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1982有个家-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22年随处可见甚至已经被淘汰掉的装修方式说出来,便已经赢得黄中强好些人的赞叹。
  吃过这顿饭,打井队继续去打井,王忆这边将背芒土山一带打出来的九个井口全标注出来,让打井队后面继续来打井。
  这打井的活是备受各生产队、各公社欢迎的活,现在不知道多少生产队在排号了,他们光给黄土乡打井也不行,打完这九口井就要回去往下一家走。
  起码得大概轮一圈后,再回来重新给黄土乡打井。
  王忆精确的规划完井口位置之后去黄土乡的批发市场买菜,他正要离开,第一口水井那边忽然传来欢呼声:
  “出水了出水了!这里真的有水!”
  “别挤别挤,这井在这里跑不了,都能看到……”
  “停下!你们都停下,别都过来了,我们井口还没有加固呢,你们真大胆,不怕井口塌陷埋了人、埋掉这口水井?”
  刚刚在酒桌上荣升为乡里打井工作负责人的童不鸣欣喜的把王忆叫过去:
  “王老师先别走,快来啊,这口井出水了,哈哈,它出水了,你太厉害了,你真找对地方了!”
  王忆赶过去,下午暖和,来看热闹的人更多,足足有四五十的人口围在四周。
  他看到这些人着急的想往井口凑去看井道下的情况,便赶紧帮助打井队的队员们将人给赶开。
  现在井口没有加固,确实很危险。
  等到众人的情绪稳定一些了,不那么激动了,这时候井下的水也沉淀的差不多了。
  有人直接搬了一个辘轳过来。
  王忆失笑道:“不用上辘轳头,找绳子找小桶就能打水了,先打一桶水来看看情况。”
  黄土乡的办事员立马将提前准备好的绳子和小桶递了上来。
  一桶水很快拔上来。
  童不鸣作为领导用手舀起水喝进嘴里。
  然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叫道:“草他吗的,王老师真神了啊,他是真的神了!淡水!绝对的淡水!一点咸度都没有,喝在嘴里甜滋滋的!”
  正瞪大眼睛盯着他看的众多老百姓听到他这句话后纷纷发出欢呼的喊叫声,还有人吆喝说:
  “同志们、同志们!王老师和打井队的同志给我们立下大功了啊,咱们别吝啬,赶紧给他们呱唧呱唧!”
  童不鸣喊道:“使劲呱唧!”
  他一边喊一边自己奋力鼓掌。
  水桶被人提出去,大家伙纷纷上手去尝尝这水。
  有人搅和起了随着水一起打上来的沙子,后面的人喝到嘴里后也不气恼,纷纷说:“这沙子都甘甜!”
  老虫子笑道:“童副主任,喝水不忘挖井人呀,这口水井得起个名,叫王老师水井怎么样?”
  王忆赶紧奋力摆手:“别别别,不能这样起名,你们这样起名是让我坐蜡、是让我犯崇拜主义的错误!”
  童不鸣兴致勃勃的说道:“叫王老师水井不算过分,可是这样确实难免会让人说闲话。”
  “我觉得可以叫个黄天水井,黄天一号水井,我们黄土乡和他们天涯岛的友谊结晶水井!”
  “不过这事咱们说的不算,我跟乡里党组反应一下,到时候我们开党组会议的时候正经的讨论一番,想出个好名字!”
  第一口水井便打出了淡水。
  这是开门红。
  王忆去买蔬菜,童不鸣陪同他进入批发市场,什么蔬菜都是给批发价后的友情价。
  天涯三号载上蔬菜离开黄土乡,乘风破浪回到天涯岛。
  这会天涯岛上氛围一样很热烈。
  有的劳动力是在垦荒,有的劳动力则在打蜂窝煤。
  王向红穿着一件单衣正在领头干活,一边干活社员们还一边唱歌: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
  “齐动员呀么嗬咳,兵工队呀么嗬咳,互助组呀么嗬咳,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满山川呀么嗬咳……”
  王忆开船回来直接上山,一上山就看到了这么一副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
  社员们看到他后也纷纷跟他打招呼。
  王向红眯着眼睛看看他,放下手里的家把什从地上拿起棉衣甩了甩又用手拍了拍,然后走向他笑道:“回来的挺早啊,怎么样,是不是第一口井出水了?”
