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知道未来在哪,他不知道如何担负起家庭的重任,为父亲分担责任。
他拉着白云天的手,用通红的眼睛看着他,恳求道:“云天……,我知道……你很能干。不管……不管你……做什么,外卖也好,还是别……别的,带着……带着我好吗?”
第二十一章 突击上岗
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下,丝绸工学院迎来了新的一个学年。五天之后,当年录取的新生也陆续来到学校报道。
几栋空着的寝室楼再次人声鼎沸,又随着新生们去参加军训而暂时恢复安静。
开学以后,外卖生意更加火爆。
为了不影响大家正常学习,白云天又新招了几名学生,相互错开上课时间,保证不致因为人手短缺而影响生意。
外卖的口碑越来越好,吃过的人都觉得又便宜量又足,比学校食堂好太多了。现在已经不需要去各寝室推销,每天一大早,就有无数的学生前来下单。
每顿两百来盒的外卖,一转眼就被抢空。
许多没订到的学生都埋怨他们外卖做得太少了,希望他们能多炒点菜。
生意红火,严季和等人都充满了干劲。
就连郑燕等请来帮忙的人,也和最初只是来打一份零工的表现不同,做事更加的积极,并主动去做并非分配给自己的工作。
趁着这股势头,白云天对所有人展开了短期突击培训。
上午和下午没有课的人,都被他叫到了护城河边,在他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习如何做菜。
严季和、方芳、郑燕等人,在经受了宋成休学事件以后,变得成熟了许多,去掉了骄娇二气。他们把在外卖摊上班当做了一项正式工作,对于白云天教他们炒菜视为一个机会,全都放弃了休息时间,其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初面对高考。
作为突击培训,白云天抛开了正常烹饪教学的流程,不要求这些人都成为大厨,也不需要学什么刀工、食材处理等等基础知识,每个人只学一、两个菜。
厨艺说复杂那是真复杂,且不说八大菜系几百上千种菜,光是烹饪用具的选择、食材的挑选与处理、刀工、火候的掌握,就够人学一辈子。
可要说简单也简单。
哪怕是最笨的人,也会做一个蛋炒饭呢。
无非是熟能生巧罢了。
包文山他们都是大学生,论记性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都强于一般人。让他们短时间内成为名厨很难,但只是让他们重复白云天教导的炒菜步骤,依样画葫芦,简直是小菜一碟。
只用了两三天,他们炒的菜就像模像样了。
单就他们学会的那一两个菜来说,口味仅比白云天亲自动手稍逊一筹。让白云天来打分,他自己做出来的菜是七十一分,这几个临时徒弟的水平大概能有六十来分。
有了这批临时徒弟,扩大规模便有了基础。
白云飞新购置了几套用具,一到开工的时候,护城河边便一字排开,摆出了八口蜂窝煤炉。
四口用来蒸饭,四口用来炒菜。
四名头戴白色厨师帽、带着口罩、挂着白围裙的临时厨师,一人一口大锅,挥汗如雨地炒着菜。
不少好奇的学生跑来围观。
严格的浸泡、清洗、挑选工作,厨师统一的着装,干净的工作环境,经他们之口传回学校之后,所有人都对白云天他们更为信任,一致认为他们做的外卖,不但好吃,而且放心。
外卖不再成为一个可选项,而是变成了他们用餐时的首选项!
九月十二号,刚实行轮换上岗的第一天,外卖订单就再次攀上新的高峰。
当天共计送出去外卖一千一百四十六份,中午和晚上,平均各销售五百七十三份!
营业收入一千零六十五块七毛八,平均单人消费九毛三!
这说明学生们的消费意愿在进一步高涨,不再仅限于便宜的饭菜。
部分教师,也叫了外卖,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员。
当日毛利六百八十余元,比以前白云天一个人上阵时,翻了三番!
按这个速度,月利润将突破两万元!
