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人家媳妇都不担心,瞎操什么心?
  夏红军想着,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外面蓝天白云。
  三人下了飞机,马不停蹄赶到安西作协一打听才知道路遥的遗体已经被送到三兆殡仪馆,下午三点举行告别仪式。夏红军立马打车赶了过去。
  天空下着雪,整个安西城显得泥泞不堪。
  当夏红军赶到殡仪馆,有些惊呆了,到处都是人,无论是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不熟悉的,年长的年幼的都潮水般地涌向了这里。
  夏红军跟着人群走了进去,就看到灵堂当中的棺材里,路遥静静躺着。
  旁边有几个戴孝的,看来是路遥的亲属。
  夏红军恭恭敬敬朝路遥的遗体三鞠躬,这时候一个脸色憔悴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模样和路遥有些相似。
  “您是夏红军,夏作家吧?我是路遥的弟弟王天乐。”男人说道。


第472章 追悼会
  “你好,我就是。”夏红军赶忙回答:“路大哥不幸英年早逝,请你们要节哀顺变。”
  王天乐点了点头,突然说道:“夏作家,您的爱人叫陈招娣是吧?”
  “是的,怎么?”
  “这就对了。。。。。当年我大哥去燕京领茅盾文学奖,因路费差点不能成行,是一个叫陈招娣的读者雪中送炭,寄来5000块钱。”
  “对此我大哥一直念念不忘,想感激这个叫陈招娣的读者却查无音讯,直到前不久你结婚,我大哥才知道是那个姑娘是你的爱人。”
  “我大哥本来想去燕京当面对你表示祝福和感谢,可惜那时已经走不动了。。。。。”
  说道这里,王天乐眼眶一红,声音有些呜咽。
  夏红军赶忙安慰道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路大哥一生经历过好多磨烂,但他的小说却激励了整整一代青年,必将会继续影响下去,就这一点路遥大哥在九泉下也会感到欣慰。
  最后,夏红军在悼念薄上写下:“山花破土,惊心动魄的一幕,光灿人生鸣九霄;延河奔流,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世界垂千秋”一行字,表达自己的哀思。
  一个披麻戴孝13岁的小姑娘在亲友的搀扶下,走进到路遥身边。
  路遥已经离异,她是路遥的女儿路远(那时候还没有改名叫路茗茗)手里拿着早就为父亲制作好的一张生日卡片,听说准备在父亲43岁生日那天,亲手送给他。
  可惜没等到这天。
  路遥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个女儿奴,在他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提到女儿:
  “因为元旦就在眼前,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日子里,为了亲爱的女儿,我也得赶着回去,其实这也是唯一的原因……想着马上就要看见亲爱的女儿,两腿都有点发软“。
  可惜了。。。。。
  在追悼会上,夏红军还见到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帮文人作家,都对路遥的病逝感到痛惜。
  追悼会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小姑娘路远哭的声音近乎嘶哑,当大家围绕木棺做最后的道别的时候,她突然挣脱了亲友的搀扶,向路遥的水晶棺扑去。她以惊人的爆发力,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嚎叫:“爸爸啊!爸爸!”
  看到小姑娘这个样子,夏红军心里难受,默默走出了殡仪大厅,静静站在对门亭子里。
  外面还下着大雪。
  这时候有个容枯瘦的的老人,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文质彬彬从殡仪大厅里出来,摘下眼镜悄悄擦了擦眼眶的泪水,看来也是忍受不了大厅里悲凉的气氛。
  夏红军认出了,真的是张贤亮。
  张贤亮作为作家,最熟悉的作品就是被改编电影《牧马人》的小说《灵与肉》。
  张贤亮的文学创作之路起步甚早,不过十几岁的中学时期,他便开启了创作之路,之后因《大风歌》被视作“you派分子”,经受了长期的“劳动改造”。
  这一改造就是22年。
  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是苦难和煎熬中度过,等79年平反之后,他已经40岁出头,人到中年。
  正因为生活的磨难和感悟,他才写出了那本《灵与肉》。
  对于这样的人,夏红军心里很是钦佩,想了想走过去:“张主席?”
  张贤亮认出这个年轻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夏作家?你是专门来参加路遥的葬礼?”
