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红人-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没有多久,王平辞职的消息在老家传开了。我当时也很诧异,现在好多人想进体制而不得,王平怎么又要走出来了?”

    “当然,我那时也已经不是市委书记的秘书,我的时间也空闲了很多,于是便找他打听具体的原由。”

    “我们二人坐在一个小酒馆内,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王平说道有个周末他回老家去喝喜酒,又被人拿出来比较了一番,他心中不悦,喝了很多酒,突然被领导叫回单位加班。”

    “当时单位加强了安保工作,出入单位需要出示证件,王平那天没有带,新来的保安不认识他,就不让进,两人争吵了起来。后来,一位认识王平的老保安来了,他才得以进门。”

    “就在王平转头的那一刻,他听到老保安说,他就是那个修电脑的,下次记住行了。”

    “王平再也忍不住了。他觉得自己好歹是一个正式公务员,怎么就成了‘修电脑的’呢?当然,如果是在平时的话,他肯定不会进行计较,只是当时他本来心里就不高兴,他便借着酒劲儿跟保安吵了起来,发泄积攒了多年的怨气。”

    “而这一切,恰好被新来的领导看见。出入的规矩是新领导定的,王平带头违反,自然被拎出来通报批评,还要求他当众检讨。”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许久,王平提起此事时,仍旧愤愤不平,为什么要拿我说事呢?还不是看我没啥背景,好欺负呗。”

    “王平不能接受当众检讨,他选择辞职。递交辞职信时,领导同事都劝他忍一忍风平浪静,可王平不为所动。”

    “他说自己第一次昂着头离开单位,那一刻神清气爽,好像又年轻了几岁。当时有些同事来送他时,都说佩服他,敢于跳出围城,去追求更大的发展。”

    “现在,王平在省城的一家知名公司当程序员。他胖了很多,脸上的那股子忧愁没了,整天笑呵呵的。”

    张峰此时问道:“王平已经到了这个年龄,辞职的理由不会是为了追求理想、不想平庸过一辈子这种鸡汤理由吧?”

    王通向张峰竖了竖大拇指,继续说道:“张书记,你说的对,王平当时明确地说道,他就是为了钱,当公务员不能让他挣足够的钱,当然只有离开了。领导的批评,只是辞职事件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学霸就是学霸,这些年来,王平的编程手艺一直没落下,还考了几本证书,所以才能在辞职之后做程序员。”

    “另外,他以前的那些同学,如今很多都是互联网公司的骨干中坚了,王平从他们手里接了不少业务。”

    “再说,公司强调工作业绩,王平的年收入在今年有望突破到手30万!王平对于这样的收入还是很满意的。”

    张峰问道:“象王平这个年龄,又在体制内呆过,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互联网公司996的工作节奏?”

    王通笑道:“张书记,县委办公室的工作时何止996,简直007,王平觉得现在轻松多了。”

    “不过,王平也有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过去上班穿着正式,现在同事们都很休闲,突然不穿皮鞋了,他的脚还闹脚气;以前单位里每个部门关起门来办公,氛围严肃,等级森严,现在同事们在一个大办公室里,说说笑笑就把活儿干了……”

    “看到王平高兴的样子,我也为他高兴。他得知我不再担任市委书记秘书,已经担任了一个闲职,便劝道工作省力省心,人际关系也简单,这样也挺好的。”

    “当然,我当时不想多聊这些事,就打岔问王平的父亲是什么态度?”

    “王平说道一听说领导要进行处分,老头子反而说男人就要有骨气,不能背处分过日子,不如自己走得潇洒。”

    “再说,去年冬天王成大病了一场,家里又被掏空了,现实环境摆在这里,他也想通了很多,还是钱要紧啊。”

    “后来老家有人说王平不当公务员是犯傻,王成与那人争辩了起来,说自己的儿子是有宏图大志的,还差点动了手。”

    张峰插话道:“王平辞职不当公务员,到底有没有后悔?”

    他问这个问题,当然是有原由的,主要是跟接下来他的谋划有关。

 第676章成立新的机构

    面对张峰的提问,王通解释道:“张书记,这个问题,我去省城开会时,与他相聚时,专门提到过。”

    “王平当时挠了挠头,脸红了,说后悔也是有的。现在公务员的薪资待遇涨起来了,继续待下去,不一定比现在拿得少。”

    “他点了一根烟,表情变得沉重起来,现在的工作虽然看着好,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做程序员太伤身,更新迭代速度太快。我只能奋斗这几年,争取挣够钱,然后转行。”

    “他说养老是一个大问题,公务员是国家兜底养老,现在他没有子女,这几年挣的钱也只够给父母养老。以后,他也不想要孩子,不想再让孩子跟他受一样的苦。”

    “我当时说了一句话,你父亲说现在就想抱孙子,不然死不瞑目啊。王平说没有进行回应,等到喝多了,他还是忍不住把那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说了出来,他们二老不死,我无法解脱啊。”

    “我连忙转换话题,那让你重选一次,你会选择一毕业就去企业吗?”

