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大事……”
  “我前几日听爹说,最近的生意不好,而西湖踏春的人比较多,所以我到西湖看了看,略有所得。”
  白贵任由白李氏拉着自己胖乎乎的小手,耐心解释道。
  “西湖?丝绸生意?”
  白李氏顿时愣了一下,审视着自己六岁大的儿子,愣了愣神,实在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有“出息”,跑出去不是偷玩,反倒是观摩起家里的生意来了。
  “有何所得?”
  她是书香门第出身,尽管是小家小户,但见识比普通的村妇强上一大截。
  “朝廷不欲北伐,大军势必班师回朝,充塞禁中……”
  “而北伐这么多年,死伤者不可计数,必然家家缟素,这时候……白布定比平常好卖许多,娘亲可告诉爹爹,立刻购进大批白布,以待备用。而且北人哀仗所用多为柳木,柳木价贱,咱们家可囤而居奇……”
  “不过凡事适可而止,哀仗费不了几个钱,购买丧服或白布时,赠予就可,如此可保店铺清誉不堕,又能赚取钱财。”
  白贵冷静分析道。
  虽说赚这份钱看似有些不道德,但谁赚不是赚。商人轻义就在此了。同样的,他让白氏布庄购买大量白布,做柳木的哀仗,出售的时候,虽比平常价钱略高,但若是按照正常市价来走,别人去别的店铺去买,涨的更高、更离谱。
  “我儿真是神童……”
  白李氏美眸一亮,欣喜道。
  北伐军班师回朝,势必家家缟素。这点白氏布庄也早就得到了消息,准备暗中囤下白布,以作备用,所以白贵前半句话,没有称奇的点。可后半句,却让人感到了大智慧。
  做哀仗(哭丧棒)可以用桐木、竹竿、柳木等等,比如《幼学琼林》中就说“父之节在外,故仗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仗取乎桐,”,但最好使用柳木,因为柳通“留”,有表缅怀、挽留的意思。俗话说得好,“槐栽疙瘩,柳栽棍。”,栽种柳树,子孙能够兴旺发达。
  另外,除了这一点外,地方不同,所用哀仗的材质也是不同。北人做哀仗多用的是柳木,或者带根的高粱杆,但南人多是竹竿、桐杆。
  北伐军不少人都是北人,死伤之后,下葬之时,在风俗中,肯定会率先选择以柳杆作为哀仗,而白氏布庄出售丧服的时候,赠送柳木杆,相当于投其所好,生意必定会兴隆不少。
  哪怕只有一千个人跑到白氏布庄购买丧服,白氏布庄都是赚!
  而这点,一般人压根想不到。
  即使想到了,也不会宣之于众,更不会像白贵这般捆绑销售。因为卖布匹,不会与哀仗牵连到一起。
  北人的风俗……,南人又怎么能想到!
  “我儿可是帮了娘亲和你爹爹的大忙。”
  “我这就找你爹,让你爹迅速购买、砍伐临安附近的柳木。”
  白李氏眼眸中异彩连连,连忙道。
  她这可不仅是因为一笔大生意而欣喜,更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这般聪明,而感到欣喜。后者比前者的喜悦更多些。


第381章 赵九妹的圣旨
  “娘亲切记告诉爹爹。”
  “囤购柳木用作哀仗,只是为了方便布庄售卖白布或者丧服更快一些,但决不能用此销售,囤货居奇,赚这丧良心的钱。”
  “钱虽好赚,可我们小门小户,若是遭至仇怨,那就得不偿失了。”
  白贵拉住白李氏,再次告诫道。
  虽说宋朝重文轻武,士兵都是丘八,东华门唱名的才是好男儿。但这也是要看对比的,轻武那对的是中举的进士、文官,可不是一个小商贩。
  再者说,现在的宋廷准备议和,软禁了三大帅,那么对待北伐军必定会怀柔,一旦有得罪北伐军的商贩,宋廷不介意杀鸡儆猴,给北伐军做个文章,收复军心。
  “这我省得。”
  “你娘我积累了这么大的福德,才要下了你这个宝贝疙瘩,我可不想让你遭了罪,受了难,被那受了业的鬼怪卷去做了仆役。”
  白赵氏将白贵抱起,亲了一下脸蛋,放了下来,笑道。
  她说这话,只是原因之一。
  此时人都比较迷信,她生下了白贵这个“神童”,认为是自己以前行善积德得到的福报,现在自然不肯毁了自己的孩子的前途。要是坏事做绝了,说不定自己儿子长大后,就无现在的灵光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白贵说话有条有理,能想出如此方法,她也愿意尊重白贵的意见,算是积德了。当然这一个原因,她当娘的,不会轻易说出来。
  “那……多谢娘亲了。”
  白贵向后退了一两步,神色郑重,长揖一礼。
  想要让他今世的父母重视他的意见,平等视之,仅凭刚才的一番建言还不够,还得做出让他们平等视之的举止。
  礼,分贵贱,别亲疏,定尊卑。
  有了条条框框,才是成人,是大人,而非赤子心性、天性烂漫的儿童。
  一旦施了礼,就相当于对原先的小童身份彻底画上了句号。
  “富贵……,你……”
  白赵氏怔了一下。
  继而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娘知道了,这就按你的意思办。”
  前朝重神童,今朝更重神童!
