口答应。
明天就可以返回定西了!夏红军长吁了一口气。
此地不可久留,得赶紧离开燕京。
不过,临走前他还要带一个人走,陈招娣的三妹陈焕娣。
陈焕娣如愿以偿考上燕京邮电学院,不过去年入学的时候夏红军已经去了定西没见着,这次一定要带走。
说干就干,夏红军坐着公交车赶到了邮电学院,一进校门就发现里面乱糟糟的,学生们已经不上课。
夏红军按照临走前问陈招娣她妹子的宿舍地址,找到了计算机系的女生宿舍楼,很巧就看到一个女孩扎着马尾辫说说笑笑和几个女同学一块出了宿舍楼向这边走来。
陈焕娣!
夏红军一眼就认出来。
和她姐姐长的非常像,但看上去性格要活泼点。
陈焕娣也看到了夏红军,又惊又喜跑了过来:“姐夫,你不是和我姐去定西教书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别叫我姐夫好不好,毕竟还没和你姐结婚。但陈焕娣一直这么叫夏红军也拿她没办法。
“办了点事。。。。。马上就回去。”夏红军笑着回答了一句又,说道:“招娣,你收拾东西,跟我一块回老家。”
第362章 燕京第一家洋快餐
“为啥要回去?”陈焕娣一脸惊讶。
“现在到处乱哄哄的,你呆在这里干嘛?一天不上课乱跑!”夏红军回答道。
“我不!”女孩脾气很倔。
“必须跟我走!否则我就断你生活费!”夏红军脸一绷,一把抓住了陈焕娣的手腕。
“姐夫。。。。。。”陈焕娣又羞又恼,自己的手还没让那个男生碰过呢。
“听姐夫话,快走!”夏红军脸黑着不为所动。
陈焕娣没辙了。
自己的生活费全部都是夏红军出的,自己花钱比姐姐大方多了,他从不吝啬,如果真的不给自己钱,那怎么办?
何况家里父母可是把他当成贵人看待的,他的话比谁都管用。
想到这里女孩撇撇嘴:“那好吧,你什么时候走?我到时候和你一块。”
“现在就收拾行李给我去后海!”夏红军说着放开了手。
他担心这丫头使个心眼,到时候找不到她就麻烦了。
陈焕娣没办法,就和一块的同学小声说了几句,然后就回了宿舍,磨磨蹭蹭快一个小时,夏红军有些等不及真想冲上去找,还好陈焕娣提着一个旅行包走了出来。
看到女孩不高兴的样子,夏红军叹了口气:“焕娣,你还小,还是个孩子,有些事情你们想象的复杂的多也可怕的多。”
我小?
我今年十八了!
你只比我大四岁而已。一副大人的口气教训我!
不过,人家确实是大人了,竟然和姐姐住一起了。。。。。。
嘻嘻。
好羞人哦。但也很好玩吧?
夏红军看女孩低着头,以为她想通了心里也挺高兴,如果知道她心里竟然想到哪里去。准气的敲她的小脑瓜,你怎么和你姐姐完全不一样?
夏红军和陈焕娣又坐公交赶到了后海的四合院,海子一家还没回来。
陈焕娣第一次来,感到很新奇,东看看、西逛逛,最后来到夏红军的卧室,看着床上崭新的被褥:“姐夫,你和我二姐就睡这里呀?今晚我睡哪里?”
这话问得。。。。。
夏红军瞪了一眼:“今晚你睡这,我去客厅睡!”
本来就没多少被褥,海子一家来把原来夏红军两人上学用的被褥临时凑合下。现在陈焕娣也住这里,也没必要买新的。
陈焕娣也没说啥,把行李放在房间。
看看时间快十二点,夏红军说道“肚子饿了吧?走,跟我去外面吃,肯德基!”
