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红人-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下午,沈约开车送张峰回去时,又在渡轮上碰见了这三辆豪车,有意思的是,居然还是四辆汽车坐一班渡轮。

    张峰见识到了这些人的能耐。

    回到华天市区,秦丰需要化时间去查清这家人的具体信息,张峰倒是要召开市委常委会,欢迎新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庄雨婷的到来。

    张峰上任时,要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由省委组织部杨志远部长亲自宣读省委任命文件。

    这次,庄雨婷来华天市任职,便由省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宣布省委组织部关于华天市部分领导干部调整的决定。

    庄雨婷同志任华天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晓东同志不再担任华天市委常委、副市长,另有任用。

    任命文件宣读完,便由庄雨婷表态发言。

    她说能够来华天市工作,能够为华天人民服务,能够成为一名新华天人,是无上的荣光。

    她将努力做到四个一,即:一腔忠诚向党、一往无前担当,一叶知秋为民、一身正气履职。

    她的表态发言很简短,大概是知道大家都不喜欢听长篇大论,干脆少讲空话、套话,这与她的个性有关。

    不过,有些领导在台上总喜欢侃侃而谈,一二三四五,总觉得时间太短,说得不过瘾。

    上次,华天市市长鲍富荣在京城公干,再加上杨志远部长身体不适,张峰根本没有心思聚餐。

    这一次,鲍富荣市长已经从京城回来,再加上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喜欢热闹,当然要举行欢迎庄雨婷的聚餐活动。

    新来的市委书记张峰很年轻,这次新来的常委副市长庄雨婷更年轻,很多人开始猜测上面的想法。

    鲍富荣市长事先已经得到通知,但他并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

    他在庄雨婷到来之前,已经做了相关的调查,毕竟庄雨婷要在他手下做事,当然得事先知道庄雨婷的背景和经历,从而决定自己对她工作的支持力度。

    欢迎聚餐上,饭桌上的气氛倒是很热烈。

    大家先是捧着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再是热情地向庄雨婷敬酒,毕竟大家都喜欢美女的,而且庄雨婷个性活泼,容易说话和打交道,反倒是冷落了张峰这个市委书记。

    鲍富荣除了吃喝外,一直在心里琢磨上面的意思,考虑以后的工作重点,是不是要有所变动。

    他今年已经四十九岁,担任市长刚好一届,明年换届能不能轮到他很难保证。

    原先他对新来的张峰感到很郁闷,为什么不是按照惯例,由自己来接替闻然的岗位?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张峰突然空降过来,让他不得不接受现实。当然,他也打听了张峰的背景和经历。

    打听的结果让他感觉很心烦,张峰一路顺畅晋升,目前他到华天市来任职,还是受了那次爆炸案的影响。

    如此顺畅晋升的年轻人,在省里、在京城会没有背景和人脉,谁也不会相信。

    为此,鲍富荣打算静观其变,先看看张峰做事的能力和水平,再选择是否支持张峰的工作还是架空张峰。

    由于庄雨婷突然从省城空降,她在近段时间内也得暂时居住在华天宾馆,里面的高档设施和周全服务让她感到很满意。

    聚餐结束后,张峰和庄雨婷一起回到华天宾馆。

    在走路的时候,庄雨婷对张峰感慨道:华天市的经济总量虽然在全省排名落后,但华天市区还真不是一般的奢侈。

    这里处处旌歌生舞、灯红酒绿,住的都是洋房别墅、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尤其是这里暴发起来的本土老板,一个个财大气粗,似乎随时都要用票子砸死人似的。

    张峰则解释道,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就是这样,我们要小心部分老板的糖衣炮弹。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张峰当然要提拔或调整一部分人,比如提名新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等,也就是说他要慎重地改组市委办公厅的组成人员。

    这一天,张峰下班回到华天宾馆,胡幼萍微笑着地迎上来,给他打开房门:“张书记,您回来了!”

    张峰进门后,将公文包一扔,就直接躺在沙发上休息。

    胡幼萍看到张峰如此疲惫,便走上前关切地说道:“张书记,最近我学习了按摩手法,我来帮你按摩按摩、放松放松?”

    张峰今天确实特别劳累,为了恢复精神,便同意胡幼萍给他按摩一番。

    在按摩中,张峰与她聊起了家常。

    原来她的父母原先是农民,后来在那场全国“农转非”风潮里,一家人全部买了城镇户口。

    只是,他们一家人最终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他们非城非农、进退失据、处境尴尬。

    张峰听完详情后,立即派人进行了详细的情况调查,然后出台了一系列补救措施。

 第880章农转非的那批人

    前几年,为响应“建设新农村”号召,胡幼萍父母的村里决定把村中心那些已经空心化的老房子推倒,建设一条十字街道和一片花园。

    只是村干部挨家挨户进行协商时,一些村民趁机提出各种要求:必须重分宅基地,要求既要位置好,面积还要扩大

    种种苛刻条件,气得村干部甩手不干了:“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要盖房子的话,只能在原址上进行。”

    胡幼萍父母和其它几户人家并没有向村干部提出什么额外要求,主要是担心重新划分宅基地的话,村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名字除掉。

    为此,尽管多年来都没有在村里居住,他们却率先在推倒的老宅基础上建起了新房,当然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胡幼萍的父母在那场“农转非”风潮里,买了城镇户口。

    张峰插话道:“这是你早早出来打工的原因?”

