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力们醒来掀开帐篷门,纷纷惊呼:“好家伙,下雪了!”
“什么味道?真香啊,王老师、小秋老师,又给准备上好东西了?”
“你真是睡迷糊了,腊八粥呀!”
大家伙正在说说笑笑,这时候松林深处被风吹过来一阵吵闹,很快又有人跑出来冲他们看:“天涯岛的邻居,过来帮个忙,有人抢我们兔子!”
是金兰岛的社员在摇人。
两个岛屿隔着近,现在关系处的也不错,所以金兰岛上门来摇人,他们不能装没听见。
王忆留下秋渭水和钟瑶瑶煮粥,然后一挥手,大群的汉子跟着他气势汹汹的进松林。
见此,金兰岛的社员高兴了。
自己招呼来了一支生力军!
他们赶进松林,这时候营部乃至团部都有领导出现。
王忆一看愣了愣。
这什么情况?
一个兔子把大领导们都给惊动了?
王祥赖脑子里只有一根筋,他赶紧拉了那社员一把低声问:“我草,你们跟领导抢兔子?”
那社员也有些惊疑不定:“不、不能吧?应该是长海公社的人啊,怎么领导也来了?”
王富贵说:“那就是来主持公道的,昨天于领导不是说了吗?他的工地上一切必须得公正。”
他们这一堆人很扎眼。
领导们正在走来,看见他们这么一大队人气势汹汹的出现在对面,心里多少有点犯嘀咕。
县里的干事崔青子赶紧问:“喂喂喂,你们干嘛啊?大清早不吃饭干嘛啊?”
王祥赖嘿嘿笑道:“领导你们别怕,我们不是来打仗的,是出来晨练的!”
说着他一个箭步冲出去,拉开架势‘哼哼哈嘿’的拉开打起了太极拳。
其他社员见此也赶紧拔脚开拳。
于是黑松林、白雪地之间,一群汉子在缓缓地打起了太极拳。
竟然还挺有氛围的……
远处黄志武领着几个人在跟对面的一行人对峙,在两人之间是个被陷阱卡住已经伸腿瞪眼的死兔子。
双方围绕这只兔子展开热烈的交流,都在诚挚的问候彼此家眷特别是女性亲属。
有的人比较客气,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有的人关心健康,一个劲的询问对方下三路坏了没有要不要自己帮忙去生个娃……
领导来了后,他们总算消停一些。
这时候就是看谁眼疾嘴快会告状了。
双方都有人冲上去要领导们给自己做主:
“这个兔子是我们看见的,领导,真的,我们先看见的,我们追它来着,追的它到处跑,走投无路了,结果这兔子不小心撞上了这里的陷阱……”
“放屁!这兔子怎么走投无路了?这兔子眼看就要跑了,是我们的陷阱拦住它把它给办了,要不然它肯定就跑了……”
“那这兔子也是我们的啊,是我们发现了它、追着它……”
“你们没追上,它已经跑了,是跑到了我们的陷阱里又被我们给逮住了……”
又开始吵闹起来。
不过王忆已经搞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长海公社一个班排组的人发现了一只兔子想追它,结果兔子跑的飞快,他们没能抓到,可兔子逃跑过程中钻进了金兰岛布置下的捕兔陷阱里。
最终双方都认为兔子的归属权该属于自己,就这样吵吵起来了。
接下来他们开始求领导们来裁决。
崔青子问道:“这个陷阱是你们百姓生产队布置的?你们敢确定吗?”
黄志武拍胸膛说:“就是我们布置的,这我可以发誓,我要是撒谎,让我黄家断子绝孙!”
周围不少人倒吸凉气。
够狠!
又有一个叫孙少杰的领导随意问:“你们什么时候布置的陷阱?能这么巧抓到他们的兔子?”
黄志武说道:“不是凑巧,这地方有兔子,我们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们前天来了以后,当天晚上就过来在林子里设置了套兔子的陷阱。”
“设置了十五个呢。”有他们生产队的社员补充道。
孙少杰皱眉道:“是吗?那你们设置了这么多陷阱、设置了两天,就没有抓到一个兔子?我怎么有点不信你们的话呢。”
“抓到了啊,昨天逮到了两只兔子呢。”又有社员赶紧说道。
一听这话,几个领导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那兔子呢?”
