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1982有个家-第7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叮嘱王东宝,“这是深水水井,别打的太宽,以后这机器是用抽水泵来上水的,所以井道开口窄一些这样稳固性也强一些,井道不容易坍塌出问题。”
  王东宝点头:“这我明白。”
  王忆拍拍他肩膀说:“记住了,最重要的有三点。”
  “安全、安全,还他妈是安全!”
  王东宝继续点头:“对,我们挖井也是这样,先注意安全。”
  王忆把机器留下,擦擦手准备走。
  王向红问他道:“要不要去我家吃午饭?今天中午你嫂子包韭菜虾米大包子。”
  王忆说道:“我还得回去上课呢,等上完课再说吧。”
  王向红指向天空的太阳笑道:“这个点了你上什么课啊?你是全神贯注的打井,把时间给打忘了啊!”
  王忆猛然抬头。
  太阳当空。
  这已经快正午了,怕是上午的课要结束了。
  这把他弄的挺诧异。
  时间过的这么快?简直是被人偷走了!
  全神贯注的情况下,时间流逝的就是快一些。
  这样他不用回去了,估计他的课又被其他老师商量着调换了,对于教师们来说这事已经习以为常。
  现在他这个校长更多的是管政务事,教学工作是祝真学再负责了,老教师成了教学组长。
  他想回去看看,路上碰到了来看打井的漏勺。
  漏勺说:“校长你不是在主持着打井吗?这急匆匆的要去哪里?”
  王忆说道:“我上午有课,结果耽误时间了,还不知道我的课程怎么弄呢。”
  漏勺笑嘻嘻的说:“我知道,黄老师去给你替课了,他去给学生上数学课了,我听着祝老师的安排了。”
  这样王忆松了口气:“是黄老师给我替课了?也不知道他的教学水平怎么样。”
  既然有教师去给学生上课,他不着急了,便慢慢悠悠的往回走,一边走一边琢磨事。
  琢磨着要不要给学校再引进两个老师,丰富一下教师资力量。
  他心里大约有个计划。
  以后山顶校舍肯定要重新规划,现在的教室全要换成楼房,有教学楼、有宿舍楼、有食堂、实验楼之类的。
  不怕投资,因为天涯岛现在孩子多,这个‘多’至少还要持续二十年,也就是说建起学校能用二十年。
  哪怕进入千禧年,农村学生开始少了,他估计天涯小学也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因为到时候教育局会合并村庄小学。
  零零后们无法想象,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几乎村村都是有个小学的!
  一旦合并小学,天涯小学可以辐射周边一带,他觉得教育局肯定会把周围的小学全合并给天涯小学。
  这样学校还是能用,用到22年都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加大对小学的投资力量。
  王忆一边寻思一边溜达,从社员们家门口经过,社员们便招呼他:“王老师过来看看虾米。”
  “王老师你爱吃海货,这刚出来的虾米行,你带点回去尝尝。”
  “嗯,天挺冷,烧点黄酒配个小虾米,行的!”
  王忆走过去打招呼:“二婶、金爷,都在这里忙活着?你家的红虾晒的挺好,现在就出虾米了?出不来吧?这才一个晚上。”
  老汉笑道:“整体肯定出不来,不过有的连晒加风吹已经干壳了,能脱壳的。”
  他对妇女说:“给王老师收拾点带回去,让他用鲜干货下个小酒。”
  两个人在门前院子里忙活起来,从晒的一片虾里给他挑拣干壳小红虾,现场挑、现场脱壳。
  王忆连忙说:“不用不用,我们学校那边也晒着呢。”
  老汉摆摆手说:“你晒的是你们的,我家晒的更香,你回去尝尝,我家晒的虾米有名的。”
  “我跟你说王老师,这晒虾米讲究多,一样的虾一样的天,不一样的人晒出来就不一样,你看我家的虾米。”
  他把挑选出来的给王忆看:“首先从颜色上,你看,是不是鲜艳发亮?整体有点黄但带着浅红色,嗯,这就是上品,这种海米都是晴天的时候刮顺风晒出来的。”
  “哪怕都是晴天刮顺风晒出来的,可也不一样,你看地上这些我没给你,这些就差一点,绝对颜色发暗而且不光洁,这怎么回事?晒的时候被挡住光了或者风吹的不好,差着点事了!”
  王忆恍然:“同一批次晒虾仁,这也不一样?”
