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喜欢不喜欢?”马未都疑惑道。
夏红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边开车边继续说道:“刘慧芳让张凯丽扮演,她好像是煤矿文工团的,演过《八女投江》。”
“她?没啥名气,能演好这角色?”
“王沪生让孙松演。。。。。。”
马未都越听越迷糊,如果说李雪健算的上是个知名演员,那么那个张凯丽绝对就是寂寂无名,孙松找个人根本就没听说过!”
而且他怎么笃定这三人就能演好这三个角色?
夏红军不说。
楼上,鲁晓伟透过窗户看到那辆红色的桑塔纳徐徐开除大院,微微叹了口气。
其实,他很喜欢这部小说的。
室内剧,这是大陆第一部 室内剧!
而且这部小说写实的视角直面那个社会动荡、是非颠倒的年代,讲述了几个年轻人复杂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
温柔善良的刘惠芳,憨厚老实的宋大成。。。。。。主角描写的栩栩如生。鲁晓伟预感到,如果拍出来一定会火!
但没想到对方额外提出这个要求!
“要不,老郑,咱们先问问夏红军想让谁来主演?看他选的人到底怎么样?”鲁晓伟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行!”郑晓龙硬邦邦回绝道:“此风不可长!照这样下去,那些作者,甚至出钱投资的,都把自己的人往剧组里塞,那要导演干什么?!”
哎。。。。。。
郑晓龙说的事实话,鲁晓伟也没法反驳。
只是。。。。。。
“老郑,台长给咱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一年之内拍一部50集的电视剧,你已经立下军令状的。”鲁晓伟善意提醒道。
原来,最近这几年中国的电视机拥有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很快摆脱了几十个人在院子里围在一台电视机前的历史。
随着电视观众的增长,中国人对电视剧的渴望,也在与日俱增。到了现在,这种供需矛盾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
郑晓龙他们所在的燕京电视台艺术中心如果不在一年之内赶紧拍出一部50集的电视剧,那第二年燕京电视台就就无米下锅!
台长急啊,就给郑晓龙下了死命令。
郑晓龙当然不会,他冷笑了一声:“难道死了张屠夫,我们就要吃混毛猪?最近那个王朔不是很火吗?我们找他编剧,弄个剧本!”
第373章 选角
“什么?郑晓龙找到你哪里了?”夏红军吃惊看着王朔。
在四合院的桂花树下,夏红军正在和王朔聊天,同来的还有马未都。
今天夏红军刚下班吃完饭,准备和陈招娣出去沿着后海溜达一圈,没想到王朔和马未都就上了门。
陈招娣赶紧给他们倒水、沏茶,三人就在桂花树下坐着藤椅聊起来。
夏红军没想到他们来竟然是这事!
“郑晓龙专门请我到蓟门饭店搓了一顿,其实我和他也不熟,只是点头之交而已,这丫热情得我有些纳闷,到最后他才说出目的是我让帮他弄个电视剧本!条件优惠!”
“你答应了?”
“哥怎么会?我当时就很吃惊反问他,夏红军那本《渴望》你们很看好,不是准备签约,开拍吗?怎么又找我?后来他才说出原因说你必须要用自己的推荐的演员。”
王朔说出了结果。
“当时王朔打电话给我说了这个情况,我很赞同。”马未都插话进来:“虽然这部小说是你个人创作,但现在现在咱们都是海马影视创作中心的成员,不能搞窝里斗是吧?”
“那是,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王朔附和。
其实,当时听了郑晓龙的请求,他有些心动,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样不妥,肯定会得罪夏红军。而且也对刚刚成立的海马影视不利。
“多谢,王哥。”夏红军笑道:“我非要自己选角的原因我给马哥说过,并不是我蛮不讲理。。。。。。”
“嘿,不用说了,我知道。”王朔打断了夏红军的话,打手一挥,豪气冲天:“红军,硬气!将来谁拍我王朔改编的电影,主角我来定!嘿嘿。。。。。自己选的演员看上去舒心!还有导演!”
呵?