    “王平说他会选择去当兵。说进部队大概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毕竟部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人际关系简单,按规矩办事行,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就算家里人找他办事,也可以用‘部队管得严’来进行推脱。”

    “而一毕业就进企业,留在大城市,王平背负着这种家庭,依然难以立足。遇到事,他该回家还是得回家;亲戚朋友来城市,他该接待还是得接待,况且,企业里的那种干法也是要命的”。

    “王平似乎也在重复其父亲王成高开低走的人生,好在落到最低端的时候,他选择了反抗,开始扭转自己的人生曲线。”

    “可是,他始终不敢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他说道,公务员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确实很枯燥,但在企业里一眼看不到头,更让人恐惧。”

    张峰想了想,说道:“王秘书长,麻烦你去省城一趟,找王平谈谈,我想在东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下面设置一个大数据处理中心。”

    “中心主任、副主任我没有办法让王平担任,但可以让他担任总工程师,同时明确中心主任、副主任,不能干涉纯技术上的问题。”

    “考虑到从企业里挖人,可以采用年薪制,总工程师的话,可以一年拿到50万元。为了让他放心,可以签订五年的合同,以后还可以进行续签。”

    “王秘书长,之所以这样做,一是我想看看王平的能力到底如何?二是让他没有经济上后顾之忧。三是万一我的工作变动了,五年的合同也是给王平一个保证。”

    “东华市在这方面做的还是可以的,完全不用担心到时会不履行合同。”

    王通没有想到张峰身为市委书记,会为一个从企业挖的人进行如此周密的考虑,他当即便表态,立马去省城找王平进行谈话。

    王通离开后,张峰让秘书找来了组织部长刘启海商量在组建大数据中心后,确定编制数,同时按照通常做法,还需要借调一批人员。

    主要是在确定一个机构的编制数时,往往定编不多,但由于工作需要,往往会再从基层借调一批人员。

    借调成了基层常态现象。

    基层借调人员对待借调的心态不一:有人乐意,希望通过借调留在借调单位,得到提拔重用;有人积极性不高,遇到借调的机会选择了放弃;有人则满是无奈与焦虑,慢慢等待看不到希望的机会,一直熬下去……种种心态都与“调”有密切的联系。

    谈及借调,刘启海说道:“张书记,从总体上讲,借调是一个好事情。现在基层单位内部年轻人成长渠道较窄,年轻人都希望到更高的平台去展示一下。借调后,如果能调过去,自然是好事,即便不能调过去,也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开阔视野。”

    “在我们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年轻人觉得工作嘛,都需要一个希望,现在基层活儿多、压力大,一眼望不到头。在哪儿忙都是忙,换一个环境,开开眼界,不无裨益。”

    “当然,无论是换平台、长见识,还是寻找新发展空间,多数被借调的基层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小心思,自己努力表现,说不定运气好碰到机会,自己就可能留在借调单位,实现人生的跳跃”。

    “只是,事实上,成功的概率并不大。借调单位的领导经常会鼓励被借调的人员,好好工作,有机会了,我们会优先考虑你,可经常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长期借而不调,导致被借调人员产生无奈与焦虑的心态。一些网友将‘借而不调’比喻成拉磨驴前方挂着一根胡萝卜,看得到而得不到,只能一直熬下去。”

    张峰说道:“刘部长,这个事情,我也有体会,当初,我从学校借调到区教育局工作二年后,我一度很焦虑。”

    “一方面考虑到借调这些年,收入少了又无法正式调进来,所以想打道回府;另一方面,我又不想走,因为都待了这么久,就这样回去很不值,沉没成本太高。”

    刘启海说道:“有人总结了借调人员要想转正,就必须经受住‘四大煎熬’:工作任务繁重、同工不同酬、解决编制遥遥无期、没有归属感,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为此很多借调人员自嘲为有编制的临时工。”

    “再说了,原单位对人员借调的态度不一。借调往往没有期限,甚至被借调人员想以此为跳板离开,对此对于业务高手,原单位一般不支持进行借调。”

    “当然,也有基层领导支持借调,他们也希望年轻人能够有进步,而不是一直在一个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岗位上耗着,据我们了解,这些人往往是工作能力一般的人。”

    “不过,即使有原单位的支持,借调人员的顾虑依然不少。一开始原单位领导或许支持借调,甚至许诺未来的前途,但过了两三年,新领导来了,他对你不熟悉,评优评先、提拔重用就很难有机会了。新领导肯定会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兢兢业业工作的职工。”

    “为此,张书记,为了鼓励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们需要进行仔细考虑编制人员与借调人员的比例、构成等。”

    张峰则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677章编制的难题

    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堂堂的市委书记专门来考虑成立一家位于市级部门的事业单位,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或许是太过于抓小事而没有关注大事情、大方向?

    其实上,国家已经明确机关事业单位的总数量,在乡镇、区县、地市的任何一级,都只能是只减不增,或者说是减一增一,保持机关事业单位总数不变。

    与此同时,机关单位的公务员编制、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都有个总量问题,不能随意突破。

    虽说,每年都有一批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退休,同时东华市编办总会留有的一些机动编制数,但现在随着对教育、卫生的重视,对于教师、医生、护士的编制数,每年都有所递增。

    这个递增数,总量并不能进行突破,只能在盘活总量上有所行动,为此张峰要想成立一家隶属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市级事业单位——东华市大数据处理中心,能批下来的编制数并不多。

    审批新的事业单位,由市编办的事业单位管理局负责,而市编办的机构设置在市委组织部,不过,就算动用刘启海部长和张峰市委书记的权力,也不能过多地给予太多的编制。

    否则的话,以后新成立的事业单位怎么办?

    既然是新成立的事业单位,肯定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个是不想多增加编制的,为此张峰和刘启海不能开这样的先例。

    作为推行张峰想进行办事改革的技术处理中心……东华市大数理处理中心肯定不可能只配备配制数规定的人数,肯定还需要一些辅助人员。

    要知道,这项事情是从无到有做起,问题多、难度大,而且是从无到有做起,刚开始的时候,当然需要比较多的技术人员进行支撑。

    刘启海说道:“张书记,现在要解决借调人员的岗位、编制是很难的,所以也不能多借。在乡镇工作,会有乡镇补贴,而借调到县、市部门,这块收入就没了。如今财政制度越来越严格,市里没法补齐这块待遇。”

    “从乡镇一级进行借调,工作人员是最高兴的,他们认为是离开原先单位和乡镇的一个机会。原先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