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1982有个家-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洗头膏。”杨文蓉给他解释,“慧慧家里就有,她用过这个,用的是她父亲去沪都出差时候捎回来的海鸥牌洗头膏。”
  杨会咋舌:“她爹是粮管所领导,那条件不一样,咱也能用上海鸥牌的洗头膏了?”
  “海鸥牌洗头膏不行,比不上咱这个,咱这都是王老师在羊城的同学给他找车子捎来的外国产品,一次一大桶,那家伙,上面全是洋文。”麻六说道。
  杨文蓉小声问他:“很贵吧?”
  麻六说:“你一天用这么一瓶,你男人也给你用的起!”
  杨会看的啧啧称奇,说:“要不说人还是得念书,我闺女行,一眼看中的这个男人还真行,我这跟着你们开眼了。”
  他给王向红上了一支烟,掏出打火机给点燃后又美滋滋的拿在手里转起来。
  王向红问他:“你刚才去哪里了?”
  杨会说:“去帮你们队里人放鸡放鸭子来着,你们队里人不行,不专业,瞎搞……”
  “哎!”王向红陡然看向王忆,“老杨会放鸭子啊!”
  王忆点点头:“对,我早就想到这回事了,要是他们一家要留在咱队里,那可以安排老杨帮咱队里去放鸡放鸭子。”
  杨会挠挠屁股欣喜的说:“这我行,我真的行,我从十岁就跟着我师父放鸭子,满打满算放三十五年了!”
  “鸡我不敢说,鸭子这块它们屁股往哪里翘我就知道它们想放什么屁拉什么屎!”
  他不是长龙公社的人,但来长龙公社放鸭子的日子也不少,早就听说过天涯岛现在的变化。
  今天来了以后发现名不虚传,早上那一顿面条拌肉酱更是吃得爽,这可是有火腿呢!
  王忆直接跟王向红说:“那就聘用杨会同志来专门带头养鸡养鸭子,正好我计划明年在咱们生产队开设一个养殖队,就让杨会同志先行带头熟悉一下相关工作。”
  王向红问道:“还要开设养殖队?怎么个计划?”
  王忆说:“养鸡养鸭,饲料化、集中化养殖,我今年冬天想办法去买一台烤鸡的炉子和烤鸭的炉子,找点菜谱和配方试着学习做烧鸡、烤鸭。”
  “支书你知道,首都人民爱吃烤鸭,挂炉烤鸭那也确实好吃,我想试试咱能不能做出这东西来,到时候给咱大众餐厅多一道菜,也让食品销售队多一样能卖的拳头产品!”
  杨会说道:“烤鸭绝对好吃,这个我吃过,我有一会卖鸭子人家就做烤鸭,那皮很酥,都是油,吃起来真香啊。”
  王忆说道:“鸭皮、鸭肉还有鸭架,鸭架可以熬汤,鸭肉可以卷饼,鸭皮可以沾糖,等等等等,一只烤鸭可以做出一桌子的菜呢!”
  王向红问道:“你觉得靠谱吗?”
  王忆说:“这个不难,主要是咱们现在手头上事太多,我才推迟。”
  “支书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我说明年咱能办的起养殖场、能做的出烧鸡烤鸭,那自然是靠谱的。”
  王向红点点头:“好,那就开设个养殖队的预备队,为明年正式的队伍做个准备!”


第321章 赶着土猪奔赴22年
  杨文蓉和麻六收拾卫生,王忆去拿F-3相机塞上胶卷准备拍照。
  得知他给拍结婚照,队里没有上工的老人跟着来看热闹:
  “现在结婚登记还得要照片?咱以前哪用照片啊?是不是?”
  “是不是我他妈哪里知道,我跟我老婆子又没有去登记。”
  “旧社会结婚哪有去登记的?现在新社会了,不过我家三个孩子结婚也没有用照片,就是一张结婚证。”
  “那个红色结婚证?上面有领袖头像,领袖语录,‘在生产中、必须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是不是?”
  老人们凑在一起说说笑笑、议论纷纷,又把过去的旧记忆翻了出来。
  听到有人说了以前结婚证上的语录,一个老头突然愤愤不平:“什么男女平等?男女平等那还得男的出彩礼?当时我给三炮结婚,花了55块钱买了套樟木家具才成的。”
  正在调试镜头的王忆听到他们的话凑过来问:“你们那时候都是怎么结婚?现在咱外岛怎么结婚?”
