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抖也没有用,我反正是不会叫醒刘牧樵的。”赵一霖说。
邹医生没办法,心里真的在求神。
第一个病人到了,已经做了ct,基底节出血,110毫升左右,属于危重病人。
鲁路和文兴宇很利索做好了准备,只等邹医生进针。
邹医生很紧张,脚下发软,一步一步艰难地移到病床边。
他拿起穿刺针,看着赵一霖,“我做?”
“做你毛啊!你手套都没戴!”赵一霖压低声音吼道。
邹医生一看,糟了,紧张到什么程度了啊!
连手套都没有戴。
赶紧重新洗手,重新做准备,开了另外一个穿刺包,义无反顾,开始了穿刺。
穿此倒是很成功,可问题是,邹医生心里虚得很,手里感觉到的压力根本就不能确定。
“鲁路,赶紧打刘牧樵电话,我挺不住了!”
“挺不住也要挺!谁也不准吵醒刘牧樵,他才入睡半个小时。”赵一霖横蛮不讲理。
邹医生怂了,挺不住也要挺。
对,挺住!
他开始放血。
10毫升,缓慢地放。
“还还活着?”邹医生抬起头,问赵一霖。
赵一霖望了他一眼,心中大骇。
这还是邹医生吗?
眼球深陷,一圈黑黑的眼圈,两眼涣散无光,死鱼一般,满脸的皱纹又多又深,嘴巴哆哆嗦嗦。
老了五十岁!
这是受到了多么巨大的创伤啊!
“还活着吗?”邹医生又问。
“你是说你,还是说病人?”赵一霖不得不有此一问。
“病病人。”
“还活着。你现在这样就很好。继续!”
“还还没死啊。好,我继继续。”
邹医生一边说,一边放血,行尸走肉一般,茫然地干着活。
又放了10毫升。
他又抬起头问:“死了吗?”
“死你娘啊!”赵一霖气不打一处出,有你这样做医生的?“坚强点,现在这样很好,慢慢放。”
“我已经很坚强了。”
第108章 生猛的人
事情不能任由这样下去,赵一霖不得不把刘牧樵喊起来。
不到10分钟,刘牧樵进来了。
“很好啊,你就这样做下去。”刘牧樵看了片刻,不是一切正常吗?
他当然不知道,自从赵一霖打了电话给刘牧樵之后,邹医生突然精神来了,手也不抖了,脚也不软了,心跳的速度也下来了,手里感觉到的压力也清晰了。按这样下去,做完这个病人没一点问题。
邹医生做着,刘牧樵连手都没洗,他根本就没准备上场。
睡得好好的,才睡35分钟,就被吵醒了,心里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没愤怒和不高兴。
有手术做,刘牧樵是不会烦恼的,一个个病人从自己手里被抢救过来,心情格外爽,每一次成功,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享受。
这种享受是外人难以体会到的。
下一步,该研究治疗中风后遗症了,只等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批准,这边就可以挂牌了。
不过,刘牧樵也有些顾虑,最近那边对华不是很友好,合作的事不一定顺利。
刘牧樵也考虑过,万一人家不批准,那就自己起炉灶,主动权不在别人手里。
不过,万一不批准合作,那就和约翰霍普金斯形成竞争关系,以他们的财力,他们的技术设备,要赢他们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关键是,自己有些势单力孤。
组建一个团队,以现在邹医生几个人,希望真的不是很大,他们可以成为一个熟手,但他们成不了骨干。
吴迪例外,他是个人才。
他是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
但人家是附属医院的骨干,把他弄到安泰医院来几乎不可能。
刘牧樵看了邹医生和鲁路、文兴宇几个人几眼,摇了摇头。
这个轻微的动作被赵一霖看到了,他心里咯噔一响。
刘牧樵在想什么?
对他们不满?
嗯,一定是的。
别说刘牧樵,就连我赵一霖自己也非常不满意。就这么几个人,长此以往也不是事啊。
一定要有人帮刘牧樵分压。
他想到了宋百年。
把他挖过来怎么样?
把他挖过来,刘建新会怎么想?
设立两个副主任?