不过随着外卖生意的扩大,白云台在新招了一批人以后,采取了正规化管理。收单、采购、洗菜、切菜、炒菜、送外卖、收款记账各流程分开,定人定岗。
采购这个环节,由他带着严季和、徐洋、包文山去做;收钱时由他收款、方芳记账。
除了他们几个,其他人只知道今天生意极其火爆,但具体赚了多少钱,则只能靠猜测和想象,不至于因为眼红而产生出什么不好的想法。
特别是当他宣布,给当天负责做菜的四个人,每人发放十块钱奖金的时候,众人的情绪达到顶点。
拿到钱的兴高采烈,没拿到的也不嫉妒,相信当自己轮班那天也是这样。
众人齐齐上阵,各显身手,一气做了七八个菜。
已达三十余人的团队,分坐在六张折叠桌前,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菜,开心不已。
白云天、包文山、严季和、徐洋、方芳他们这一桌,算是管理层,摆在最中间。
徐洋坐卧不安,他知道今天生意非常好,但赚了多少还不清楚,在桌上就小声询问当天的营业利润。
白云天笑而不答。
方芳悄悄拉扯他的衣袖,低声道:“别在这问,回去说!”
她是负责记账的,自然知道今天利润有多高。尽管努力控制,仍是脸上充血,喜形于色,兴奋到微微颤抖。夹菜的时候,手都拿不稳筷子。
她只要略一心算就知道,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好的生意,那一个月毛利能达到两万多。
两万多啊!
虽说现在不是八十年代了,万元户并不稀奇,百万元户也不罕见。但是他们一批校门还没出的在读大学生,能一个月就赚两万元,仍是她不敢想象的巨额数字。
要是早知道外卖这么赚钱,她还读什么大学啊,早就学做菜去了,何至于等到现在。
“老徐,沉稳一点,有啥别在这说,知道吗?”严季和撞了徐洋一下,低声道。
是个人都知道今天赚大发了,可他们都知道这时不宜多说。
“知道,知道!我喝酒,啥都不问了!”徐洋看白云天朝他微微点头,笑得合不拢嘴,举起杯道,“希望我们每天都有这么好的生意。我先干为敬,你们随意!”
说完一饮而尽。
其他人也跟着一口喝干,就连平时不怎么喝酒的方芳,都喝了满满一杯,仍是喜不自胜。
“云天,你那天说要搞制造,我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帮着了解了一下,制造业现在的情况。”包文山放下酒杯,沉吟着说道,“情况很不好啊!”
“哦?怎么个不好法?”严季和赶忙问道。
白云天那天的话,他们几个都记在心中,有意无意地也在通过报纸、朋友、同学之口,了解现在国内企业的经营现状。
他们知道,白云天那天这么说,其实也是在试探他们的想法,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干。
这很好理解。
任何一个事业,都不可能一个人就能做成,总要有几个帮手。
大家一起合作了这么些日子,双方都知根知底,有一定的信任和默契,总比招一些陌生人强。
但他们愿不愿意,又是另一回事了。
包文山看着白云天,语速缓慢地说道:“很不好,非常不好!我爸跟我说,这个时候进入这个行业,非常不明智,让我来劝劝你,一定要慎重!”
第二十二章 八级工,没问题!
白云天也没想到,如今国内的制造业会这么糟糕。
像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的,在课本上自然有,可说的主要是成绩,几乎没怎么提困难。
他还以为从七九年以后,国内的发展就顺风顺水,并借助加入世贸组织这个机遇,一飞冲天。
结果实际呢,国内如今的现状就完全是一个烂摊子。
大批的国营企业摇摇欲坠,濒临倒闭。无数的工厂机器不再运转,锅炉熄火,厂里除了少量留守人员,其他人都回了家,拿着百分之七十、六十,甚至更少的工资,等待遥遥无期的复工。
怎么看,怎么一副要完蛋的样子。
乍一了解情况,他都吓了一跳,以为是穿越到了一个与前世不同的平行时空。
事实上,他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时光倒转,还是穿越到了平行时空。
未来还会不会如历史一样,他也不再肯定。
他也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
但唯一敢确定的,是他一定、绝对要以制造业为目标,作为此生的事业!
