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忆说道:“噢,明白了,那我也得去,我跟你学习怎么开船。”
王向红说道:“行,开船可不是简单事,这是技术活,你要学开船的话得好好学。”
王忆正要跟上去,想了想又回听涛居。
王向红问:“你干什么去?”
王忆说:“支书你先走,我拿个东西很快就追上你。”
他要拿好几样东西,包括墨镜。
海上风大,墨镜能挡风,但摇橹不便于戴墨镜。
第一是摇橹需要摇晃身体,墨镜戴不稳,另一个摇橹时不时就要弯腰帮忙拉网容易溅水在脸上、墨镜上,这样还得时时擦拭眼镜。
相比之下开机动船不需要再去撒网拉网的干活,而机动船速度快相对稳定,风大也不用摇晃身体,所以戴一副墨镜适合挡风。
王忆带上的不是飞行员墨镜,是这时代常见的老式墨镜,坑爹爹上的复古款、廉价货,也是眼镜发烧友们口中的工业垃圾。
他带了挺多过来的,以后准备廉价出售。
这种22年的工业垃圾最适合带到82年来,在22年一副墨镜几块钱到了82年也能卖几块钱。
王忆赶到码头,码头上人多,这会雨停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来了码头。
有几个青年上了白渔船,正堵在驾驶室门窗口往里看。
王向红在船舱里发动渔船。
看见王忆到来许多人跟他打招呼:
“王老师过来了。”
“王老师,你会开这个柴油船吗?”
“咱船还没有船名呢,王老师你起个船名。”
王忆笑道:“我还没有坐过咱这艘船呢,怎么样,这船挺好……”
“挺好,不是小好、不是一般好,是大好!”不等他把话问完,社员们已经抢着回答他了。
“王老师你还没坐过吗?没让支书开船领你出去试试?这船跑起来可快了,嗖嗖的。”
“让支书领你去水花岛转一圈,上次我们去转了,你没看他们那吃惊的样子,都傻眼了!”
王忆上船进驾驶舱。
他从手提包里掏出个平安结挂件,这是他特意给船上买的,巴掌大的平安结,中间有块玉石,雕刻着‘出入平安’的字样。
除了平安结他又掏出个摆件,有底座、有两面旗帜,一面是国旗一面是党旗。
这种摆件很适合他们的渔船,因为这渔船是集体所有,是党和人民共有。
底座带自粘胶,王忆问王向红:“把它贴哪个位置?贴船舵前面还是贴驾驶台中间?”
王向红看到这两样东西深感新奇。
没见过呀!
这是稀罕物!
船外的青年们也嚷嚷起来:“王老师这是什么东西?挂那个大红的是什么?真好看。”
“还有国旗党旗呢,我草,王老师你从哪里弄的?”
“看挂着那个,那是平安扣,我在市里港口看到过一些大船,它们就挂平安扣,是红草绳编的,不过没有中间那个东西,中间是什么?像是玉石?”
王向红伸手去摸挂起了的平安结,他也注意到了中间的玉石,小心翼翼的问:“王老师,这都哪里来的?真是玉石吗?那不贵家伙了?”
王忆解释道:“外贸市场有的是这东西,属于手工艺品,现在车船都挂这个,求个心安。另外它不是玉石,是像玉石的石头,好看而已,一点不值钱。”
王向红上手摸了摸说道:“这可不是一点点的好看……”
“不是小好看不是一般好看,是大好看。”外面有人学着刚才码头上人的话笑道。
码头上的一群人听着他们的讨论很是好奇,纷纷踮着脚尖看:“你们说什么好看?”
第212章 天涯二号,首航
大胆挤进来摸了摸大平安结然后吃惊的说:“这不是草绳呀,这摸着怎么像是绸子,滑溜溜的。”
王向红给他手上拍了一下子,说道:“摸就摸,你捻什么呢?你当这是你儿子的牛子?”