黄志武反应快,感觉领导们的态度不对劲。
可社员们没有这个心眼,有人下意识就说:“吃了呀,这是野兔子,我们抓到了吃掉了,没事吧?”
孙少杰阴嗖嗖的说:“没事,不过你们是在哪里吃的?”
百姓生产队这边一下子愣住了。
他们没有在营地吃,因为那里各队人太多,他们要是在营地吃,自己压根吃不上几块肉,都会被外队人过来给要光光。
所以他们——
他们是在松林里造了土窑烤着吃了!
松林茂盛,能挡住土窑中火焰燃烧产生的烟雾。
可问题来了。
各级领导三令五申不许在松林里生火!
黄志武的脸色变了。
一只兔子引发的案子……
王忆知道他们这帮人要有麻烦了。
但他也知道,自己能救他们!
第498章 观海听涛林,紧急救援
领导们一早就发现了松林里有土灶和新近燃烧的灰烬。
他们派了治安队在丛林里巡逻来着。
黄志武等人终究只是渔民,心思不够缜密,还以为自己偷偷烤两只兔子不会被领导们发现。
毕竟领导们要管的事、要操心的地方太多了嘛。
可领导们手下人更多,派点人进松林来仔细搜罗两圈子,不就什么都发现了?
治安队昨天就发现烧火的痕迹了,但没有抓到人。
这样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先按兵不动,就是安排人在松树林里盯着。
等到黄志武他们这边和长海公社因为兔子套吵起架来,治安队的队员便发现了契机,去把消息汇报给领导,把领导引了过来。
领导们到来后轻轻松松把话给套了出来。
套出话来后现场氛围就很紧张了。
对面长海公社的人一听黄志武这伙人昨天已经在松林里烧火烤过兔子了,赶紧往后退。
连兔子都不要了。
就等着看热闹。
现在确实有热闹可以看了。
他们公社的主管干部董红旗恨铁不成钢,指着黄志武破口就骂:“老黄你怎么回事?你他娘是屎壳郎削尖了脑袋,哪里有屎你往哪里钻!”
“草拟大爷的,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我三番五次的强调、强调、强调你大爷的不准在松林里点火,连抽烟都不行,结果你在里面烤兔子!”
“你怎么不把你自己给烤了呢!”
黄志武脑筋飞快的转,想要转出个理由来洗白自己,可领导们又不是傻子,哪能让他糊弄的了?
特别是营部和团部的领导都来了,一个个面色恚怒、语气凌厉。
有团部领导人未到声音先至:“必须严肃处理!必须杀鸡儆猴!”
黄志武脸色发白了,就跟驴屎蛋子滚了一层白面似的。
他们社员更是瑟瑟发抖。
真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
王忆见此往前走。
他得出手了。
要不然等领导们给黄志武和金兰岛的社员们定罪,这帮人认罪,那他再去出头可就没用了。
而看到他走出来要说话,黄志武一伙人纷纷眼巴巴的看向他:
王老师,快救命!
王忆走上前去说道:“领导你们先别生气,黄队长他们进松林确实点火来着,但点火不是仅仅为了烤兔子,这事还有别的原因。”
“还有什么原因?他们还准备把松林给烧了?”团部一名领导厉声说道。
王忆说道:“是,他们还真准备点了松树。”
一听这话,周围看热闹的人群大吃一惊,有人下意识就发问了:“老黄怎么得罪天涯岛了?”
“他真这么干了?我草,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引火烧林,下一句是啥来着?”
“坏了,老黄这是得坐牢了!”
黄志武和身边的社员们一听王忆的话急眼了。
还好黄志武为人机灵又了解王忆,他知道王忆不会出来给自己落井下石,没有这个道理。
于是他推断王忆有后手,看到身边社员要否认,赶紧拉了一把并狂使眼色。
王忆这边也没有卖关子,他很快接话往下说:“他们点松树是为了保护这片松林,不过我觉得这样太危险了,就给他制止了。”
崔青子对他观感很好,问道:“你这话啥意思?他点松树怎么要保护这片松林?”