  老汉说道:“不一样,颜色外观啥的大体能保持一致,但仔细看还是多多少少有点区别。”
  “还有你看这个虾米的体形,这些弯曲的多好,这说明是用活虾、鲜虾加工的,不管活虾还是鲜虾它新鲜呀,肉还活跃,嗯,肉的弹性好,然后它晒的时候有一个慢慢收缩的过程。”
  “要是笔直的还有不大弯曲的,这就不行了,”他说着捡起几个虾仁给他看,“这肯定是最早捞出来的红虾被压在下面了,早早就压死了,所以收缩的不好。”
  王忆一看,确实如此。
  他感叹道:“世事洞明皆学问呀,我要在咱队里当干部、要领着咱们社员进步,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哩,我海上的活还差不少哩。”
  妇女笑道:“王老师,这些活好学,你有文化有头脑,一眼就能学会。”
  老汉也点头:“对,王老师你的本事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晃了晃,“你这回来不到一年,咱全队变化太大了,家家户户房子也新了、家伙什也全了……”
  夸赞之声,滔滔不绝,不绝于耳。
  王忆笑着剥了一个海米放在嘴中慢慢咀嚼。
  现在虾米还没有晒好,虾肉比较软和不那么有嚼劲,不过弹性很足,鲜而微甜、微微咸。
  这就是甜晒虾米。
  有些地方的人晒虾米死命的用盐,一是咸味重能压住其他不正常的味道,二是盐巴压秤,一斤虾米二两盐,这样造价不就下来了?
  公公和儿媳两人忙活着,很快就给他捡了一小袋子的虾米,都是鲜晒最好的。
  他们还要脱壳,王忆没让他们这么麻烦,直接要走虾米说回去剥着吃。
  剥壳吃虾米挺好的,像是吃花生瓜子一样,一边动手一边喝点小酒更下饭。
  黄有功给他替课了,于是他去黄酒坛子里打了两斤出来,他喝二两给黄有功喝一斤八两。
  黄酒要温,现在天还不算特别冷,所以用开水烫一烫就行,往里撒上几颗枸杞、红枣和冰糖,说是能补身子有点扯,但味道确实更好了。
  下课铃声响起,教师们收拾了课本和文件夹出来,后面是学生们在喊:“起立!”
  “老师再见!”
  然后学生们跟潮水一样哗啦啦的就流淌出来。
  王忆招呼黄有功过来喝酒。
  他撒了小红虾在桌子上又抓了一把油炒花生米,两人一人一个小杯子,倒着黄酒出来下酒。
  王忆给黄有功倒酒,黄有功受宠若惊:“校长你放着、放着,我来倒、我来给你倒酒。”
  “嗨,又不是什么大领导首长之类,你不用这么客气。”王忆把杯子递给他,剥了个虾米送进嘴里。
  黄酒就海米很有味。
  轻轻的抿一口黄酒吃一粒海米。
  黄酒微甜微涩,淡淡的酒香先入喉,这样吃着虾米慢慢嚼,越嚼越能出鲜滋味。
  这样风吹的急也没什么了,初冬的中午看看风吹枝叶摇动、看看海上波光粼粼,这时候喝着热乎乎的小酒吃着Q弹的虾米。
  神仙滋味。


第421章 双帆船上白水郎
  王忆这里跟黄有功喝的美滋滋,一边小吃小喝一边聊着文学和教育心得。
  黄有功感叹:“教数学非我强项也,校长,你要是教语文就好了,我直接给你顶替了,你忙你的政务工作,教书的活可以放心的交给我矣。”
  喝上一点酒后他没有醉意,但言谈举止开始装逼了。
  王忆举起酒杯说道:“喝喝,这样,要不然咱们开个会讨论一下授课项目调整工作,这学期进展到一半了,马上就是期中考试,所以先不换了。”
  “等到下学期我让小杨老师去教数学,你接她的班教语文。”
  黄有功摆摆手说道:“这可不好、这可不好,此乃鸠占鹊巢,不合适,这可不合适。”
  王忆说道:“你听我说,很合适,为什么呢?因为小杨老师明年要参加高考,她的学籍还保留着。”
  “她以后要考师范大学,现在算是一个提前实习了,或者说是半工半读,然后让她两个学期各教语文和数学,也算是让她了解了两大主课的教育工作,这样对她的大学学习有帮助。”
  黄有功也听过杨文蓉正在备考明年高考的事,于是听王忆这么一说,他便恍然的点头。
  这考虑挺周到的。
  然后他竖起大拇指开始拍王忆的彩虹屁,如江水滔滔不绝,又有如黄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
  王忆这边正听的得劲,有人来买东西顺便说道:“王老师你怎么自己喝上了?队长让我叫你们两口子去他家吃大包子。”
  “我拒绝了吧?”王忆愕然道。
  社员没听,传达了消息就钻进门市部开始买买买。
  一共花了八毛钱!