王忆笑道:“不是草绳也不是绸子,是一种丝线编的绳子……”
“这得很贵吧?”顿时有人问了起了。
王忆说道:“还行,几块钱……”
“几块钱倒是不贵。”王向红点点头,“多好的东西,这个才几块钱?咱现在有社队企业了,可以进点货去市场卖。”
王忆一听这话差点尿了。
这东西可不能大批量的往外卖,因为现在没有制作这么精致的。
不过王向红的话给了他一个灵感。
他说:“支书,编平安扣不是难事,咱渔家人都会打绳扣,平安扣就是绳扣的一种。”
结绳系扣是做为一个渔民的最基本技能。
自古以来的渔业生产中无论是网眼的补织、断绳的对接,还是船靠码头时的系缆,都要用到绳索结也就是绳子扣、绳扣。
王向红拿着平安扣看了看,说:“是,这也是个绳扣,不过它明扣暗扣搭配着挺复杂,技艺很不寻常。”
王忆问道:“那你觉得咱社员能不能学会打这个绳扣?”
不等王向红说话,大胆和外面的青年们先笑了起来:“王老师,论教书你是先生,论打绳扣咱社员才是先生,只要是绳扣没有咱社员不会打的!”
王向红观摩着平安扣里的窍门说:“这个绳扣的明扣暗扣虽然多,但我看着咱是能研究透的。”
“咱渔家用的绳子扣有上百种渔船生产绳子扣、渔网绳子扣、综合绳子扣之类的,单看的话这平安扣里的绳扣技术含量不高。”
王忆顿时精神一振:“那支书我去城里进点绳线,咱让社员们打平安扣往外卖怎么样?”
“城里头这种平安扣的成本是几块钱,他们实际上要卖十几块、几十块,咱到时候就卖十块钱一个,你说这买卖怎么样?”
王向红说道:“这绳扣成本几块钱?那不能啊,你看中间这个、嗯,就是这个玉石,虽然你说不是真玉石,可这个东西雕刻出来就得不止十块钱。”
王忆说:“手工雕刻当然贵,但现在都是机器生产,它是机器雕刻的,很快,几分钟就能出来好几个!”
“机器这么厉害?”渔家汉子们惊呆了。
外岛没有真正的工厂,他们顶多见过轮船并没有见过生产车间和大型机床。
王忆说道:“反正你们听我说,支书、大胆,咱不用这种玉石,这个咱也搞不到,但是我有很多教员像章!”
“所以咱把教员像章编进平安扣里,又美观又大方!”
一听这话,王向红眼睛都亮了:人才,有这想法真是人才!
大胆反而谨慎了起来,说:“咱们要卖平安扣的,要卖钱,那用教员像章卖钱的话——等等,教员像章以前就是卖钱的,供销社里卖过教员像章,那没事了!”
“现在也卖。”外面扒拉着窗户的王东美说道。
王忆说道:“对,所以咱把教员像章编到平安扣里,社会上的同志们可以买回去挂车上、挂船上或者挂家里,怎么样?”
众人纷纷点头。
是个好买卖。
王向红看着风吹而摇晃的平安结,有点不自信:“问题是,咱能编出这么好的工艺品吗?”
王忆说道:“熟能生巧,支书你不是说咱渔家人都是打绳扣的好手吗?那么咱手工编的一定不比机器编的差,支书,咱们要有信心啊!”
王向红笑道:“你这后生,哈哈,你反倒给我鼓劲了,我不是没有信心,我是没有见咱生产队里谁编出过这样的工艺品,所以——他妈的,归根结底我还真是没有信心!”
话说成了车轱辘,转了一圈回来了。
大胆说道:“让春红先看看这怎么编,春红手巧心也巧,她就喜欢这些东西,她去年冬天去公社跟人学着剪纸画,剪的多好呀。”
王向红郑重的点点头:“行,等让春红看看、学学,不过尽量不能拆掉这个平安扣,拆掉了多可惜呀。”
他舍不得毁了这么个漂亮的好绳扣。
王忆说道:“不用拆,等我去城里买一本编平安结的书,我跟春红一起探讨研究,多试验机会就试验出来了。”
“这事后面说,咱先把两面红旗放好,然后开船兜风吧。”
王向红伸手丈量驾驶台,选择了最正中间的位置贴上了底座、插上了红旗,然后指着底座下面的金字说:“王老师你净带回来些好东西,看,上面还有字。”
“为人民服务!”
“这字好,应景,因为咱们这艘船就是队集体的船,为人民服务的船!”
机动船马力大,后面船舱坐满了人速度一样快,根本达不到满功率运转的压力。
王向红发动船机探头出去看着船尾的位置,说道:“可不能磕着碰着,这船掉一块漆不得把人心疼死?”