  麻六办婚礼,而现在麻六可是跟着他混的,他得帮帮场子。
  王真清老人笑道:“我们那时候结婚简单,找个船把媳妇拉回来,叫上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个饭,有钱的帮衬个钱场,没钱的从家里拿个新家庭能用的家具或者拿点粮食,这就行了。”
  “那时候真是穷,我41年结婚,那会都不用盖房子,那会小鬼子还在,不敢闹腾,小鬼子不是东西,草他妈!”
  “嗯,现在你们日子好,结婚可以大操大办,我老婆那时候出娘家门的时候穿着新衣裳但把脸用锅底灰给抹黑,就怕碰上鬼子的巡逻艇……”
  “结婚嘛,大操是必须的,大办没必要。”
  不知道哪个老不修来了这么一句,然后在场的老头子们纷纷愉快的笑了起来。
  王真吉老爷子跟王忆这边关系好,他摆摆手说:“都说认真的,王老师是要打听怎么给小六子办婚礼呢。”
  其他老人说:
  “那不能问咱,得问咱家的娃,我家老大结婚我记得最清楚,66年结婚,对,66年1月,咱国家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了。当时我家老大结婚,亲戚凑份子,每人拿5毛钱买了本领袖语录和一面大镜子当彩礼,酒席我办了四桌。”
  “嗯,那年头咱这里简单,城里不一样,我城里外甥女结婚,男方要拿聘金、聘礼,当时是四块钱聘金、两斤糖块是聘礼,男方借了自行车把她载回家去。”
  “什么载啊?你说话真文明,那叫‘拐’回家去,拐了个媳妇,拐回家去,哈哈。”
  “还是小六子行,不用拐,直接媳妇上门了,还是个高中生呢,真好。”
  话题又歪掉了。
  王忆一看跟老头没法聊天,他们思维太发散了,人家拐媳妇他们能拐话题!
  这时候麻六来了,领着杨文蓉羞羞答答的跟在后面。
  两人手牵手,短短一天恩爱上了。
  王忆说:“文蓉,你爹呢?让他过来,也得给他拍。”
  杨文蓉奇怪的问:“咦,为什么还要给他拍呢?”
  王忆笑道:“保密吧,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总之去把你爹叫过来了。还有支书,支书你也来。”
  王向红正在找老人借火吸烟,听到这话他更奇怪:“还要我?我干什么,给你帮忙?”
  王忆说道:“麻六没有亲人,你是支书,是咱队里的尊长,那你就当他的长辈,这样一边一个长辈,正好。”
  麻六赶紧热情的邀请王向红,说:“支书你赏我个脸吧,我从懂事就不知道亲人什么样子、也没体会过有亲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行行行,我给你当长辈。”王向红赶紧截住他的话。
  他听不得这种艰辛痛苦的往事。
  蓝瘦。
  杨会洗了把脸匆匆忙忙的跟着跑来,问:“啊?也要给我拍照片?”
  “怎么回事?不是拍结婚照片吗?怎么还要有我?得通过我允许?”
  赶鸭汉子激动又紧张。
  他这辈子没有拍过一次照片!
  王忆说道:“给你们拍个那啥,就是家庭大合影,一家子一起拍一张照片。”
  “就是你之前说的全家福?”王向红一下子反应过来。
  王忆笑道:“对,之前说要拍全家福,结果一直没拍。”
  “今天先给麻六拍了,等着找一天天气不好不上工,我给咱队里家家户户都拍一张,然后把胶卷邮寄到沪都去洗。”
  王向红还记得这茬子事,说明他对这事上心了。
  想想也是,这年头外岛渔家已经开始拍留念照片了,王忆听人说过,现在流行这样拍:
  一个队里谁家日子好,收拾的干净、家具多,那某个时间段生产队一些想拍照片的人家就会统一起来凑钱请一位摄像师傅到来,去这个日子好的人家里,其他人家挨个上阵,利用他家的背景来拍照。
  之前曹新国找他买相机,就是为了干这种私活。
  这种私活收入不低,胶卷钱和洗照片的钱是拍照人家负责,他只需要去按几下快门,那一天至少能收入二三十元。
  有时候一些大生产队、大村庄里拍照人口多,一天能赚上五十元——赶得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天涯岛还没有这么拍过照片,因为贵,给摄像师傅的工钱还是小钱,主要是胶卷和照片贵,社员们舍不得。
  但社员们都想拍。
  没别的,第一是留个纪念,第二是亲朋好友们家里拍了自己没拍,心里感觉比人矮一头。
  王忆把给全队挨家挨户拍全家福的消息说出来,老人们听见也给记心里了,纷纷上来问世间。
  这样王忆说:“哪天天不好,不能上工,然后咱就拍照片。”
  王向红说:“天不好怎么拍照片?这样,择日不如撞日,明天拍吧?正好明天把工分核算一下发给社员们,我给社员们放一天假。”
  王忆一听笑了。
  王向红赶紧说:“我不是想拍啊,我拍这东西干甚呢?就是择日不如撞日,是吧?正好,发工分,歇歇,正好……还要杀猪嘛!”
