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科医师-第9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真的吗?”
    “是的,这一天,来得早了一点。”刘牧樵笑了笑。
    “我们与协和齐名了?”
    “齐名?嗯,本来也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想到彭德辉偷偷在这里转悠了几天,会给我们送来这么大一份礼。”
    刘牧樵发自内心地笑了。
    他是明白的,和协和比,差距并不小。虽然自己的学科有7个超越了协和医院,但反过来,协和拥有优势的学科超过30个,在协和医院面前,无论在整体实力上,还是品牌上,自己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
    安泰医院的差距,牙科、眼科、五官等边缘学科根本还没起飞,停留的基础几乎还是原来安泰医院的水平。
    这些科室,别看不是临床主流学科,但一旦发威,它们给医院带来的品牌效应,经济效益都是不可能估量的。
    华西医院的口腔医学就是巨无霸的存在,它为华西这个品牌增添了不少的成色,是华西的几大支柱之一。
    说说外科系列,安泰医院主流学科已经辗压,肝胆胰、神经外科、烧伤整形科、骨伤科和特殊伤口科是领先的,但是,依然有不少的学科并不强大。泌尿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妇产科、胸外科、心脏外科等,还无法和一般的大医院比。
    移植这一块,明显是安泰医院的弱项。
    这就是差距。
    至于腔镜,安泰医院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不过,考虑到安泰医院的病人,大多都不是腔镜能够解决问题的,所以,腔镜没有优势,问题不大。这方面,要追上去比较容易,聘请几位专家就行了。
    而内科系列,虽然拼命引进人才,进步也很大,但是,除了血液科、神经内科,其他的内科学科,和协和比,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孙涛明白,刘牧樵也明白。
    现在协和主动寻求合作,刘牧樵和孙涛怎么不激动?
    这是一个全面提升安泰医院的巨大契机,大约还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科需要请协和医院支持。
    这种合作,安泰医院可以节约10年以上的时间。
    刘牧樵笑着说:“老孙,这是难得的机遇,你全盘考虑一下,把我们的内科系统提升一下,再就是五官科、眼科、口腔科也是下一步重点。我们的回报是,我准备为协和培养胰腺外科的Vilishi术式人才两到三个,脊髓外科,帮他们培养一到两个骨干,或者,建一个科室。”


第1808章 和协和合作
    协和和安泰医院达成了协议,结为“姊妹单位”,协和帮助安泰医院提升14个科室的业务,安泰医院则为协和医院培养胰腺外科和脊髓外科人才。
    这仅仅是开始。
    协和派来学习的人总共有56个,分布在8个科室。
    而安泰医院派到协和医院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孟飞云,一个是朱亚光。
    孟飞云的目的就是要帮协和打造胰腺外科,发现可以培养做Vilishi术式的人。
    朱亚光则是帮协和成立脊髓外科。
    他们两个常驻协和医院,每周5天在那边,只有周末回来。
    朱亚光的心理很矛盾,离开刘牧樵去协和独当一面当然是风光无限。过去,协和高不可攀,现在踩在自己脚下,这种感觉很爽。
    但是,离开刘牧樵是有代价的。
    JON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他长期和刘牧樵在一起,进步肯定会比自己快很多,将来,安泰医院脊髓外科,自己只能是屈居第三了。
    世上只有老大老二之争,老三的戏份基本可以忽略。
    不过,最后朱亚光还是愉快地成行了,他走进协和,是他人生最光荣的事,特别是他将在协和打造一个高尖学科——高位截瘫治疗科,其实就是脊髓外科。
    也许有人说,刘牧樵这步棋走错了,脊髓外科自己垄断不是更好吗?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医学是开放的,特别是医学院校,医学是开放的,不怕别人学。
