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叔叔,魏教授在家吧。”杨再新是来完成任务的,可不想多次到这里来。
“我爸在家,在书房呢。”魏强带着杨再新走,估计是早得到章童俊的消息,知道这个年轻人会到家里来。
魏教授的书房那是名副其实的,除了书还是书,里面的空间,最大的就是放茶几的那块。其他就得侧着身子走,才勉为其难通行,而且还必须是魏教授拿着身材的,如果像魏强这样的身材,不知要撞翻多少书籍。
看到面前的情况,杨再新心里不由自主地泛起敬仰之心。上次到魏家,只到客厅小坐,杨再新不过是露一面而已。对于章童俊的秘书,魏教授当初不过看一眼,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教授好,我是杨再新。”杨再新敬意满满地说,“章童俊书记交待我为他带来的茶叶,也替书记向教授问好,祝您一切顺心,安康。”
“多谢了。你是这一届学员吧,坐这里喝茶还是到客厅喝茶?”魏教授看着杨再新,带着一份审视,也想看看这个年轻人。
感觉到魏教授的意思,杨再新心里却是平静,没有因为见到魏教授就有太多变化。之前拖着不来魏教授家,完全是因为不想过早接触魏家,也不明确魏家与陈家之间的关系。
但真正面对魏教授时,杨再新却是平静的,情绪变化不大,对魏教授的敬仰也是发自内心。
“教授,如果能够,我想在书房坐坐。”杨再新说。
“哦,这里空间逼窄,年轻人往往都不喜欢。”魏教授说。
“教授,年轻人喜欢更大的空间,那是因为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完全听任家里的安排,有自己的自主的东西。
不过,就是你这里书香浓稠,我想蹭一点书香,感染一点,对自己一辈子有益处。”杨再新微笑地说。
“那就坐吧,我习惯了,有没有书香气息,已经没感觉啦。”魏教授笑呵呵地说,这一屋子书,是他最在意的,杨再新那这个说事,当然挠到魏教授最痒处。
“谢谢。”杨再新微笑着说。
魏强见杨再新能够在书房坐下,便也想坐下来。只是,他的体型有些大,难找到可容纳的空间。
魏教授并不理会儿子有什么动作,给杨再新一杯茶,见儿子也坐下了,给他也是一杯茶。
对于喝茶,杨再新没有多少体会,平时虽也喝茶,但自己一个人时,宁愿直接灌一瓶水。
“到学习班快一个月了吧。”魏教授说。
“是的。教授,开班那天我见教授,当时就想拜访求教,只是觉得就是您忙,可不敢轻易打搅,耽误您的事情。”
“童俊在你来之前,就跟你说过了吧。我是他老师,他的情况我熟悉。你的情况呢,也听他说过一些。很不错。”
魏教授所说,和杨再新的预测差不多,笑了笑,说,“谢谢就是鼓励,我会尽力学习,努力提高自身。”
“到党校一个月了,说说感受吧。”魏教授显然要考一考这个年轻人,对杨再新在基层的一些事情是听说了的,特别是章童俊遭难期间,这个年轻人也受到牵连,但他却能安心一线,做出一些业绩,那就是不错的品性。
品性好还不够,也要看一个人的悟性。
坐在一边是的魏强,见老爸对这个年轻人有考较的意思,不由更加关注。虽说他也是才见到杨再新,也听章童俊提到这个年轻人,但他的感受却不那么强。
在省城,魏强接触到的多数是同龄人,对年轻一代也有往来,但不多。能够站到他面前的年轻人,也是省城够得上优秀的一小撮。
魏家在江上省不算大家大族,但因为魏教授的存在,使得魏强有极为厚实的人脉关系,依靠这些人脉关系,能够让魏强混得风生水起。
杨再新明白这一关是肯定会有的,笑了笑,将茶杯放下,显得郑重。
第320章 与魏教授夜谈
魏教授其实已经过退休年龄,是省党校特聘回来的,因为他不仅在江上省有着很高的威望,在京都那边也是有着足够的资历和影响力。