夏红军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葛优、谢园、梁天几个人的名字,御用导演冯小刚。。。。。。
王朔和马未都聊了会就走了,夏红军把他们送出大门。回来看到陈招娣正在书房专心做题,也就没打扰,一个人出了门准备去后海散散步,当然后面还有个跟屁虫——土狗小豆苗。
小豆苗已经两个月大,黄黑色的毛发,长的圆圆滚滚很可爱,不知道怎么原因特喜欢和夏红军玩。这让原来不太喜欢狗啊猫啊的他,一下班就逗这小家伙。
和往常一样,夏红军沿着后海的堤岸散着步,小豆苗撒欢前前后后跑着,忙得不亦乐乎。
夏红军在想王朔等人今天上门的事情。
很明显,王朔再卖给自己一个人情,策划编剧一个电视剧对他来说不是个难事。
当然,自己要投桃报李,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
等着吧。。。。。
不管是郑晓龙或者鲁晓伟,会来找自己的。
果然没过一周,这天下午夏红军在上班接到燕京电视艺术中心打来的电话,是鲁晓伟。
鲁晓伟在电话里笑着问夏红军晚上有没有空,找个地方吃饭顺便聊聊,夏红军自然知道他要聊什么,很愉快答应了。
快下班时,夏红军给陈招娣打了个电话说晚上有事不回去吃饭,然后就开着桑塔纳赶到约定的地方,前门外,一家干净的小餐馆。
夏红军进去就看到鲁晓伟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边,就径直走过去。
桌子上的菜很精致:“坚果飘香”“山楂鹅肝”。。。。几样小菜。
鲁晓伟笑着招呼夏红军吃,又说“老燕京”有“吃秋”的习俗,俗话说“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咱们要“吃秋进补”。
夏红军尝了尝,味道挺不错。
两人边吃边聊,鲁晓伟很快就把话引导正题上来,问他到底看中了哪几个演员?
夏红军也不兜圈子,就把李雪健三人的名字报了上来。
“你都很熟悉?”鲁晓伟有点惊讶。
没想到夏红军摇摇头:“不熟,不过我看过他们以前演的角色,觉得他们的气质非常适合演这部剧。”
是吗?
鲁晓伟心里很是怀疑。
李雪健不用说,他的老熟人找他没问题,只不过人家愿不愿意演?
张凯丽?
见过,原来是个运动员搞速滑的,后来演话剧,不过所演的角色不太出名。
她的形象嘛。。。。。
鲁晓伟脑海里浮出一张俏丽的脸,太明艳了吧?
至于孙松是谁?
没听说过。
“孙松好像是燕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你到时候可以去找找。”夏红军解释道。
怎么这么不靠谱?
鲁晓伟头有点大了。
“夏编辑,你真的认为这三人能演好剧中的主角?”鲁晓伟实在是搞不明白。
“真的。”夏红军一脸认真:“不信,鲁导你可以亲自去了解了解,看我说的对不对。”
“好吧。。。。。。”鲁晓伟决定了。
反正都在燕京也不远,跑一趟看看到底怎么样?如果真不行,那自己就彻底放弃!
你挑演员,我也要挑演员!
仅仅过了一周,夏红军就接到鲁晓伟的电话,电话里鲁晓伟很兴奋说三个演员他都见到。
说李雪健是自己的朋友,开始人家看不上这个角色,说宋大成这个人物,老实巴交的普通工人,和他平常演的英雄人物不太符,最后还是看自己的面子答应下来,试演了下感觉很不错。
“张凯丽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聊了一会发现她张性格开朗大方,跟内敛沉静的刘慧芳一点儿都不像,后来一个细节打动了我。”
“什么细节?”夏红军随口问道。
“当时在她家,快到吃饭的时候,张凯丽说:“正好到中午,导演你就在这随便吃点,没什么好的,就是面条”。鲁晓伟继续说道:”我一听,马上就动心了,哎呀,这个人不就是刘慧芳吗?角色就敲定了。”
啊?还有怎么多故事?
夏红军真没想到。
鲁晓伟又说了孙松,说他跑到燕京电影厂,当看到孙松本人的时候立刻就决定:王沪生非他莫属!”
