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植项目的发动、推进,本身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市场、人们消费的波动,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就有明显的波动,干部们也没办法控制。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最初种植时,产量不多,需求大于产量,价格不错,等更多人看到价格不错,一窝蜂地种植,产量大增,产品总量远大于需求量,价格就降下来,种植者最后的结果就是赔本。
有规划、分析好市场,这些都是种植项目最基本的功课,但客观上这些又是随机变化的,种植户可不能随时更新。t;!t;
第30章 家门反锁
百度刺梨,可看到关于刺梨条目的资料。
刺梨是一种黄色的野生水果,这种水果多在每年八九月份成熟,它是野生灌木植物刺梨的果实。成熟以后的刺梨子可以直接吃,也能制做果酱或者果酒还能制成果脯供人们食用,它既能为人体补充营养也能增强身体素质延缓身体衰老。
刺梨的功效与作用也非常明显:促进消化;清肠通便;淡斑美白;解毒抗癌。特别是最后这一项功能,会让很多人都关注,具体的表现在:人们经常食用刺梨子能吸收丰富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也能阻止细胞癌变,它对人类高发的的肝癌和肺癌以及胃癌都特别明显的预防作用。
另外,刺梨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色,那就是维生素之王。食用对人体补充多种维生素具有明显的功效,这些方面的认知,已经逐渐传播开,使得刺梨干果的市场做了起来。目前,因为还没有正规的机构,对刺梨进行考证,对功用的传播不够广。
当真农院这边做了项目,推广起来,自然会有更好的效果。杨再新和向军对刺梨的资料搜索整理之后,弄一个小册子出来,便于回到县里进行汇报。
与农院的交集、沟通和意向,回到县里肯定要汇报。杨再新没再去省党校见章童俊,当面汇报这个工作,也是明白,章童俊在这项目上不可能再表态。电话里与章童俊说了在农院的情况,章童俊只是让杨再新在工作上既要大胆闯,也要谨慎,多想多看。
回到横折县,天色已经晚了,杨再新之前一直在和向军讨论刺梨的事情,如果在双沟村可将这项目做起来,那周边几个乡镇也可做起来,如此,横折县单单刺梨种植项目就不小,到时候,县里在种植方面的收益比例会大增。
没有跟李竹招呼,实际上他去省城的事也没同李竹提起,这时候回家,李竹应该不在店里。她是在家还是在外面,都未可知。李竹之前的生活轨迹算是简单,看守店子、偶尔也和同学、朋友出去玩,杨再新也不过问,李竹也没给他解释或说明。
驻村到双沟村后,杨再新每次回来,也都是先到店里看看李竹,才回家。今天的情况特殊一些,杨再新下车后想给李竹电话,夜里十点,实际上也不算晚。
有时候追剧,李竹可看到午夜之后,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完全不理会杨再新是不是休息。房子是在三楼,楼层比较好,期房、有房贷的楼买起来压力可不小。杨再新的工资并不高,除了还房贷,剩下的钱勉强够用,也因此他平时很少同其他人去吃喝、休闲。
当然,之前因为在章童俊身边,也不容许他过那种松散的生活。如今在村里,个人消费就更少,反而不觉得手里花销紧张。
楼梯间有灯,光弱,照路没问题。到三楼,拿出钥匙开门,却从里面反锁了。李竹已经回到家,或许是睡下,没听到自己开门声音。要是在客厅,肯定会问是谁在弄门。
敲门,声音虽不大但在客厅会听到的,没见里面有反应,杨再新便喊了几声。继续敲门,依然没里反应,不知李竹是不是真睡了,关了房间门,自然听不到门外的声音。
打不开门,杨再新便放弃,到外面客栈要一间房,住了。才想到先前居然没想到给李竹打电话,这时候,再打电话也没必要。
她真睡了,没听到自己敲门,这时候打电话也是吵醒她,没必要这样做。如果是她故意不开门,更没必要打电话了。