  王忆笑道:“人家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队长你比秀才还厉害,什么事都被你给猜到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王向红知道他在拍自己的马屁,却还是高兴的仰头大笑:“哈哈哈,你小子这张嘴!我不是猜的,我是看你的表情后猜出来的!”
  王忆一愣:“那这不还是猜的吗?”
  王向红也一愣。
  话里有漏洞?
  王忆接着说道:“不过你猜对了,第一口井确实出水了。”
  王向红往烟袋锅里填上烟丝,笑道:“不出所料,看到你轻轻快快、高高兴兴的回来,我就知道咱们打井队肯定在他们黄土公社显摆成了!”
  王忆说道:“队里开始打蜂窝煤了?”
  王向红说道:“嗯,今年咱队里烧蜂窝煤,主要是烧蜂窝煤,这东西好啊,耐烧,火好。一些煤土还有打不成蜂窝煤的煤渣混上烧土做煤糕,让社员们过个好冬。”
  王忆说道:“那我过去搭把手……”
  “先不用,张有信同志给你送过来一封信,你先去看看,是县里头邮寄的,县里头的卫生局给你的。”王向红招呼他进办公室。
  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通知书:
  海福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研讨会。
  王忆一目三行的看下去。
  越过一堆没有什么意义的修辞句后他看到了主题,就是县里主持召开全县范围内的乡村医生工作研讨会暨表彰会。
  王忆是天涯岛这边的赤脚医生,受到了邀请。他工作出色还要受到表彰,要作为模范上台发言。
  王向红搞清楚这封信的主题后问道:“研讨会是什么时候举办?你要是有空,是该去参加。”
  王忆说道:“肯定去参加,是下个礼拜的礼拜六,然后礼拜天还有赤脚医生们的集体活动,卫生局带我们去县医院进行参观学习。”
  他是必须参加。
  因为他要作为新时代的有文化乡村医生代表进行发言……
  王向红笑道:“好事,这是好事,自从咱们队里的振生大伯去世后,你是咱队里又一位赤脚医生。”
  “而且你给咱们队里、给老徐、给不少外队社员解决了好些困难,所以你应该去参加这样的会议跟同行们交流交流。”
  “医术这个东西,不敢闭门造车呀,必须得及时交流、互相学习,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把医术磨练的更好!”
  王忆将通知书收进办公桌,又跟王向红出去帮助队里打蜂窝煤。
  这活不难,甚至可以说很简单,煤面子混上烧土搅和匀了堆成个小土堆,从上面中间挖开,往里倒水搅和起来,然后就可以用工具来做出蜂窝煤了。
  做蜂窝煤的工具叫煤套子:上边一根立杆把手,下边是一个比蜂窝煤大一圈的圆筒模具,里面是12根纤细的圆铁柱。
  不过这活简单却繁琐,还是有些准备工作要做的。
  比如要想打好蜂窝煤,得用铁筛子将散煤过一遍,把煤石、杂物剔出来。
  还有生产队刚买来了一些烧土,也得用铁筛子筛烧土——这种土很细腻,可以跟煤混在一起燃烧。
  王忆到了操场后干的就是筛煤筛土的活。
  这是脏活累活,社员们不忍心让他来干,对王向红说:“让王老师去调水吧。”
  王忆自己摆手拒绝了:“别啊,这做蜂窝煤的质量跟煤质、掺土和兑水的比例都有关系,调水这活是技术活,有讲究,我就先不乱插手了,我干点体力活。”
  “王老师你应该更会调和煤水土啊,你们东北不是常年烧煤吗?”有人好奇的问道。
  王忆笑道:“不光是东北,城里人也得常年烧煤,要不然他们家里没有土灶怎么做饭?”
  这年头城里厨房都是用蜂窝煤炉子来供火做饭炒菜。
  他继续说道:“我们东北农村不烧蜂窝煤,我们那里山多,一年到头去山里砍柴储存柴火,一般用不着煤。”
  “即使偶尔用煤了也不是烧蜂窝煤,直接烧煤块子。”
  社员们不知道他在胡扯,纷纷恍然大悟:
  “哦,这样啊,也对,东北有兴安岭,有的是山,柴火管够。”
  “真好,东北好地方,啥都有,工业发达,资源也发达,有兴安岭也有煤矿油矿。”
  调水调土的活是祝真学在负责。
  老教师打了半辈子的蜂窝煤,他又是教师有文化,对煤、土、水三方面的调和比例深有心得。
  这个比例很重要,土掺多了烧不着,掺少了煤烧的太快让人心疼;水兑少了煤土粘不到一块儿,多了新打的蜂窝煤立不起来!