  “是的。。。。。。我昨天听说路遥病逝,今天就赶了过来。”
  “唉。。。。。。年纪轻轻就走了,实在是可惜啊。。。。。”张贤亮叹了口气。
  43岁?
  那时候他才刚刚平反,重新燃起对生活对文学的渴望。
  “写篇悼文吧。。。。。”张贤亮突然冒出一句,不知道是对自己还是对夏红军说。
  夏红军点了点头。
  “你告别了这个世界,但从未真正远去”
  夏红军已经想好自己要写的悼文题目。
  本来他还想提租赁影视城拍片的事情,但是觉得在这种场合下谈生意实在是大煞风景,于是就问了张贤亮在安西的住处,说有个朋友准备拜访他。
  路遥的追悼会结束后,夏红军就和郭前进带着他的小秘赶到张贤亮住的宾馆,相互介绍之后,就谈起租赁西部影视城拍片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张贤亮表示欢迎,说自己打造这个影视城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影视业,并打造一个旅游景点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既然是夏作家的公司投资的影片,一切租赁费用价格最优,最后张贤亮还开玩笑的对夏红军说:“小夏,你那本《大话西游》我也看过,彻底颠覆原著,一旦电影火了你可是给我们西部影视城留下一段传说。”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夏红军赶紧谦虚道。
  不过确实,《大话西游》电影给西部影视城留下几个著名景点:牛魔王娶亲,唐僧处刑。。。。。还有清城里夕阳武士站着的那一段城墙。
  “带上头箍,不能爱你。摘掉头箍,爱不了你”。。。。。。
  合作协议谈好,郭前进要带着秘书前往宁夏西部影视城进行实地勘察,并打电话给燕京的林梅,让她组织公司员工赶往宁夏做拍摄前期筹备工作,
  而刘镇伟带着《大话西游》的剧组不久也要从香江飞来。
  这里面没夏红军的事情,他准备返回燕京,但临走前准备去一趟安西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看望自己的学生刘巧玲。
  刘巧玲是夏红军在西沟村支教时资助的一名女孩,因为天生一副好嗓子,所以夏红军在临离开西沟村时候,将小姑娘带到安西,考进了安西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一晃三年过去,夏红军也没见过女孩不知道在这里生活的怎么样,所以趁现在有时间决定看望下女孩。
  进了安西中路附属中学的校门,夏红军找到找到女生宿舍楼,跟宿管阿姨说了几句,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个女孩飞快跑了出来。
  正是刘巧玲。
  呀。。。。。。。成大姑娘了,差点认不出来。
  在夏红军的印象中,那个又黑又瘦的小女孩不见了,变成一个身材苗条的俊俏大姑娘,只是衣着有些陈旧。
  “夏老师!”刘巧玲叫了声,满脸喜色中带着意一丝羞涩。
  夏红军点点头,详细问了刘巧玲现在的情况,她已经上高一,除了文化课外,主要学习民族唱法。
  又问她现在生活怎么样,钱够不够花,女孩连连点头。
  “巧玲,高中毕业后准备考哪所音乐学院?”夏红军问道。
  “班主任让我考安西音乐学院。。。。”刘巧玲回答道,立刻又说道:“夏老师您说让我考什么,我听您的。”
  “争取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吧,你来燕京上学也好照顾你,这么小一人呆在安西上学,也苦了你。”夏红军想了想说道。
  听完夏红军这话话刘巧玲眼眶慢慢红了。


第473章 回门
  在安西这三年多,虽然不缺生活费,但是一个人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远离亲人,那种孤独一直缠绕在她的心头。
  特别是刚来安西,生活方式的不习惯,同学们的嘲笑,让这个才上初中的的姑娘承受这比别的学生更大的压力。
  她不敢和别人说话,更不敢乱跑,一切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有时候她一个人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偷偷哭泣,她想回到自己的小山村,那里虽然穷但是还有爹妈和弟弟。
  但是想到夏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想到自己喜欢的唱歌,强忍着坚持下来。
  还好三年过去,自己已经适应。
  现在听夏红军一说,刘巧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她拼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摇了摇头。
  哎。。。。。。。
  平时资助刘巧玲的上学费用都是陈招娣每月按时寄出,自己实际上很少过问。
  夏红军习惯性的抚摸着女孩的秀发,表示安慰,轻声说以后老师如果有机会就过来看你,刘巧玲点头答应着,小脸更红了。
  现在是六点,正是饭点时间,夏侯军带着女孩到附近的餐馆先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看到女孩穿着棉袄有些陈旧,脚上还穿着大城市很少见的黑色棉窝窝鞋——看样子是她妈给她做的。
  夏红军就要带着她去商场买衣服鞋子。
  “老师,不用不用,我穿的挺暖和的。”刘巧玲赶忙摇头。
  自己穿的土气班里有同学经常嘲笑,不过她已经习惯了。再说咋能再花老师的钱呢?
