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忆说道:“碰不上了,之前那都是极其偶然的事!”
孙新萍很失望。
这次队里组织人手去县里卖平安结,她是从好些人里竞争出来的,目的就是想去下馆子。
周二和周五这两次下馆子的事在队里闹的沸沸扬扬、满岛风雨,关于羊肉汤、县外宾饭店的话题传遍了每一户人家,能去县里和市里下馆子的事让社员们异常艳羡。
所以今天队里组织人手去县里卖平安结引起了社员们的踊跃报名。
不图别的。
就图去下馆子!
整个队里几百口子人,以前下过馆子的恐怕都没有十个,这个礼拜两拨下馆子的人合计起来比得上以前下过馆子的人数了。
对外岛渔家人来说下馆子是可望不可即的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城里的饭店都是国营饭店,不光要花钱还要用粮票。
老百姓光是填饱肚子的粮票都不够,哪能匀出来额度去下馆子?
王向红扭头说:“回后面坐好了,咱要出发了,早上入港的船多,咱得赶紧过去。”
天涯岛距离县里码头不算远,机动船半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去的早,这时候还是晨曦刚至。
码头上已经热闹起来。
一艘艘渔船货船你退我进的航行着,一箱箱渔获从船上搬下来,好些渔家汉子光着膀子在船上码头上忙活着,也有强壮的力工肩扛手提的从货船上搬运货物。
早起的老百姓来码头买海鲜。
哪怕是改革开放之前海福县也是允许老百姓私下来码头买海鲜的,这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
码头上的海鲜新鲜、价格低廉,源源不断的吸引着早起的老人们。
现在改革开放了,个体户开始做生意了,来买海鲜的人更多了。
海福县内还没有个体户饭店,但是像天涯岛这样摆摊做买卖的已经多了起来,有些人是来码头上挑些新鲜海货然后上午去县城走街串巷吆喝着做生意。
这种小生意赚不到大钱,却能帮家里人混一个温饱。
天涯二号已经来码头不止一次,现在吸引到的目光不再是那么多了,可这毕竟是一艘好船,还是能吸引渔家人注意力。
王向红徐徐的将船停靠进码头,他摘下墨镜眼神有些惶恐。
要做买卖了!
这对他来说是清倌人梳拢——头一遭。
王忆对他说:“支书,你认识的人多、人脉广,去船头站着吧,碰到熟人过来找你,你就把他们拉上来。”
这就是他要带上王向红的原因。
并非是因为岛上只有王向红来开船,其实驾驶这种小型渔船不难,王东美跟着王向红学了几天已经学的像模像样,开船来一趟县里没有问题。
王忆鼓动王向红来卖平安结的原因是想利用他的人脉。
只有王向红能吸引船长、船家们上天涯二号。
实际上也是这样。
王向红出去抽烟,很快有两个人走过来说:“王支书你们今天怎么这么早来了?不都是下午来卖凉菜吗?”
“现在就有凉菜?那给我弄一份红油蛤蜊我去喝早酒。”
这两人一搭话,王向红顿时紧张起来:“啊,是李子和顾老三啊,你俩来的也够早……”
“我家的船昨晚通宵捕鱼了,今天早上赶紧过来处理,所以早就来了,这会都处理差不多了我们准备走呢。”绰号叫李子的汉子笑道。
王向红掏出烟盒来给他们递烟,招招手示意两人上船。
两个人正想上天涯二号来瞧瞧,王向红一招手,他们两个踩着码头跳了上来。
顾老三接过香烟上去借火,笑道:“王支书你今天怎么这么客气,不光给我们上烟还允许我俩上船呢。”
王忆走出来说道:“怎么,以前我们支书还不让你们上船吗?”
顾老三打了个饱嗝叹了口气,说道:“那可不是嘛,那天、就是你们说是来接鸡苗那天我看见你们这船了想上来瞧瞧,你们支书还跟我说‘有什么好看的’,哈哈,他怕我们上来看坏了船!”
王向红讪笑道:“不是,这船嘛,有什么好看的,不是,这不是在外面一样能看着吗?”