随时可见国家那一位的存在,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人,参与国策决策的,省党校自然很重视。
魏教授地位虽高,但他一直秉承提携后辈的本心,对真正肯为国为民的人,还是比较关照的。
杨再新对魏教授了解不算多,章童俊虽多次和他说道魏教授,但没深说。不提魏教授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这些东西,只是说魏教授的学识、治学严谨、为人高雅、品行为范。
到教授的书房后,杨再新自己的感受也是很深的,一个能够与书为伴的人,足以让人景仰。
杨再新自身书不多,看书却不少。只有从广博的书籍中吸纳力量,才能真正有容纳万物,有破开表象看到本真,看到一个人存在于世的真正意义。
世人皆苦,那就将自己一生都付之于世人,让他们减少一些苦。从实际的生活而言,农户、百姓就是世人,让他们脱离贫瘠,就可减少苦难,让他们培养后代学识,就是让以后的世人真正改变。
“教授,我年轻,看过的书不多,对自己和社会、自己和价值等这些复杂的东西,始终没能看破其中本真,只能去做见事思考,而后判断,至于对错,也是不知。”
对魏教授说这些话,大多数自己藏在心中的东西,说出来,也没有什么压力。
“小杨,听你所说,虽然没有理清逻辑和头绪,但也看到你是思考了,从思考而得力量,思考而改变自身的品质,收获很大,悟性足。
平时看书不少吧?”
“教授,上班做事之余,看看书能够让自己更清醒一点,这也是的动力,也就坚持下来了。我书少,看得不多,见识也就浅薄。”
“看书的人要主动去悟,如果只看书,不去思考,那也就不是真正看书。
所谓的悟,就是理解了书中的世界,比照自己所处的世界,看出之间的差异,然后自己要重建于完善的自我世界,融合起来,取舍摒弃,逐渐将自我的世界完善和丰满”
杨再新感觉能够听得懂,也在思考魏教授所说,这样聊着,喝茶,又往下聊着,时间不知不觉就夜深了。
魏强起先是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哪个装到什么程度,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杨再新的兴趣大起来。
难怪章童俊会看重这样一个年轻人,挂在嘴边,要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帮一下。确实,这个人有些意思的,倒是想看看他能够发展到哪种程度。
按照章童俊所说,杨再新不过是出生平民,要不是他偶然看一篇章,都不会有人看到他的潜力。做一个普通的教师,只要三五年时间,就会将他身上的才华消磨干净。
如今基础教育,靠的是每天熬时间,老师和学生都累得要吐,又如何激发潜力,如何培养思维的发散、思维的跳跃?
学生已经被压榨到穷尽精力,压榨到他们在内心用最强的力量来抵制学习,又何谈学习的主动性、哪还存在爱学习?
生产线压模模式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受到残害,老师也是如此。这种极致的压榨之下,谁还会爱这个东西?
魏强觉得,只要让杨再新在学校里多呆两三年,那么他的思维、才气、思想都会被禁锢起来,掩藏起来,不会像如今这样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坚持和有自身的选择。
其实,在国内被极致压榨的不仅是教师行业,行政体系里也是如此。行政里集中了国内各区域里的存在的精英们,但到后来,又有几个能将自身的才华展露出来?