    刘牧樵的愿望就是他的技能有更多的人学会,别说协和医院送来了大量的技术,他们准备用几年的时间,把安泰医院的内科系统打造成一流的学科,即使他们不这样做,刘牧樵也愿意培养更多的人做脊髓手术。
    就好比发现青霉素的人,他们并不垄断这种药品,只为自己医院提供,而是向全世界提供,并且还公布了制造方法,这样,后来医学界才有了一百多种抗生素用于临床。
    刘牧樵并没有打算垄断脊髓外科技术,这是造福人类的进步,垄断是没有格局的,也与一位知名教授身份不符。
    刘牧樵希望把颈髓吻合技术在全世界推广,因为,高位截瘫的病人并不少,推广了这门技术,多少人就能够站起了。
    当然,颈髓能吻合,胸髓、腰髓损伤也能够吻合。
    朱亚光作为客座教授在协和开设了工作室,他也是博士生导师,他带的学生是清江大学的,今后,协和的博士,他也可以带,他的学生将会非常俏,安泰医院和协和医院,随他们挑。
    朱亚光组建的脊髓外科,由协和脊椎外科和神经外科两个学科的2名年轻副主任医生和2名主任医生,4名主治,4名住院医生组成。
    协和的学科,大多都有100多个医生。
    像这样只有13个医生的科室,在协和医院是最小的科室。这个科室很小,只准备了30张床位。
    但是,这个科室将承载重要的使命,协和是国内最有名气的医院,在国际上,它的排名大约在10、13名之间,与霍普金斯医院还是有较大差距,关键就是协和在世界上排名在前三的学科太少,只有区区3个,而排名第一的仅有结核科。
    脊髓外科的成立,就是为了在脊髓治疗上进入前两名——安泰第一,协和第二。
    现在,它只能做一个小科,一个朱亚光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他管30张病床应该会很辛苦。
    30张床位,什么概念?
    几乎是每天做一台脊髓损伤的病人,才能够住满30张床位。
    不过,真要是效果好,以协和医院的号召力,病人是不会愁的,一旦名气打出来了,30张床位很快就会住满。
    孟飞云几乎是同时来协和医院的,她比较简单,直接就入驻胰腺外科。
    协和医院的胰腺外科本来就比较好,在京城,他们仅次于京大一院胰腺外科,在京城是有名的。
    孟飞云做协和胰腺外科的特约教授,专门负责教大家学习Vilishi术式和Vilishi简约术式。
    当然,最终目的是教会几个会Vilishi术式的大师级医生。
    在国际上,胰腺癌手术做得最好的,除了安泰医院和京大一院,其他还有4所医院做得比较好,分别在日、美、德、意。
    做胰腺癌手术,门槛比较高,所以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几家医院,别人很少能够后来者居上。
    孟飞云准备在协和待上2到3年,她本就是京大一院的,她在京城有房子,父母带着儿子在京城读书。
    刚好,这两年儿子大学毕业,准备考研。
    他学的是经济管理,孟飞云准备动用一些资源,找一个好导师。
    孟飞云过去是希望儿子学医,他在京大医学院有资源,学中医也行,谁知儿子坚决不学。
    医生,在医生的后一辈眼中,根本就没有神秘感,还有不少人讨厌这个行业,所以医生的儿女学医的很少。
    协和对于朱亚光和孟飞云的到来非常重视,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刘牧樵把最好的两个导师送到了协和,足见安泰医院刘牧樵的胸怀。虽然看起来协和对安泰医院的援助更多,但是,明白人就清楚,这是不能以人数来定的,何况,协和实际上派了很多的进修人员,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很划算的。
    谁知,第二天,朱亚光就遇到麻烦了,他接到的第一例病人就是一个超级困难的患者,过去,这种病人,是刘牧樵上。
    朱亚光一个人是拿不下的,何况,副手们都是生手。
    于是,他不得不向刘牧樵求援。
    而此时,刘牧樵恰好和JON在做一台颈髓手术,全程,都是由JON主刀,刘牧樵做助手。
    刘牧樵必须尽快把JON培养出来。
    最近刘牧樵也注意到,JON的悟性超过朱亚光,安泰医院将来托起脊髓外科的应该是JON。
    电话打到了手术室,巡回护士把移动话筒送到刘牧樵面前。
    刘牧樵满口答应,“好的,我这台手术结束后,我就坐晚上7点的航班过来,你们可以把手术安排在11点。”
    JON说,“问一声,要不要我也来支援?”