睡下后杨再新比较踏实,沉沉的,或许是与李竹之间的事情已经不能让他顾虑,或许是这几天在省城跑,也够累的。醒来已经是八点,与向军约定碰面的时间都过了。
忙起来洗漱,来不及吃早餐,联系向军。向军说他在街上吃早点,问杨再新在哪里,可过去汇合。杨再新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客栈,问明白地点,过去汇合。
向军已经吃了东西,给杨再新点好早粉。横折县很具特色的酸辣肥肠粉,是很有市场的,大多数早餐店都提高这样的食品,也是横折县人所爱。杨再新到来,见向军都点好了,也不客套,呼呼地吃。
酸辣肥肠粉比较到味,杨再新这时候也饿了,向军见他如此,又点了几个油炸灯盏窝。
“杨主任,不急。我和领导通气了。他们还要先开一个会,会议之后才有时间听我们汇报。”
“向哥,我们准备还有什么漏洞吗。”杨再新也知道,县里需要项目开发,但也经历了太多项目的引进、运作、失败,失败过多积累之后,使得县里领导在引进项目工作上,也是更加持谨慎甚至是拒绝的态度。
“材料是可以完善,但今天我主要是将省农院的合作意向传达给领导,我想,领导们也会再合适这个信息。是不是?这也是工作的程序,不可能听我们汇报后,领导立即做出决策。”两人对县里主要领导的工作模式都熟知,议论这方面的事情,很容易理解。
杨再新笑笑,将桌上的几个灯盏窝一起消灭。灯盏窝是横折县的特产食品,或许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东西。做法是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加入一些葱、姜等料,然后用一个圆形的铁皮盏方到油锅炸,炸之后,盏内的米浆膨胀,形成一个底圆,上部分凸起、里面是半空的粑粑。
消灭了早点,两人往县去,这是让杨再新很有复杂心情的地方。如今,到县来确实不想遇见办的那些人,明华等人看见他,表面上会笑呵呵的,似乎很热情,但心里怎么想,杨再新也明白。
虽然不想同这些人虚伪地应付,但实际上确实不能不应付。心态上,杨再新也能够很快摆正,要为村里的项目推动起来,这一关肯定要经历。
熟悉的环境,向军在今县时抢先一步,遇上熟人招呼时,他好先开口,这样可减少杨再新的尴尬。t;!t;
第31章 刘 敬
之前,章童俊抓横折县全盘工作,王成和是常务副,招商引资、扶贫项目开发等工作是他的主要事务。如今,章童俊到省党校学习,王成和实际掌控了横折县工作,一些具体的工作就移交给第一副县长刘敬。
刘敬是县委常委之一,居于末位,如今接过王成和的一部分工作,职权上又弱于县里的常务副。工作上,自然会秉承王成和之前的风格,这是一脉相承的。王成和在县里,刘敬即使有自己的观点,也得好好藏着掖着,免得王成和修理他。
对县里的工作,刘敬早先接触了核心的工作,因为是常委之一,即使话语权不够知情权还是有的。
向军和杨再新到县汇报省城之行的情况,就是直接找刘敬,而不是找明华。向军在前,进县大楼,楼口有一个办公点,是专为进来办事的人进行身份登记的。
设立这个点的用意很有意思,一是预防领导突击检查;二是预防下面的人冲进大楼来闹;三则可统计到大楼来人的资料,备用、备查;四是有这样的形式,使得大楼更显。
向军和杨再新走进大门,那值班的人正要喊,见是他们两人。忙说,“两位领导,今天不忙,得过来?”
杨再新之前进出县,都不用招呼的,这些值班的人都会主动问好。当然,杨再新也没对他们摆过脸色,如今,杨再新下去驻村,遭遇这种事,很多人都回避怕沾霉气影响自己的前途,在这里值班的人,都是老干部、没有什么前景的角色,反而不太在意主要领导对他们的印象。
“当不起老张这句话,我们俩都算领导,那全县都是领导了。”向军笑嘻嘻地说,会做人的在这种老革命面前都是这种姿态。
“年轻轻的就是副科级,过几年不就是县级领导了?这点眼力,老张我还是有,不瞎。”值班的老张说。
“要登记吗。”
“快走快走,自家人,登记个卵。”老张呵呵地笑。
刘敬的办公室在四楼,两人上楼,向军依旧在前面。杨再新这时候心态也放正了,今后,很可能为项目的事情进场进县,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工作又如何做?