“夏编辑,你的眼光厉害啊。”最后鲁晓伟语气中带着敬佩。
夏红军在电话里嘿嘿笑了两声,没有回答。
既然双方都认可着三位主演,唯一的障碍扫清,第二天夏红军又去了一趟电视中心和郑晓龙、鲁晓伟签署出售版权合同,当然都是彼此恭贺,过去的事情只字不提。
第374章 上班族
《渴望》改编的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夏红军就不再操心,后来还听到别的角色,宋大成的媳妇徐月娟扮演者也是煤矿文工团的杨青。
刘慧芳的母亲刘大妈扮演是韩影是孙松的母亲,儿子扮演王沪生。那自己就扮演他的丈母娘嘛,支持他的事业。。。。。。
这部剧几个重要角色都启用的原来历史上那些人!
妥了!
将来不火不行啊。夏红军彻底放下心来。
《燕京人在纽约》也已经彻底完稿,不过他暂时没决定投稿,本书也是要改编成电视剧的,看看情况再说。
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已经是隆冬季节,夏红军回到燕京已四个多月,生活走向正轨。
早上匆匆上班,忙忙碌碌一天,下午下班后赶回家,晚上写写东西散散步,到了周末偶尔有朋友来聊聊天或者出去小聚,生活平平淡淡。
这让夏红军想起了那首民谣:《上班族》:
无论拥拥挤挤还是冷冷清清
你总要出门上班
无论雨的清晨还是风的黄昏
你总是来去匆匆
街上人来人往车上人喜人愁
你全都你全都
你有个家妻如玉女儿如花
你是个男人就注定要支撑它
出门做事不容易
乘车赶路不容易
早已学会不生气
因为每个人每个家都不太容易。
。。。。。
。。。。。
其实,夏红军心里很不喜欢这种一成不变的上班族工作,感到枯燥乏味,更重要的自己这份编辑工作。
就在本月,海子的诗集《海子诗歌作品集》由《诗刊》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当然是夏红军力促的结果,不过从这一个月市场销售反馈结果来看,销量并不太好。这并不是因为海子诗歌质量的缘故,而是现在整个诗歌市场状况都比较差。
那个全民写诗、全民读诗,一首诗让无数青年为之疯狂情形已经渐行渐远。
编辑部里笼罩着一种烦躁不安的气氛,所有人都想方设法扩大刊物的销量,渴望每月工资条上的奖金数额稍微多一点点。
他们并不是为诗歌而战。而是生存而战。
这一点夏红军心里很明白,无论是领导还是编辑,都是普通人,首先要活下去。
只是。。。。。。
有些诗歌的质量实在是太差了点啊,夏红军就看不过去,这玩意还能上《诗刊》
算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编辑,人家主编那里就能过关,自己乱操心什么?
夏红军早早来到办公室,打水、扫地,这是每天早上来都需做的事情,等一切忙碌结束,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只是,这办公室里暖气不行啊,室内没多少温度,是不是单位穷的没给暖气公司缴费?
夏红军心里吐槽着,坐在办公桌前,打开桌面上放的一份稿件。
他作为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全国各地投来的诗稿经过初选——写的好诗稿将交给组长老张进行进一步审核,合格的再提交到副主编那里做最后审定,如果可以就可以登载。
如果他看不上的,将交给同一个办公室的小刘做二次初审,反之亦然,这是为了防止因为人为因素刷掉优秀的诗篇。
嗯。。。。。
字还写的不错。
夏红军看着潇洒的字体,微微点头,但是看到诗歌内容不由得皱起眉头。
喜悦
喜悦漫过我的双肩,
我的双肩就动了一下。
喜悦漫过我的颈项,我的腰,
它们像两姐妹
将相向的目标变为舞步。
喜悦漫过我的手臂,
。。。。。。。。
。。。。。。
怎么说呢?
首先不押韵,再次,语言显得平淡略显无趣。
如果按照以前,夏红军绝对PASS掉,但是现在。。。。。
算了,通过吧。
毕竟有了拟人的手法,还凑合。
夏红军想着,在诗稿上写下自己评语,将交给老张进一步审核。
第二篇诗稿:
等待
车还没有来,
我只能等待;
时间还不到,
我只有等待;
前面很多人,
我只好等待
。。。。。
。。。。。
这泥煤的是诗?
夏红军直接把他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