紧张之下,说话颠三倒四了。
王忆拉开船舱招呼两人进来:“你们来随便看。”
吊在舱顶上的平安结很显眼。
两人进来打听船机功率和马力,又打听了一些细节比如用什么防锈漆、船板的钢材是什么规格的等等。
王忆仔细给两人解答,两人看的眼热,摸着船舵赞不绝口:“好船,真是一艘好船。”
“对,这是一艘好船,我们支书和我们社员都特别珍惜它,因为以后我们要靠它去远海打渔呢。”王忆随意的笑道。
然后他又接着问:“两位同志,听你们意思你们是老海狼,没少出远海吧?这去远海打渔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因为他刚才介绍船舶的态度好,两人回应也热情:
“那注意事项太多了,主要是要小心一个安全,出海危险啊……”
要的就是这句话!
王忆顿时笑了起来:“危险肯定有,这个我们不太担心,看,我们船上有平安结。”
他指了指头顶的平安结。
顾老三扔掉烟蒂伸手捏住平安结看:“这个平安结漂亮,做的真工艺啊,从哪里买的?”
王忆笑道:“城里买的,挂船上求个平安,这有必要吧?”
“有必要。”顾老三赞同,“咱海上吃饭的不图别的就图个平安,能买到平安结当然要挂一个!”
王忆问道:“你们船上有没有?要不要也买一个挂上?”
李子将烟蒂弹到海里去,笑道:“我船上不行,没那个条件……”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王忆一拍手,“我们生产队正好去请了这么一批平安结,你们看看要不要买一个?”
驾驶舱里盖着一条床单。
他拉开床单。
上面是码放整齐的平安结,每一个上面都有领袖像章,像章朝外放,于是顾老三和李子看过去,第一眼就看见了领袖的笑容。
两人当场惊呆。
这是真的惊呆而不是夸张——这么多平安结?!
王忆说道:“都是我们诚心请来的,我去沪都请来的,不图别的,就想回来分给咱跑船的同志。”
“你们看这平安结,上面还有领袖像章呢,挂船上就相当于有领袖精神陪伴在身边,这不管碰上啥事心里头也有底,是不是?”
李子和顾老三连连点头:“是,这个确实。”
“怎么卖?这样一个多少钱?”
王忆说道:“你们跟我们支书是朋友,给个进货价就行了,这样个头的小,九块二,不用票,给钱就行了。”
王向红招招手说道:“王老师先等等,你先出来。”
王忆凑过去问:“什么事?”
王向红低声说:“咱不是一开始先往外送两个吗?怎么一上来就要价?”
王忆没解释,直接站起身故意扯着嗓门说:“确实,九块二是进货的价,还得加点路费才合算。”
王向红惊了:“不是,你说啥呢?”
正在挑选平安结的李子拿起了一个,听到王忆的话后笑道:“是得加点路费,那十块钱吧,你看,凑个整,多好,是不是?”
王忆迟疑的说道:“行,李同志你拿一个喜欢的吧,其实我们不图赚钱,就是想给咱外岛的渔家同志送一份平安。”
“三哥你也要买一个?你不是没有船吗?你买了干嘛?噢,买一个挂家里也行,挂船上一帆风顺、挂家门出入平安。”
顾老三在帮李子挑,让王忆这么一说他有些犹豫起来:“也是哈。”
王忆说道:“这样,三哥你和李哥各买一个,那一人一个三毛钱的路费就行,给你俩一共便宜一块钱。”
李子赶紧说:“老三你买一个吧,挂家里挺好,出入平安。”
顾老三点点头道:“那就挑一个。”
王忆对李子说:“李哥你买一个挂船上吗?要不要也买一个挂家里?你看,这个像章是镀金的,真的,这个是镀金的,我也一样九块五卖给你,不图别的,就是想交个朋友!”
