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机器人,也是有这种生命脉络的。
“机器人?咦,那石头呢?万物皆有其生,皆有其死?”
当黄极拥有这种想法后,霎时间感知到了电脑的脉冲信号交错模型,有内在的,也有发散的。
不仅仅是电脑,还有电灯、冰箱、路由器……乃至墙壁、书柜、地板……
“屏蔽!屏蔽!”黄极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要屏蔽。
然而他还是被那一瞬间的信息冲击得翻白眼,扑通一下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待他醒来时,已经快晚上了。
黄极强忍着头疼,连忙赶回了公寓。
回到公寓,刚好赶上晚饭,郑轩只道他又看了一下午的书,并未多问。
这次之后,黄极心里已有了强化身体的雏形。
他首先找了个机会,又登录了那个武功爱好者的网盘,将其收集的各种武术、内家拳、养气法,统统下载打印。
然后开始查看它们的‘成功率’,筛选出最好的,能调息、引导人体能量的功法。
当黄极明晰‘内功’真谛后,这方面的信息也就能看懂了。
“这都什么鬼……一个个成功率低得令人发指!”
黄极边看边摇头,首先光成功判定就筛掉了过半!
有些武术压根没有引导人体电能的作用,或者概率奇低,真练下去有这种作用的,才十五部!
而这十五部里,能量利用率低于百分之一的,有十三部!
仅有两部高于百分之一,一部太极,一部形意。
利用率也分别是4。57%和3。82%。
值得一提的是,两者合练,且融会贯通,利用率高达16%。
这还仅仅是能引导的上限,并不是练了就一定有的!
很简单,历史上,仅有二十个人,练太极感觉到了热意,仅有两人,能把电力外放。
形意呢?也差不多,历史上只有三十四个人,感觉到了热意,而把所谓电力外放的,只有一人!
那一个人,还是因为同时精通了太极和其他诸多拳法。
这是何等令人发指的……弱!
更关键的是,都要练半辈子,至少也得有十几二十年的苦功,才可能引导体内的能量。
“粗糙,太粗糙了。尽管它们技击、发劲的窍门很厉害,但引导术方面,却只能算是勉强有用……”
“不过想想也是,开创者又感知不到生命能量的脉络,连理论基础都是结合经络学,连蒙带猜,然后加上一代代人用玄虚的语言流传下来的经验,才勉强在近代创造了这么几套运用能量的内家拳。”
“他们对于能量的本质都理解错了,有这种效果已经很厉害了。这些武术主攻的是气血和劲力,只不过是间接的,有点瞎猫碰死耗子的……做到了引导效果。”
黄极思索着,意识到自己直接照着练肯定不行。
也许是这些武术不完整,也许是那位网友没有收集到真正厉害的法门。
但很大的可能是……高利用率的引导术,压根没人发明出来。
很简单,太极拳全球排名第六,历史排名第七。
一部历史排名第七的‘绝世武功’,能量利用率才4。57%,可想而知全人类对生命能量这方面的开发有多弱。
对于人体能量的引导,这些武术只有借鉴作用。从大量的隐藏穴道根本没有命名,就看得出来,古往今来,那些隐藏穴道压根没人发现过……
连外星名字都没有,也就说外星人都没发现……当然,可能不是发现不了,而是压根懒得统计人体的隐穴。
相应的,因为从来没人能看清生命能量脉络,所以也从来没人针对性地,发明过引导法门。
或许外星人有,但外星人发明的,肯定是适用于他们自己的身体,而与人体无关。
“我只能自己改进啊,但是想创造出一门,效率高,精进快的功法,即便是我,也不是能轻易做到的。”
“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暂时只能用笨办法了。”
又过了三天,这三天黄极日日夜夜的学习,除了必要的睡眠,全身心地都在学习医术,与改进武术。
他的改进方法很暴力,那就是直接拼凑式‘融合’。
有现成的例子在那啊,历史上有人合练太极、形意,利用率高达16%,这比单练一部太极,都要高了四倍。
而黄极的融合方式,非常简单,抄。
把所有拳术的内容,抄到一块,如果利用率下降了,说明错了,再开始减……
一招一招的减,无数的套路、技巧就像是一个个元素一般,被他反复组合。
组合方案太多,黄极三天下来,共花了二十个小时,最高也只融合出一部利用率19。89%的功法。
不过修炼四到五年,就可有小成,而且已经超越已知所有的内家武学。
“总感觉不对劲……”
黄极知道,这部武学已然非常强大了,在现实那些练武的人眼中,这简直是融汇百家之精华,取上百套拳种的精要,融连为一炉的集大成之作。
可他总觉得还能做得更好。
“对了!”
