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1982有个家-第8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严了。”
  王祥赖欣然道:“那好,那我就把这大衣卖给没毛病了。”
  王忆好奇问道:“你说他叫什么?没毛病?这是个什么外号?”
  王祥海帮忙解释道:“没毛病姓梅,叫梅啥我忘记了。”
  “这个姓不好起名,没毛病这个人的名字不好记,然后他有个口头禅叫‘没毛病’,最后大家就直接叫他没毛病了,他也愿意被人这么叫。”
  王祥赖得到王忆的承诺后放下心来,出去喊道:“没毛病!没毛病!过来!”
  前排仓库响起一个声音:“别喊了,听见了,这就去找你了!”
  很快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跑过来,欢喜的问:“赖子,你舍得卖军大衣了?”
  王祥赖说道:“对,15块——给我现钱啊。”
  没毛病笑道:“肯定是现钱结算呀,我还能给你赊账?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俩都没毛病!”
  他的钱随身携带。
  在裤衩里面缝了个口袋,要拿钱了还得先找个墙角趴上面,低着头伸着手一个劲捣鼓,然后捣鼓出一沓钱来。
  都是一元一张的额度。
  周围的人就起哄他:“没毛病,你钱放你卵子上啊?”
  “啥放卵子上?他那是用牛子给压着!”
  没毛病人很豁达,开的起玩笑,他哈哈大笑道:“钱放裤裆贴身存放,没毛病。咋了,你们难道不是这么藏的钱?”
  大家伙哄笑,但不是嘲讽。
  这点跟之前那汉子和一些孩子叫带鱼候的外号不一样。
  就拿藏钱这事来说,没毛病的话说的确实没毛病,大家伙外出,都把钱贴裤裆存放了。
  没办法,这年头小偷太多了,钱只有存在裤裆位置才放心。
  这地方最敏感。
  王祥赖拿到钱后清点了起来。
  一张一张的清点。
  这把王家一些人的钱瘾给勾起来了,他们看看自己的军大衣,咬咬牙也准备卖掉。
  军大衣是好东西,各级领导干部去工厂、农村视察、检查工作和劳动时,但凡冬日总是以军大衣为外套,这是城里干部冬季下乡的固有形象了。
  另外离退休老干部、工人、医生和教师这些铁饭碗也把军大衣当做威风、严肃且不脱离群众的象征,导致人民群众都以有一件军大衣为荣。
  可是,钱更好!
  15元钱可不少,以往半个月的工分呢。
  有些人琢磨一下自己已经有棉衣了,这件军大衣肯定是穿不着了,回家只能珍藏起来,那还不如卖15元补贴家用。
  距离过年时间不远了,过年时候肯定用钱的地方多,多15元家里可以更宽绰一些。
  于是他们凑在一起讨论了一番,最终决定也把这军大衣给卖掉。
  卖衣服换钱!
  到了九点半天气稍微暖和了一些,县里的渔业指挥部要开会,把小队长级别的干部全给召集起来。
  这次会议是传达渔场指挥部的安排。
  今天的风很大,已经刮了一晚上了,根据气象工作组的预报,下午风势减弱、傍晚就会减小到可以出船的地步。
  这样渔汛会战队伍肯定要通宵达旦了。
  风头已经过去了,接下来要做的是抢风尾!
  渔业指挥部下发了高清大幅海图,按照区域来划分各队伍的作业区,今晚全渔场都要大干一把!
  另一个会议上通报了昨晚港口外停船区的火灾情况,有领导被追究责任,也有人受到嘉奖表彰。
  王忆和天涯小队自然是嘉奖主体,昨晚火灾发生后最早参与救火的一批人都受到表彰。
  孙柏说冬汛大会战结束后会有表彰大会,到时候王忆要代表天涯小队甚至福海的指挥部上去领奖并发表感言。
  这一听又要发言。
  王忆有点踌躇了。
  他的文采应付不了这个啊。
  快去请夫人!