  有社员推车将煤土送上山顶,有社员去挑水,有社员筛煤筛土,也有社员跟着祝真学把煤、土、水按比例搅拌均匀。
  剩下的就是用煤套子来打蜂窝煤了。
  王向红带队干这活,他们手持借来的煤套子,等到煤、土、水调和好后,他们便将煤套子杵进去,塞满后掂到空地上,在圆筒上方用脚猛地一踩:
  就这样,浑圆带眼的蜂窝煤球便平稳地落到了地上。
  王忆看着觉得还挺新鲜。
  22年没多少打蜂窝煤的了,起码城里很少,都是农村里冬天有些人家打一些蜂窝煤越冬。
  这几年环保查的严,农村打蜂窝煤的也少了,环保专家说这东西不环保。
  王忆觉得这话说的对,烧煤球是不环保,可他娘的大冬天那么冷,老百姓总得烧个什么东西活下去吧?
  不能说为了环保牺牲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吧?
  要不然让老百姓烧专家?
  说不准还能烧出砖家来呢。
  这样也挺好,杜甫同志说过,安得砖家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多力量大。
  学生下课来帮忙。
  很快操场上原本晒鱼鲞的地方堆放起了一块块错落有致的蜂窝煤,蔚然壮观。
  还有小运输船过来,船上是烧土。
  要不然说以后各岛屿上的老百姓都搬家去了市里,生活在外岛真是不方便,除了海水和鱼虾不缺真是其他的什么都缺。
  烧土在外岛跟煤炭一样,都是战略资源,得掏钱去买,买了还得找运输船来送。
  煤炭贵,烧土也不便宜,根据质量一吨要4到6元钱。
  这价钱单看好像不算贵,生产队一冬能用多少烧土?十吨二十吨的了不起了,顶天就是一百二十块。
  可问题是运送烧土得付运输船的运输费用,这比烧土花钱还多,平均下来运送一吨烧土跑一趟得加上十块八块的运费。
  从这点再一看,烧土价格都快赶上煤炭的出厂价了!
  另外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歪风邪气,就拿租船运送煤炭、烧土这回事来说吧。
  本来老百姓花钱付运费,运输船收钱送烧土,双方是买卖关系。
  结果不知道从哪里刮起的歪风,外岛的运输船给各岛屿上送烧土的时候,买烧土的人家还得给他们准备点礼品。
  现在常规的是一条烟和四斤面粉。
  烟不用好烟,经济就行,一条烟没几个钱,但这种事的性质跟钱多钱少没关系,就是让王向红这种老党员感到膈应!
  然而不给还不行,说起来人家运输船的船东还不愿意收他们的钱,他们想帮天涯岛义务送烧土。
  他们想要天涯岛的人情!
  现在天涯岛社队企业的生意做大了,又是卖食品又是做衣服后面还要烧砖瓦,更别说还有义务打井和义务放电影这两回事了!
  各生产队、各公社都愿意跟他们搞好关系,他们知道天涯岛这块大方,只要能拿到天涯岛的人情,以后很多事情会好办,有的是便宜可以沾。
  王向红也明白他们的心思,看到最后一船烧土送到,赶紧去门市部拿了一条经济烟、包了几斤面粉给送上船去。
  这样断断续续的,送上山顶的煤炭、烧土还有打好的蜂窝煤越来越多。
  煤炭和烧土还能堆成堆,这蜂窝煤必须得分散开进行风吹日晒。
  于是随着送上来的煤按快、面分开,烧土聚拢,蜂窝煤散开,这广阔的操场迅速变得空间紧张起来。
  随着最后一船烧土全推上山顶,王向红招呼社员们休息:“先歇歇、歇一班,煤球打完了,剩下的是打煤糕。”
  “咱们歇息以后一鼓作气把它给干完,然后就收工。”
  “收工准备好吃的。”王丑猫说道。
  听到这话,大人们便笑:“你们在学校吃的就是好吃的,回家还能吃上比学校更好吃的?”
  王凯得意的说道:“我家升起炉子来以后,天天晚上烤蜜薯,那蜜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