黄极一拍脑门,想到了关键。
那就是这些拳术的开创者,根本不知道生命能量脉络,他们的引导技巧,都是建立在不知道隐穴、不知道隐脉的基础上,间接达成的。
所以这些招数,再怎么组合,也不可能完美。
功法里面压根就没有代入隐穴的概念,压根就没有代入生物电能的概念。
“我必须自己编写,根据我对隐穴的了解,开创专属于‘电功’的技巧才行。”
……
第17章 知识汲取
黄极研究‘电功’的同时,也没有落下对医术、生物学的研究。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人体越发的了解,黄极才能给自己量身打造最强的功法。
可随着水平上升,他对书本、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他毕竟没有系统的、完善的教育资源,所有知识都来自于书本。
在先后花了十三天的时间,学通书店里所有关于医学的典籍后,黄极陷入了瓶颈。
不过正如他之前所考量的,陷入瓶颈,那么就找高手,面对面学习吧。
这段时间他都很乖,郑轩也非常放心,随便以去看书的借口,黄极便独自一人前往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到了中山医院,黄极很快摸清了正在开门诊的两名专家。
“李维……呼吸科专家,全球医术排名十七万多?”
“江宛……病理科专家,全球医术排名二十四万多?”
黄极游走在专家门诊的办公室外,检查这两名专家的医术水平。
虽然排名非常靠后,但他们已经是这家医院很不错的专家了,放眼全球,其实这个排名不低。
不过,黄极却有点失望,因为他自己已然全球排名五十万……超出了这家医院大部分的医师……
今天上班的人中,除了这两个人,不少挂个专家名头的门诊医师都不如他黄极十三天的自学。
“比我强就行。”黄极拿出他早就在网上预定的门诊号,办理了手续之后,走到休息室等待叫号。
不出所料,一个小时后就轮到他了。
然而走进房间,黄极刚坐下来就惊奇地发现,李维的排名下降了……
“这才一个小时,竟然跌了八百多名!”黄极暗道。
信息实时更新,尤其是从业者特别多的职业,每一秒都可能变化极大。
其实不是李维的医术水平大幅下降,而是全球有八百多名医生就在刚才这一个小时内超越了他。
另外超越的也不是很多,水平其实是无比接近的,也正是因为太接近了,所以波动极大。
“他稍微进步一点,别人稍微退步一点,名次都会立刻拉出好几百。”
“还有,我采用的是综合内科医术衡量标准,如果只算他的专长,呼吸科领域他能排进前一万。”
黄极一边想通此节,一边检索对方记忆中关于呼吸科方面自己还未了解到的知识。
以前,他没办法这么精确地检索,因为他对医学几乎不了解,只能一秒一秒地笨办法读取。
如此下来,想学会对方所有医术,起码要读取好几年。相比起来,黄极看书自学,只花了十三天就不亚于研究生了,所以他选择看书。
可现在不同,黄极陷入瓶颈,面对面知识传输法,就派上用场了。
他基础扎实,非常清楚自己欠缺什么。所以欠缺什么,就检索什么。
就好像网上查一首歌,以前只能无数首歌一个一个听过去,慢慢分辨。
而现在,则相当于有歌词里的关键词,能一下子检索到那首歌。
把自己不懂的部分查看一下,就可以换下一首了。
每个知识点只需要十几秒,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感知的时间却大大缩短。
如此,效率暴涨。
“吸气……”李维挂上听诊器,聆听之际,殊不知眼前这名少年的呼吸科方面的知识,正在飞速提升。
黄极缓缓吐气,又缓缓吸气,心肺功能极其强大。
同时,源源不断地获取全新的知识,书本上学不到的临床检验报告,以及复旦大学内部才能查得到的优秀论文,都被黄极慢慢读取。
很多,都是这位专家自己都不记得了的知识!
