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学习颈椎外科多久了?”陈蔚问。
“我做了四台颈椎手术了,这台是第五台。”苏雅娟微微笑说。
陈蔚背上一股冰凉的风。
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刘牧樵,真的看不懂,带一个这么年轻人的做颈椎外科手术,你就不怕出医疗事故吗?
第857章 快崩溃了
手术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顺利的。
第5颈椎椎体已经彻底不能废了,换了一个钛合金的椎体,陈蔚的任务完成了。
第二部分就由邓一柳上了,他认真做起了拉钩的活。
这活很不容易,没有对神经组织有相当的感性接触,没有几十年对神经脆性的拿捏,拉钩这活,真的做不了。
既要拉开,给主刀刘牧樵创造好的视野,又不能拉断神经纤维,也不能拉散神经元,这力气,必须恰到好处。
要做到这点,必须是一辈子都和神经细胞打交道,才会有手感,才会有把握不损伤神经。
其实,再厉害的手术医生,即使是朱亚光,即使是邓一柳,他们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损害脊髓。
只能是说,他们损伤的最少。
刘牧樵把自己埋在显微镜里,几乎是一动不动,这个动作保持了两个小时,雕塑一般。
邓一柳不得不佩服。
普通人,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十分钟,二十分钟,最多三十分钟,谁敢试试?
比站桩还难。
刘牧樵做到了一动不动。
其实,他在动。
他的手指在做精细的动作,他把神经束缝合起来,他还要把神经鞘膜缝起来。
这种缝合线非常高级,非常非常细,不到百分之一毫米,是可吸收的高分子化合物,据说是玉米淀粉制造的。
这种缝合线缝合神经,没有专门的、长期的训练,很容易拉断。
看起来,刘牧樵似乎没有动,而实际上他的动作做得非常快,只是手指的动作非常细、非常轻。
苏雅娟的任务就是清理术野。
她的悟性很高,做了十几天手术之后,她已经是刘牧樵非常喜欢的二助了,要不是要她在中医上面发扬光大,刘牧樵真的想她做自己的二助。
邓一柳看起来就是拉钩,很简单的活,其实他是最疲劳的一个。
按理,最累应该是刘牧樵,但是,刘牧樵的体力、精力非同一般,所以,他并不累。
最累的是邓一柳,他这个姿势也已经保持了两个小时,力气大了不行,力气小了不行,要始终保持这个度,邓一柳今后肯定会产生心理阴影的,估计他今后见到刘牧樵就会厌烦,就会恶心,就会心悸。
“嗯,要不要休息一下?”终于,两个半小时之后,刘牧樵问。
“休息?好啊,休息!”邓一柳迫不及待回答。
“好的,休息一下,后面是最困难的时候了,你等会一定要挺住,因为,关键的时候在后面。”
刘牧樵已经直起了腰,巡回护士很懂事,赶紧过来帮刘牧樵捶背。
“我也要。”邓一柳羡慕嫉妒起来,他想,我经常在这里做手术,怎么就没有这个待遇啊?
其实不是护士偏心,而是她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刘牧樵在两个半小时内动也没动一下,谁都知道,这种姿势久了,一定会腰酸背痛。
巡回护士在帮刘牧樵捶背,另外一个护士只好过来帮邓一柳捶,一个是主动地,一个是被动的,这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咳咳。”苏雅娟重重地咳了咳。
因为,她发现,巡回护士帮刘牧樵捶背的时候,这动作并不是公事公办,更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带有浓浓的情感。
这个,不允许。
巡回护士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被人盯上了,只好假装例行公事起来。
还是刘牧樵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他的印象中,苏雅娟是很大度的人,也是很淑女的,她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至少,她吃醋会躲起来吃。
“喝杯牛奶吧。”
另一名护士已经把牛奶煮好了,她在征求意见。
“好。”
巡回护士端起一杯,喂给刘牧樵喝。
这没办法。
苏雅娟想代劳都不行。
无菌操作限制了她去抢杯子。
就包括她自己,也必须要护士喂给她喝。
“不喝!”