  太宗朝的杨亿,七岁能文,十岁能诗,十一岁当着宋太宗赵光义的面,作诗一首,“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宋真宗时的蔡伯偂昃团苋ゲ渭油邮裕诘钍陨侠仕辛艘皇姿握孀谛吹氖握孀诹沾笤茫奔锤滩畟‘写诗一首,并赐予秘书省正字。同样做了当时皇太子宋仁宗赵祯的伴读。
  大名鼎鼎的晏殊、司马光、王安石都是神童。别看王安石写了伤仲永,实则他也是神童,“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这些是文科的神童,在此时绍兴年间,有一神童,为武举子,名叫朱虎臣。他九岁参加武举,比箭法十中九,当众解说《孙子兵法》滔滔不绝,毫不怯场,被赵九妹当场特赐为武状元,也是有史以来,唯一的非成年武状元。
  白贵此时表露出的神异,对比这些先辈来看,还略有不及。
  所以白李氏尽管内心惊奇,但并不以为怪。
  ……
  朝野热议的议和,还是北伐,终于随着一部分北伐军返京而开始落寞。
  绍兴议和开始。
  宋金两方迅速达成合约:宋对金国称臣,金国册封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分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同时宋国每年向金国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
  朝野迅速开始一片骂声。
  不过这些事情与临安的市井小民无关。
  朝堂大事,那是衮衮诸公的事情,还轮不到升斗小民去管。如果真的群议可行的话,悲剧就没那么多了。
  同时,临安街市,随着北伐军南归,班师回朝,立刻展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
  白氏布庄听从了白贵的建议,低价购买了大量的柳木作为哀仗,但不售卖,只做为丧服的赠送品。
  这一件事,传扬了出去。
  不仅有了里子,也有了面子。白氏布庄门庭若市、财运亨通,日进斗金。
  虽遭至了一些同行的妒忌,但因为白贵的声名远扬,甚至上到朝堂,都听闻了这小神童的事迹,前途可期。所以作布匹生意的同行,不敢太过作祟,只能听之任之了。
  反正白氏布庄也不能吃下所有的余利,只是赶了个巧。等到临安附近的柳木运到临安后,这点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算是吃了头一波的红利。
  但仅是这一波红利,就让白氏布庄赚得盆满钵满,财产扩大了几倍有余,在整个临安城内,亦算的是有名有姓的商贾。
  “制曰:临安清河街白氏布庄白氏子有百龙之智、骥子龙文……,今科神童科科举在即,朕特赐之,望白氏子赴殿试一观……”
  宦官来到白氏布庄,宣旨道。
  百龙之智,出自《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比喻人非常聪明。
  “小神童,接旨吧。”
  宦官笑眯眯的将圣旨递给了站在对面躬身的白贵。
  “小民谢陛下隆恩。”
  白贵镇定自若,上前接下了圣旨。
  他曾为千古宰执,这点小场面,早就见过了。
  至于赵九妹听闻他的名声,特意宣旨,让他前去赴考,这也并非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神童,向来被视之为祥瑞。
  现在大宋割地赔款,赵构脸上无光,既然军事不成,那么就转而文教,恰好他在这段时间扬名,这圣旨就颁到了他家里。
  再者说,这圣旨只能算是中旨,是皇帝的私旨。并非多么贵重,随意颁布了也就颁布了。
  另外自隋唐以来的商户子不能科考,在宋朝已经被打破,宋朝的商户子可以参加科考,中进士的商户子亦不在不少。
  等宦官离开后,白父和白母顿时激动的不能自已。
  这可是皇帝亲赐的圣旨,让自家儿子前去参加神童科。
  “我这就重金为你请临安城的名师。”
  “这可是光耀咱们白家门楣的事情……”
  “万万马虎不得!”
