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慧馨的古代生活-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鱼塘那边已经不需要慧馨和谨恪长时间盯着,有娟娘和花姑在那边轮换值守。薛玉兰那边,毕竟是到了夏季,就算再如何勤快地打扫,猪圈也仍是有臭味的。所以慧馨和谨恪只是隔几天才会去薛家打个逛,她们两个到了皇庄这边,大半的时间都赖在三娘的院子里躲清闲。

    慧馨和谨恪坐在三娘家院子的大树下乘凉,三娘家院里的这棵树是前一户人家栽种的,估计有几十年的树龄了,枝叶茂盛,坐在下面比屋里头凉快多了。

    谨恪这几天跟三娘一起做账,要把她们离开这段时间的账务补上。慧馨反而比较清闲,坐在一旁做针线。

    喜姐过来又给她们添了一遍茶水,见慧馨在做针线,有些好奇地想上前瞧,又怕慧馨会恼了她。

    慧馨抬头冲她一笑,招招手,“你也喜欢做针线吗?”喜姐是杜五妹的女儿。

    当初在南下赈灾之前,慧馨求了承郡王帮她处理杜三娘过继嗣子一事,承郡王把这事交代给了他的一位姓邱的属下。

    后来杜三娘把杜五妹和她的儿女接到了皇庄,跟她住在一起。杜五妹的大女儿便是喜姐,小儿子名叫顺子。杜三娘跟杜五妹三人相处了一段日子,觉得她们三人品性不错又同情杜五妹的遭遇。杜五妹身子不好,又爱操劳,杜三娘心知她是挂心儿女的将来,便决定过继顺子,全了她和杜老爹家、杜五妹家三家人的心意。

    杜三娘把决定告知邱先生后,邱先生就去杜五妹的夫家打听了情况,并请他们家的族长出面调停。有了族长的面子和太子府的威名,事情办的很顺利。

    原来这些年那家的主母一直使坏,顺子和喜姐都没上他们家的族谱。主母把杜五妹三人赶出家门的时候,一文钱也没有给他们。所以主母对顺子过继的事是乐见其成的,因为等顺子过继给杜家后,她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全部财产了。这边进行地比预想的顺利,邱先生还找了那家的族长在过继仪式上做见证。

    而杜家这边,杜老爹则请了里正来做见证。最后在族长和里正的注视下,杜老爹让杜二郎把杜顺二字添在了杜大郎和杜三娘的名字下面。

    喜姐是个机灵勤快的孩子,平日里帮着杜五妹做家务。杜五妹身体不好,三娘经常叫她歇着,可是一转身杜五妹就又忙上了。三娘心知她是心里不安,便也不再管她,只是吩咐喜姐帮她多做些事。喜姐只有九岁,比慧馨小几个月,不但比慧馨长得壮,个头也比慧馨高。

    顺子今年七岁,这会去庄里的先生那里学字去了,每日下午两个时辰。顺子是个乖巧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帮着母亲和姐姐做活,大概在原来的家里也没少吃苦了。三娘听说他以前做小少爷的时候,跟着他父亲给嫡子请的夫子认过几个字,便给庄里的先生交了束脩,让顺子过去读书。杜三娘希望顺子将来能做个读书人,不要只做个庄稼人,也不要向大郎那样当兵打仗。

    因着杜五妹身体不好,三娘有心给她补补。可是买补药杜五妹又嫌浪费银子不肯吃,三娘只得在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好歹让她每日吃些鸡蛋。刚才喜姐就在忙着剁鸡食。

    慧馨知道喜姐跟着杜五妹学过针线,便叫她去把她的针线篓子拿过来。两人坐在树下,慧馨耐心的教授喜姐针法。慧馨经过在静园系统的学习后,女红长进不少。而喜姐只是跟着杜五妹学过简单常用的几种,见慧馨肯教她自然很高兴。

    顺子放学从先生家回到杜三娘的院子,见慧馨和谨恪也在,便先过来给二人请安,之后才回了屋里做先生布置下的课业。跟在他后面的小黑狗黑子,屁颠屁颠地跑到慧馨和谨恪身边嗅嗅,然后很乖地趴在了慧馨旁边的地上。

    上个月娟娘家的母狗生了一窝崽子,三娘抱了一只回来养。以前三娘有些疯癫,别人不敢惹她见了也会主动躲着走。如今他们娘儿四个住在这院里,没有个成年男子在家,总是有些不踏实,所以三娘才想起要养只狗。