  夏红军脸一沉:“怎么不听老师的话?”
  于是,刘巧玲只好乖乖跟着老师走了。
  夏红军带着刘巧玲去东大街上的唐城百货大厦,这里是安西最繁华的地段,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刘巧玲在安西呆了三年从没来过这里,有些害怕紧紧跟着夏红军忍不住悄悄拽住夏红军的衣袖。
  嘿。。。。。。
  还是个小孩子。
  夏红军心里忍不住笑了。
  他记得三年前他带着小姑娘从黄土高原下来,进入这陌生的城市,小姑娘一路也是紧紧拉住他的衣襟,生怕自己走丢。
  想了想,夏红军轻轻拉住刘巧玲的手。
  姑娘的心猛然扑通加速跳了两下子,这是老师第一次牵自己的手。
  好温暖。
  到了百货大厦,夏红军给女孩从里到外,从头上到脚下买了一身,包括女孩子贴身的小衣服。
  刘巧玲有些害羞,不过还是很顺从在柜台里挑选着,夏红军远远站在一边。
  出了商厦,夏红军又买了些女孩喜欢吃的一大包零食,这才把刘巧玲送回学校。
  “记住,不要太节约,有啥事不好给我说,就写信给你的陈老师说好吗?”夏红军温柔说道。
  “嗯。。。。。。”刘巧玲点点头。
  “回去吧,好好学习,考到燕京来!再见!”
  “老师再见!”刘巧玲提着夏红军给她买的大包小包东西进了宿舍楼。
  她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训练,一定要考进中央音乐学院,这样就可以看到她亲爱的夏老师了。
  夏红军自然不知道女孩这心思,其实知道也什么多少大惊小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对她亲近和信任的男性会产生爱慕和依恋,等年龄再大些,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更多优秀的异性,这种感觉就会逐渐淡漠。
  第二天夏红军坐飞机就回到燕京,无论是《大话西游》的拍摄还是《海马歌舞厅》剧本的改编,夏红军都没再关心,他现在集中精力要翻译唐诗。
  今年三月份去复华答应陈允吉教授翻译唐诗,因为乱七八糟的事情一直耽误没有动笔,现在总算清静下来。
  白天在家里翻译,晚上就去小酒馆坐坐,到了周末再和西川他们聚会聊聊诗歌,日子过的简单而惬意。
  1992年很快过去,元旦刚过不久,陈招娣就放了寒假。
  今年是新婚第一年,按照汉湖的风俗,到过年时候夏红军必须跟着陈招娣回一趟她的老家三流村,这叫做回门。
  但是韩宁要带着陈焕娣在春节期间回他的老家哈尔滨结婚,路途太远天寒地冻所以陈焕娣的父母不过去,由夏红军和陈招娣作为娘家这边的代表参加婚礼。
  所以几个人商量后,夏红军决定提前回汉湖,等过年前赶回燕京,再和韩宁他们一块飞往哈尔滨举办婚礼。
  于是,陈招娣放寒假不久,夫妇两人就提着行李坐火车赶往老家。
  现在陈招娣是夏家媳妇,地位竟然比夏红军还高,回到西坪县城的家里,女孩和往常一样挽起袖子要干家务,却被婆婆杨建莲拦住,说你现在好好休息,养好身子,最重要的事赶紧生个大胖小子,说的陈招娣脸红耳赤。
  第二天,夏红军就开着老爸的丰田车,带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赶往桃花源乡的三流水村,陈家的亲戚家门都有份,当然也收了不少压岁钱,这是作为新女婿的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收到老丈人这边的红包。
  陈招娣的四妹陈得娣也长成大姑娘,可惜只沿袭两个姐姐的颜值却没有她们的智商,学习成绩不咋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