  白父镇定下来,沉吟了一会,做出决定道。
  请一般的私塾先生,价格并不高,几贯铜钱就能做到。可现在若要请名师,这价钱至少也得上百贯不止。因为这些先生,大多可不是普通人,或是曾经为官,或是以前教出过进士的名师。
  不过别看花费大,可若是一旦白贵中了举,有了官身,这花多少钱的银子,都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谢过父亲。”
  白贵点头,应诺。
  他纵然有一肚子的儒经,可时代不同,一些儒经的释义亦会出现偏差,所以请名师过来斧正,应举神童科,才算是万无一失。
  另外他虽然对参与科举已经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但参与神童科所带来的好处,是肉眼可见的。
  一是成为了官身,一些腌臜事就找不到他们家头上。二则是能借此稳住父母,他父母也怕出现一个伤仲永,所以催他读书,耽误了他进行修道,所以考个官身后,此界父母就不会再催他读书……。
  好处不少。
  俯拾可得的事情,何必不去做呢?!


第382章 赐同进士出身,完颜构的心机
  次日。
  白父就以重金聘请了临安名师前来教导白贵。
  “崇宁、宣和年间的进士科科举,临安府中,我教导出了三名进士,令郎天资聪颖,定会独占鳌头,一举中举!”
  一个宽衣大袖的老儒生,在白家堂前如此对白父说道。
  “有周师教授犬子课业,我亦是放心。”
  白父陪侍在旁,拱手道。
  甭看这个老儒生并无功名,最好的成绩亦只是发解试中了选人(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但教授学生厉害,临安府是江南精粹之地,能教授临安府的考生应试中举,成为进士,可见其本领。
  “富贵见过周师……”
  白贵亦是在堂前行礼,拜了这个老儒生为师。
  不过他们之间并未定下师徒名分,这只是白父为了白贵能神童科中举,特意花费高价请来的名师,在这一段时间倾囊相授,临时抱佛脚罢了。
  绍兴十二年的春闱科考,早就已经开始举办。
  省试(尚书省礼部试)的科考名单亦快被贡院张列出来。
  所以赵构的圣旨,是特批白贵直接参与殿试。
  殿试,按照以往惯例,在省试结果出来之后,近一个月内,就会开始进行殿试,排省试取中进士的名次。
  尚书省礼部试,可以看做是明清两代的会试,通过乡试得举人功名,就能入京参加会试,只要会试有名,没有名落孙山,就算是准进士,其后的殿试用来排名次。
  宋朝科举不像明清两代那么完备,有严格的升级制度。像熙宁兴学(熙宁,宋神宗年号,王安石主持),崇宁兴学(崇宁,宋徽宗年号,蔡京主持),实施三舍法,“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意思是上舍生直接就能授官,中舍生免除省试,入殿试,下舍生免除各州进行考核的解试,直接入省试赴考。
  宋代科举三级,解试(州试)、省试、殿试。
  而神童科不像其他诸科那般严厉。
  直接入殿试,这并非什么特别的宠幸,只是惯例罢了。
  有了老儒生的突击训练,白贵对此时的儒经,亦开始慢慢掌握,驾轻就熟。
  ……
  五天后,省试名次已出,且定下了殿试的时间。
  二十余天后。
  殿试开始。
  白贵入临安行宫赴考。
  垂拱殿。
  一行行的木案陈列,皆有考生入列做答。
  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