  他迅速的找了好几个理由。
  王忆找了块红布挂起来当背景,先让麻六和杨文蓉手拉手肩并肩靠在一起给拍了几张:
  “去了曙光照相馆跟曹新国说这些是结婚登记证上用的照片,让他给你们选一张洗出来。”
  “来,杨大叔还有支书你们也上去,支书你站在六身边,杨大叔你站文蓉身边——放松点啊,支书你放松点。”
  王向红咕哝说:“你拍你的就是了,我拍个照片有什么不放松的?”
  “你放松了那你把嘴里叼的烟袋杆摘下来呀!”王忆无奈。
  麻六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杨文蓉也乐了。
  王忆见此便抓拍一张。
  这照片他是换了相机拍的,用上了数码相机,明天给社员们拍全家福也是数码相机。
  这得洗成彩色照。
  F-3拍相机得用彩色胶卷,王忆手里的都是黑白胶卷,而这年代拍全家福已经是彩色照了,所以他带回22年洗出来不算事。
  站在红布前,四个人拍了几张,然后王忆让小两口上天涯三号去拍了几张,又给在花前树下、搂着狗扛着鹰的拍了几张。
  这应该是当前年代最早的婚纱照了。
  虽然没有婚纱……
  想到这点,王忆陷入沉思。
  可以给社队企业再开一条赚钱的路子?
  租赁西装和婚纱拍照片?
  这事可行性还挺高的。
  王忆展望了一下,服装队马上就能做西服了,到时候假装是工厂给附赠了几套婚纱,这样就能解释衣服来路。
  拍照片的工具还得是这年代的胶片相机。
  毕竟这活他不能自己干,得找队里社员去干。
  而现在数码相机也就是无胶片相机恐怕还没有诞生呢,让社员们先拿到了不用胶片的相机,消息难免传出去,容易生出事端。
  这样在22年洗照片也好说,就说这都是以前保存完好的老胶卷,想怎么洗就怎么洗……
  王忆觉得这事可行,但不必着急,还是那句话:现在社队企业发展路子有好几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他得先把饭店办起来、把服装队和木工队的生意盘子稳定下,然后再去发展其他项目。
  这么想着,他把这事给记下来了,然后赶了一批猪上船,说收了猪赶紧送走,因为队里的猪圈规模太小养不下。
  他拉走的都是瘦咔咔的猪,最肥的十多头猪特意留下,这就是要杀了给生产队吃肉的。
  赶猪上船舱,这样他安排其他人进驾驶舱,然后准备出发去县里。
  王向红今天也要去县里,大众餐厅已经完全收拾出来了。
  他以生产队的名义托徐进步买了好些的锅碗瓢盆这些东西,这样工具到位、厨师服务员全到位,餐厅月底或者下月初便能正式开业。
  王忆先开船去了多宝岛。
  船上这次带了小舢板,王向红和麻六把小船放下去,他们开始往上送商品。
  人多力量大效率高,上岸之后一人挑起一条扁担、两个箩筐,然后便送去了李老古的门市部。
  李老古这里正有老人、孩子聚一起玩耍,他给抓了几把瓜子花生、泡了一壶茶水,于是老人们便美滋滋的嗑着瓜子扒着花生喝着茶晒着太阳聊着天。
  王忆他们上岸,便有人去通知李老古。
  李老古急匆匆出村子迎他们,说:“王老师你又来了?上次送的商品还有不少哩。王支书你也来了?来来来,快快家里去坐下歇息歇息。”
  王忆说:“这次我和支书过来送点小东西,酒醋酱油这些东西明天我安排几个强劳力给你送过来。”
  李老古笑道:“行,这个礼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