她拒绝了。
“喝一杯吧,还要几个小时,需要体力的。”护士提醒。
“我减肥。”苏雅娟大声说。
“手术医生还有闲心减肥?”邓一柳喝完一杯之后,对苏雅娟说,“手术医生要加强营养,没体力,做不了手术。”
苏雅娟朝邓一柳做了一个鬼脸。
人家是全国知名的大教授,不能随便不礼貌回答人家。
苏雅娟只好喝了半杯。
手术时,尽量少喝水,有些医生干脆不喝水,邓一柳这种医生就最有经验了,他手术前,会很精准地计算进水量。
脑外科手术一般都很耗时间,中途解小便那是很麻烦的事。
但是,手术中,他会注意保持体力,因为体力下降会影响手术技能,特别是神经外科这种精细的手术,稍稍动作变形,就会出现手术差错。
一般,超过四个小时的手术,他就会在中途补充一杯牛奶,这是他保持精力的诀窍之一。
喝完牛奶,刘牧樵说:“后面还需要三小时,中间不休息了,可以吗?”
邓一柳问:“你的意思是……”
刘牧樵说:“进去了,就不想中途退出来,很麻烦,一鼓作气,手术的效率和质量会高一些。”
邓一柳痛苦地哼哼了一声,嘴里说:“我尽力吧。”
他也只能这样表态了,下次,他再也不会和刘牧樵同台手术了,阴影面积太大。
手术继续。
刘牧樵又和雕塑一般,看起来一动不动。
邓一柳不得不佩服,仅仅凭这一点,他就知道,自己一辈子也超越不了他了,这样的医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刘牧樵的十个手指和身体其他部位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的十指,飞快地活动,他缝合神经,动作十分的娴熟。
此时,窗外已经漆黑。
在家里写了一会字,听了一会音乐,又小睡了半个小时的谭移山突然想起来,“刘牧樵的手术做完了吗?”
他的学生赶紧打听。
“已经做了七个小时了。还没完,不过,听说快了。”
“哦,我想看看实况。”谭移山说。
“好的,我马上安排视频。”
很快,谭移山看到了手术室里的实况。
一看就是半个小时,他目不转睛。
“咦,果然是天才啊!你注意到了吗?刘牧樵一直就没有动过,常人,谁受得了?而他的十指,非常的灵活、快捷。”谭移山点头赞叹。
“哎呀,老师,我师兄邓一柳快崩溃了。”
第858章 你名气太大
邓一柳真的崩溃了。
等刘牧樵缝完最后一针,“噗通!”邓一柳倒在了手术台下。
手术医生因劳累倒在手术台的并不少,但是,一个知名教授被累得倒在手术台,这就是奇闻了。
“快!急救!”
麻醉师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把邓一柳抱上另一张手术台,刘牧樵瞄了一眼,又搭了一下脉搏。
没事!
纯粹是累倒的。
苏雅娟上来认真检查了一下,心跳、呼吸都很好,神志也没问题。
最后还是麻醉师做了处理,输了一瓶葡萄糖。
本来,这也不算是大事,但作为全国著名专家,谭移山院士的高徒,华西医院973首席科学家,在手术台上被刘牧樵拖垮,这条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华西医院,也传到了各地的神经外科。
徐院长又是心事重重,这个刘牧樵越是出名,他就越是麻烦,现在已经超过50人的中青年医生要跳槽安泰医院,这对于久负盛名的华西医院来说,虽然并不伤筋动骨,但在士气上是有很大打击的。
特别是烧伤整形科田力玉教授已经正式决定去安泰医院,这种示范作用将是长远的。
现在,刘牧樵又拿下了一个颈椎严重骨折的手术,无论怎么说,这种手术华西医院拿不下来,而刘牧樵拿下来了。
这种轰动响应,作为专家出身的徐院长不会不懂得其中的严重性。
这个成就,盖过了华西所有的专家,就连谭移山院士,最鼎盛时期也不见得能做这样的手术。
徐院长对办公室人员做了安排,要求他们去执行一个任务,严格限制刘牧樵接触973首席科学家和长江学者,还有那些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中青年医生。
只有主治及以下的被允许接触刘牧樵。
刘牧樵自然不会对主治以下的医生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主任医生和副主任医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