  还好时间充足,开完会后他回去照例写了一封信送去设立在码头后的临时邮电所——这自然是给秋渭水的信,他上了佛海县后就一天给秋渭水写一封信。
  以前信里就是你侬我侬,这次信的结尾把发言稿的事说了说,让秋渭水帮自己写一封渔汛会战经验总结发言稿。
  邮寄过信件后他就去戏台找徐横一起听戏,顺便预防霍晓燕的前夫来找麻烦。
  霍晓燕人美身段软、嗓亮业务强。
  她去海福县的文宣队时间不长,却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王忆这会过来,就看到她正在领着文宣队的一些人进行渔歌联唱:
  “……浪岗、海礁、挑担,带鱼会发交交关。指导船使劲喊,捕鱼船快点来。”
  “快来、快来、再快来,一网下去一百担,两网装得双满载。东海渔民气似虹,风口浪尖夺高产……”
  这应该也是文宣队自己改编的歌曲,曲调高亢激昂,唱词反映的是渔场捕捞盛况。
  并且里面多有方言俚语,以吴侬软语唱出,引得台下的观众们拼命鼓掌较好。
  其中徐横鼓掌最卖力,这家伙王忆凑上去看——
  真是不把双手当自己的东西啊,就是驴撂蹄子也没有这么使劲的!
  徐横大巴掌都拍红了。
  王忆打眼一看还以为这是红烧猪蹄!
  趁着这一曲唱完,他问徐横道:“怎么样,没有人过来找你对象麻烦吗?”
  徐横说道:“没有呀,我严阵以待了一上午,没有来找麻烦的。”
  王忆看看街道上巡逻的民兵队伍还有时不时出现的治安员,说道:“你对象的前夫是佛海本地人……”
  “你这话我怎么不太爱听呢?”徐横斜着眼看他,“什么叫我对象的前夫?一个二流子而已,你称呼上至于这么严谨吗?”
  王忆下压双手示意自己妥协,说道:“行,二流子。”
  “那二流子是个本地人,肯定知道官方在冬汛期间对捕捞作业的重视,估计是不敢过来明目张胆的找麻烦。”
  “你等着演出结束了,私下里的时候多加小心,他们有可能会玩阴的。”
  “对了,你们住哪里?”
  徐横说道:“我还不知道呢,反正我跟着文宣队住,我暂时当了文宣队里的力工,帮忙搭建台子、搬运东西啥的,这样不管二流子什么时候出现,我都能收拾他!”
  王忆说道:“行,有什么事你招呼一声,我现在在指挥部里混的还不错,昨天在高层领导面前都露脸了,有事我这边能给你带过去几百条人。”
  一个白天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下午开始风势渐弱、风声渐小。
  海上浪涛还是很大,可却有渔船开始出海了——这都是自己承包渔船的人。
  他们尝到了赚钱的甜头,愿意为了赚钱去冒险。
  王忆这边不着急。
  今晚要通宵的,下午他领着社员关了门戴着耳塞呼呼大睡。
  傍晚时分风势变小,海上风浪已经可以承受,更多的渔船开始出海。
  王忆这边起锅造饭!
  吃肉夹馍——临睡前焖上了猪肉,睡醒后打开锅子,一瞬间香气跟炸弹爆炸了一样,一个劲往外鼓荡!
  街道集市上有卖热馒头的,他让王东虎出去买馒头,一袋子一袋子的往回搬。
  搬回来后社员们一人一个馒头掰开,王忆这边切卤肉混青椒剁成糜子,塞上之后合起馒头咬一口。
  大口的香!大口的过瘾!
  吃肉夹馍吃到饱,王忆等最后一个人抹干净了嘴巴,他在锅里的卤汤中重新放上肉焖起来,说道:“同志们,跟我战天斗海去!”
  “风尾就在眼前,今晚肯定大丰收,都跟着我拼命的干!咱们吃饭吃的痛快,干活也要干的痛快!”
  “等到今晚丰收明朝回来,咱们继续吃肉夹馍,好不好?”
  社员们斗志被他点燃了,跟着他喊道:“好!”
  王忆挥手,众人一窝蜂的闯出去。
  这就是号召力!


第475章 大炮被抓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仓库去码头。
  意气风发。
  路上嗓音洪亮、语调豪迈,颇有几分睥睨天下渔民如插标卖首耳。
  但到了码头他们沉默了。
  偌大的港口、忙碌的码头,外面海上空荡荡!
  昨晚上成片的渔船全不见了踪影!
  他们都已经着急出海去了!
  只有寥寥一些船还飘荡在海上,看身影孤零零的,那是天涯二号、天涯三号和他们的木船。
  欧人民挠挠头问道:“咱们是不是睡多了?耽误事了?”
  王忆沉着的说道:“不可能!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休息、吃饱喝足才是在奋战中取得胜利的秘诀!”
  “今晚需要连夜作战,这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长跑运动中起步早的不算本事,最后能第一个冲线夺冠才是本事!”