在行政口,像杨再新这样被从高位打压的人确实不多,但也有不少先例。外人怎么看、自己怎么适应新角色,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只有在逆境中完全放弃的人,才会被人做成反面教材,也是明华等人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想明白,过了这道坎,杨再新忍不住往前走一步,同向军并排走。到四楼,刘敬的办公室暂时还没有动,当然,前来汇报工作的人已经不同了。
有人在刘敬副县长办公室外等,看来也是要汇报或请示工作的。向军和杨再新都认识对方,彼此见面,微笑着点头。在领导办公室外,只能如此招呼。
一会而,有人从刘敬办公室出来,随即排在杨再新他们面前的那个人进去。笑呵呵地说了句:那我先去见刘县,很快的。
向军等那人进去了,门关上,压着声音说,“领导也不容易,辛苦,成天接客,都不停歇。”
杨再新笑笑,向军如此说,自然有隐意。将领导和失足人士比拟,对领导很不尊重,但从某些特征来看,两者确实存在同质的一面。
之前进办公室的人十分钟都还没出来,向军抽着烟,杨再新盘算等见到刘敬县长,该如何说才更有说服力。到二十分钟后,那人总算出来了。向军先敲门,表示了身份,两人才进办公室。
刘敬见是杨再新进来,眼睛愣了下,没想到会是杨再新来汇报工作。杨再新到双沟村后,县里最初是密切注意他的情况的,也是为防止他受不了,引起其他意外状况。后来发现杨再新到村里,安心做事,领导们判断他不会闹事或背后耍暗招,也就放心,不多关注。
“坐、坐,两位都是稀客。”刘敬站起来,从办公桌那绕出来,与向军、杨再新握手,特别是同杨再新握手时,还稍微用力,以示自己的心意。
对杨再新打压,这边的主要领导都乐意见到的,只是,单独面对杨再新是,刘敬这些人却又希望能够示好,表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没能力雪中送炭但绝不会落井下石。
“刘县好。”杨再新也笑着说。
“杨科,辛苦了。”刘敬也不多说,将自己心意表达到位也就行了,不会多纠缠。
两人坐下,向军随即站起来泡茶。刘敬目前还没有专职秘书,当然,也可在办里选一个人,将一些工作琐事交给他来做,相当于秘书只是不挂名而已。
刘敬坐在沙发上,靠着,看着杨再新。“到村里条件比较苦,还适应吧。”
“刘县,我这个人到哪里都适应,之前就在乡镇学校教书,如今到村里,其实差不多。”杨再新显得坦然,当初杨再新在章童俊身边时,刘敬虽说是县里常委之一,但对杨再新也是很客气的。如今的姿态和心态,自然是表达关照的意思,杨再新也能够理解。
“谢谢刘县关心,”杨再新微笑着,面带阳光,“这次我和向科长一起来,是我们到省城跑一趟,跑双沟村开发项目的事。”
“哦,村里计划做什么项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优势?”刘敬听说为项目而来,也是关注。
作为领导,不管是哪一层面的,对“项目”二字都很敏感。有项目,代表工作有起色,更代表有业绩和利益。级层越高,所表示的意义就更多。
“刘县,主要还是一些想法,我们想请刘县多指导。”杨再新说。
“村里有想法、有规划,只要符合村里情况,能够为村里带来效益,帮助农户致富的想法,县里肯定都会全力支持。”将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这也是必须的姿态。
“刘县,到双沟村驻村一个多月,在村里做调研。发现双沟村有两大优势:一是双沟村有双河、地质奇特、村里的风景、建筑都很具特色,应该有吸引力,可开发成旅游基地;二是山坡荒地面积大,开发种植完全可做出规模来”t;!t;
第32章 你太穷
听杨再新列出的两方面优势,刘敬心里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横折县的情况大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