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吧。”
孟知府闻言笑了起来,对着仆从说道:“你可曾看你家老爷送礼送不出去的,罗青丞拒收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他不是还没拒绝吗,长寿,明天跟着老爷我去罗青丞家一趟,好好看看养出个少年解元的农户是个怎样的人家,也把这份大礼送出去。”
青丞这边却是有些麻烦,顾肃夫妻两个今天晚上偷偷摸摸的看了他好几次,那欲言又止的神情,青丞不用猜一定是有事情找他,而且应该和严卜源有关。
果然,吃过晚饭,顾肃把青丞请到自己屋中,竹嬷嬷看着青丞,话了几句家常就说道了正题:“青丞,你顾叔以前在外边跑,认识了一些人,现在他运气不错,阴差阳错的拿到了一个护国书院的名额,我们想让少爷去,可你也知道,少爷最是粘你,他不愿意一个人上京,就不愿意去。我想着让你劝劝他。”
青丞倒吸了一个气,他知道顾肃不简单可也没想到如此不简单,这护国书院和国子监一文一武是大梁最好的学院,护国书院里大多是些将领的孩子,以前的萧家三十二卫就是这个书院历年培养出来的。
在大梁武官地位高,升迁快,许多新贵都是武官拼出来的,而这些出人头地的将领有百分之七十都出自于护国书院,可以说,进了护国书院就是进了将领后备团,那些武官子弟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压。
而护国书院的门槛与国子监差不多,甚至于还略微的高出一些。它也是有三种收徒方式,一是立了战功有潜力的小将被推荐入门,二是父辈战功赫赫分到的名额,三吗,就是皇亲贵族。可不管哪一种,顾肃能拿到,那可就是太逆天了。
凭着这个,顾肃就比一般的官老爷人脉广,可这样一个能耐人却给罗卜源做牛做马,难道真是为着他姑姑那点滴的恩德?青丞心底的怀疑已经很久了,可这次是正真的面对这个问题。
青丞能知道护国书院的事情,并不是竹嬷嬷说的,而是他以前在书院时候有个同窗的哥哥就是习武的,一直以护国书院为目标,青丞才知道这么清楚。
青丞压心下心中的疑问,他对着竹嬷嬷笑了笑回道“竹嬷嬷,你放心,我会劝萝卜的,毕竟这样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关系这萝卜的前程,可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
竹嬷嬷听了放下心来,和青丞说了一些话就放青丞走了。
严卜源在屋外看着青丞从顾肃屋子里走出,心中一惊,知道青丞肯定知道书院的事情了,他心中暗自不喜竹嬷嬷她们的多事,他可不想为着什么劳什子的书院和青丞分开。
青丞看见严卜源对着他使了眼神,严卜源不情不愿的跟着青丞到了房间。青丞看着好笑,可话还是要说清楚的,他没想到白天他才拒绝了国子监,这会儿就要来劝严卜源到护国书院去。
严卜源不等青丞说什么,自己抢先开口说道:“青丞,要是你是说让我上是什么劳什子的护国书院,那就别说了,我是不会去的。京城离这边这么远,你难道忍心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那儿求学?”
青丞看着对着他打感情牌的严卜源说道:“怎么是一个人呢?顾叔和竹嬷嬷也会跟着一起去的,你不能任性,顾叔也算是用心良苦。你上了护国书院,以后能少走不少的弯路,还能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青丞想了想又说道:“再说,我过不了大半年也要过去到了,到时候我们不就见到了吗。”
严卜源看着青丞真的在劝他去护国书院,小脸就不好看了,对着青丞虎着脸:“我不去,我就是不去,那个护国书院又没有青丞,我才不要去。青丞,你难道不要我了?你说过我们一辈子不分开的。”
青丞以前总觉得严卜源成熟的不像孩子,所以也从没有孩子的态度对待他,可次他发现他错了,严卜源不是他这个伪少年,而是真的是个半大的孩子,他心中固执的认为他们要在一起一辈子。
青丞感到的同时也知道自己要和严卜源好好说说,刚刚准备和严卜源促膝长谈一番,严卜源却迅速上床,然后衣裳都没脱,就一把把被子捂住自己,大声嚷嚷:“我要睡觉了,我要睡觉了!我不想听任何话。”
青丞看着如此耍赖的严卜源目瞪口呆,这还是乖乖牌严卜源吗,这个样子活脱脱的现代小霸王小皇帝吧。他走上前,想把捂着严卜源的被子严卜源拉开,严卜源却死死的抓住被子,死活不让青丞拿开被子。
青丞没法子只好说道:“ 我不说,我不说了就是。好了,萝卜,你起来把衣服脱了,这样睡着不舒服。我保证不说,你起来吧。”
严卜源这才掀开被子,对着青丞看了看:“你真不说了?”