眼看时间不早,杨再新也知道与教授的谈论、求教要控制好时间才行。教授年龄不算太大,七十一二岁,精力确实比较好,不过,教授有自身的作息时间才对。
“教授,今天求教获益良多,终身有益。心里虽有求教的愿望,但时间太久,还是先告退。我是希望有时间再向教授求教的,不知行不行?”杨再新明白,万事力不能用全。
“也好,夜深了,小杨你明天还要上课。”魏教授带着笑,“今后只要有时间,都可以过来喝茶,聊一聊。小杨很不错,也难怪童俊看重你,他眼光也不错。”
“谢谢教授赐教。”杨再新站起来,准备回宿舍休息。
魏强坐一晚听两人聊天,虽说不烦闷,但在逼窄的空间却让他很难受,站起来也不敢舒展一下,怕碰到老爸的书。
“爸,我送一送再新。”魏强也不等魏教授发话,同杨再新一起出门。
出书房,魏强舒展四肢,感觉到舒服多了,说,“杨再新,哪天再来家里,可到家里来吃饭。”
“谢谢魏叔,这样打搅可不好。”同魏教授谈话,有较多收获,但说到人家里来吃饭,暂时还没有那么熟。
魏教授的东西虽多,杨再新觉得暂时还用不上,对自身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也需要逐步去做,完全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东西。更多的是自己在一天天中感悟然后吸纳的精粹,单靠听解说,成不了自身的东西。
“没事没事,我爸虽说有点小忙,但也喜欢有人听他说他那一套。有人倾听,那也是一种享受,一种自我的愉悦。是不是?”魏强笑着说。
“魏叔,教授学识渊博,我今晚收益太多,非常感谢教授。”
“哦,对了。明天下午有没有空?我带你去吃饭。”
“啊,魏叔,混饭吃我是很愿意的,只是,我适合去吗。”
“什么叫适合去吗,不过是一个小聚会,也有不少年轻人参加的。这样说定了,你去见一见省城的人,以后招商什么的,他们即便不能直接给你投钱,也可帮你牵线啊。”
杨再新一听这个招商引资,自然动心。笑着说,“那就多谢魏叔啦,我在宿舍,随时都可以。”
第321章 夜不归宿
虽说明知约不到杨再新出去逛街,郑淑芬却是固执地每天过来露面,重提这个话题。
杨再新也习惯了,笑呵呵地找理由,花样百出。
“师姐,天冷了,出去没意思。看美女完全是看衣服,那有什么意思?我就不去了。”
“还有这个说法?”
“那是的,男人就是这样,你还不了解?不可能吧。”
“师弟你以为师姐我是百事通?我对自己都不了解,还能了解你们?”面对面说这些话,虽说有些机锋,但都不只是暗喻,大家都能够接受。
适可而止。不会成不关嘴的龙头,胡乱地说话。
郑淑芬似乎完成该做的事,便出宿舍,也不知她是回宿舍还是出外逛街。
省党校有图书馆,也有喝茶闲聊的去处,提供学员之间讨论交流。学员们大多喜欢到这里去坐坐,聊一聊,最关键的还是拓展自身的人脉,结业后在工作上有应援。
学员不是从一地区来的,但行政口的资源与人脉,复杂的脉路超乎所有的想象。说不定彼此之间就可帮忙,如果你在省党校时都不同人往来,以后要人帮你,自然有难度。
杨再新这些天,只要不去看书,也会陪着王仁怀一起去茶室坐一坐,混个脸熟。自己如今的资源确实不差,但要说就不求人帮忙,那是不可能的。
杨再新自身才正科,还是乡镇的镇长,对于其他学员说来,级层稍微低了,即使别人没表现出歧视与漠视,但言谈上,杨再新也不多插话。
倾听别人说什么,然后有王仁怀搭话,自己在旁边也能混出脸熟。
下午到茶室坐一阵,然后杨再新找一个借口,同王仁怀说有事要处理,便回宿舍。
没多久,魏强的电话过来了,说在门口汇合,上车。到车上,魏强说,“杨再新,先跟老师请假,今晚回来时间难定准,有备无患。”
到省党校这么久,杨再新还没请过假,既然魏强这样说了,他也只能给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问了问,杨再新只好说是市里领导过来,有一点点工作要处理。
魏强笑着看杨再新请假,见他也是一个说假话很流畅的人,说,“不错不错,人要有原则,但也要变通。我老爹那性子就是太直,做学问还可以,当官就不行。”
“魏叔,教授是真正的大学者,我们只有高山仰止的份。能够向教授学到一点点东西,就是我们的福气。”
“我爸那一套有时候好用,有时候不好用,你也不能完全被他忽悠。杨再新,你这么年轻,不用老气沉沉的。”
“谢谢魏叔,魏叔见多识广,看人看事确实有独到见解。魏叔,其实你也是受教授的墨染,有着自己那份书香味。”
“杨再新,你倒是看出来