    这只小狗通体全黑,就叫了黑子。黑子还太小,走路有些不稳却喜欢蹦来蹦去,每日跟在顺子后面去先生家,又跟回来,搞得谨恪开玩笑说,是不是黑子也认字了。。。黑子也很乖巧,跟慧馨和谨恪熟悉后,每天下午趴在她们脚边,跟她们一起在树下乘凉,或被谨恪闹着玩耍。

    账务很快就补齐了,谨恪便闲了下来。她不喜欢做针线,应付下静园的女红课还成,让她像慧馨这样一天到晚拿着针绣,她可吃不消。

    她画地南下赈灾的四格漫画,已经停工交给了安成公主。可是她又手痒,时不时拿出纸笔来画一幅,只是不尽兴。正好那天她们到三娘家的时候,三娘正在院子里听顺子背诵《幼学》。慧馨便跟谨恪提议道,不如把幼学的内容画成图册,然后可以按照图册刻雕版,印刷成册出售,那么她们也可以开印刷所和书局了。谨恪才不管将来能不能印成册子出售,她只要有得画就很开心,如此谨恪也终于有事做了。

    每日晚饭后,慧馨都会拉着谨恪到静园的花园散步消食,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她们特意找李医师讨教,寻了些草药放在佩戴的香囊里。大约是古代的花草生长环境天然,药性显著,驱虫效果很好。

    散完步,慧馨和谨恪便搬了躺椅,在房门前的廊檐下赏月纳凉,慧馨最喜欢一天中的这个时辰了。

    每当她凝视着天上的皎月,就会忍不住思考,这个月亮跟她上辈子的那个是不是同一个呢?古人说‘千里共婵娟’,是不是她在这里看着月亮,她的视线会被月亮折射到她的亲人那里呢?

    静夜里,琴声从乐室传来,间或夹杂着女孩子的说话声和笑声。夏季燥热,大家睡觉时间都晚了些,便聚在乐室里笑谈说话。为了通风,乐室的窗户全都打开了,点了香来驱蚊,有那风雅的便当是焚香弹琴了。果然是去了趟南方长进不少,众人言谈举止都多了些大家之气,整日横眉斜目嘀嘀咕咕的人少了。

    不过慧馨仍然不喜欢跟他们掺和,人多是非多啊。自从谨饬说她们今年升乙院的事情已经八九不离十后,慧馨就决定她现在的目标是平平安安混到年末。其他事情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事不如无事的原则对待,她要再度夹起尾巴来低调做人。

    其实慧馨自我反省的时候,有时也会觉得自己有点狡猾。凭着小聪明,给承郡王出点小点子,而真正辛苦的事情,并不是她做的。别人都觉得她人好,她自己最清楚并不是这样的,就像三娘的事情,若当初三娘不是被分到她的名下,她是肯定不会去管这些事的。

    她终究只能为了自己活得更好而努力,按照她原本定地计划,在静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尽快升入乙院,毕竟丙院只能呆三年,越到后面争得越厉害。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完成了九成,只要熬到时间就万事大吉了。接下来的目标是赚钱,等她进了乙院就开始存钱。慧馨从头到现在没想过入甲院,能进入乙院也算对谢家有交待了。所以她在静园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在乙院混好顺便赚些零用钱。

    在静园赚到的钱,都属于慧馨的私房钱,谢家是无权干涉的。将来离开静园,她肯定会有用钱的地方。在谢府她每月只有二两银子的月银,虽然现在都省下了,可是存到她14岁也只有一百两左右,肯定不够用的。所以等她进了乙院,就开始赚钱吧。

    在慧馨优哉游哉过小日子的时候,朝堂上对这次洪灾的处理下来了。

    南平侯一行自然是劳苦功高,在朝为官的今年的考绩肯定是优了。南平侯回京后就卸了职,皇上赏赐了不少东西给他。

    燕郡王因处事不利、应对不当被皇上勒令闭府反省。承郡王协助南平侯有功,得了皇上的夸奖。

    不过皇上并没有在明面上赏赐承郡王和惩罚燕郡王,而是赏赐了太子妃。

    皇上如此行事可谓用心良苦,燕郡王和承郡王都是太子的嫡子,若是在明面上贬一个赏一个,那些眉高眼低的人必会在他们两人间生些是非出来。而太子妃是两人的生母,承郡王尚未单独建府,把承郡王的功劳归于太子妃教导有方,别人便不能再说三道四了。