青丞看着严卜源一脸你要再说我就继续捂被子的样子,青丞只好保证道:“我不说了,来,脱衣服吧。今天也累了一天了,我们休息吧。”
严卜源这才心满意足的脱了衣服开始睡觉了。青丞看着严卜源想着还有时间慢慢劝他,也不急在一时,于是也睡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罗老太太和钱氏准备好好的去宁安城买些东西,她们准备全家回老家去,毕竟青丞下次的会试还有一年多,她们也不能一直住在这儿,毕竟罗家村还有她们的亲朋好友和田地呢。
而罗家男人则是检查牛车驴车,好为过几天的回去做准备,毕竟路上要走半个月的。青丞难得的不用看书写字,心情不错,吃了他奶奶给他留的饭菜,带着严卜源溜溜青和,就打算带着他们去看看高行这个同窗。
还没等他出去,罗老爷子就看到一行人抬着官轿来了他们家门口。罗老爷子瞬间呆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上前和来问话的人说话。
青丞一看,才知道,孟知府来家访了!
=========================================
作者有话要说:亲,因为这段时间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我这段时间只能保证日更,加更什么的是没什么可能了。还望见谅!10月13号到27号
☆、66·答应
孟知府的到来让罗家人很是惊讶了一番;毕竟他们以前接触的最大的官就是章老爷那样的八品县丞;现在孟知府这个四品知府让罗家众人紧张的都不知道要怎么样放手放脚好了。
好在罗宝根也就拘谨了一会,等到孟知府把青丞从头到尾的夸了一顿之后,罗宝根对着青丞那是骄傲和满意,听着孟知府的夸奖,很快克服了孟知府官身的不自在;和孟知府说起来了青丞从小到大种种的孝顺懂事,聪明伶俐。
孟知府其实有些奇怪;看着罗家人也就是老实宽厚的普通人家,可青丞通身的气派规矩又是跟谁学的?还有国子监的知识又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心中如何有疑问;孟知府对着今天的目的那是很明确的;他平易近人;对着罗老爷子也表示了足够的尊重,不一会儿,罗家众人都认为这位孟知府是个爽快人,一点也没有那些做大官的傲慢和盛气凌人。
孟知府看火候差不多了,对着青丞问道:“青丞,你考虑的如何了?国子监那样的学府,你进去了,以后再考个进士,封候拜相亦不是难事。我知道你不想欠人人情,可你孟叔叔我是最见不得有天资的人错失机会的。”
孟知府一口气说道也没歇着:“你孟叔叔也是有私心的,青丞以后看着就是有出息的,要是日后飞黄腾达了,多照顾照顾孟叔叔的小儿就行了,他是独子,家中又没有兄弟帮衬,以后还要青丞多多照顾。”
罗老爷子虽然不知道孟知府口中的国子监是个什么书院,可一听上那个就能让青丞飞黄腾达,罗老爷子激动不已了,他本就担心青丞出身寒门以后少了机会,现在眼前有这么个机会哪能不心动。
罗宝根也是如此,虽然怕孟知府有所图,可也是按捺不住,特别是听孟知府坦白就是看在青丞的潜力,以后为他儿子多份助力,罗宝根就更心动了。就是没这个机会,凭着孟知府这么看的起青丞,以后青丞也要多帮帮孟知府的儿子啊。
青丞心中暗骂一句:老狐狸!他知道孟知府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今天是肯定要把名额的事情砸实,在自己家人面前,他又如此的以退为进,难道青丞能直接掉脸走人?