王忆指着松林中一小片一小片的黄红色松树丛说:“你们看到那些松树了吗?它们是黑松,本来是墨绿色的,不该是这颜色。”
“为什么显示出了这颜色?”
“因为它们感染了虫子,一种非常可怕的虫子,一种可以毁灭整片松林的虫子。”
“松材线虫!”
王忆郑重而掷地有声的说道。
黄志武抓住他递上来的话头,赶紧说:“对对对,那些树是染病了!有很多小虫子,很可怕的虫子,叫、叫松材线虫!”
他就知道王忆肯定不会出来落井下石,更不会污蔑他们。
他就知道王忆是有大招可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的。
领导们纷纷皱眉:“你这个同志不要在这里捣乱,不要妄想制造大新闻吓唬人。”
“什么松材线虫?我怎么没看到有虫子?我跟你说,同志,你编造谎言来给你的熟人脱罪,这同样是犯罪行为!”
县里的干部笑道:“不至于、不至于,这怎么还扯到犯罪上了?这是犯错,不是犯罪。”
王忆说道:“我没有捣乱更不是胡说,不信你们去折下已经枯黄的松树树枝和正常松树的树枝来比较,一定可以发现小害虫。”
“确实有这些害虫,我们都看到来着。”王东虎等人声援王忆。
这时候围观的劳力中也有人仗义执言。
黄土乡这边的人反应尤其快:“对,王老师真不是胡说,那些树上有很小的虫子。”
“不怪领导你们没有发现,不仔细看真看不到,虫子很小,比米粒还小。”
“已经枯黄的那些松树真死了,我们劈柴来着……”
“嘘!别瞎说,我们是捡柴火,没有劈树当柴火!”
王忆找人去劈树枝,然后进一步介绍道:“各位领导,我真没有瞎说也没有夸张,现在这片松林确实闹了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专门感染松树,感染的疾病叫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萎蔫病,它们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森林危害最严重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由它们所导致的松材线虫病很麻烦,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感病松树死亡率高、防治困难,你们最好赶紧通知市里的林业局。”
“甚至林业局的领导们可能也不了解这种害虫,最好联系咱们市里林业方面的专家,或者是金陵那一带的专家。”
“去年金陵中山陵就发生过这种病虫害,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也在广播里听到过,印象非常深刻。”
他这一番话说的相当专业,又浅显的讲述了松材线虫的危害,所以现场领导们犹豫了起来。
崔青子冲他们低声说:“这是我们县里的王忆王老师,我们叶领导的孙女婿,为人知识渊博,非常可靠,在我们县里很受人尊重。”
王忆名气挺大的。
市里也有领导听说过他的名字。
有一个领导便问道:“是崇山副书记提过的那个王老师?”
县里领导们纷纷点头。
这样子领导们由将信将疑转为了相信。
恰好这次赶海工的领导班子里便有市里林业局的人,于是他们找民兵把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叫了过来,让王忆把情况给他进行了说明。
这工作人员满头雾水,两眼一抹黑。
正如王忆猜测的那样,他没有听说过松材线虫这种害虫。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
社员们已经把一些泛上黄红色的松树木给劈下来送到领导们眼前。
劈开的木头里面密密麻麻不少小虫。
恰好有领导随身带着放大镜——这领导为啥带放大镜王忆不清楚,但人家确实带着。
木头送过来,他直接从衣兜里掏出个放大镜,把王忆看的一愣一愣。
崔青子却知道原因,解释道:“赶海工挖海底,时不时会挖出点什么古董文物的。”
王忆明白了。
这放大镜是看古董文物的。
现在用来看害虫了。
领导们通过放大镜一下子看清了这些害虫的身影。
哪怕天气已冷,害虫们并没有死掉或者冬眠,还在树枝里头慢慢蠕动。
林业局的干部到来后看到这些害虫后倒吸一口凉气:“这位同志,你是说,这些害虫造成了许多黑松的枯萎和死亡?而且能毁灭这片松林?”
王忆认真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