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1982有个家-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忆听过王向红的话后,去办公桌上拿出一份县里发来的通知。
  王向红眯着眼睛看向通知,王忆指向其中一段,他慢慢的念道:
  “国家给予民办教师的补助费应全部直接发给本人,同时,社队应按全劳力给他们记工分,切实执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社队不要向民办教师派农活,也不应给他们分包产田……”
  他看看上头的红头文件,说道:“噢,国家现在对民办教师们还有这样的好待遇?好,好!”
  “有了国家明文规定,那这事就没问题了,所有教师都给转为强劳力的工分!”
  “不过这个文件还得给其他生产队的干部和学校的领导们看看,别让他们再给咱们上眼药,就跟这次印考卷的事一样,有些人是干活真不行,恶心起人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考卷这件事。
  王忆不会善罢甘休,他已经有主意了。
  但是得调查出是谁发动的这件事。
  得有的放矢。
  后面两三天就开始要准备期中考试了。
  11号继续印刷卷子。
  一摞摞试卷从天涯小学发到了长龙公社的各家小学里。
  然后12号和13号两天考试。
  这两天生产队里和学校里都很忙,对于生产队来说是第一波带鱼汛来了,队里要集体突击捕捞带鱼。
  对于学校自然是学生考试、老师阅卷。
  这样等到14号是礼拜天,老师们再把13号高年级考试的试卷批阅出来,然后成绩便出来了。
  负责阅卷的老师是王忆牵头,秋渭水、祝真学、祝晚安、杨文蓉、黄有功、徐横做主力,孙征南则带着大迷糊和漏勺等人杀猪。
  晚上吃猪肉大餐!
  学校五头猪要杀两头,庆祝期中考试结束,另外生产队的队集体猪圈里也要杀猪,杀三头,让社员们好好的过个瘾。
  于是14号这个礼拜天尽管天气寒冷,可是天涯岛上却特别火热。
  巧合的是,今天还有黄土公社的干部过来考察学习,王向红便挽留了他们今晚一起吃大餐。
  下午开始天涯岛上变得极其热闹起来。
  学生们吆喝着看杀猪的,王状元、王凯等一群高年级学生还换上脏旧的衣服去打下手。
  批阅试卷压力很小。
  现在试卷是很简单的,题目很少,特别是今天批阅的是昨天高年级独有的试卷:
  12号考的是语文和算术,13号考的是《思想品德》和《自然》——这学期高年级加上了自然课。
  王忆批了几张卷子看了看情况,然后他一看教师们手里分到的试卷只有寥寥几份,便将秋渭水分到的试卷连同自己分到的试卷一起交给了祝真学,一挥手说:
  “小秋老师,走,咱们不阅卷了,我领你看看杀猪的、看看后厨今天晚饭准备的怎么样。”
  祝晚安一听,她把自己的试卷也交给了祝真学:“组长,你能人多能干,帮我一起阅卷吧,我也要去看杀猪的。”
  祝真学气的翻白眼。
  杨文蓉笑着拿走一部分试卷。
  她拿了块岛上新晒的红薯干,一边甜甜的咀嚼着一边批阅试卷。
  岛上晒的红薯干很好。
  颜色深红,有点像是蜜蜡,晒的干湿适中、软硬兼得,已经是岛上最好的零食了。
  王忆他们走出办公室,祝晚安直接奔跑向大队猪圈,那边吊起猪来开始杀了。
  正在山路上的王向红冲王忆招了招手,把黄土公社的干部们介绍了一下,也说了今晚一起吃饭的事。
  王忆很痛快的答应,又说:“正好今晚我们学校也要大摆筵席,这样吧,咱们合到一起,我们教师不多,不到十个人,到时候咱们凑一个大席,多弄点好菜好酒,吃喝的过瘾也热闹。”
  干部们纷纷点头说好,王向红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黄土公社管委会主任姓黄,叫黄中强——他的名字本意应当是中国强,但带上这个姓后多少容易让人想歪。
  黄主任没有什么架子,听了王忆的安排后连连称赞,然后感叹道:“你们天涯岛进步最快的地方我认为就是这个生活,生活变得太好了!”
  “电力这块不说了,这已经在咱全县都挂名了,现在说说吃喝,你们学校集体养了猪,结果最后是给学生们吃的,这可太厉害了。”
  “我们公社小学也养了猪,那些猪只能说到了过年杀一个给教师们分分猪肉,其他的要卖掉,换了钱修补学校、给教师们发个过年钱,可舍不得让学生们痛快的吃!”