现在,黄极可以打包压缩信息,以1。25倍的速率,有针对性地汲取这些知识了。
这也是他之前,不惜折寿也要提升体魄,强化‘人体发动机’的原因。
他想知道,是不是真的体魄越强,信息承受能力就越强。
“果然如此,三十年的寿命没白少……”
虽然他没有直接强化大脑,但心肺功能相当于发动机,它对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有所提升。
黄极两倍于常人的强大心肺机能,可以增强他的大脑供血和供养率,使得大脑信息处理能力高于常人,达到1。25倍。
“你是运动员吧?心肌强健,肺活量大,没什么问题啊……你到底哪里不舒服?”李维问道。
李维还以为他是体校专门练跑步的运动员。
黄极气息悠长,呼吸道完全没有问题,根本没病。
此刻他也只能说道:“我总感觉呼吸声太沉重了,而我总是能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声。每次这么一想,我都觉得我胸口发闷,感觉会猝死……”
李维嘴角一抽,都想推荐他转精神科了。
但想着也许是自己诊断有误,于是他又问了几个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想,黄极都没病,唯一有问题的地方,就是心肺功能太好了……
李维摇摇头,对于黄极的身体,完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想了想,他一边写单子一边说道:“暂时问题还不是很明朗,先去拍个胸片,然后做个血常规,排除一下是不是呼吸道感染。”
他表情严肃,把单子递给黄极:“去二楼缴费,胸片拍好了再拿上来。”
“……”黄极缓缓接过,有点无语,就这十分钟的功夫,对方的排行暴跌一千名……
“嗯,谢谢医生。”黄极缓缓站起来,吸收完最后一点李维的个人经验后,默默走出房间。
他总算知道对方为何排名下降这么快了,混,在门诊混多了,他会渐渐失去作为一名医生的专业性,长期不专业的判断,会让他失去果断的判断力,也失去了自信心。
再加上李维是半‘发配’到门诊部的,心态也出了问题,所以排名有极大的波动。
李维以前,真的是一名很厉害的专家,全球排名五万以内。
那是他的巅峰期,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优秀的时期,可如果就此懈怠,就此开始混日子。
那么,用进废退之下,他的客观排名会急速下跌。
现在,李维的排行十八万往后,而黄极则精进到了四万五千名!
看个病的功夫,黄极这个‘病人’一下子碾压了专家,并且达到了其最巅峰时期的技术水平。
“信息的数据非常客观,整个世界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
“用进废退,再加上心态、心情等因素,都会影响排名。这也同时能适用在大多数领域,就像运动员,上一场比赛可能全球前十,下一场比赛就跌到一万开外……”
“还有郑轩,我第一次见到他时,全球黑客排行683。可在乡下住了几天后,就跌倒了一千名开外。”
“这两周,他一直在研究经济学,并且还忙活表面上的翻译工作,所以没有随时跟进网络上的新技术,排名已经跌落到两千名以外了……”
整个时代,滚滚向前,身处社会之中,不进则退。
……
第18章 灭世预知
黄极走出医院,前往下一站。
他一天,逛了三家医院,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接触一下,排名不断上升。
不过除了第一次跨度特别大以外,后面的进步只是几百名、几百名的上涨。
一方面是因为主任、教授级别的医师,他很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