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没看这次来投稿的诗篇里比去年那种粗鄙口语化,故意反崇高反传统的诗篇少多了吗?
  这帮所谓的第三代诗人这几年把诗坛搞的乌烟瘴气,得拨回来!
  当然还有别的好处,他的那本获奖作品《芳华》和《当代》杂志社签订的合同到期了!
  按照现行的著作版权法,作者和出版方签订的版权合同有效期是三到五年。也就是说,这三到五年时间,出版权在出版方手里,无论是不出版还是再版都是出版方时候说了算,你老老实实领稿费就行。
  但合同期一过,出版权就回到作者手里,你爱和那个家出版社签订你随便。
  刚好,夏红军和《当代》出版社签订的《山楂树之恋》和《芳华》都是四年。
  去年年底合同到期,《芳华》出权回到自己手里,而那本《山楂树之恋》更早,自己可以重新找出版社出版了!
  借着着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这股东风,何愁找不到下家?
  其实,就在报纸上公布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的当天下午,夏红军就接到《当代》出版社魏主编的电话,说是愿意继续续签《山楂树之恋》和《芳华》的出版合同,当然这次是以版权税形式购买出版权,10%。
  夏红军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
  天启公司的高东辉曾经说过等你那两本严肃文学合同到期之后干脆也拿到我公司来出版,哥绝对不亏待你。
  不过夏红军还是决定版权卖给《当代》出版社,有的时候也搞平衡,何况对方的条件也很优惠。
  对方答应,签署合同后立刻印刷两本书各三十万册!然后在看销售情况,继续加印!
  如果全部卖完,算算。。。。。。又有五六十万能进账吧?
  是不是再买处四合院?免得后面陆陆续续买些古董家具往哪里放?
  夏红军靠在凉椅上,琢磨着。
  版权收入这东西,细水长流,《平凡的世界》稿费只有三万块,但几十年后,据听说光印刷1900多万册,光卖给电视剧版权就600万!
  相比自己这边经济宽裕,燕山诗歌发展基金这边得多操心。
  今年三月基金会公布了1990年度决算支出,共计花费32105。9元,这里面主要支出是在成都举行的第一届燕山诗歌奖包括奖金、会议费、差旅费等。
  去年的收入,除了夏红军捐赠5万,还还有卢伟海、尚仲敏以及远在海外的北岛等的捐赠,共计64000元。也就是说一次就花掉基金会的一半收入。
  当然这里面没有包括富婆柳慧芳捐赠的五十万港币,不过被夏红军投资到香江的信托公司用于理财增值,暂时取不出来。
  今年又陆续接到国内私人捐助,特别是夏红军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提到燕山诗歌奖,一些诗歌爱好者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慷慨解囊,截止到昨天一共收到13250元捐赠。
  今年诗歌颁奖可以如期举行,但明年呢?
  非要动柳慧芳的捐赠?还指望这笔收入在香江股市上赚大钱呢。
  实在不行自己再捐赠些?
  当然可以,但这不是长久之事啊。
  看来,自己要去拉点赞助?
  不过夏红军没想到的是,有人主动送钱上门。
  现在是五月底,燕京的天气已经很热,今天是周末,燕山基金会的一帮人齐聚夏红军家,审稿的审稿,编辑的编辑。
  院子大门半掩着,土狗豆苗卧在照壁旁边的槐树下,吐着舌头坐着忠实的看门卫士。
  突然,豆苗冲着门口狂叫,又听到门外传来汽车的声音,夏红军穿着背心裤衩从屋里出来,就看到几人站在门口。
  为首的一个六十左右的老者,白衬衣短袖蓝裤子,留着平头,肤色黝黑粗糙像一个老农。
  但他身后三个膀大腰圆的年轻人带着墨镜,像是老头的保镖,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穿着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微微弯着腰走在老头身边,一副秘书模样。
  这样的组合让夏红军感到奇怪,他走了过去和蔼的问道:“你们是?。”
  “你就是夏红军吧?我在电视上看过你。”老头先开口了:“嗯。。。。。比电视上还年轻,年轻就是好啊。。。。。。”一口浓重的天津腔。
  夏红军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问道:“那请问你是?”