“真的?姐夫?”女孩高兴跳起来:“我还没去吃过呢。”
肯德基是进入大陆的第一家洋快餐店,于87年11月在前门开业。
据说当天门前排起长队,警察维持秩序。很多人寒风中等两个多小时,就为了品尝一下“美国鸡”的味道,虽然那时这价格一点不便宜。
夏红军后来也带陈招娣去过一次,只卖4种食物:原味鸡、鸡汁土豆泥、菜丝沙拉、面包。
一块原味鸡竟然售价2。5元!
吓得陈招娣要拉夏红军出来,小声说实在太贵,我们乡下一只大公鸡也卖不到两块钱。
夏红军安慰女孩说咱们就是吃个新鲜,再说没必要省。
最后在夏红军的催促之下,陈招娣只点了块面包。后来说什么也不跟夏红军再来。
但陈焕娣明显和她姐姐不一样,两人乘公交赶到前门肯德基店,这里的花样比前两年多了很多,女孩直接要了一份汉堡、一块炸鸡,一份沙拉,又要了一杯可口可乐,大口开心吃起来。
吃着吃着,发现夏红军只要了一份可乐和汉堡,就小心翼翼问道:“姐夫,是不是我吃的太多,太奢侈了?如果我二姐在,肯定会说我。”
“没事,就一顿快餐,算不了什么。”夏红军笑道。
看着女孩吃的开心样子,夏红军心里不由感慨。
时代开始变了。
虽然陈焕娣只比她姐姐小几岁,但吃的苦比她姐姐少许多。
特别是上高中以后,学费生活费都是由夏红军出,从来没有亏欠过她,而且她家里的光景也一年比一年好。
相对于陈招娣,她妹妹就显得大方许多。
其实这样挺好,有时候夏红军也希望陈招娣别那么节约,但对于贫穷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恐惧,已经深深印在女孩的骨子里。
等这一代人老去,就成了后世里被年轻人有时候所鄙视的那些大爷大妈。
他们有时候小气、抠门,爱占小便宜。。。。。。
其实,这也不全是他们的错,是时代的错。
还好,陈招娣虽然节俭但是很善良,从来不占别人的小便宜。
两人吃完,陈焕娣又说要逛逛,夏红军就答应了。
“姐夫,我听说中国美术展在举办艺术展,里面有好多画,我们去看看好不好?”陈焕娣突然说道。
夏红军听了有些奇怪:“你什么时候对绘画感兴趣?”
“允许你们喜欢诗歌,就不允许我对绘画感兴趣啦?”陈焕娣噘噘:“不过,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弹吉他,像我这样喜欢绘画的人不多。”
“诗歌呢?”
“少啦。。。。。现在诗人不吃香。”陈焕娣说了一句,突然想到眼前就是一个大诗人,不好意思吐吐舌头。
哎。。。。。。
“走,我们去美术馆!”夏红军决定了,反正也没事。
中国美术馆在东城区五四大街,夏红军和陈焕娣坐公交赶到那里,里面已经有很多人。
先是经过一个长廊,里面有一个长长的参展艺术家的姓名以及简介。夏红军竟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韩宁,著名青年先锋画家!
夏红军顿时笑了起来。
两年多不见,这小子竟然是著名画家了。
韩宁是燕师大美术学的高材生,曾经帮夏红军画过文化衫上的图案,两人关系不错。
后来因为前女友的事情,殴打了老外,在毕业前被开除孤身一人去了哈尔滨,找一个叫“北方艺术群体”社团,都是一帮玩美术的。
夏红军就再也没见过,没想到两年多过去,这小子竟然能来这里开参加美术展览。
夏红军决定找找他。
美术馆里面空间很大,足足有四层,夏红军先是来到一楼,看着周围的展览,顿时惊呆了。
这。。。。。这是艺术?!
第363章 行为艺术
大厅的一角,一个艺术家模样的人坐在地上一个草铺的鸡窝里,竟然垂头专心孵蛋!
几十个鸡蛋布在他的身下,外面还散落着一些鸡蛋和稻草,一圈小纸板上用黑色毛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