  王忆琢磨一下,王向红确实邀请他去吃包子来着,韭菜虾仁馅儿的,他当时好像拒绝了也好像没拒绝,不过邀请又送到面前了,他不去实在不好看。
  而且人家还要招呼上秋渭水呢。
  这样反正他只是喝了两口小黄酒没有吃饭,于是便去门市部提了一瓶子的豆腐乳领着秋渭水下山了。
  秋渭水蹦蹦跳跳的在他后面走,王忆偶然回头看见她得意的抿嘴笑,笑什么?
  然后他发现秋渭水在踩自己的影子!
  这他么也太幼稚了。
  王忆决定必须踩回来呀!
  王向红在门口抽烟喝茶晒太阳。
  秀芳是个很好的儿媳妇,每次下工后不顾疲惫都要先烧一壶开水给公爹泡上茶,先让公爹慢慢喝茶,然后自己去做饭。
  王向红一年到头都有午饭和晚饭前喝茶的习惯,喝茶能醒目提神、化食开胃,他是宁可一日不吃饭、不能三顿不喝茶。
  看见王忆过来他招招手,调侃道:“到了饭点不知道下来吃饭,你王老师是怎么回事?读书读饱了?”
  然后等王忆靠近他嗅到了酒味,诧异的问:“你这是吃上了?”
  王忆撒谎:“没有,黄老师放学以后打了二斤黄酒弄了点炒花生米下酒,他非让我跟着他一起喝点,于是我就抿了两口。”
  王向红没多想。
  这话说的没毛病。
  他又看向王忆手里的网兜,嘀咕说:“上来吃个饭还要带礼物?行,全队就你最大方、最讲究。”
  王忆说道:“这是酒糟豆腐乳,味道跟以前的不一样,我知道你爱吃豆腐乳,所以给你带过来一瓶尝尝——大不了待会我找嫂子要钱。”
  现在家里灶台上的火已经熄灭了,锅盖也揭开了,里面的包子白白胖胖冒水雾,那股纯粹的面香味在院子里盘旋,真是让人闻了饿肚子。
  王东方今天没出海,他也懂打井的知识,所以上午他跟王东宝都在地头上给王忆帮忙来着。
  这会他正帮着媳妇儿收拾包子,听见王忆的话后顿时钻了出来,掰着门板探头问:“兄弟,你带着新的豆腐乳过来的?啥滋味啊?”
  王忆递给他:“哥你拧开闻一闻。”
  王东方接过去,拧开罐头瓶子进去拿筷子挑了一块出来。
  今天锅里不光蒸了包子也连带着蒸了几个馒头,王东方便拿了个馒头掰开,将豆腐乳塞进去摁上,大口大口的咬了起来:
  “嗯嗯,新馒头真香!嗯嗯,这豆腐乳真好吃,滋味太好了,爹、媳妇儿,这个豆腐乳好吃,味道不一样,有股子酒味儿。”
  王忆正要介绍,王向红怒道:“都要吃包子了,你吃什么馒头豆腐乳?”
  王东方嘿嘿笑道:“你们吃包子,我先吃馒头,我就爱吃馒头就豆腐乳,没有能比这一口更好吃的了。”
  王向红气的连连摇头。
  他伸手点着正吃馒头吃的眉开眼笑的儿子,又扭头对王忆说:“我是恨铁不成钢呀,你看你这个哥哥,他有个有出息的样子吗?”
  “没有啊!”
  “你说我王向红是个劳动模范、党员干部,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党员和干部?”
  “不是我故意避嫌,是他没有那个能力你知道吧!我培养过他,他是狗肉上不了大席,他是朽木不可雕啊!”
  王东方不在乎老爹说什么,他美滋滋的吃着馒头和豆腐乳说:“爹,这样还不好?”
  “前些年外队里谁不夸你王向红为大我忘小我?他们都说王队长这个人是一心为人民着想,并没有利用权力给自己谋利益,甚至都没把儿子给办成党员,更没给他在生产队或者公社里谋个一官半职……”
  王向红听的喜上眉梢。
  但又皱起眉头:“我做事一向不亏心,从来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