  “你不认识我们支书?你不看报纸?没看前年的春晚?”旁边那个带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人插话道,隐隐带着质问的口气。
  哎呦。。。。。
  真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不过天下支书千千万,我好像就认识原来后沟村的老支书。
  “小张,对夏作家说话客气点!”老头呵斥了一句,又笑着对夏红军说道:“我叫禹做民,天津大邱庄支书。”


第412章 请你给我写一篇报告文学
  卧槽!
  禹做民?!
  果然是第一牛的支书!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国内有两个村庄非常有名。
  南有华西村北有大秋庄!
  大邱庄,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支书的带领下大半企业,仅仅用了十年时间,产值翻了835倍,达到40多个亿。
  40个亿啊,这可是九十年代初期
  这些是夏红军在报纸上无意中看到的,带头人自然就是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老头禹做民。
  “禹支书,请进!”夏红军连忙招呼,带着一帮人向院内走去。
  禹做民看到围墙边种的蔬菜也感到惊讶,就和夏红军饶有兴趣聊起农事来,夏红军回答着心里却更加迷惑。
  自己和这位农民企业家根本不认识,两人所从事的行业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他来找我干什么?
  夏红军把禹做民等招呼到客厅,西川等人听说来了客人也出了厢房,一听说说是大邱庄禹做民也是一脸惊讶。
  虽然他们是文人,但也听过这老头的名号,现在有钱人逐渐成为大爷。
  夏红军端茶倒水,最后留下西川一起作陪,其余人招呼下继续回到厢房工作。
  两人继续闲聊,禹做民夸夏红军是少年作家,这么年轻就获得茅盾文学奖,前途不可限量,将来不会不会获得什么诺。。。。诺贝。。。。
  “诺贝尔文学奖。”张秘书低声说道。
  “对,对,就是这个什么诺贝尔文学奖!我提前恭贺啊,哈哈。。。。。。”夏红军自然投桃报李,说您是致富能手,如果全中国多几个像您这样的群众带头人,估计很快完成伟人所制定的“三步走”战略,全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说的禹做民哈哈大笑。
  “你们文人,文人就是会说话,我喜欢!”
  夏红军听了微微一笑。
  花花桥子人抬人,谁不会?
  两人云里雾里说了一大堆,最后张秘书说出的目的:“夏作家,这次我们禹总来,请你给他写一篇报告文学,主要是写禹总带领我们大邱庄人如何奋斗脱贫走向富裕的事迹。”
  张秘书话没说完,禹做民就打断他的话。
  “嘿。。。。。。。其实我觉得这样不好,我一个大老粗有啥好写的?可是我们的百姓不答应啊?说是这样可以总结经验,指导其他地方老百姓发家致富,达到共同目的,我想也是这个理。。。。。。夏作家你说对不对?”说完禹做民看着夏红军。
  我天,原来是这个。
  这两年突然流行起企业找作家写纪实报告,或者给企业领导人写传记。说白了就是这部这帮现富起来的老板们拿钱给自己贴金。
  据听说路遥也干过,他为了养家糊口,在生命最后一年向朋友求助,希望对方给自己介绍一份给企业写报告文学的差事。
  朋友问他,写一篇报告文学要多少钱?路遥黯然伸出五个手指:“5000吧!这是我第一次卖自己的名字给别人……”
  毕竟,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还是少数。你不吃饭,你还有老婆孩子。。。。。
  但夏红军没想到自己也会遇上!
  “夏作家,我们禹总不会亏待你的,如果你写了,给你这个数。”那个姓张的伸出两个指头。
  “两万?”西川忍不住插话道。
  姓张的轻蔑的看西川一眼:“20万!
  20万?
  别说西川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就是夏红军也暗暗吃惊,这老头真舍得,比起路遥那5000,简直是天壤之别。
  不过,可惜了。
  你马上就要倒大霉了!
  社会主义的铁拳马上就要砸到你头上!
  我现在给你著书立传,找死啊?
  再说,我夏红军就这么贱吗?
  为了这区区二十万,把自己的名字卖给你?
  “对不起禹总,我不擅长写报告文学,担心把您的事迹写不好,您还是找别的作家,不好意思啊。。。。。”夏红军笑着说道。
  对方竟然拒绝?