    八月七日,秋闱开考,谢家大少爷谢亮和二少爷谢睿下场。这一日,慧馨特意去平安堂上了两柱香。

 第一零四章 中秋

    第一零四章 中秋

    在秋闱后,杜三娘派喜姐和顺子去了趟谢府,带回消息说大少爷和二少爷下场顺利,就等十月放榜了。

    慧嘉和汉王终是赶在中秋前回到了京城,中秋宫宴,汉王必要参加。

    慧馨做好了两只团扇,要放松休息一下,她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得肩椎炎。所以为了适当活动下自己的手臂和肩膀,慧馨每天下午开始了训狗活动。她缝制了一个骨头状的沙包,跟黑子玩起了我丢你捡的游戏。

    这个月静园的休假特意安排在中秋,慧馨一大早提着满满的竹篮出来,谢亮和谢睿已经满脸喜气地侯在马车旁。篮子里是慧馨在厨艺课上做地各种口味的月饼,还有一小瓶皇后娘娘赏下的桂花酿。静园众人南下赈灾有功,皇后娘娘考虑到此时不宜铺张浪费,便赏赐了静园每人一瓶桂花酿。听说这桂花酿是宫中秘酿,往年只赏给重臣的。慧馨本想尝一口的,拿回谢府不知道大老爷会不会给她留一口,可惜瓶口上封了蜜蜡,她可不敢擅自解封。

    见谢亮和谢睿都是面色笑容,想来他们秋闱发挥的不错。在江宁的时候,谢老爷曾按照秋闱的规矩,组织望山书院的学子做年末的大考。要知道如果提前适应环境,对于参加秋闱的考生来说是很大的优势。每次秋闱,因不适应考场环境,而影响发挥的学子可不在少数。当慧馨听说这事时,她忍不住在心里为谢老爷赞一句“高明啊”。

    时逢中秋,大老爷从京畿赶了回来。

    院子里竖了三丈高的旗杆,两只灯笼挂在上面,照亮了整个院子。灯下的大香案上摆着祭品,每只月饼都是特意做的,足有成年人的手掌般大,西瓜也被切成了莲花状,只是今年谢府的香案上多了一瓶桂花酿。

    慧馨今日见到了传说中的四少爷谢皓,他是大房的庶出的少爷,不过生母在生下他之后不久就去了。谢皓从小养在大太太身边,听说课业比大少爷谢亮学得更好。他自己也很用功,整日关在屋里读书。再过三年,就轮到他参加秋闱了。

    大太太按人头把月饼切开分好,皇后赏下的那瓶桂花酿则由大老爷开封,每人倒了一盅。慧馨的那杯被她一口抿掉了,桂花香浓唇齿留香。剩下的桂花酿,由大老爷和三位少爷分着喝了。而装桂花酿的瓷瓶,被大太太专门挑了间屋子供了起来。

    见谢皓难得放下书本,谢亮便提议带谢皓和谢睿出去赏花灯。慧妍吵着要一起去。

    谢睿见慧馨也是一脸期盼,便提议带两位妹妹一起去,他们多带几个婆子跟着就是了。

    街上的景象让慧馨十分好奇,以前在江宁,谢老爷是不许她们上街的,所以这中秋节日的热闹景象慧馨还是头一次看到。

    街上挂满了花灯,灯下还缀着灯谜。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不少结伴出行的女子,也有不少像他们这样被丫环婆子环绕着的小姐。

    还有卖吃食的摊子,摊主卖力地吆喝着吉祥话,吸引来往人群的注意力。慧馨很想尝尝,可是慧妍嫌弃那些摊子不干净,慧馨只得小小地遗憾下作罢。

    她们行到了一个路口,直走可到御街,今日那边集中了不少花灯,还有杂耍艺人在那边表演。左转可到庆春楼,今晚那边也有花灯,不过是在庆春楼的园子里。

    慧妍想去看庆春楼的花灯,可慧馨不想去。她们休假前,谨饬就跟她提过,今晚庆春楼那边鲁郡王宴客,请了不少京里的达官显贵。

    慧馨说道,“庆春楼的花灯据说会保留到重阳节,咱们改日再去看不迟,倒是御街那边,过了今晚可就没了。。。”最终慧馨他们选择了去御街。

    御街果然比他们刚才路过的其他街道更加热闹,许多人都在猜灯谜,用谜底换兔子灯。谢睿可给慧馨和慧妍换了两个。这兔子做的惟妙惟肖,眼睛还用朱砂点了红睛。

    他们走了这么长一段路,慧妍有些累了,见旁边有家无名茶楼,便要上去歇脚。

    谢亮要了一个二楼的包间,慧馨他们叫了茶水,趴在窗口看楼下街上的景色。

    隔壁包间传来声音,估计是有客人来了。无名茶楼不算大,在外面看上去也不是很显眼,大概就是这个原因,这家茶楼今晚还有空余的包间。

    原本守在门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