王忆说道:“那给咱的机动船做个专用停泊位不就行了?”
王向红小心翼翼的转动船舵、调整位置离开码头,问道:“什么叫专用停泊位?”
王忆解释道:“县里还有市里码头上那不都是挂着很多……”
“噢噢,”王向红顿时反应过来,“你说的是轮胎?在码头上挂了轮胎,这样船就算撞到碰到码头了也不会磕掉船漆?”
王忆点点头:“对,而且这还能保护码头,是一举两得的事,这在商业上叫‘双赢’。”
王向红说道:“你说这个我昨天就跟社员们讨论过,咱们生产队没有条件搞到轮胎,县城里就没有几辆汽车,找不到废旧的轮胎。”
王忆说道:“我搞,搞几条破轮胎还不简单?你上次叫我联系的那个陶领导,他那里肯定有的是废旧轮胎。”
王向红一听这话摇头:“老陶是交通局的主任,他们单位是有许多轮胎,可那是公家东西,咱不能沾公家的光。”
王忆说道:“咱不沾公家的光,咱去买,那些轮胎都是废了的,要么磨平了要么磨坏了,就算花钱买也很便宜。”
王向红说道:“那你打听打听多少钱,咱生产队掏钱买几个挂在码头上给这船做个专用停泊位。”
“对了,刚才我听有人说让你给咱的船想个名字,你有文化,想一个好名字吧,改天咱去城里办登记。”
王忆说道:“何必要什么好名字?叫天涯一号船,以后还有天涯二号、天涯三号,天涯若干号!”
王向红点点头带头鼓掌:“这个名字简单又有好寓意,来,同志们,一起呱唧呱唧!”
大胆笑道:“王老师你跟支书想一块去了,一开始我们想叫东方红、团结号啥的,支书说叫天涯岛几号,不过他说叫天涯岛二号。”
王忆问道:“那天涯岛一号呢?”
其他人纷纷笑了起了,大胆说道:“支书就是要你这个反应!”
“他说这是学咱们解放军成立炮兵部队的时候让领导同志起名,领导同志起名为第二炮兵部队,这样可以迷惑敌人,让敌人以为咱国家还有另外一支更强的炮兵部队叫第一炮兵。”
王忆恍然:“噢噢,这是为了让其他生产队以为咱还有一艘机动船是吧?”
王向红叼起烟袋杆笑着点头:“唬他们一下,另外也多个念想,让咱生产队上下都有个再来一艘机动船的念想。”
王忆觉得这主意还挺好:“那就叫天涯二号,这个名字很有意义。”
名字这样确定下来。
天涯二号渔船。
此时船已经发动了,王向红开船出发。
王忆递给他一副墨镜。
王向红小心翼翼的掌控着船舵然后随口问:“给我墨镜干什么?”
王忆说道:“赶时髦,开这船不得戴墨镜?以后让外队人看看咱生产队多潮流、多先进,你戴着墨镜开着最新的船,这样谁还敢说你是老古板?”
王向红哈哈大笑。
他没客气,要过墨镜戴上了,说:“这墨镜算你贡献给集体的,就留在船上,以后谁学会开船了,就可以戴着墨镜来开船。”
王忆说道:“是得学习开船,能开船去县里去市里了,那给咱生产队拉粮食就方便了。”
粮食是战略资源。
王向红听了立马问:“啥时候还能进粮食?海关上的同志又能帮忙了吗?”
王忆点点头:“已经送到市里了,他们在市里的仓储所租了仓库,我帮咱生产队也租了一个。”
“他们几乎天天往翁洲发货,然后顺路把粮食送进咱的仓库,所以以后有船了就方便了,咱可以自己去把粮食从仓库运回来。”
听他说完话后王向红赶紧减速,说道:“这样的好事你不早点说?那咱还浪费这柴油干什么?不兜风了,开船去拉粮食啊!”
粮食在社员们心里地位太重要了。
以往到了五六月份上半年的口粮就吃的差不多了,社员们就得勒紧腰带过日子,要不然只能去城里买议价粮。
可是今年情况改善了。
别的生产队还在节衣缩食的时候,天涯岛上好歹能吃的饱肚子,甚至来了亲戚朋友还能去买点细粮买点挂面回来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