  连一项自信的禹做民脸色也变了变。
  “夏作家,你好好考虑考虑,这可是20万!”旁边的张秘书刻意加重了语气。
  “不,是30万。”禹做民开口淡淡说道:“夏作家,曾经有个名作家愿意拿五万块给我写传记,但被我拒绝。我是看中你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才华横溢,请你不要拒绝我的好意。”
  哈?
  30万?!
  如果你不是禹做民,如果我还没在燕京立足脚,没准我真的就答应。
  不过,30万已经不能让我心动了!
  “对不起,这件事我真的不行,俗话说术有专攻,你看我写小说诗歌,什么时候写过传记文学?”夏红军依旧是一副真诚的语气。
  禹做民没想到对方连三十万都拒绝,楞了楞,立刻笑着又说道:
  “要不,那天我请你去我们大秋庄转转,亲身感受一下再决定?”
  卧槽!
  去你大秋庄,你把我软禁起来怎么办?
  那可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没必要。”夏红军淡淡回答。
  “夏红军,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旁边的张秘书似乎有些急了。
  “小张!”禹做民瞪了秘书一眼,有满脸堆笑看着夏红军:“既然夏作家你不愿帮这个忙,我也不勉强,哈哈。。。。。。。我这人好说话,但俗话说山不转说完嘛。。。。。。。”禹做民说着站了起来。
  威胁?
  切!
  马上就要倒霉的人,还猖狂?
  夏红军假装没听出来,依旧是一脸笑容。
  等送走这一行人,在厢房工作中的卢伟海也闻声出来,听夏红军说刚才的情况,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笑着说夏红军你可以啊,三十万就这么飞走了,但更多的是担心。
  “红军,我听说那个禹做民很有名气,企业家,劳模,其实有人传闻是个土皇帝,专横的很。”
  卢伟海有些担心。他是书商,听闻比较多。
  “别担心,他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夏红军随口说道:“好了,耽误这么长时间,咱们继续审稿去!”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夏红军没放在心上。
  又过了两天是周末,今天评委会几个休息,这段时间夏红军难得放松下,从屋里搬了一张凉椅,懒洋洋躺在桂花树下,旁边的石桌上放着一壶龙井,不时喝上一口眯着眼睛很是惬意。
  旁边还有一只小奶猫,夏红军给它起名叫小豆芽,是陈招娣从胡同口捡来的。
  陈招娣今天也没去学校学习,说是要好好陪陪夏红军,但在桂花树下没呆几分钟,看到围墙边的菜畦里有杂草,立刻回屋换上衣服带上草帽,拿着锄头忙碌起来。
  “招娣,我说你一个堂堂的硕士,竟然干这活?来,陪大爷坐会,哥给你唱歌十八摸。。。。。”夏红军看着女孩干活苗条的背影,一副恶少调笑丫鬟的口气。
  “呸呸。。。。我不听,难听死了。”陈招娣脸一下子又红了。
  昨晚这家伙非要学韦小宝,唱什么十八摸。
  一呀摸,二呀摸,摸到姐姐的头发边“,“
  一呀摸,二呀摸,摸到我好招娣的脸蛋边。。。。。。”
  弄得人家。。。。
  简直坏死了!
  夏红军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候,突然门口传来土狗豆苗的狂吠,紧接着是一个男人的惊叫声,陈招娣锄头一扔赶紧跑了出去。
  “小舅?”女孩惊叫一声。


第413章 就你合适!
  夏红军也一骨碌爬起来,跑到门口竟然是自己的小舅杨建设。
  此时的杨建设显得很是狼狈,上身穿着衬衣打着领带挺整齐,只是裤腿撕掉一大片,看上去很滑稽。
  “小舅,你怎么来了?快进,快进。”夏红军一脸惊喜。
  “小军,你啥时候养了这条恶狗?”杨建设很是气愤,又看着旁边还对着龇牙咧嘴的豆苗,忍不住恶狠狠冲着土狗骂了一句:“你再叫?小心我炖了你吃狗肉!”
  夏红军哈哈大笑说小舅你肯定没按门铃就直接推院门,我家豆苗只咬乱闯入者。
  把杨建设迎到客厅,夏红军又去自己卧室找了条裤子,让他进卧室暂时换上,虽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