这不是一个好主意。世上官多不太平,科室里也一样,多几个人负责就会形成内耗。
正想着,第二个病人又到了。
鲁路去接病人。
刘牧樵开始洗手,这个病人他得上,做完这三个,还是回去好好睡一觉。
回气丸用得太多,怕有副作用,真不敢大量、长时间使用。
这个病人也很危险,120毫升出血量,基底节,破入脑室。
准备工作,鲁路做得很麻利。
刘牧樵戴好手套,拿起穿刺针穿了进去。
开始放血。
这一次,他放得比较快,三分钟就把血肿的血放了一大半。
鲁路想问,你不是叫我们尽量慢一点吗,怎么,你今天放这么快?
他没有问,而是认真看。
他发现了原因。
原来,这个病人是活动性出血。
鲁路不得不佩服,刘牧樵你这是怎么发现的?
也幸亏刘牧樵放血放得快,晚一点,病人就可能出现脑疝了。
“下一步我该怎么做?”邹医生问。
“做到哪里了?”刘牧樵问。
“冲洗了三次,没有出血的迹象。”
“等待,等半个小时。”
“好的。”
刘牧樵一边指挥邹医生,一边没有停,嘴里说:“验血型、交叉合血,备血一个。”
他在下达口头医嘱。
新来的护士姓孟,人家都叫她梦露,人确实长得不错。
这个人不是向丽芳挑选的,而是赵一霖要来的,这人高挑、身材一流、面容姣好,五官标致。
最近,监护室里每天泡的时间很少少于8个小时,没几个看得顺眼的护士真没意思。
所以,这一次,监护室里来了几个漂亮的护士,在全院都有不小的震动。
谁都知道,到神经内科监护室,收入这一块至少提高三分之一,这就是最大的诱惑。
梦露是第一次参加刘牧樵小组,一时间还不太适应。
她过去在心血管内科,参加抢救病人的次数很多,下达口头医嘱的至少也是主治医师,现在一个实习生,他的口头医嘱执行吗?
所以,她望着赵一霖。
“执行。今后记着,刘牧樵的口头医嘱照执行就是了。”赵一霖说。
梦露很快就完成了抽血,打了一个电话,送标本的护工很快就来了,她就在隔壁等。
“鲁路,你去把邹医生换下来。”刘牧樵说,“邹哥,你来接手,这个病人估计会比较劳神,我们得换换手。”
有了刘牧樵,邹医生的内心强大了许多,很快,这个病人又交给了他。
他自己也奇怪,刘牧樵在,他的手一点也不抖。
赵一霖负责观察两个病人的情况,他也发现了邹医生的毛病,但他没有说破,这事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这是心理问题,越说,问题会越大。
第三个病人也到了。
还是基底节出血,80毫升左右,也是危重病人。
“文兴宇,这个病人给你了。”刘牧樵说。
“怎么又是他?”鲁路有些不满。
“你别急,今后有得你累的,累了,你别叫苦就行了。”刘牧樵说。
文兴宇干起活来精神抖擞,他也没要别人帮忙,从理发开始,消毒、定位,铺巾,很快就做好了。
“我还要看一下ct片!”刘牧樵说。
看了一分多钟,“嗯”了一声,“做吧。”
就这样,刘牧樵守着第一个病人,邹医生在第二个病人那儿忙着,井井有条,虽然是活动性出血,但并没有出现危象。文兴宇在给第三个病人穿刺。
“成功了。”
二十分钟后,文兴宇报告。
“好,慢慢放血。”刘牧樵说。
赵一霖也过来了,看着文兴宇操作。
他的操作不错,有板有眼的,不急不躁。
看到这,赵一霖苦笑了一声。
没有刘牧樵,他们一塌糊涂,有了刘牧樵,他们都是精兵强将。
这怎么得了啊!