李子扯了扯耳朵有些犹豫。
九块五一个平安结是不算贵,毕竟还带着领袖像章,可这钱也不是小钱,花出去还是挺心疼。
顾老三看中了这个镀金像章,说:“把这个卖给我吧,我以为这个贵呢。”
王忆说道:“三哥这个真的贵,我之所以要一样价钱卖给李哥,是寻思李哥要是买俩我给他点优惠,他要是只买一个的话我这个得单卖,单卖的话其实得多加两块钱才行。”
“我卖给你们这平安结真没什么赚头,就是那句话,交个朋友。”
听他话说到这份上,李子说道:“行,那我要俩吧,这个镀金的你一样价格给我,我船上挂这个金章,另一个我捎给我小舅子,给他船上挂一个平安结。”
第219章 生产队第一波分红
李子和顾老三刚卖了渔获腰包鼓鼓的,他们仔细的点着钞票数出来二十八块五递给王忆。
王忆体贴的递给他们一个塑料袋:
同志您装好,别弄脏了。
王向红又客气的各给递了一根烟:来,两位同志,恰一支烟卷。
两个人拿着平安结又在船上转了起来。
他们对这船实在是喜爱。
王忆赶紧对王向红和其他人低声说:“快去往上来拉人,快点,机会来了!”
大家伙都疑惑的看着他:什么机会来了?
而王忆没时间搭理他们,就是让他们去拉人上船,他自己跟上了李子和顾老三,给他们介绍这艘船的情况。
带来的这些社员也给力,看到有认识的船家便招手打招呼。
王向红认识的人最有用,多数是生产队的干部或者公社里的能人,这些人都在改革开放、经济放开后或贷款或多人合力买上了机动船。
于是他们看到王向红招呼说话便过来了,看到天涯二号后下意识就要上船来看看。
这是自然反应。
对他们来说渔船可是吃饭养家的东西,都想有一艘好船,而天涯二号是毫无疑问的好船,他们当然得上来看看。
其实早在天涯二号前两次来了码头的时候他们就想上船看看、仔细打听下情况了,只不过王向红爱惜船不让他们上船,让他们没有这个机会。
王向红之前的吝啬在今天发挥了作用,今天他不吝啬了,这样对天涯二号感兴趣的人自然就要上船来参观了。
王忆看到有人上来便去招呼,给他们一起介绍船,也介绍平安结。
平安结不太需要推销。
对于天天往海里跑的渔家而言这是刚需品,所以刚才王忆跟李子和顾老三介绍几句两人便买走了三个。
在城里人家、干部工人看来什么平安结、平安符算迷信玩意,对渔家来说这是一份心安。
这样子王忆把平安结展现出来,顿时有人主动上前拿起来问价。
城里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里头都有卖平安结的,但编绳扣用的红线绳材料跟王忆从22年带回来的不一样,只能说都是红线绳,细节上却有差异。
王忆要价不高,这些人愿意顺便买一个,有些人犹豫,这时候李子和顾老三就上去怂恿他们了:
“这平安结多好,上面还有咱敬爱的领袖同志呢,我买了两个,求一份平安。”
“买一个挺好的,六子你们上个月捕捞到一批旗鱼赚大钱了,买个大的吧,看这个多大,挂船上多场面……”
这就是王忆跟王向红和社员们说的好机会。
李子和顾老三花钱买了平安结,他们便愿意去向熟人推销,这是购物者的正常心理:
我花钱了,你们也花钱吧。
这种心理在很多场合出现,比如喝酒时候,既然我喝酒了,那你也得喝酒——酒后吐真言,我吐你们也得吐;酒后容易吐,我吐你们也得吐。
还有分享漂亮小姐姐肉搏动作片的时候,有人找到了好片源很喜欢分享给朋友或者同好之人——大家都知道小挊怡情、大挊伤身,所以我伤身了你们也得伤身。
两人帮忙推销,这样又有人掏钱了。
其中绰号叫六子的青年最敞亮,他掏四十五元买了一个跟高压锅口径差不多的大像章、大平安结。
王忆给他的时候叮嘱道:“一定把这个像章保护好,你相信我,六哥,这东西你留给你儿子,以后它会值钱的!”
这种像章能升值,等到二十一世纪,万八千的是值。
王向红邀请、社员们招呼,来看船的越来越多。
王忆趁机把平安结往外卖,卖的很火热。
只要家里有船的都买了个平安结,这让王忆挺惊喜的,没想到偶然间想出来的一个赚钱小买卖,在这年代就小小的赚了一把——
确实仅仅是小小的赚了一把。
渔家的汉子们愿意买平安结还有个原因是从平安结用料角度来说价钱真不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