主治医师及以下的,各医院都宁愿自己培养,忠诚的员工,最需要从年轻时培养。
华西医院的医生忠诚度是很高的,但并不表示他们不被更好条件的医院所吸引,像安泰医院,这种平地腾飞的医院,就很有吸引力。
他们不是被金钱所吸引,而是可以出人头地,可以从最新式的航母上起飞。
刘牧樵被隔离了,他被医院的行政部门的干部包围了,能接触他的人只有一群年轻人,再加上陈蔚、邓一柳。
邓一柳休息半个小时就好了,只是两只胳膊和手麻木得不管人事,最后请推拿针灸科室医生帮他推拿了十分钟。
华西医院是有中医科的,并且中医科还不小,有两百张床位。
近年,上面有文件规定,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都必须要开设中医科,这是一项任务,华西是最早响应的。
本来,他们一直就有中医科,但规模不大,为了响应号召,他们增加了中医科床位,聘请了几十个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精锐力量,硬是让中医在这个西医堡垒中扎下了根,每年能收治近万病人,营业收入接近一个亿。
邓一柳刚才还信誓旦旦说,这辈子再也不和刘牧樵一起做手术了,现在他接到任务,陪同刘牧樵吃夜宵,他一高兴,大声说:“刘博士,希望下次我们还有机会合作!”
“不敢请您了。怕!你名气太大,把你累坏了,我交不了差。”刘牧樵开玩笑说。
“没事,下次,我中途用一次激素。和你一起做手术,虽然很累,但很爽!成就感满满的。”邓一柳说的是内心话。
刘牧樵笑了笑。
他也知道邓一柳讲的是真话,这样的手术,不来点成就感那就怪了。
今天这台手术病人的精髓损伤,绝对比某兰当年损伤的重,这样的病人能够站起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绝对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差不多可以和任何医院比肩了。
“虽然累,但很快就恢复了。刘博士,我想问你,你一个姿势怎么可以保持这么久不动?你专门训练过?”邓一柳问。
他准备也这样要求他的学生。
刘牧樵点头,说:“我每天都要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能训练。”
“都练一些什么项目?”
一个颈椎外科的主治医生问。今天他也在场,也被刘牧樵的站姿吓呆了。
“我一般是每天做引体向上200次,俯卧撑200次,跑步5公里,做五禽戏半个小时。”
主治医生啧啧几声,摇头说:“这需要多大毅力!”
邓一柳说:“出类拔萃的人,必定有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你们别只看到别人的风光一面,还要学习人家付出的努力。我今天是体会了,没有体力,是做不了一个好的外科医生的。”
一个圆桌,夜宵上来了。
苏雅娟帮刘牧樵装满了一碗川味米粉,又夹了几只基围虾,一小碟青菜。
陈蔚、邓一柳都羡慕地看着刘牧樵。
他们也想。
但是又不敢。
陈蔚今年54岁,正值壮年,要是有这么一个红颜知己,那该多美啊。
但是不行啊。
在科室,他是主任,是领导,不能被科室的人看扁。
在学术界,颈椎外科,他是全国最知名的教授之一,民有陈蔚,军有沈巍,这是一段佳话。身边带个小蜜什么的,那像什么话?
在家里,他已经做外公了,外孙都已经快一岁了,要是有什么风流艳史传到家里,哪还了得?
作为陈蔚这样的成名人士,虽然已经54岁了,但是,暗恋他的女性绝不是少数,即便是大姑娘,也有喜欢他的。
每年,他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暗示礼物,或者说某些人的大胆表白。
他克制了。
和陈蔚一个等级的邓一柳主任,他何尝又不是有这样的想法呢?
他从39岁开始做主任,一直到今年53岁,说实在的,他拒绝的女性不知有多少了。
到了最近几年,他收学生都有一个原则,不收女徒弟。
现在看人家刘牧樵,苏雅娟照顾得丝丝入微,这两个老男人眼睛里冒火,恨不得明天就收一个这样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