再说,看着罗老爷子火热的看着孟知府,就连他一相比较稳重的爹都对着孟知府更热情了,青丞要是真拒绝了,可就得让家中人伤心了。
最后,青丞只好说道:“孟叔叔如此厚爱,青丞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后孟叔叔有用的着青丞的地方,只要不违君子之道,青丞必将全力以赴。”
孟知府心中暗自说了句:小滑头!还要加个君子之道,要不是他做事还算厚道,没打算做什么坏事,那这个小滑头还不把人噎住啊。
罗老爷子见自己孙子有了大好前程,心情大好,对着给他家送好处的孟知府那是一万个感谢,硬是留在孟知府在家用饭,打发罗宝根去宁安城最好的酒楼去订一桌酒席,就打算邀着孟知府去那儿用饭。
罗老太太和钱氏带着三妞刚刚走到门前被门前孟知府的排场惊讶了一下,好在严卜源这个小机灵鬼,先跑出来,和罗老太太她们三言两语的说了事情经过。
罗老太太知道是孟知府宁安城最大的官来她家拜访,心中得意极了,马上就为着青丞得瑟了,自己的大孙子就是厉害,那么多举人们那知府老爷肯定不是家家都去,而来自己家不就是青丞的本事。
钱氏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着真实的四品官,心中也不平静,她原先也是高兴青丞中了举人,可毕竟青丞没做官倒是和以前没什么两样,钱氏也只是感到自己的腰杆子更直了,要说其他,还真没什么。
这知府来家中拜访,让钱氏感到了青丞中举的好处了,这以后青丞再中了进士,那罗家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了,特别是看着孟知府出门的排场,再想想青丞以后也是这样的气派,钱氏心都跳快了。
罗老太太年纪大了,钱氏也是中年妇女,倒是能去前面和孟知府问个好,至于三妞那是得回避的。钱氏把东西让三妞拿回去,和罗老太太拾掇拾掇自己的衣裳,扶着罗老太太就进了前门。
孟知府看着青丞的两位女性长辈一样的客气,把罗老太太这个比较泼辣的老婆子给高兴的脸上红光满面的,可顾忌着孟知府是大官要有礼仪,憋着嘴巴笑笑,看得青丞感慨万分。
中午,青丞和罗家两位男性长辈作陪,在宁安最好的酒楼摆了一桌,孟知府也没推辞,在酒桌上,罗宝根和孟知府把酒言欢,要不是孟知府气质在那,罗宝根都要和他称兄道弟了。
青丞也是颇为用心的在和孟知府打交道,毕竟占了人家好处,自然要有所回报。青丞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所以在饭桌上,也是乖乖巧巧热情的招待着孟知府。
酒囊饭包,送走了孟知府,青丞才送了一口气,捶了捶自己的肩膀,这应酬人来客往的真不是他能干的。好在罗宝根没喝醉,带着他和罗老爷子就回家了。
而罗老太太和钱氏也在竹嬷嬷的普及下知道了国子监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半天也没晃过神来,看着青丞他们回来,才渐渐的好了起来,不过,对着青丞却是隐隐的看着满眼欢喜了。
严卜源这次也不用竹嬷嬷她们费尽心思的哄他去护国书院了,严卜源为着和青丞一起去京城,那是相当的积极主动,就怕自己被青丞丢下了。
青丞要是去国子监,过上十天半个月就得动身了,京城离这儿还有一段路,加上他们要早去做些准备,早起程能早做安排。
自然原计划青丞跟着回罗家村是不行了,这一来一回的时间上有些紧,赶的不巧,说不定就要迟了。虽然罗老太太和钱氏不满意青丞不能回去让那些亲朋好友好好瞧瞧,可也知道青丞的前程要紧,一个个开始帮助青丞打理行礼了。
而严卜源那边,竹嬷嬷她们也在准备,一时间罗家上下忙的团团转,只剩下青丞和严卜源这两个当事人最为的悠闲,每天出去溜溜,都快把宁安城逛遍了。
罗宝根对着青丞一个人去青丞原先是不同意的,毕竟青丞在他看来还是太小了,这一个人去京城,虽然有竹嬷嬷她们照顾,可做父母的哪能放心,于是就想着跟着去。
青丞给拒绝了,毕竟罗家就是罗宝根一个青壮年,罗家老的老少的少,这要是罗宝根跟着他走,罗家可就这剩下老弱子幼了,要是有个事情都麻烦。
在青丞再三的强调自己不用人陪的情况下;罗宝根才遗憾的表示自己在家的地位太重要了;不然就可以陪儿子去读书;好好见证一下青丞的金榜题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