无论如今是在哪一个时空,无论未来时好时坏,制造业都是强国之本。
只要这个国家,还有着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傲气,他所从事的事业,就必然有机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这是大国崛起的必然之路!
面对包文山等人关切的眼神,白云天淡淡一笑:“老包,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的决心,不会动摇!我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制造业必将重新迎来春天,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
徐洋、方芳眼神一黯。
严季和脸上没什么表情,也没说话。
包文山叹了口气,给自己斟满酒,举到嘴边,浅酌了一小口,再次说道:“我就猜你不会改变主意。既然这样,我爸提了一个建议。”
“你说。”白云天上身略微前倾,认真倾听。
他不觉得自己来自未来就有多了不起,武断地作出决定只会变成灾难。在这个近乎一无所知的时代,他需要听取更多人的意见,剥茧抽丝,才能作出正确判断,拿出一套更为可行的方案。
“我爸说,他们系统,跟各个企业有业务往来,关系不错。如果你能解决场地、设备,工人问题,他可以帮着联系一些代加工业务。”包文山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你爸能帮我们?”徐洋惊喜道。
方芳也是眼睛一亮。
只有严季和眉头紧皱,似乎是陷入沉思之中。
“我爸帮忙是有前提的!”包文山闻听满脸不高兴,敲敲桌子,音量未变,语气却重了许多,“我们必须要解决场地问题,要有合用的设备,另外还要有合格的工人!没有这几条,开什么工厂!”
“厂房好说,我们可以租。但是设备只能买,这要花多少钱?”严季和从沉思中醒来,开口问道。
“看你打算买新的还是旧的了。”包文山看来是做了很多功课,不假思索答道,“一台车床,新的要几千上万。如果是中型车床,几万块钱也不止,进口的甚至要几十万。但是二手的旧车床,两三千块钱就能买到。这个都好说,我爸可以帮我们联系那些停工的企业,低价购买一批。关键是工人不好请!”
“为什么不好请,你不是说好多厂都停工,工人回家了吗,有钱他们还不赚?”徐洋好奇道。
“有技术的师傅都不会来,他们宁肯在外面摆摊、修车,等工厂复工,也不愿到私人企业上班。”包文山没好气道,“虽然工厂停工了,他端的还是铁饭碗,谁肯放着铁饭碗不要,去没有保障的私人企业!”
白云天瞪大了眼睛。
他大为不解,就因为这个原因,工人就宁可放着高工资,宁肯在国营企业带着也不去私人企业,这太滑稽了吧?
要知道在他们那个时代,找工作只看是不是效益好、工资高,有没有发展前途。反正都是合同工,干得不满意了跳槽去另外一家就行了,谁管什么国有还是私营。
结果他眼镜掉了一地,只见严季和、徐洋、方芳居然都是连连点头,一副对包文山的话颇为认同的样子。
这是真的?
“总有那些破产的企业吧,这些工人总愿意去私人企业了吧?”他试探道。
话一出口,他就知道说了傻话。
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同声义正词严道:“企业哪可能破产!这是国营企业,不是私人企业!国家的企业怎么可能破产!”
他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原来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坚信国营企业不会垮。他们都相信眼前的困境是暂时,只要国家干预,企业就还能好起来,他们还能像以前一样,回到企业上班,直到退休。
他们循规蹈矩了一辈子,无法相信国家的企业也会垮。
这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包文山指正了他的错误之后,又回到原讨论话题:“一般的工人好请,实在不行,请几个农民工,两三个月就学会了。关键是技术好的老工人,他们临时来帮点忙可以,长期干不可能。没有他们,厂子开起来容易,在我爸的帮助下,联系点简单的代加工业务也能做下去,但多半不会有什么前途。”
就这个问题,他们展开了认真的讨论。
看着他们愁眉不展的样子,白云天笑了,这个时代的人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