    胡幼萍点了点头:“我的学习成绩其实还可以,一方面父母觉得就是读了大学,国家也不包工作分配了,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到时找个男人嫁了。另一方面,为了建造农村的房子,爸妈确实用光了积蓄。”

    近二十年来,胡幼萍父母一直在华天市区生活,这次重回村里建造新房,好多年轻一辈都已经不认识他们了。

    胡幼萍的父亲名叫胡金康,他给胡幼萍讲起买户口的原由:“那时候,买户口是通俗叫法,正式提法是农转非。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在二十多年前,还是非常诱人的。”

    “九十年代以前,虽然改革开放好多年了,但在很多地方,还是实行商品粮制度。虽然粮食是农民种的,但你要是农业户口,如果家里的存粮不够,就得花高价去国营粮油店买,而如果是城镇户口,反而是低价。还有商品油、商品布等等,都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是城镇户口,一般都会安排到一个单位工作。如果拥有铁饭碗,生老病死、吃饭住宿、小孩读书等等,单位基本都会给你安排好。”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农转非”政策开始放开,只要愿意花钱,农村户口的人就能成为“城镇户口的人”。

    最初,“农转非”政策还设置了一些附加条件,比如“必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村委会证明盖章”等等。

    张峰对于此事有些好奇,便插话道:“你父亲买户口化了多少钱?”

    胡幼萍回忆了一下说道:“我爸说当时迁移户口就花了8000元,再加上请人办事的花销,总共化了9000多元。”

    “主要是村里开了证明后,还要不停地往镇里、派出所、公安局、银行、信用社、财政所来回跑,求人、赔笑脸、请吃饭、给红包,花了1个多月时间,才拿到城镇户口本。”

    这个数字还是让张峰吃了一惊,他的初中数学老师曾经说过,他在九十年代参加工作时,工资才160元。

    胡幼萍苦笑道:“当时家里根本没有这么多钱,都是父亲自己向人家借的。”

    “我父亲是最早购买户口的一批人,后来觉得后悔,主要是几个月后,买户口的价格就下来了,6000元、5000元,大半年后,三四千元就可以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甚至小孩子都可以买。”

    “另外,我父亲觉得买了这个户口后,不仅什么好处都没捞到,而且还债就还了好几年。”

    改革开放后,胡金康在农闲的时候会跟着亲戚们去城里打工,后来还学习一门木工手艺。

    当时年轻的胡金康来到城市里,看到宽阔平整的马路、尾巴冒着烟的汽车、高大气派的楼房,让他觉得在城市里生活真好。

    胡金康有时给胡幼萍讲起那段打工的时光,说的最多的话是“不是觉得赚钱的不容易,而是不同的户口身份给我带来的刺激。”

    原来,最开始在建筑公司做事的时候,每天干完活,胡金康和其他正式工人一起到食堂去吃饭。

    同样的饭菜,那些正式工有饭票菜票,价格只有临时工的一半。到了节假日,他们可以休息,单位还会发些米面等福利,而作为临时工的胡金康等人却什么都没有。

    后来,华天市建筑总公司装潢部从总公司剥离出来,单独成为一家新公司。

    新公司有过一次招工,胡金康听说了,立即找到公司领导。

    公司的负责人虽然还记得他,却也无可奈何,主要是招工条件有一项硬性规定:必须是城镇户口。

    等到九十年代初期,“农转非”政策放开了,农村户口的人可以通过花钱成为城镇户口。

    胡金康觉得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东拼西凑了一大笔钱,托关系拿到了红本子。那时胡金康兴奋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

    虽然生活看似没有任何变化,但胡金康相信,自己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开始了。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等待和寻找,胡金康发现华天市商业总公司下属的广告分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装修、装潢、安装等专长的人员。

    凭借多年的木工手艺和在华天市装潢公司的经历,胡金康当然成功应聘。

    不过,等到正式上班时,胡金康却发现自己的“性质”只是“合同工”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正式工”。

    公司经理给他的解释:“我们这个分公司,总共只有五个正式编制。后面招进来的人,都是合同工。当然,你以后只要干得好,还是有机会转成正式工的。”

    胡金康没有办法,只能进行等待。

    当然,他觉得进了单位总比没有单位的好。

    进入所谓的“单位”后,胡金康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家里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是个美人。

    凭着胡金康的城市户口,吃“商品粮”的,有手艺、有单位、拿工资等条件,这个年轻漂亮的农村姑娘虽然对胡金康的相貌不是很中意,但看在他的条件以及老实本份的份上,还是答应了。

    张峰此时开玩笑道:“看来你父亲眼光不错,购买了城镇户口,找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对象。你长的象你妈吧。”

    胡幼萍先是笑了笑,觉得张峰应该是在夸奖她长的她看,接着又叹了一口气:“张书记,说实话,我爸一直后悔购买户口,主要是后来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第881章问题的遗留症

    结婚之后,胡金康工作更卖力了,有空的时候还会去外面接点零活补贴家用。

    只是一年之后,女儿出生,他还是感觉力不从心。

    单位并没有给合同工办理社保与医保,老婆在城里也没有固定工作。

    虽然可以凭自己的户口买到一些优惠的商品,但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同时,胡金康还发现这种优惠,正在慢慢消失。商场、供销社渐渐不再有商品粮油供应,后来干脆就取消了那些票证。所有人都开始用现金直接购买,而且根本没有差价。

    与此同时,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开始讨论类似“倒闭”、“下岗”、“买断工龄”等词汇。

    几个月后,广告公司的上级单位,华天市商业总公司宣布破产,广告分公司自然也就跟着倒闭。

    胡金康作为一名合同工,只是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贴,就“下岗”了。

    往后几年,胡金康又回到四处打零工的日子。

    等到户口政策再度放松后,胡金康便把老婆女儿的户口一并迁到了华天市区,他的解释是,虽然购买城镇户口的行为让他感到后悔,但他从村里出来的那天,就没想着要回去。

    张峰听到这里,疑惑地问道:“那你父亲为什么还要回农村盖新房?”

    胡幼萍回应道:“我一直生活在城里,当然不想回农村,对于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