  王向红客气的说道:“我们这里第一是国家政策好,第二是王老师有本事,从沪都找来了一些单位对口援助,要不然我们更舍不得吃猪肉。”
  “我觉得这事主要是王老师觉悟高,他视金钱如粪土啊。”当地武装部领导说道,“咱们公社各家小学我清楚,那些猪都被校长当自己的东西了,卖了猪,那些钱主要进他们自己口袋了!”
  这种话题王忆不好参与,他便说自己要去准备晚饭,带着秋渭水提前离开。
  今天天气很好。
  相比于夏秋季节,这气温自然比较低,且随着前几日立冬,夜间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一旦太阳落下就开始森冷。
  但今天白天晴朗少风,大海风和日丽,属于外岛冬天最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
  此时天涯岛的天色只能说绚烂,山上草木固然已经枯萎,但多多少少还有常青嘉木矗立山巅。
  层峦叠嶂之中,岛上小山也展现出绚丽灿烂的场景。
  放眼看去有忍冬之翠、艳阳之黄、晒鲞之红,站在山上遥望四海,平静的海面上不染风霜、不起波澜,阳光照耀细密波浪为褶褶生辉的波光,如此交织出一幅光彩夺目的山海暖冬图。
  王忆和秋渭水手拉手走下去,此时是下午好时光,太阳懒洋洋的走的很慢,阳光暖暖的晒的人也懒洋洋。
  天空瓦蓝,白云悠悠风也悠悠,王忆和秋渭水走的慢悠悠,这样好像时光会过的更慢一些。
  队里其他人很忙,还有外队人过来办事,他们看到王忆会赶紧客套的说两句话,以此来拉近关系、混个面熟。
  大家都知道王忆有本事,跟着王忆有好事。
  其中恰好有多宝岛李家庄的人过来,王忆便委托他帮自己给李岩京传个话,让李岩京晚上过来吃酒席。
  行人匆匆,寿星爷等老人生活简单,他们也懒洋洋、慢悠悠。
  老人们依然待在祠堂前晒太阳,就跟春天王忆刚来那会一样,不一样的是现在他们不再用捉跳蚤、捉虱子打发时间,而是凑在一起听收音机放戏曲。
  寿星爷旁边有一把大茶壶和两把暖壶,老爷子们每人一个茶杯、一把花生,慢慢吃慢慢喝,基本上这就是他们的晚饭。
  连吃带喝一下午,晚上他们回去钻进生产队新发的被褥里暖暖的睡一觉,不用再单独吃晚饭了。
  看见王忆和秋渭水,寿星爷照例招呼他们过来歇着,还从竹子编的小筐里抓一把花生给他们。
  王忆摆摆手说:“不吃了,寿星爷你也少吃,晚上有酒席。”
  寿星爷一听笑出声来:“哈哈,我知道、我知道,晚上吃肥猪肉嘛。”
  “我上次打井还给龙王爷许诺了,下次吃肥猪肉要让龙王爷先吃一块,没想到这猪肉这么快吃上了。”
  其他老人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他们家里要么准备蒸馒头要么就是蒸米饭,今晚肯定是一顿好饭了。
  小阳春这天气真是老天爷冬天给老百姓最好的赏赐。
  海上冬天不好过,湿度太大,体感很不好,而灿烂的阳光能升温也能把夜间积攒的寒气给蒸热乎。
  这样四野的海风都变得暖融融,祠堂又挡风,老汉们在这里晒太阳真是晒的美滋滋。
  看杀猪的学生们也美滋滋,他们扎根凑在一起,看着孙征南和漏勺等人忙活着。
  这时候已经有一头猪被杀好了,猪肉、排骨的拆解了带回去泡血水,猪下水则分开收拾后面再单独做菜。
  王忆到的时候他们在杀第二个猪,漏勺领着人在灌血肠——或者说灌霜肠。
  外岛也有杀猪后灌血肠的风俗,跟东北地区相仿,但他们叫做霜肠,因为猪血远比猪肉容易坏的多,气温高的时候不敢弄这个东西,都得等到天气冷了的时候才会做。
  以往外岛是到了霜降灌血肠,这样就有了霜肠的称呼。
  今天要杀猪是早就决定了的事,大众餐厅给买了一些肠衣,这次漏勺便主持了灌霜肠的行动。
  学生们贪婪的看着一股股霜肠饱满的落在架子上晒起来,有人馋的吞口水。
  外岛的穷人家逢年过节有时候吃不起猪肉,他们会买两股霜肠回来给孩子过过瘾。
  这是外岛最大众化的荤小吃,价钱便宜,如果是在街头小摊上吃的话,一碗最低只要一毛钱。
  像现在的天气里码头上便有卖霜肠的小摊,顾客是力工、水手、赶大车赶牲口的、撒网摇橹干力气活的。
  霜肠小摊一般不接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意,因为一碗霜肠一毛钱真不算贵,没有什么利润,他们赚的是酒钱。
  这种小摊也卖酒,是比一毛烧还要便宜的白薯烧。
  入冬了,红薯白薯丰收了,翁洲有酒厂开始酿白薯烧,批发价的话一斤只要四毛钱。
  霜肠小摊卖两毛钱一碗,一碗是二两,力工们吃霜肠会配这白酒,老板主要是赚这个酒钱。
  钟瑶瑶姐妹拿了个盆子在收拾骨头肉、碎肉、筋头巴脑软骨头之类的东西,专门收拾到一起。
  大迷糊挑了两担子的水过来,她们便开始冲洗起来。
  王忆问道:“这是要做什么?”