    刘牧樵说:“老朱,JON问,他也来行不行?他想看看你的团队。”
    朱亚光说:“欢迎,欢迎,我这个草头班子还没有搭建得很好,他别笑话我就行。”


第1809章 开门红
    协和来了一个开门红,脊髓外科第一天开门就迎来了世界最佳手术组合,刘牧樵主刀,朱亚光一助,jon为二助的。
    这是一个超级复杂的脊髓损伤病人,朱亚光一个人做不了,即便是刘牧樵,也是一种挑战。
    协和脊髓科的全体医生都参加,不是吃瓜,但也是围观,大家第一次观看自己未来的专业,心里的期望值很高。
    难吗?
    能学会吗?
    难与不难,他们很矛盾。
    一方面,他们希望门槛高,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另一方面又担心门槛太高自己学不会。
    这个科室的组成,是自愿报名与医院选拔相结合的,当时报名到脊髓科来的人有70多个,最后选拔了12个人。
    这12个人都是在各自的职称年龄中比较轻的。他们是协和重要学科的未来,是协和立身于世界最强医院之林的重要保障。
    协和可以做国内第二,但是,他要做世界级别的大医院,它的排名不因为安泰医院都落后,相反,还要提升。
    这就是谭新发、彭德辉等人的目标。
    刘牧樵并没有全部讲解,只是在主要的步骤上甚至停下来,向大家展示该怎么做。
    手术难度很大。
    刘牧樵还是采取前后径两头齐进的方式,先让学骨科出身的老何做颈椎的修补。
    老何是协和的颈椎专家,年纪并不老,才41岁就已经晋升主任医生了,他对颈髓外科兴趣浓厚。
    说实在的,稍微有点上进心的人,都会要争着进脊髓外科,因为,做事业就要做新兴行业。
    在医学界,科技进步还算是比较快的,隔几年就会有新技术的创新,很多人弯道超车就是通过学习和引进新技术,然后在这门技术上崭露头角,再然后他就是知名教授了。
    很明显,脊髓外科站在科技的最前沿,并且还有比较高的门槛,谁能够成功完成脊髓手术,谁就已经是医学界的大佬级人物。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老何在脊椎外科属于年轻晚辈级的主任教授级,他前面有30多名教授,论资排辈,他出头的日子起码也是接近60岁。
    60岁出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医生的黄金年龄在50左右,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在本学科内占据前三的位子,那么,这辈子就算是碌碌无为的了。
    老何41岁晋升主任医师,今年才42岁,他和另外一个神经外科的贺主任医生一起来到脊髓外科,就指望在脊髓外科有个出头之日。
    他负责做脊椎的整形。
    他的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和安泰医院的几个脊椎外科医生比,难分伯仲。
    今后,何医师与何医师分工合作,何医师侧重面是脊椎的部分,贺医师侧重脊髓部分。
    当然,他们是不会做单一的活的,会互相渗透,何与贺都想成为独立的能够完成脊髓手术的人。
    这点与安泰医院不同,安泰医院分工很明确,朱亚光和jon都只负责脊髓,脊椎的活,他们不感兴趣,会让其他医生来做。
    脊髓外科的难度当然是神经吻合这部分。
    老何很漂亮做了一个脊椎的修补,然后,刘牧樵,朱亚光,jon进入了核心手术步骤。
    手术不算快。
    刘牧樵要让大家看明白,有时候还停一会。
    贺医师今天有幸做脊髓部分的三助,jon经常让他做二助该干的活。
    他学得很认真。
    协和的神经外科本身就是相当强大的,在国内是明星科室,贺医师今年46岁,在神经外科是少壮派。
    协和的神经外科高手如云,光是主任级别的医师就有50多名,而45岁的贺医师,和脊椎外科的何医师有类似的情况。
    出来就是为了有个出头之日。
    即使是在大医院,医师出名,最好是在45岁之前,大于45岁成名的属于大器晚成。
    在大医院大器晚成很没有意义,很多医院都有规定,男性,57岁之后就要从科主任职位上退下来,换成一个小于50岁的人做科室主任。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45岁前成名的原因。
    对于做不做科主任,其实是很重要的,谁占据了科主任这个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