第二个病人的血来了。
梦露输上血,22床病人在那里叫唤,“我要尿尿。”
“你尿尿就是啊,有导尿管的。”梦露说。
“我拔了。”
“你拔了?有水囊你拔不出的。”
“我都已经拔了。”说着,22床病人高高举起手,手里一副完整的导尿管。
梦露愤怒地骂道:“我草,我还没碰见过你这样生猛的人啊。”
第109章 还有机会吗
最艰难的日子终于过去。
过了三天时间,神经内科再次病床告急,赵一霖不得不通知下面的医院暂停往安泰医院输送病人。
刘牧樵也难得有机会轻松一下。
儿科,他得转一转,这里不需要每天来,两三天来一次,转悠一下,查看一下新进来的病人,以及疗效不好的老病号,一般来说,总是有些收获的。
这一两个月来,儿科的声誉在上升,一些少见病、疑难病也渐渐多起来,这都是因为病人口口相传的原因。
今天,他又接诊了一个。
这个小孩在很多医院看过病,咳嗽、消瘦,有时候发烧。
小儿进来两天了,会诊也找不到原因,袁姗等着刘牧樵来看。
刘牧樵先检查了一下病人,5岁半,发育不良,有典型的佝偻病,肺部有少量的啰音。
看了病人,问了病史,回到办公室仔细看胸部ct片。
看得十分认真,一看就是十多分钟。
“我需要一张胸部的核磁共振片。”
此话一出,很多人都惊讶地看着刘牧樵。
胸部,你做核磁共振?
胸部一般是很少做核磁共振的,大量的肺泡、空气,很难看清要看的组织。
“别怀疑,你们没有听错,我确实需要一张胸部的核磁共振片。”
“那行,阿玲,你亲自带病人去做,和放射科的人解释一些。”袁姗指示。
阿玲起身。
这个病人是她收的,她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常见病好说,每天见得到,罕见病就难得了,见一个就是一个,今后就是经验。
说白了,常见病、多发病看得再多,根本提高不了医疗技术水平,要提高水平,关键要多看少见病,罕见病。
做核磁共振时间会比较久,袁姗赶紧抓住这个时间,要刘牧樵讲一堂小课,关于小儿非典型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刘牧樵思考了一分钟,信手掂来了三个病例,分别是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叶性肺炎,表皮葡菌引起的化脓性肺炎和空调少见菌种引起的肺炎。
这都是世界上罕见的病例报道。
刚讲完,阿玲回来了。
“放射科医生说,他们不发报告了,你自己看。”
刘牧樵拿起片子,插在阅片灯上,一看又是十分钟。
袁姗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名堂,其他人有的干脆看都不看,肺部的核磁共振真的很少见,平常看的都是ct片。
“嗯。”
刘牧樵很满足,一副很爽,很陶醉的样子。
“有诊断了?”
“是的,右肺下叶第二段有小片瓜子壳。”
众人赶紧扑过去,围在阅片灯上看。
“哪里?”
“哪里?”
“这里吗?”
“不对,应该是这里?”
“也不是啊。”
……
刘牧樵回头看了一眼围着的脑袋,你们看得出来?那就不需要跑六七个医院看病了,连放射科医生都没有发报告,根本就不是你们看得清的。
这就是大师级水平显现能力的时候。
“大约是六分之一片瓜子壳。”刘牧樵走过去,指着一个阴影,“这里。”
众人这才醒悟。
“我们原来地方都看错了!”
“这里是什么?我还以为这里是瓜子壳呢。”
“这里是一个血管影啊。”刘牧樵说。
“算了,这辈子做个庸医算了,学到你这水平,等下辈子吧。”有人唉声叹气。
袁姗说:“下一步,该做支气管纤维镜?”
“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要是不想做,也许到十七八岁,自愈的可能性也是有的,等瓜子壳融化了就好了。但是,也有另一种后果,就是引起支气管扩张。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做支气管纤维镜手术。”
袁姗对阿玲说,“去把家长叫过来。”
很快,家长过来了。
父亲、母亲和爷爷、奶奶。
袁姗说:“我们已经确诊了,小孩几年前吃瓜子,一小块瓜子壳呛进了气管里头出不来。”
“啊呀,是的,三岁的时候,那一天我们吃瓜子,他在一边也要吃,就给他吃了几颗,突然他哭得厉害,多半就是那一次了。”奶奶一脸的懊恼。
“你还好意思说!都怪你。”爷爷身高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