  天气好、气温高,钟瑶瑶忙活了个额头见汗。
  她擦擦额头抬起头说道:“我们主任要一锅给煮了,配上点酸辣咸菜,说是味道可好了。”
  王忆说道:“噢噢,筋头巴脑一锅煮,这东西确实不赖,今晚我也得吃一碗。”
  “我吃两碗!”学生们立马喊叫。
  “我吃三碗!”
  “我吃十……”
  有人正要豪气大发,旁边的人听了他的话迅速打断他的声音夸张的喊道:“啊你要吃屎啊!”
  然后几个学生们便打闹起来。
  打闹往往会转变为真打!
  也有一些社员过来看杀猪,这往往是女劳力和弱劳力,她们不用出海上工,带鱼汛与她们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不用出海的劳力来说,除非是赶上渔汛,否则立冬开始她们就要清闲下来了,因为她们主要任务配合海上作业以及伺候土地农活。
  立冬之后,地里没有什么活了。
  今年情况还算忙碌的,地里盖上了小暖棚、种上了一些蔬菜,否则往年现在地里就冷清了,只要等待萝卜和大白菜成熟即可。
  冬天到了,一年进入尾声了,一年的辛劳要算是到头了,这些劳力可以让自己歇歇了。
  王忆过来后又杀了第二头猪,这两头猪都是学校的,王状元等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收获的得意。
  这是他们养大的猪。
  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领袖同志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劳动所得吃起来才香呢!
  至于他们会不会因为自己养大的猪产生感情被杀了而伤心?这年头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那么宽泛的宠物感情基础。
  学校的猪从进入猪圈第一天就被学生们给惦记上了。
  他们早就在等着杀猪这一天了!
  第一批霜肠灌成了,王忆和秋渭水抬上一盆子往山顶走。
  这一路上可挺辛苦,走走歇歇的。
  到了山路上有人突然喊了一声:“王老师,这力气活怎么能让你来干?你放下,让我来!”
  王忆回头一看,一个挑着扁担汉子领着两个男娃娃跑来。
  褚二龙。
  泥瓦匠二猪回来了。
  他笑道:“褚二龙同志你这是辞工了?这两位小同学是你家的孩子吧?送过来上学啦?”
  二猪客气的递给他一支烟,但王忆不抽烟,他便收回烟盒放进裤兜里,说:“对,我辞工了,过来上班了。”
  “其实我辞工简单,礼拜一回去以后我就跟单位领导说了要辞职,两天工夫把手上活给收拾了一下,人家就让我走了——我是个临时工,不在编,啥时候走都行。”
  “本来前两天准备过来,但碰上学生考试,老师跟我说,市里的试卷跟县里不一样,让娃娃先在学校里考试,考完了我把家里行李一收拾,今天正式过来了!”
  他挑着个扁担,前后都是横挂的麻袋,这里面就是他的家当了。
  现在的人没什么家当,铺盖卷、一季一身衣裳,再就是吃饭的碗筷,其他的没什么,反正家徒四壁。
  他把扁担放下来抬起大木盆,王忆连说不用,但二猪很倔强,坚持着要搬起木盆。
  两个孩子凑在旁边好奇的看,弟弟垂涎的说:“都是霜肠,好多霜肠,爸你给我买一碗霜肠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