  “走,同志们,今晚咱们给其他渔民同志上上课,让他们见识一下咱王家人的本事!”
  社员们被他鼓动,纷纷跟着喊:“走!”“开工了!”
  大家伙斗志很足。
  但是要上船去还挺不容易,因为他们的船都停靠在海上了,是在海上抛锚以铁索相连,这样他们要上船去还得找人家借船送行。
  海上风浪还不小,六级、七级的规模是有的。
  包括天涯二号和天涯三号在内,他们渔船被风浪拍打的剧烈起伏摇晃,如同坐过山车一样。
  这种天气夜间捕鱼是苦力活,应当比所有农活都要劳累、都要危险!
  这也是海上作业的最大问题。
  都说种地靠天吃饭、收成不稳,而出海捕鱼这活感觉像是无本买卖,只要有船即可、无须播种和等待,当天出海当天收获,好像很好。
  但下地的时候一般没有生命危险,而出海捕鱼的艰辛与风险,不是渔民真的很难体会!
  船队直赴预定渔场。
  天涯三号前面引路,天涯二号据后方统帅木船,有些木船竖起了风帆借助风势跑的挺快,有的还要摇橹,速度慢且吃力。
  还好社员们吃的饱饱的、穿的暖暖的,他们轮流摇橹,以最快速度摇橹出海。
  海上摇橹自然要喊号子唱渔歌,王祥海领着唱起了渔歌:
  “一字写来抛头锚,头锚抛落船靠牢,锚缉起来心里安,乾隆皇帝游江南。”
  “二字写来扳二桨,厨顿一到做鱼羹,鱼羹会做一篮多,西周文王来卜课。”
  “三字写来扳三桨,三个大砫船外亢,八十托鱼绳放得长,仁宗皇帝勿认娘……”
  王忆也会唱这首渔歌。
  这叫《船上人马歌》,唱的是古代行大船时候,船上的各项职务。
  他曾经跟着刘红梅等女同志去海上收拾队集体养殖的贻贝,当时刘红梅就是唱了这首渔歌来着。
  同样一首渔歌,男同志唱响后的味道跟女同志是不一样的。
  粗犷,豪迈,急促,咬牙切齿!
  谁摇橹谁就齐唱这首《船上人马歌》,将木船摇的飞起,踏着潮头就跟要御风而行一般!
  很过瘾。
  大风吹走了云彩,冬日的天空湛蓝如洗。
  王忆将船交给了王祥海,他手持望远镜站在船头,遥望着海面、吹拂着寒风。
  流风如刀,雕出一道道清凌凌的寂寥,浪花激荡三千里,淘尽海上英雄。
  冬日海面格外澄净孤独,往事如烟,只留下上下两片开阔缥缈的海天。
  王忆回头看去,身后只剩下滔滔浊浪。
  佛海那庞大的主岛如今放眼望去,已经不见踪影。
  在水浪纷迭的东海之上,岛屿与浪花掀起的水滴一般大小,都是船行之间,转瞬渺如须弥尘埃。
  此时夕阳西下,漫天暮霭铺就在海面染出了温暖的火红色。
  时光消逝,太阳流转,天的颜色开始在日与夜之间过度,海面的颜色也在过度。
  突然之间有人喊:“前面有船!”
  船队继续劈波斩浪,越来越多地船只出现在海上。
  他们看到了群舟竞发的帆影!
  一艘艘船上都有红、黄、绿、紫各色旗帜迎风招展,当天涯二号从他们渔船中穿过的时候,看见夕阳余晖之下好些船上都有银光闪闪——
  带鱼旺发了。
  难怪都说抢风尾,风尾海上带鱼多,这时候出海收获太大了。
  天涯二号的探鱼仪也送来了消息,但王忆没有指挥队员们在此下网。
  看船上挂起的丰产旗帜就知道,这不是渔汛会战队伍的渔船,是人家私人的承包船。
  人家发现了带鱼群自己上手去抢夺,那可就不礼貌了。
  不过今晚想要丰收不是问题,后面他们的电台便响了起来,王忆去接起耳麦听到有人兴奋地说:
  “领导们、同志们,请来我们这边,我们忙活了两风,今天终于找到了大带鱼群,抲到了大网头!”
  “我已在船桅杆顶部挂起了丰产红旗,请渔业指挥部广播通知各捕捞小队来我们这里抲鱼!”
  王祥海听到话后说道:“是长海公社的三瘸子,他的老鸭嗓我最清楚了,王老师,过去吗?”
  王忆说道:“不去,按照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